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6015于2021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较对照增产明显,按新疆棉花品种审定标准纤维品质达Ⅰ型品种标准,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介绍了新6015的选育过程、主要形态与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适宜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2.
K426于2021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较对照新海41号增产,纤维品质达到新疆棉花品种审定标准的优质长绒棉要求,高抗枯萎病和黄萎病。介绍了K426的选育过程、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3.
EZ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早熟抗虫常规棉品种,于2022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审定品种Ⅱ型品种标准。简要介绍了EZ9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虫性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新陆中85号于2017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其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创棉508于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创棉512于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其特征特性、产量和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新陆中2号和4号选育探讨优质育种莫俊新疆农科院乌鲁木齐830000陆地棉新陆中2号、4号是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8年和1992年先后审定命名推广的新品种。2个品种共同的特点是纤维品质优异,单纤维强力分别达3.82g、4.07g;纤维比强度...  相似文献   

8.
MH410433于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北省冀中南植棉区,其生育期122 d,植株塔形,叶片中等偏大,铃卵圆形,吐絮肥畅,纤维品质达到河北省审定Ⅲ型棉花品种标准,早熟不早衰,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主要介绍了MH410433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0―2022年辽宁省审定的27个辽棉系列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对其生物学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2年辽宁省审定的辽棉系列品种的早熟性和抗病性优势突出,纤维品质普遍提升。建议育种者拓宽种质资源,培育出产量更高、纤维品质更优的早熟抗病棉花品种以满足当前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0.
四川棉花纤维品质改良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985~1996年纤维检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四川棉花纤维品质的现状及纤维品质改良的基础,浅析了四川棉花纤维品质改良进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四川棉花纤维品质改良首先应强化对培育高纤维品质品种的激励机制,在品种审定中建立优质品种审定标准,其次应加强高纤维种质资源的遗传研究,创造丰富高纤维品质育种材料,利用现代高新生物技术和棉花杂种优势,改良棉花纤维品质,培育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亚13号是2002年3月6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5348.9、949.0、1395.8、646.4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4.1%、24.2%、28.5%和18.6%。长麻率21.3%,比对照高1.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4kg。该品种为高纤、优质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黑亚15号是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意注册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5641.7、897.2、1282.3、619.o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3%、20.2%、12.2%、11.9%。长麻率20.O%,比对照高2.8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1.ON。属高纤、优质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亚14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纤维亚麻新品种,于2003年3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原茎、长麻、全麻及种子产量分别为6283.5,930.6,1416.5和758.5kg/hm^2,分别比黑亚7号(对照)增产10.6%,19.6%,18.6%和11.9%。长麻率18、4%,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4kg,属于优质、高产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21号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优质、高纤、抗病、抗倒伏育种目标,黑亚21是以品系96001为母本,以法国品种Argos为父本选育而成。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达到5590.2kg/h㎡、924.9kg/h㎡、1451.1kg/h㎡和578.4kg/h㎡,分别比对照增产13.7%、23.7%、20.9%和9.2%。长麻率19.7%,比对照高1.9个百分点;全麻率31.0%,比对照高2.4个百分点。于2012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广。  相似文献   

15.
亚麻新品种黑亚14号的应用效果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丽珍 《中国麻业》2006,28(1):21-23
黑亚1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高纤、抗倒、早熟的法国亚麻品种FANY为供体,以本所育成的高产亚麻品种黑亚10号为受体通过花粉管通道DNA导入选育的亚麻新品种。黑亚14号综合了亲本品种的优异遗传基因,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抗病性强等优点,2003-2005年在黑龙江省累计推广面积达到lO余万hm^2,增产亚麻原茎7万t,增加经济效益2.1亿元。黑亚14号不仅适宜于黑龙江省广大地区种植,还推广到吉林、内蒙、新疆、云南等十几个省(区),示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 h/m 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 h/m 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 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 h/m 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是以纤维用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品种黑亚11号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ar基因转入亚麻。经过试验获得了卡那霉素连续筛选的抗性植株,经PCR分子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亚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8.
双亚16号是以双亚七号为基础材料,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变结合组织培养技术并经田间单株决选育成。区域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4948.6kg、810.2kg、1220.4kg和659.2kg,比对照增产7.8%、15.5%、13.4%和14.3%。生产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hm2产量分别为5487.2kg、889.5kg、1426.9kg和577.3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6%、18.9%、18.9%和8.6%。该品种是国内第一个应用组织培养结合物理诱变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选育出来的纤维用亚麻新品种,长麻率19.5%、全麻率31.2%、分别比对照高出1.7和2.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35.0N。作为高纤、抗逆性强纤维亚麻新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推广。  相似文献   

19.
10个亚麻品种对低纬度高海拔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省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明显不同于传统亚麻产区。为了明确亚麻品种对云南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开展了10个引进亚麻品种在云南省的2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除双亚7号和黑亚10号原茎产量较低外,其它的各品种都能较好的适应云南省各参试点地区的自然和栽培条件,获得较高原茎产量。推荐阿里安、高斯等品种在云南推广种植,而黑亚11、12、13号的品种可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0.
密度和播期对六安地区亚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地处江淮的六安地区完全可以种植纤维亚麻,原茎产量以黑亚14号在播种量120kg/hm^2水平下最高,种子产量则以阿里安在播种量60kg/hm^2水平下为宜.而播期只对亚麻各生育时期的生长速度有影响,对原茎和种子的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