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苗期日照长度对红小豆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苗期日照长度对红小豆的成花特性,及对植株中后期的生长发育、形态指标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测定叶片中生理参数;采用常规方法调查开花期及开花数、植株形态指标及产量性状。【结果】短日处理使供试红小豆的生育期缩短、株高降低、茎粗和生育期间最大LAI变小,且表现为短日处理强度和处理时间的剂量效应。与早熟品种冀红8937相比,中晚熟品种冀红4号生育期、株高和茎粗受日照长度处理的影响更大。短日处理使供试品种的花期明显提早,开花期持续天数延长;与冀红8937相比,冀红4号受到短日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短日处理使冀红8937的开花总量减少,而使冀红4号增多。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与生育时期有关,在开花期,短日处理对上述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在结荚期,使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短日处理使单株结实粒数下降,百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降低。【结论】苗期短日处理不仅影响红小豆的成花特性,而且对于植株中后期的植株生长发育、形态学指标和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6个日中性草莓品种开展主要经济性状测定与分析,为育种亲本选配和生产上品种选择提供性状信息。【方法】2个自育品种(‘秋怡’和‘秋香’)穴盘苗和4个美国品种(‘Monterey’,‘Portola’,‘Albion’和‘San Andreas’)裸根苗于2015年10月7日定植,深沟高畦双行定值,植株通过滴灌获得全营养肥。植株于次年3月初开始开花,鲜果从5月初开始采收至12月中旬止。期间对各品种夏季花量(单株花序数、单花序花朵数和单株花朵数)、果实产量(果实总产量,商品果产量,小果产量,畸形果产量及果数)、果实硬度、果实表面颜色和果实糖酸含量等经济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各主要经济指标在品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基因型是造成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 2个自育品种商品果产量达到美国品种的产量水平,可溶性糖含量高,有机酸含量低,但果实硬度低,适宜作为鲜食品种育种亲本和鲜食栽培; 4个美国品种普遍有机酸含量和果实硬度高,适宜作为加工品种育种亲本和加工用栽培。【结论】该研究为育种者育种亲本选配和生产上品种选择提供了有益的性状信息。  相似文献   

3.
植株营养生长天数对切花菊花芽分化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切花菊品种‘神马’短日处理时植株营养生长天数对其花芽分化及切花品质的影响,为高品质切花菊的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对通过分期扦插、分期定植获得的不同营养生长天数植株进行短日诱导,观察花芽分化和开花进程,测量品质指标。【结果】营养生长天数越少花芽起始越迟。营养生长天数为0 d(定植当天短日处理)的植株从成花诱导到花芽起始需18 d,显著长于成花诱导的最短反应时间4 d。植株营养生长天数越少,完成花芽分化所需的时间越长、花期越迟、切花品质越差。【结论】植株营养生长天数对切花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品质有显著影响。4 d是‘神马’对成花诱导的最短反应时间,21 d是‘神马’达到成熟的成花感受态的营养生长天数。要获得符合出口标准的高品质切花,植株营养生长天数要达到28 d以上才能进行成花诱导。  相似文献   

4.
将切花‘日光’翠菊分别培养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观测其株高、株幅、分枝数、真叶数及始花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短日照相比,长日照下‘日光’的真叶数没有明显差异,表现为植株较高、株幅较小、分枝较少,适合切花栽培;‘日光’的开花在短日照下得到促进,为量性短日照植物。建议在‘日光’翠菊植株生长前期提供长日照条件,以获得较高的适于切花的株型;而后转为短日照条件,以加速开花。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改善平谷大桃品种结构,丰富大桃品种资源,提升平谷大桃市场竞争力。【方法】对引种的油蟠桃‘36-3’连续4年的物候期、产量、抗性指标等进行监测。【结果】‘36-3’在平谷地区4月上中旬开花,6月底7月初果实成熟,自花结实,果肉白色,风味甜,粘核;10月下旬落叶。【结论】‘36-3’丰产性好,适应能力强、盛果期树每公顷产量可达37 500 kg,整体性状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温室不同氮素水平下无土栽培的草莓最佳品质和产量,确定最佳氮素施用浓度。【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草莓品种丰香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技术条件下,研究草莓在6种不同氮肥施用量下的生长、结果及品质。【结果】在施用6个氮素水平的处理中,当氮素施用量在2.0~7.5 mmol/L,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草莓的产量等均相应的增加,但是当氮素施用超过7.5 mmol/L时氮素利用率会降低,且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草莓的产量等呈现降低趋势。【结论】氮素施用水平在7.5 mmol/L为温室无土栽培草莓最佳的氮素施用浓度。  相似文献   

7.
光照对加工番茄穴盘苗植株形态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穴盘苗设置光照和遮阴条件,探讨光照对穴盘苗植株形态及生理的影响。【方法】以加工番茄87-5(里格尔,下同)和新番41号为材料,设置正常光照和遮阴两个处理,对比研究穴盘徒长苗与正常苗在外部形态指标及生理发生的变化差异。【结果】遮光处理下的穴盘苗株高变高、叶面积变大、RWC(相对含水量)上升、叶片数减少、WSD(饱和亏)下降、根系活力下降,与此同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POD(过氧化物酶)活性、总糖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光照对加工番茄穴盘苗的植株形态及生理有明显的影响,充足的光照直接影响到穴盘苗的成苗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植物免疫蛋白对草莓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为草莓高效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章姬’草莓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施用1 0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进行田间栽培肥效对比试验。【结果】增施植物免疫蛋白可增加整个生育期草莓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提高草莓净光合速率和产量(P0.05),改善草莓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施用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使草莓在营养生长期、开花坐果期、盛果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增加1.06%、3.71%、2.40%,并且在开花坐果期达到显著差异(P0.05);草莓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分别提高15.56%和24.45%。草莓果实的横径、纵径分别增加5.62%和3.40%,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11.7%、5.49%、3.89%,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达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植物免疫蛋白能有效促进草莓生长,改善草莓品质和提高产量,可在草莓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天’玫瑰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求特性、开花品质及活性物质含量变化情况,评价不同肥料对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中天’玫瑰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测定植株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并比较翠筠长效1号缓释肥、康朴缓释肥、两种挪威速效肥、有机肥(花生麸和羊粪)共6种不同肥料处理植株生长特性、花产量和花瓣中活性物质(多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变化。【结果】翠筠长效1号缓释肥处理‘中天’玫瑰株高和冠幅增幅最大,而羊粪处理长势最差。叶片中N、P元素含量在5—8月生长期显著下降,Ca和K元素含量在此期间维持高水平,Mg元素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无显著变化。翠筠长效1号缓释肥处理‘中天’玫瑰开花时间最早(6月25日),花期最长(98 d),花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该处理花瓣中多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也较高,分别为13.33%、5.79%和4.25%。【结论】通过对比不同肥料对‘中天’玫瑰的施肥效果,发现翠筠长效1号缓释肥(14∶14∶14)在促进植株生长和开花品质方面效果最优,可为‘中天’玫瑰在广东地区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补光灯类型对设施草莓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补光灯对草莓植株光合特性、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草莓设施栽培补光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颜草莓’为供试材料,在温室大棚进行草莓补光试验,共设5个类型的补光灯处理,分别为激光生长灯(T1)、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T2)、红光荧光灯(T3)、红蓝光配比为3∶1的LED灯(T4)和高压钠灯(T5),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不同补光灯处理下草莓植株的光合参数、形态指标及草莓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结果】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和红光荧光灯更有利于提高草莓植株的光合参数,红光荧光灯下草莓植株的营养生长最旺盛,但最终产量并不高;红蓝光配比为4.9∶1和3∶1的LED灯以及高压钠灯对促进草莓提前成熟的效果最好,果实单果质量和最终产量也以红蓝光配比为4.9∶1和3∶1的LED灯下最高;高压钠灯处理下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大,果实VC含量在红蓝光配比为3∶1的LED灯下最大。【结论】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最有利于促进草莓植株的光合和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认为,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可作为冬春季节寡日照地区大棚草莓较好的补光光源。  相似文献   

11.
低温对草莓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温对草莓花芽分化及开花结果的影响,以‘红颜’草莓为试材,进行夜间低温为11±2℃的处理。以常规管理的植株为对照(CK),设7月21日开始的4和6周(14和8h日照)及8月4日开始的2和4周等5个不同时长的夜间低温处理,进行花芽分化的形态学观察,记录始花期、盛花期、始熟期等物候期指标,测定定植后各阶段产量及果实品质,同时检测花分生组织特异基因FaAP1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6周的夜间低温处理使草莓的花芽分化平均提前24d,FaAP1的表达平均提前14d;始花期平均提前约13d、盛花期平均提前9d,始熟期平均提前15d,12月中旬之前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低温处理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和平均单果重等无明显影响。综上所述,北京地区‘红颜’草莓在定植前进行4~6周的夜间低温处理有利于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的提前,使草莓能够提前半个月上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补光灯对草莓植株光合特性、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草莓设施栽培补光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颜草莓’为供试材料,在温室大棚进行草莓补光试验,共设5个类型的补光灯处理,分别为激光生长灯(T1)、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T2)、红光荧光灯(T3)、红蓝光配比为3∶1的LED灯(T4)和高压钠灯(T5),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不同补光灯处理下草莓植株的光合参数、形态指标及草莓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结果】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和红光荧光灯更有利于提高草莓植株的光合参数,红光荧光灯下草莓植株的营养生长最旺盛,但最终产量并不高;红蓝光配比为4.9∶1和3∶1的LED灯以及高压钠灯对促进草莓提前成熟的效果最好,果实单果质量和最终产量也以红蓝光配比为4.9∶1和3∶1的LED灯下最高;高压钠灯处理下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大,果实VC含量在红蓝光配比为3∶1的LED灯下最大。【结论】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最有利于促进草莓植株的光合和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认为,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可作为冬春季节寡日照地区大棚草莓较好的补光光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旱地麦田休闲期深松的蓄水效果,探索旱地小麦构建合理群体的最适播量,有利于寻求产量与品质同步提升的最佳耕作及播种技术途径。【方法】于2012—2014年在山西闻喜县开展大田试验,以休闲期深松与否为主区,以67.5、90、112.5 kg·hm-2共3个播量为副区,测定休闲期土壤水分、冬前群体分蘖数、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量及含氮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休闲期深松蓄水调节播量对植株氮素吸收和利用、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休闲期深松较对照休闲期土壤蓄水效率提高60%以上。深松较对照冬前群体分蘖数、越冬期植株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开花前叶片和颖壳+穗轴积累氮素的运转量、开花后氮素积累量均显著增加。深松条件下增加播量,冬前群体分蘖数及越冬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开花前各器官积累氮素的运转量增加,开花前叶片、颖壳+穗轴积累氮素的运转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但播量90 kg·hm-2与112.5 kg·hm-2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深松较对照穗数、穗粒数显著提高,两年度分别增产26%—66%、17%—34%;而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但播量90 kg·hm-2时降低不显著。深松条件下增加播量,穗数、千粒重、产量提高,但播量90 kg·hm-2与112.5kg·hm-2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均以播量90 kg·hm-2较高。深松较对照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两年度分别提高13%—22%、9%—16%;氮素吸收效率、氮肥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播量67.5 kg·hm-2和90 kg·hm-2时的氮素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深松后水分利用效率以播量90 kg·hm-2较高,且与其他两处理间差异显著,深松条件下增加播量,氮素吸收效率显著提高,氮肥生产效率提高,但播量90 kg·hm-2与112.5 kg·hm-2两处理间的氮肥生产效率差异不显著。此外,休闲期深松配套不同播量处理,产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均与开花前各器官积累氮素的运转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且降水多的年份,与开花前颖壳+穗轴积累氮素的运转量相关性较高。降水较多的年份较降水较少的年份开花后氮素的积累量与产量相关性较高。【结论】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蓄水配套播量90 kg·hm-2有利于形成冬前壮苗;有利于开花期各器官氮素积累,促进开花前叶片和颖壳+穗轴中积累的氮素向籽粒转移;有利于形成有效穗数,构建合理群体,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实现旱地小麦产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天’玫瑰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求特性、开花品质及活性物质含量变化情况, 评价不同肥料对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 1 年生‘中天’玫瑰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测定植株不同发育 时期叶片中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并比较翠筠长效 1 号缓释肥、康朴缓释肥、两种挪威速效肥、 有机肥(花生麸和羊粪)共 6 种不同肥料处理植株生长特性、花产量和花瓣中活性物质(多糖、总酚和总黄酮) 含量变化。【结果】翠筠长效 1 号缓释肥处理‘中天’玫瑰株高和冠幅增幅最大,而羊粪处理长势最差。叶片 中 N、P 元素含量在 5—8 月生长期显著下降,Ca 和 K 元素含量在此期间维持高水平,Mg 元素含量在整个试验 期间无显著变化。翠筠长效 1 号缓释肥处理‘中天’玫瑰开花时间最早(6 月 25 日),花期最长(98 d),花 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该处理花瓣中多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也较高,分别为 13.33%、5.79% 和 4.25%。 【结论】通过对比不同肥料对‘中天’玫瑰的施肥效果,发现翠筠长效 1 号缓释肥(14 ∶ 14 ∶ 14)在促进植 株生长和开花品质方面效果最优,可为‘中天’玫瑰在广东地区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草莓品种桃熏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0、50、75、100、125 mg/kg)处理对桃熏草莓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采用多效唑调控桃熏草莓的生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00 mg/kg多效唑对桃熏草莓生长与结果的影响最佳,可以显著增加桃熏草莓茎粗、叶绿素积累量并促进株冠径增大,并能抑制草莓匍匐茎伸长和增粗,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初花后不同时期短日照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为小豆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验材料,在初花—初荚(简称:EF-EP)、初荚—初粒(简称:EP-ES)和初花—初粒(EF-ES)3个时期进行短日照(10 h和12 h)处理,研究其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初花后短日照处理使小豆的花期提前,同时开花时间也增加,与对照相比,‘冀红9218’在10 h和12 h光照下开花分别提前6、3、7 d和7、6、9 d,‘唐山红小豆’开花分别提前为7、5、9 d和9、7、11 d,开花累进促进率也显著增大,‘唐山红小豆’和‘冀红9218’的最大开花累进促进率分别为19%和16%;产量构成因素和小区产量呈现降低趋势,短日照处理10 h较12 h降低较多,且EF-ES处理降幅最大,EP-ES处理降幅较小;全氮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且在短日照处理10 h时增加幅度较大,可溶性糖含量在2种短日照处理条件下较对照都增加,而淀粉含量却呈现降低趋势;‘冀红9218’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只有在EF-EP(10 h)处理中稍有增加,总氨基酸含量也增加,而‘唐山红小豆’的一些氨基酸含量在3种处理下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EF-EP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结论]初花后短日照处理加速小豆的生育进程,导致产量呈现降低趋势,但对籽粒品质指标具有正调控作用,且EF-EP处理的调控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夜冷短日对草莓花芽分化、物侯期以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红颜’草莓为试材,设置5个夜冷短日处理,处理时长依次为20 d、15 d、10 d、5 d、0 d(CK),进行花芽分化镜检,记录不同时期花序显蕾以及顶果成熟株数,调查阶段产量。结果表明:进行夜冷短日20 d的处理,其植株最为一致的进入花芽分化肥厚后期,10月17日,65%的植株第一花序显蕾,较CK提前7d, 12月18日,形成第一个产量高峰,较其他处理顶果成熟高峰提前30 d;然而,夜冷短日处理对第二序顶果成熟期、顶果重、以及第一、二序果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西安地区‘红颜’草莓在定植前进行20d低温夜冷处理可有效促进第一花序花芽分化,提前第一果序采收期。  相似文献   

18.
短日照处理对龙胆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切花龙胆花‘1124、1139’为试验材料,研究短日照处理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不仅使龙胆花延迟现蕾开花,开花天数延长,而且提高花的品质。遮光处理14 h效果最好,株高最高,有效花朵数最多,花期最长。  相似文献   

19.
华中区域直播冬油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华中区域直播冬油菜的氮素稀释曲线模型及其适用性,探讨以氮素营养指数评价油菜氮素营养状况的可行性。【方法】通过2015—2016和2016—2017两个年度设置的不同氮肥用量(2015—2016年度氮肥用量为0、60、120、180和240 kg N·hm -2,2016—2017年度氮肥用量为0、60、120、180、240、300和360 kg N·hm -2)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下从苗期到花期油菜各生育时期地上部生物量和植株氮素含量变化,建立直播冬油菜地上部临界氮素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和植株氮素含量计算氮素营养指数,明确氮肥用量对油菜植株各个时期氮素营养指数的影响,探究油菜产量和氮素营养指数的关系,确定各时期适宜的氮素营养指数。 【结果】氮肥施用显著增加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含量,不同氮肥处理间差异显著。直播冬油菜地上部临界氮素浓度和地上部生物量符合幂指数的关系(Ncnc=3.49DM -0.26)。该模型可以将独立的两个试验的氮限制和非氮限制组数据区分开,模型拟合的氮素浓度和植株实际氮素浓度线性相关,RMSE和n-RMSE分别为0.37和13%,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试验氮肥用量范围内,各点不同时期氮素营养指数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氮素营养指数对氮肥用量的响应与产量相似。氮肥施用显著增加油菜产量,尽管不同试验点直播冬油菜产量对氮肥用量的响应存在差异,但各点相对产量和不同时期的氮素营养指数均呈一元二次曲线关系,各生育时期氮素营养指数可以准确地反映油菜氮素营养状况。直播冬油菜相对产量为1时,越冬期、薹期和花期的氮素营养指数分别为1.35、1.26和1.03。 【结论】油菜氮素稀释曲线模型Ncnc=3.49DM -0.26和氮营养指数能够评价华中区域直播冬油菜氮素营养状况,用于植株氮素诊断。  相似文献   

20.
以栽培于大棚的丰香草莓当年生子苗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植物特效营养对草莓植株营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植物特效营养素对开花物候期基本无影响;可使果实成熟期提前2-6天;采收期比对照推迟3天,叶片干重,叶面积,匍匐茎抽生,产量,品质以250倍,500倍液处理的效果最好,均与对照呈显著性差异,但彼此之间无差异,750倍液处理的效果次之,500倍液处理的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