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2007年西藏个别区域发生了小反刍兽疫,因此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为避免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扩散、传播,需要明确小反刍兽疫发生原因,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加大对小反刍兽疫的宣传,加强动物(野生)管控,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进行检疫监管、产地检疫,以及屠宰检疫等工作,将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正小反刍兽疫在我国是一类动物疾病。小反刍兽疫的发生,对当地养羊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为有效保障养羊业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做好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工作。由于小反刍兽疫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1完善防控监管机制,科学组织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完善防控监管和内部协调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能优势,强化羊饲养  相似文献   

3.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容易发生在羊群里的传染病,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其病原体。一些特定的羊群很容易感染小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死亡率相对较高,它严重威胁着羊的健康,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因此,要采取科学的手段来对小反刍兽疫进行防治。本文阐述了小反刍兽疫的概念,分析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根据其特征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此来保证我国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小反刍动物的一种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PPR病毒感染绵羊和山羊可引起临床症状,而感染牛则不产生临床症状。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密切接触的动物之间可通过空气传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为主。由于禄丰县金山周边地区相继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为了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进一步加大流通环  相似文献   

5.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传播迅速、危害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做好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预防措施,小反刍兽疫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7,(3):108-110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小反刍兽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一种主要的跨国传播的动物疫病,在世界范围内呈现扩散和东移的流行趋势。2007年西藏自治区暴发了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疫情,至今我国目前已有23个省市发生该疫情,严重威胁我国的动物卫生安全。文章对我国小反刍兽疫的传播趋势和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的紧急防控措施作出评估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孟连县地处边境,国境线长133.399km,境外是小反刍兽疫、牛"W"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等常发区。随着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羊只及产品异地交易等,使疫病传播有了可乘之机。为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本文通过对小反刍兽疫病原、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等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1病原体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诊的一种急性病  相似文献   

8.
近年小反刍兽疫的传播呈扩大趋势,严重危害了畜牧业生产安全,成为山羊、绵羊以及野生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因此,早期诊断是预防控制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手段,根据小反刍兽疫典型的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再通过实验室诊断技术的支持确诊小反刍兽疫.本文阐述了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技术,为该病的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5年12月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2020年)》,全面启动了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行动[6].为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落实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确保养羊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基层防控经验,对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实施措施做了几条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小反刍兽疫属于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和小反刍兽疫病毒引发的一类致死率较高的疾病,是羊只养殖所面临的危害性较大的病症,一旦发病会对养殖户的经济带来很大影响。鉴于以上问题,文中针对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病学以及病理变化进行研究,并探讨新型诊断技术,最后对具体防控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从根本上降低小反刍兽疫的传播和扩散速度,进而减少小反刍兽疫对养殖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又名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复合症,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1流行特点1.1传染源小反刍兽疫病毒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可感染山羊、绵羊等家养和野生小反刍动物。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牛瘟非常相似。因不能完全阻挡羊只的流入。1.2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为切实做好小反刍兽疫消灭工作,有效保障养羊业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要求,日前,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全面启动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国消灭小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高度  相似文献   

13.
目前注射小反刍兽疫疫苗是预防小反刍兽疫疫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基层防疫过程中由于疫苗使用、注射技术不规范、动物自身等原因造成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从而没有很好起到对小反刍兽疫疫病防控作用。影响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因素有很多,重视免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防控小反刍疫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兽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又名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复合症。小反刍兽疫病毒不感染人,不属于人畜共患病。羊只高度易感,感染后,发病率100%,严重暴发时死亡率达100%,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危害极大,属一类动物疫病。近期,在宁夏、甘肃、内蒙等部分地区连续发生多起小反刍兽疫疫情,造成大批羊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我县养羊产业发展迅速,羊只调运非常频繁,小反刍兽疫通过畜产品流通而远距离传人的风险很大。本文对小反刍兽疫病作了简单阐述,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本病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和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病毒传染病。发病率一般高达100%,严重时病死率可达100%,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为科学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免疫抗体持续期,确保全县养羊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在庆城县采集部分免疫羊血清,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小反刍兽疫抗体。结果表明:全县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较好,免疫质量高;小反刍兽疫疫苗抗体持续时间至少达13个月以上,小反刍兽疫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羊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性和死亡率极高,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提出了从落实防疫、加强调运动物监督管理、加强消毒灭源3个方面来控制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和传播,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反刍兽疫(PPR)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通报性疫病和国内法定的Ⅰ类动物疫病,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从国内近年来小反刍兽疫发病与流行的新特点,探讨小反刍兽疫诊断的新策略及检测方法,强化小反刍兽疫感染的早期诊断、病原流行病学调查和出入境检疫中动物携带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监测。同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小反刍兽疫防控的综合性策略,做好严格规范检疫和防疫监测与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8.
<正>小反刍兽疫也称为小反刍兽伪牛瘟、羊瘟,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疾病,感染上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动物会出现发热、口炎、腹泻等症状,对山羊危害最为严重,病死率较高。小反刍兽疫又叫小反刍兽瘟、胃炎肺肠炎综合征、小反刍兽伪牛瘟综合征,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相似文献   

19.
正羊小反刍兽疫病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羊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病毒性传染病,也称羊瘟、假性牛瘟,小反刍兽疫病毒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美国白尾鹿等小反刍动物,其中,绵羊、山羊最易感。该病毒可以感染不同阶段的羊,当羊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时,临床主要表现为口炎、发热、肺炎、腹泻等为主要特征,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我国在2007年首次报道了羊的小反刍兽疫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羊小反刍兽疫病列为了A类疫病。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中麻疹病毒属,该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等多  相似文献   

20.
<正>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和野生小反刍动物,其中山羊高度易感,牛可感染带毒,野生动物偶然发生。小反刍兽疫2007年7月份,我国西藏自治区某县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该病是一种跨国界流行的动物疫病,已经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对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构成重大威胁;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反刍兽疫研究文献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小反刍兽疫科学研究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