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国家与地方各级政府积极推动食品产业集群示范园区建设,部分地区在招商引资中没有重视产业布局与项目发展规划,导致园区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同质性企业多、产品差异性小、资源枯竭等过度竞争现象。针对上述现象,笔者以山东某畜牧食品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定量分析了集群中企业的竞争、合作关系。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协同发展、信息共享、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在集群的企业关系发展与改善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陆小成  罗新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92-9794
从资源整合的的视角考察生态位重叠与分化等不同情况的产业集群生态位协同演化规律,构建产业集群生态资源整合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生态位K-r策略演化曲线,其策略选择应依据生态对策和自身能力要素,完善和细化产业集群生态位,建立自组织、自学习的资源整合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河南省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大力支持,河南省的畜牧产业化集群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完善了产业链条,提高了畜牧产值,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但同时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日渐严峻,已经成为影响畜牧产业化集群生态化的重要因素,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养殖业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是食品产业发展的方向。以安阳市为例分析了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共性问题,深入探讨了影响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国家层面、产业集群层面与企业层面的因素。最后为提升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代兴荣  张黎  叶凯  戴鹏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5):14-17,65
文章利用在吐鲁番二县一市进行的葡萄集群企业发展影响因子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方法)对集群企业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多层次的因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覆盖4个方面、9个层次,包含30个具体因子的产业集群影响因子评价量表。实证结果表明,吐鲁番葡萄产业集群影响因子的指标依重要性排序为:市场状况因素>政府调控因素>集群企业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该项结果以期为当地各级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促进集群企业发展的政策提供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在传统定性分析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状态的基础上实现对其发展潜力的定量评价,构建了一套包括IMS 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和14个四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等级并进行量化,采用熵权法和EAHP结合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可拓理论建立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潜力物元可拓模型,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指标和发展潜力的隶属等级,对模型进行蒙特卡洛模拟以确定敏感性因素,最终以漯河市食品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分析,得出其IMS指标和发展潜力在评价期间均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7.
戚建永  娄源功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31-332,336
信阳经济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食品产业,尤其走食品产业集群的道路。根据信阳市食品产业现实基础和发展状况,以及食品产业集群形成过程的路径依赖特征,指出信阳市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应采取轮轴式和卫星平台式相结合的竞争模式,在产业规划上合理空间布局,加强产业间的联系。产业区域内在充分发挥大企业优势的同时,带动和发展中小企业,形成崭新的规模优势与分层竞争优势发挥作用的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景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32-535
综述了有关集群竞争优势来源的文献资料,归纳出了6个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因素,即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区域资源、政府的作用、交易成本的降低、学习和创新效应、集群的协调机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研究了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其存在的3方面问题:一是加工和销售企业总体规模较小;二是企业产品定位不清晰,转化能力差;三是品牌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完善的营销网络;四是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单一;五是农户种植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分析了区域资源、政府作用、规模和范围经济等竞争优势来源因素在宁夏枸杞产业集群形成阶段和成长阶段发挥的作用,构建了宁夏枸杞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模型,并将其与中国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演化模型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是由2个模型构建基础的差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任雅彤  杨兴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15-15917,15938
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结合自身区域发展特点,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政府和机遇6个方面对内蒙古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高内蒙古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合理化建议:政府方面,加大资金投入,集中扶持畜产品加工业,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聚集效应;企业方面,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  相似文献   

10.
王媛  李秀义 《吉林农业科学》2021,46(5):122-125,144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成为农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而"钻石模型"则是衡量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理论分析模型.本文以山东苹果产业集群发展为例,通过"钻石模型"分别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和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四个主要关键性因素,以及机遇和政府两个外生因素分析,从而得出山东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策略,并对其他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莫小玉  曾光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4):143-148
结合国内外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建立了测度和评价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利用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产业集群的实地调查资料,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政府、社会历史传统与文化习惯等影响因素的视角,对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等4要素对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直接推动作用,而政府、社会历史传统与文化习惯等要素则通过作用于其他要素对竞争力起间接推动作用.同时,要素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对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有着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已识别出中国种植业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将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关联指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引申到产业集群内,对比分析了1997年与2002年的数据,考查了中国种植业产业集群内各部门之间的关联效应,找出集群内的关键部门。最后通过价格变动影响模型,分别就种植业产业集群内的关键部门产品提价对集群内部门和集群外部门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以期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钻石模型的烟台大樱桃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框架,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会与政府等方面,分析了烟台大樱桃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就提高烟台大樱桃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出多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种群生态学视角下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分析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在种群生态学视角下探究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运用种群生态学理论基础构建模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预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前景,并针对发展问题和假设前提,提出升级措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加大资本的机会成本,促使产业集群处在最佳的发展状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15.
基于钻石模型的湖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与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等4个关键因素,及机会和政府行为2个辅助因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了简述和相关分析,提出在当前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背景下,湖南应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农业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现代农业》2009,(1):75-78
农业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农业物流主干企业为核心的,同时由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相互关联的物流企业、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以及相关机构等集中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实施农业物流产业集群战略的可行性以及面临的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山东省实施农业物流集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越来越多的集群企业意识到其重要性。基于技术创新理论,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企业的两种技术创新模式:竞争与合作。然后对体育用品企业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结论:在技术创新方面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企业间应该采用合作的方式最优,合作中率先发动企业占据优势地位。针对此结论,从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制度视角,提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企业有效合作并顺利实施技术创新的保障体系,旨在提高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向创新型、智慧型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路径选择要依据城市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条件,结合山区城市梅州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从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3条一般路径(即由未形成"集群"的绿色食品生产区向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转化、由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向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转化、由一般食品产业集群向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转化)中选出最适合梅州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即由非"集群"的绿色食品生产区向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转化。分别从政府、行业和企业3个层面,探讨了推进梅州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郑玉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2):105-106,114
运用静态博弈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具有生产成本优势,论证了产业集群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且提出从内部途径和外部途径2方面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升级。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企业集群与生物种群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借鉴种群生态学中的种群竞争模型建立了网状型企业集群模式下企业间竞争关系的数学模型 —— 一类具脉冲效应和反馈控制的非自治企业竞争模型系统,并通过脉冲微分方程的比较性定理,建立了该系统持久性生存的充分条件,并做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