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地蔬菜施用CO2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坤 《蔬菜》1991,(5):22-23
随着保护地疏菜的发展,在管理上有了很大变化。仅就施肥来看,除了氮磷钾,微肥外,还增加了CO_2气肥。据有关专家测定,植物吸收CO_2的最适宜的含量为0.3%,而空气中一般含CO_2量仅为0.03%,而在温室、拱棚等保护地栽培中,时有密闭的情况下,CO_2含量迅速下降,更为不足。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人们探讨了施用CO_2对疏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1983,(3)
氧与二氧化碳也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食用菌没有叶绿素,不能利用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在正常的空气中,氧的含量约为21%,二氧化碳的含量是0.03%(即300ppm)。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时,氧分压就降低,必然会影响食用菌的呼吸活动。食用菌菌丝体的生长对高浓度的CO_2一般表现都很敏感。据测定,双孢蘑菇的菌丝体在10%CO_2浓度下,其生长量只及在正常空气下的40%,CO_2浓度越高,产量越低。当然,有些食用菌能耐较低的氧分压,如糙皮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水葫芦经过机械挤压后含水量85%左右的碎渣作为原料,按不同比例加入培养料栽培秀珍菇。结果表明:培养料中水葫芦渣含量为20%、30%、40%,秀珍菇产量较高,前3潮菇的生物转化率均可以达到60%以上;培养料中30%、40%、80%水葫芦的配方比对照80%棉子壳+20%麸皮纯效益高或者相近;主要重金属含量,以100%水葫芦渣栽培的秀珍菇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国际食品安全限量标准,证明了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中国食用菌》第6期刊载了“平菇、凤尾菇优质、高产的一则新措施”以来,纷纷收到来信,现就有关问题,借贵刊一角答复如下: 拍打、震动培养料能优质高产是由于培养料中菌丝布满之后,连结成坚实的菌块,相对而言,料内空气较少,因平菇子实体形成需要足量的新鲜空气,才能不会抑制其发生、成长。拍打、震动培养料能使菌块产生微裂,一方面增强了菌块的呼吸作用(即呼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影响饮料品质的各种因素,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即100C预煮15 min,菇汁与乳汁比例为2:1,添加3%蔗糖,0.02%柠檬酸和0.02%苹果酸调节甜酸比,加0.1%羧甲基纤维素(CMC-Na)和0.03%卡拉胶作稳定剂,加0.03%蔗糖酯和0.01%单甘脂作乳化剂.复合饮料蛋白质含量为1.2%,总糖含量为5.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0%,pH值为5.5.  相似文献   

6.
试验将不同脱落酸浓度(O.1ppm、0.5ppm、1ppm、2ppm)和培养料不同含水量(65%、67%、69%、71%、73%)进行拌料接种、发菌出菇,观察平菇菌丝生长、出菇以及产量等。结果表明,脱落酸浓度为1ppm-2ppm时增水效果最佳,可使培养料含水量在69%时的菌丝满袋时间与对照培养料含水量为65%时的菌丝满袋时间相当。产量方面脱落酸浓度为1ppm,2ppm,培养料含水量69%比对照培养料含水量为65%增产35%左右。培养料含水量在71%~E对照培养特含水量、内65%增产50%左右.  相似文献   

7.
肥料之秀CO_2     
有机物,如煤、石油等燃烧后的CO_2,是目前所有肥料中之新秀,它是气体,故又称为“气肥”。“气肥”对作物生长十分重要,因为作物生长靠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万万离不开气肥—CO_2。在正常情况下,空气中 CO_2含量只有0.03%,也即  相似文献   

8.
平菇废料不同添加量对蘑菇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培养料中添加5%,10%,20%的平菇菇床废料栽培蘑菇发现平菇菇床废料添加量为10%时,菌丝吃料量生长速度快(日平均生长速度0.177cm),长势好,出菇期提高4d,平均单产比对照提高34.7%。  相似文献   

9.
高允旺 《食用菌》2010,32(1):56-56,67
竹荪种植已成为福建省顺昌县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该县竹荪研究所,探索了一套“三增加、建堆发酵”新技术。采用“三增加,建堆发酵”的栽培技术。一是增加培养料和用菌量,667m^2使用量14m^3的竹屑,菌种600袋;二是增加氮肥的配比,施尿素应占培养料的1%;三是添加石膏或碳酸氢钙,在培养料中添加占培养料的0.5%-1%的石膏粉或碳酸钙,提供钙质,缓冲培养料的酸碱度。几年来,平均产干品100kg/667m^2,高的140kg/667m^2,比传统栽培产量翻了一番。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菇友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大球盖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以及生产中不同菇潮子实体的数量、平均单菇重和产量,探索培养料中木屑添加量对大球盖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木屑能提高培养料碳氮比,加快大球盖菇的发菌速度,延长采收期,增加子实体数量,提高产量。对不同菇潮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添加木屑后明显缩短了大球盖菇前期的出菇时间,而较高的木屑添加量在前期也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使大球盖菇在前期集中出菇。随着采收批次的增加,大球盖菇的平均单菇重逐渐减小;木屑添加量超过40%时,生产后期会因子实体数量的增加导致单菇重明显减小。因此,在稻草培养料中添加20%的木屑、采收六潮菇时,能在保持商品性的同时提高大球盖菇产量;在稻草培养料中添加40%的木屑、采摘三潮菇时,经济效益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1.
赵洪斌 《食用菌》2008,30(1):24-25
在金针菇培养料中加入氨基酸多元微肥,可明显促进菌丝生长,缩短发菌时间,出菇相对集中,可提高产重。改善最质。试验结果表明,50kg培养料添加氨基酸多元微肥量为15ml。薄丝目均长速提高16.3%,提前3.3d满袋;一、二潮分易4比CK提前2d、13d采收;生物学效率142.28%,比CK增产26.24%;蛋白质质量分数33.75%,比CK提高12.5%。  相似文献   

12.
探索了培养料中不同棉籽含量、转基因棉籽和非转基因棉籽对平菇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培养料中棉籽含量超过20%,就会影响平菇的常年栽培;超过40%,会导致不出菇;超过70%,会导致茵丝体不生长。棉籽含量超过30%的培养料,会出现氨味和臭味,且菌丝难以在菌棒内部生长;低于30%的培养料,随着棉籽含量的增加,前期茵丝的生长速度减慢,但不影响菌丝满袋时间、菇蕾形成时间。培养料中含有不同品种转基因棉籽、非转基因棉籽,不影响菌丝长势、菌丝满袋时间。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菌渣栽培秀珍菇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常规棉籽壳培养料为对照,测定了工厂化金针菇菌渣培养料中秀珍菇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培养料中添加工厂化金针菇菌渣对秀珍菇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蛋白、谷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微量元素锌和硒等的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余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表明工厂化金针菇菌渣可以替代部分棉籽壳作为秀珍菇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4.
增加局部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一般要用负氧离子发生器。本试验的目的,就是利用这种发生器,产生较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增加菇房的新鲜空气,借以观察对平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现将两次试验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发酵隧道技术处理不同配方培养料,以不同含氮量和不同石膏含量的双孢蘑菇培养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建堆发酵、接种养菌、出菇管理,并对其进行堆肥温度、菌丝生长速度、培养料含氮量和生物学效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以高产、高生物学效率为目标结合生产成本因素,最后确定含氮量1.3%、石膏含量2%、石灰含量2%、磷肥含量1.5%的培养料更适于应用生产。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覆土出菇机理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双孢蘑菇不覆土很少或不出菇,其机理还不清楚。研究应用离子色谱法和稀释平板计数法(采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即ACC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分别测定了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的ACC含量与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测定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的ACC含量简便快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的ACC含量显著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及其占细菌总数的比例同样明显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可能具有乙烯合成的ACC途径。覆土中ACC脱氨酶产生菌利用ACC,消除了双孢蘑菇菌丝合成高浓度乙烯对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双孢蘑菇覆土出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银合欢叶作氮源栽培蘑菇和降解含羞草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合欢叶作氮源添加剂栽培蘑菇,尿素用量可较对照减少50%,产量明显增加。处理Ⅱ培养料含5%银合欢叶和8%米糠,其钾含量较对照提高40%,鲜菇产量提高38.7%;处理Ⅲ培养料含10%银合欢叶,鲜菇产量较对照仅增加12.9%,且出菇推迟,可能与培养料磷含量较低有关。在蘑菇栽培期间,处理Ⅱ和处理Ⅲ培养料中除极少量含羞草素自然降解外,其余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潮菇时被蘑菇菌丝降解,故在鲜菇中未测得含羞草素。  相似文献   

18.
以20%灵芝菌糠、30%灵芝菌糠、40%灵芝菌糠、50%灵芝菌糠,20%鲍鱼菇菌糠、30%鲍鱼菇菌糠、40%鲍鱼菇菌糠、50%鲍鱼菇菌糠加入量替代新鲜培养料,与未加入菌糠的新鲜培养料进行发菌情况及产量比较试验.进行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明确在牡丹江地区食用菌菌糠二次利用生产平菇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40%~50%灵芝菌糠加入量效果最佳、30%鲍鱼菇菌糠加入量次之,与未加入菌糠配方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利用灵芝菌糠和鲍鱼菇菌糠作为部分原料栽培平菇使用.  相似文献   

19.
菇壮素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针菇培养料中加入菇壮素,能促进其生长,缩短出菇期,提高产量。结果表明,适宜的菇壮素浓度为0.4mL/kg料,菌丝日长速提高17%,提高3.4天满袋,一、二潮菇分别比CK提前2天、13天采收;生物学效率142.58$,比CK增产26.54%。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21,(5)
为了解培养料中桑枝屑含量对秀珍菇菌丝生长、产量及子实体中硒元素等营养成分的影响,筛选出产量高、成本低、富硒栽培料配方,开展桑枝屑料栽培秀珍菇试验,比较不同配方秀珍菇菌丝生长情况、生物转化率、经济效益及子实体硒、粗多糖、粗蛋白、氨基酸的含量。试验表明,桑枝屑比例为60%左右,秀珍菇菌丝洁白、粗壮,生物转化率和利润最高;子实体中硒含量随桑枝屑含量增加而增加,而粗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跟桑枝屑添加量无明显相关性;第2潮菇、第3潮菇的硒含量均比第1潮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