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富园地     
蜡果工艺品的加工比较简单,所需原料品种少,也不需设备投资,适合广大农村专业户,联户企业组织生产,具体操作过程是:一、准备果芯蜡果的果芯可用废纸或石膏制作。若以废纸作果芯,即取一表面光滑的  相似文献   

2.
以台茶12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当6月中旬茶梢长至一芽四叶时进行分段采收与加工,先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原料制作高香红茶,再釆摘2~4叶原料制作冰鲜乌龙茶,与单次采摘一芽三叶鲜叶原料制作的红茶、冰鲜乌龙茶作对比,通过感官审评对比两种采摘方式制作的茶样品质,研究分段采摘与加工技术在广西茶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段采摘、分别制作出的红茶与乌龙茶比传统采摘方式的品质高,适合广西茶园,有利于提高广西茶园的产量与效益,改善广西乌龙茶品质。  相似文献   

3.
超微茶粉的主要原料为茶树鲜叶,既可作速冲饮料,也可作食品添加料。超微茶粉可细化为红、绿茶粉,茶粉可用于糕点制作,经过科学的加工工艺,可提升糕点保健性能。在简要分析超微茶粉加工技术的基础上,以超微绿茶粉蛋糕为例,探讨了茶叶糕点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南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医疗保健作用显著,以南瓜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陕西虽是我国南瓜生产的优生区之一,品种资源也丰富,但产业开发滞后,因此,引导和培育南瓜产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果脯是我国传统的名优食品,利用香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制成系列"蘑菇脯"食品,更是色鲜、味美、营养丰富,不仅为食用菌的利用增辟了新的途径,而且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新型保健食品,现就"蘑菇脯"的加工技术简介于后:一、制作工艺(一)选料优质原料是制成优质蘑菇脯的基础.因此,制脯蘑菇必须选菌伞中等、色鲜而未变褐、无病虫害的鲜菇作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6.
南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医疗保健作用显,以南瓜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陕西虽是我国南瓜生产的优生区之一,品种资源也丰富,但产业开发滞后,因此,引导和培育南瓜产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葛坳扁萝卜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葛坳扁萝卜产于于都县葛坳乡大田村,其外形扁而圆,肉质细密、白嫩、脆甜可口、水分少、耐贮藏,是一种生、熟兼用的萝卜品种。叶可炒食,也可腌制咸泡菜或腌制后加工制作果脯。肉质根可  相似文献   

8.
苹果是烟台地区传统优势产业,但主栽品种以红富士、红将军和嘎拉等鲜食品种为主,加工品种仅在部分地区零星栽培,果汁生产所需的原料主要是鲜食品种的残次果及等外果。果实酸度太高,不易鲜食,市场销售价格低是加工品种难以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而我市缺少既可鲜食又可加工的苹果品种。  相似文献   

9.
苹果加工品种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烨  翟衡  杜远鹏  陈锋  魏树伟 《果树学报》2006,23(6):793-797
研究加工苹果品种的多酚组成及其抗氧化功能,有助于加工原料的选择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测定了4个酿酒品种和4个制汁品种果实的多酚组成,果实多酚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供试加工品种总酚含量为644.9 ̄3511.8mg/kg,原花青素、绿原酸、表儿茶素、儿茶素是果实中的主要多酚物质。各品种多酚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以稀释10倍的浓度清除3种自由基的能力较强。原花青素、儿茶素与加工苹果果实抗氧化能力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生发 《食用菌》2009,31(6):22-23
通过对7个菌株垄播比较,筛选出双13、双7两个双孢菇品种,具有菌丝长势旺、病虫害少的特点,产量分别达到10.72kg/m^2和10.35kg/m^2。AS2796适合在当地市场鲜销;双7适宜制罐加工;双13既可鲜销也可加工,将成为高温季节栽培的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1.
以乌龙茶品种为原料,将乌龙茶晒青、做青工艺与传统红茶工艺相结合,总结广西西南部4个花香型红茶加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黄金蜜4号(图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晚熟黄桃新品种,是综合性状优良的黄桃品种之一,主要在西北、西南一带广泛种植,华东、华北也有种植,该桃既可鲜食,也适用于加工制作罐头。黄金蜜4号果实近圆形,果皮色泽明亮,底色黄,着鲜红色,套袋  相似文献   

13.
18个北高丛越橘品种在山东威海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10年在山东省威海市进行了18个北高丛越橘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蓝丰、埃利奥特、都克、北卫、蓝塔、雷戈西和瑞卡7个品种适合在山东威海地区栽培,其中都克、北卫、蓝塔、蓝丰和雷戈西可作为鲜食品种,埃利奥特可作为加工品种,瑞卡既可鲜食又可用于加工;其余品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用途十分广泛,既可作蔬菜食用,又可作主食,也是食品加工原料之一,马铃薯是武汉市远城区冬播春收主要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充分利用冬闲田提出引进推广种植早春马铃薯新品种。为此,我所从各地引进5个马铃薯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5.
梁毅 《蔬菜》2006,(2):7-7
近年来我国加工胡萝卜种植面积发展迅速,主要作为胡萝卜汁加工与脱水加工,目前主栽品种是日本黑田类胡萝卜。日本黑田类胡萝卜作为鲜食品种具有水分含量高与口感好的特点,但干物质含量与胡萝卜素含量均较低,不适合作为加工用的原料。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胡萝卜育种组经过多年努力,培育出了红芯六号与加工一号2个干物质含量与胡萝卜素含量高、适合加工用的品种,经过我国几个大的加工企业种植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品种柑橘制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合生产NFC果汁的柑橘品种,以浙江地区主栽的19个柑橘品种为原料,进行了各个品种的制汁适应性研究。【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析了各个柑橘品种的出汁率、果肉率等品质特性,以及柑橘汁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总酚、总黄酮等营养理化指标,对比了不同品种柑橘之间的差异,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了柑橘品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价不同品种柑橘汁综合品质的依据。【结果】不同柑橘品种的品质存在显著差异‘,红美人‘’山下红‘’宫川‘’天草‘’尾张温州蜜柑’等品种出汁率高,具有较大的果汁加工潜力,但其总黄酮、总酚、维生素C这3项指标含量略低,因此口感有所欠缺。经由主成分分析,从9项原始指标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6.728%。以3个主成分及单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构建了柑橘综合品质评价模型,作为筛选适合制作柑橘汁的柑橘品种的方法。【结论】根据该评价模型计算浙江地区19个柑橘品种的综合得分,可将不同品种的柑橘分为三类。分值较高的是‘冰糖橙‘’纽荷尔脐橙‘’瓯柑’,分值较合适的是‘丽椪2号‘’山下红‘’满头红‘’鸡尾葡萄柚‘’中育橙’。通过该评价体系,可以较为便捷地选取出营养价值较高且风味口感较好的柑橘品种。同时考虑果肉率、出汁率等因素,可以提供直观的柑橘品质评价,为企业选取适合柑橘汁制备原料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灌阳雪萝卜是灌阳县冬春两季主要蔬菜之一,是灌阳县传统的优良蔬菜品种,享有“小人参”的美称,该品种皮薄、皮红色、肉质脆、味甜,是餐桌上的佳肴,萝卜营养丰富,且供应期长,耐贮运,用途广。富含多种维生素。雪萝卜及其制品具有消食顺气、化痰、治喘、利尿、止渴之功效。灌阳雪萝卜不仅生熟可食作水果或菜用,又是腌制和干制等加工的好原料,还可作饲料和绿肥。  相似文献   

18.
树莓营养成分及果汁加工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铨珍  景绚 《中国果树》1992,(1):10-13,20
以黄树莓、紫树莓、黑树莓、无刺红、澳洲红5个树莓品种为试材,对其主要营养成分连续3年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化、维生素C、氨基酸、花青素的含量,品种间有明显差别。果汁加工适应性研究表明,树莓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果汁加工原料,各品种均可提取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各有特色的优质果汁和调配成品质优良的果汁型饮料。加工时采用果胶酶处理,可提高出汁率和改善果汁品质。对果汁饮料的品评鉴定采用模糊相似选择法进行择优排序,比应用传统的加权平均数法更为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苹果栽培面积达266.7多万公顷,主要为鲜食果,产量大、成熟期集中是造成现有苹果销售不畅、价格低廉、果农经济效益低,甚至亏本的主要原因。而加工品种甚少,加工原料紧缺,迫使加工苹果汁的企业利用不适宜加工果汁的品种生产果汁,所以生产出的产品酸度不够、口感差、档次低。要想满足加工所需,提高果汁的质量,必须选择适宜加工果汁的品种,这是当务之急,也是加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更是果农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国年产20万吨苹果浓缩汁,每年需要160万吨鲜果,因此,发展适宜的加工苹果品种效…  相似文献   

20.
素有“蜜桔之乡”誉称的浙江省黄岩县以柑桔和其他水果为原料的果品加工业发展很快,目前全县有160多家果品加工企业,已能生产40多个品种的加工品,显示了柑桔加工综合性,系列性的美好前景。现简介如下。 一、桔片罐头 糖水桔片罐头,又称糖水桔子罐头,是黄岩县柑桔加工的主要产品。年产量2万多吨。用于加工罐头的原料,主要有温州蜜柑、本地早,早桔等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