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蔬菜种子干燥的临界安全温度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根据蔬菜种子的生理生化特性,研制了双行程红外辐射振动流化干燥机。根据干燥动力学方程,分析了既节能又可保证种子活力的干燥工艺参数,对褚-杨蔬菜种子的干燥临界安全温度方程与Ptitsyn谷物临界温度方程进行了比较,为蔬菜种子安全干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豇豆进行恒温干燥与变温干燥这两种不同的干燥方式,研究了豇豆在不同预处理方式、温度和风速下的热风干燥特性,并绘制了湿基含水率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结果表明:恒温干燥时,温度及风速是影响干燥的主要因素,长度影响干燥程度较小;变温干燥时,豇豆色泽及表面质量比恒温干燥时要好。  相似文献   

3.
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特性与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膨化初始含水率和抽真空干燥温度对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过程分为加速干燥、恒速干燥和减速干燥3个阶段,干燥过程大部分处于减速干燥;不同干燥条件下的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满足Page方程;苹果片有效扩散系数在1.52×10-9~8.87×10-9m2/s范围内。所建模型可以预测干燥条件下的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特定系数k、n与膨化初始含水率和抽真空干燥温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45、0.997。  相似文献   

4.
南瓜浆滚筒干燥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辊式布料的单滚筒干燥机为对象进行南瓜浆滚筒干燥试验,探讨了滚筒干燥过程中物料的干燥动力学特性及其干燥动力学模型。根据物料的状态将滚筒干燥过程分为浆状和膜状两个阶段,测定了不同蒸气压力下物料的含水率,分析了干燥速率随蒸气压力和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物料中的水分大部分在浆状区中蒸发,蒸气压力越高,干燥速率越快;物料在膜状区中为降速干燥阶段,蒸气压力越高膜状区起始含水率越低,起始阶段的干燥速率越慢,干燥速率下降也越慢,干燥时间越短。膜状区物料含水率的试验数据与主要薄层干燥模型进行拟合,Midilli-Kucuk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南瓜浆滚筒干燥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接触式超声强化热泵干燥苹果片的干燥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接触式超声对热泵干燥的强化效应,在热泵干燥机内安装了一套超声波装置,并以苹果片为研究对象,进行接触式超声强化热泵干燥试验,研究超声波功率、干燥温度以及切片厚度对苹果片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物料放在超声辐射盘上进行热泵干燥强化,有利于加快物料内部传质过程;随着超声功率和温度的增加以及厚度的减小,物料所需干燥时间逐渐缩短,平均干燥速率逐渐增大;超声对干燥速率的影响随着物料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弱;在温度较低及物料较薄时,接触式超声的强化效果较好,但其对干燥速率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及物料变厚而有所下降;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数值范围为1.333×10-10~1.651×10-9m2/s,且随着超声功率及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经过接触式超声处理的苹果片,其组织结构中的孔洞明显增多与扩张,在60 W超声功率作用下还形成了较多微细孔洞,从而有利于物料内部水分迁徙与扩散。将接触式超声技术用于热泵干燥过程的强化,可有效提高热泵干燥速率,缩短物料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6.
过热蒸汽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高湿酒糟为被干燥物料,进行了不同工况下过热蒸汽干燥规律试验。结果不明;作为干燥介质过热汽不改变干燥过程的一般规律;过热蒸汽干燥开始阶段物料上有凝结水产生,在恒速干燥段特料的温度保持在100℃;在相同的干燥速度下,与热风干燥相比过热蒸汽干燥物料临界含水率要低。  相似文献   

7.
谷物干燥中的参数变化是影响谷物干燥品质的重要因素,实现对谷物干燥技术参数的测量与动态调整,是提高谷物干燥效率和谷物干燥品质的重要保证。针对以上问题,系统论述了谷物干燥过程中物料湿度测定、物料吸附平衡测定、湿分扩散率和热导率的测定,研究结果以期为提升谷物干燥效率与品质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对于我国粮食可持续发展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红外玉米穗干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红外辐射干燥条件下收获期玉米穗干燥的水分迁移规律,利用自制红外玉米穗干燥试验台对玉米穗进行了恒温和变温干燥试验,探讨了多种温度条件下玉米穗的红外辐射干燥特性及对干燥后玉米穗外观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干燥温度、干燥用时和辐射距离是影响玉米穗干燥效率和外观品质的主要因素;当恒温干燥玉米穗的干燥温度为58℃、辐射距离为150mm时,干燥速率达2.25%/h,且玉米籽粒的外观品质最好;变温干燥玉米穗时,较佳的干燥温度范围为55~65℃,且采用逐渐升温干燥时的干燥品质较好。本研究为研制红外辐射玉米穗干燥机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热泵变温干燥对竹荚鱼干燥特性及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恒温、升温和降温3种温度模式对热泵干燥竹荚鱼的干燥特性及色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初始温度和循环时间,热泵变温干燥能够缩短干燥时间.显著提高半干竹荚鱼片的色泽.竹荚鱼最适合热泵变温干燥的条件为20℃(3.5 h)→25℃(3.5 h)→30℃(3.5 h)→35℃(3.5 h).  相似文献   

10.
蔬菜种子的强化传热传质机理与综合干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合工程热物理和种子生理的研究方法,选用白菜与菜豆种子在固定床与振动流化床中进行了干燥动力学实验研究以及种子生理的同步测试,阐明了蔬菜种子干燥的强化传热传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辐射-对流-导热-振动综合传热的优质,高效,节能的螺旋提升振动流化床蔬菜种子干燥机。  相似文献   

11.
热泵干燥种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白菜种子为例.研究了热泵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干燥空气流速以及种子初含水率对干燥过程及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泵干燥是一种良好的种子干燥技术,合理调节运行参数.完全可以保证种子的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12.
稻谷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过程的模型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揭示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机理以及干燥过程的热质传递特性,建立了联合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稻谷干燥中的热质传递过程;根据数值模拟的干燥条件,搭建了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试验台;通过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试验,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干燥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仓内谷物通风干燥过程的孔道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仓内玉米堆为研究对象,运用孔道网络方法和传递过程原理等知识,建立了考虑颗粒自身热质传递、孔隙气相对流、温度梯度和孔道结构特征等因素的仓内谷物通风干燥孔道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易拓展,干燥变量信息全面,可直接输入物料结构特征参数来模拟预测干燥特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多层带式干燥机干燥过程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多层带式干燥机的干燥过程建立了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并通过C语言编程进行干燥过程的模拟,得到热风在干燥机内温度和湿度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物料床层内温度和含水率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生产用多层带式干燥机蒜片干燥过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模拟数据分析,对多层带式干燥机的结构参数(传送带长度、干燥机层数、通风道高度)和操作参数(传送带翻转时间、物料床层厚度、热风风速)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5.
荔枝果肉热风干燥薄层模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利用热泵干燥装置探讨了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速对荔枝果肉干燥水分比MR和干燥速率U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枝果肉薄层热风干燥是内部水分扩散控制的降速干燥过程。对9种常见食品薄层干燥模型进行试验数据非线性拟合,通过比较评价决定系数R2、卡方χ2和标准误差eRMSE以及试验验证,结果显示Page模型是描述荔枝果肉薄层热风干燥过程的最优模型。不同干燥条件下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和活化能Ea的求解结果表明,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随热风温度和风速的增加而变大,平均活化能Ea为29.939 kJ/mol。  相似文献   

16.
Several mathematical models or equation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in-layer drying of agricultural grains. These are distributed parameter models, lumped parameter models and thin-layer drying equations. The assumptions frequently used are temperature equilibrium and surface moisture content equilibrium. There is no general analysis o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models or equations and assumptions. The present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an attempt to clarify the limits of the different models and assumptions.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Biot numbers were used to give the ranges where the simplified models or assumptions can be used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error to predict the drying time and drying curve. Temperature equilibrium and surface moisture content equilibrium can be assumed in predicting the drying time or the drying curve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error when the mass transfer Biot number is larger than 1000 and the heat transfer Biot number is less than 1. This is acceptable for most agricultural grains under practical dry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方法,对丸粒化玉米种子进行了2指标3因素的热风干燥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分别建立了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总耗能和干燥所需时间这2个试验指标与风温、风速、介质加热时间这3个试验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对单因子效应的分析,确定了影响干燥过程总耗能和干燥所需时间的因素主次顺序和显著水平。应用模型优化和非线性规划法,得到了各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8.
根据非平衡态热力学和相平衡理论,建立了多孔介质对流干燥内部传质模型、传热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传热与传质之间的相互藕合关系。用VB编程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求解,设计开发模拟软件。以切片土豆为例进行传质模拟计算,并与土豆片干燥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十分接近,二者的最大相对偏差小于9.1%。模拟结果显示土豆对流干燥中内部水分由内往外迁移,以及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表低内高水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粮食干燥工艺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干燥是一个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采用相应的干燥工艺与技术手段,通过控制粮食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在不损害粮食品质的前提下,降低粮食中的含水量。选择合适的粮食干燥工艺,是保证在粮食干燥时既能提高干燥速率,又能获得较高干燥品质的基础。为此,讨论了粮食干燥工艺的分类,分析了影响粮食干燥工艺选取的诸多因素,提出了选择粮食干燥工艺的常用方法,并介绍了常用粮食干燥机采用的粮食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