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多地使用机械机床电气控制设备进行生产。机械问题和维护问题越来越多,企业和工厂都需要工人操作机床的电气控制设备。需要工人在操控机床电气的控制设备时具有一定的解决突发故障的检修能力。本文分析了电机控制线中的常见故障及修复措施,通过控制电路分析故障维修的技术特点,并对机械化机床的电气控制设备在工作时出现的故障现象以及相应的检修措施进行了总结,旨在帮助维修人员进行机器维修。  相似文献   

2.
几种全翻转式双向犁限深轮换位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摆臂式限深轮换位机构(图1)限深轮通过轴承与其轴装配,转臂采用矩形管,下端与限深轮焊合,上端轴套内装配一转轴,轴的一端用档圈、螺母、销子限止。这样,限深转臂通过轴套仅在拖拉机的前进方向可以自由摆动,并可随犁架翻转。转轴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焊合,并通过“U”形卡子固定在犁架纵梁上。限深块通过调整螺丝可在犁架上前后调整,达到限制耕深的目的。该换位机构结构比较简单,性能可靠,调整方便,已广泛应用于与铁牛-55型、铁牛-654型、东方红-75型、东方红1002型等拖拉机配套的全翻转式3铧、4铧垂直换向犁上。2螺杆曲柄摇块式限深轮换位机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丰田U760E型6速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分析了各个挡位的动力传递路线,计算了各个挡位的传动比。  相似文献   

4.
齿爪式粉碎机振动与噪声工艺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齿爪式粉碎机制造和工作过程的分析,利用鱼骨图总结了齿爪式粉碎机产生振动与噪声的主要原因,指出提高粉碎机旋转零件的动静平衡度、合理利用橡胶垫减小机器附加振动、优化装配工艺、改进产品结构、提高操作工人技能、购置高精度设备等多个优化措施能主动降低粉碎机的噪声、减小粉碎机的振动。利用噪声测试仪对优化前后的齿爪式粉碎机分别在空载、负载两种情况下进行噪声分贝值统计对比,证明了优化措施的有效性,提高了齿爪式粉碎机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1研发背景在计量管理工作中,电能表在进入轮换周期、配置不满足要求或者出现计量准确度或功能故障等情况下要进行调换。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用户用电的影响,除了低压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必须停电调换外,通常情况下高压计量电能表和低压经互感器接入式电能表都采取带电调换的方法进行作业。由于电能表的带电调换工作存在较高的危险性,同时还存在带电更换电能表时互感器短时间退出运行而涉及到追补电能量的问题,因此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着较高的技能要求,加强带电调换电能表实操技能的培训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振动管式液体密度传感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单U型振动管式液体密度传感器为例,对振动管式液体密度传感器的工作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推导了液体密度和振动管固有频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方程,建立了手持僵携式密度仪表的多自由度振动模型,对传感器进行了误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U型振动管式液体密度传感器可以达到0.001g/cm^3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
全翻转式双向犁限深轮换位机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全翻转式双向犁的曲柄摇块式限深轮换位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参数优化设计过程。依据换位机构工作性能的要求和在翻转犁上安装空间的限制,建立了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运用OPB优化方法程序库约束变尺度法(CVM)对模型求解。优化设计结果在1LE-335型液压翻转犁上得到了应用,生产使用表明,经优化设计的换位机构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网上检索以及到机械加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从用户角度分析了机床在行业企业应用中存在的机床质量、车间环境等问题,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和走访一线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及有关管理人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针对岗位职能进行现场教育。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使职工对所学技能迅速掌握。你如何反窃电,如何更换导线等知识,都可在现场进行讲解分析。(2)举办小型技术讲座。利用施工休息时间、站内工作空闲时间、或是每周、每月固定时间,组织专题型学习。(3)以会代训。每天都要开好“两会”,班前会布置工作,进行事故预想,讲解施工技术及操作规程;班后会针对具体事例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提高技能。(4)开展以老带新、师徒一带一、一帮一的“结对”活动,对青年职工和新上岗工人进行培训教育。(5)组织经验交流。每一个站内人…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利用虚拟样机技术求取虚拟轴机床工作空间的简单实用方法,并且利用该方法得到了三立柱分层式6UPS型虚拟轴机床的位置工作空间。在已知尺度参数和关节变量变化范围的条件下,先对位置工作空间作y轴方向的离散分层处理,然后在xOz平面中进行角度离散处理,利用虚拟样机的Sensor技术,把所有影响位置工作空间的约束条件转换成Sensor,通过运动学分析求得约束起作用的工作空间边界点数据,通过Matlab工具软件描绘出三维位置工作空间。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丰田装配线平稳生产的2个目标,提出了混合型装配线上的作业时间与循环周期的表达式,指出了丰田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在于缩小生产过程的零件平均消耗速度与实际消耗速度的差异,总结了丰田恒定零件消耗速度目标追逐法的步骤。根据某产品的产量及其所需零件数目推导了它的生产排序进程,指出了当零件数目较多时,以时间段为单位来调整零件消耗速度。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地处我国黄河流域优势棉产区北界,棉花产业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京津冀棉花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棉花的种、管、收等作业环节仍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极大,产出效率过低,植棉效益不高。结合京津冀棉花主产区亚区布局和自然条件,总结了各棉花种植亚区现有的不等行距、等行距、棉麦套种等棉花种植模式和农艺特点,调研了京津冀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和机具类型,分析了该区域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最新需求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棉花栽培模式改进、配套机械化技术研究和新型机具研发等发展建议。依据河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具体任务要求,开展了适合于该地区的棉花播种多功能联合作业机的研发、试验和示范工作,多款新型播种机通过了技术鉴定,推动了京津冀地区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智能农业装备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综合体,其智能化水平主要表现在作业过程状态感知、数据分析、科学决策与自主控制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目前,我国农业装备在作业服务方面主要存在故障自动监测实用性差、维修服务资源配置失衡以及服务调度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以农业装备中典型机具——联合收获机为例,重点综述了国内外联合收获机运维服务管理相关典型技术的现状和特点,阐述和剖析了农业装备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作业数据监测、多机协同作业以及运维服务优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阐述了运维服务管理平台总体构架与技术进展;并分别阐述了作业工况、作业质量感知与车载终端管理等远程运维数据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路径规划、协同控制与任务分配等多机协同作业技术研究进展,故障诊断预测、维修策略与群体调度等运维服务优化技术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总结分析了农业装备运维服务管理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农业装备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指出我国农业装备运维服务管理信息化技术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9R-60型揉碎机目前应用非常普遍,但因其功耗大、效率低等实际问题急需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为此,在现有机型的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一个长、宽、高分别为718、712、687 mm的9R-60型揉碎机试验台。经过强度校核,设计了连接主轴等关键零件,在传动主轴和皮带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主轴和支架等接入JN 3 3 8-AN系列直连式扭矩转速传感器,为后续开展功率、揉碎质量等目标参数优化设计的单因素(如转子转速、秸秆喂入速度和喂入量等因素)正交试验和振动测试试验提供了平台。对揉碎机进行单因素试验表明:揉碎机揉碎质量随主轴转速的增大呈现增大的趋势,随喂入速度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随喂入量(不超过机器本身最大喂入量)的增大秸秆丝化率变化趋势几乎都在95%左右;揉碎机功耗随主轴转速、喂入量、喂入速度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数控机床实际加工轨迹与理论轨迹存在误差的现象,提出利用六轴联动数控机床冗余联动特点优化该误差的方法。建立了一类六轴联动数控机床的运动学模型,并研究了其冗余联动特点。根据刀具接触点运动规律,以冗余旋转联动轴的运动优化刀具中心点运动轨迹误差和刀具轴线转动轨迹误差,从而实现加工轨迹误差的优化。在实际六轴联动数控机床上进行了抛光加工实验,通过应用所提出的轨迹误差优化算法,减小了抛光过程中的加工轨迹误差,降低了工件表面粗糙度,且保证加工后表面具有较高的均匀一致性,提高了抛光表面质量,从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单人工上苗式半自动蔬菜嫁接机关键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自动嫁接机价格低、适用蔬菜种类广,但其生产能力相对低。为简化操作、提高嫁接效率,设计一种单人工补给砧木和接穗苗的贴接式半自动蔬菜嫁接机。嫁接机关键部件包括砧穗木夹持旋转机构、旋转持苗防回转机构、切削机构等;其中,旋转持苗防回转机构采用了双棘轮反向止动,实现单电机驱动双轴间歇反向旋转,保证上苗和夹持工序有序配合;确定了砧穗木上苗位、夹持、切削、嫁接工位的较优布局,可实现单人工同时上砧、穗木苗。对南瓜和丝瓜穴盘苗进行嫁接试验表明:嫁接成功率达到89%,与人工相近;嫁接效率达到846.3株/h,是人工嫁接效率的3.3倍,证明该单人工上苗操作的贴接式嫁接机满足工厂化嫁接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7.
指盘式搂草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搂草设备存在的干燥速度慢、散草打捆困难和草根容易捂烂等问题,研制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指盘式搂草机,能够实现对苜蓿、稻、麦、秸秆的搂集和翻晒作业。为此,论述了9LZ-6.0型指盘式搂草机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完成了可调旋转架、指盘收放机构和指盘弹齿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设计计算,完成了对弹齿的有限元分析和运动学模拟仿真,并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试验结果与技术指标的分析对样机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操作方便,使用可靠,搂草质量好,生产率高,可满足我国饲草收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特点,概述了其发展过程;回顾和综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自动检测机械、智能收获机械、农业智能加工机械、智能田间作业机械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旋耕式耕整机在稻-油或稻-稻-油水旱轮作的油菜种植模式下进行耕整地作业易存在整机通过性、适应性差,旋耕装置作业碎土率低、刀辊易缠草、秸秆埋覆性能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驱动圆盘犁与双刃型旋耕刀组合式耕整机。提出先主动犁耕后双刃旋耕、两侧开畦沟的工作方式,分析确定了驱动圆盘犁组主要结构参数以及驱动圆盘犁组-开畦沟前犁布局方式;分析确定了一种应用于驱动圆盘犁与双刃型旋耕刀组合式耕整机的双刃型旋耕装置关键结构参数。依据滑切原理确定了具有长刃部和短刃部的双刃型旋耕刀片关键结构参数;根据驱动圆盘犁组结构布局确定了双刃型旋耕装置为双头螺旋线排列方式。利用离散元仿真方法分析了整机的秸秆埋覆性能以及对土壤耕层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机作业平均秸秆埋覆率为94.69%,且整机作业后土壤耕层混合均匀。在秸秆留茬量不同的两种工况下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田间性能试验表明,驱动圆盘犁与双刃型旋耕刀组合式耕整机作业后平均秸秆埋覆率为96.45%,平均碎土率为95.30%,犁组不堵塞,刀辊不易缠草,机组通过性好;田间播种试验表明,整机播种后油菜出苗均匀,整机作业各项指标均满足稻茬地油菜直播种床整备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经济绿肥高效、低能耗以及高掩埋率翻压作业需求。设计了一款GFY-200型经济绿肥粉碎翻压复式作业机,确定了粉碎翻压组件、罩壳拖板组件、动力镇压辊组件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和技术参数,并利用该机对黑豆、印度豇豆、决明子、紫云英等4种夏、冬经济绿肥开展翻压试验。田间试验表明:在机具作业速度为2.5~3.0 km/h,刀辊转速为387 r/min条件下,经济绿肥平均翻压深度为16.9 cm,经济绿肥茎秆平均粉碎长度合格率为82.35%,经济绿肥平均掩埋率为93.28%,工作效率可达0.67~1.0 hm 2/h。经济绿肥粉碎翻压复式机试验指标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翻压质量和功耗消耗上也明显优于畜力犁、铧式犁、旋耕机等现有绿肥翻压方式,增加土壤保墒效果的同时,提高了绿肥翻压的肥效,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