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柴油机活塞环与缸套摩擦副磨损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柴油机常用的4种表面功能层活塞环与4种合金铸铁材料缸套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系数,结合摩擦界面形貌和成分分析,研究了不同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陶瓷复合镀层活塞环-缸套摩擦副具有稳定和优良的摩擦学特性,耐磨性大幅度提高;镀铬环-缸套摩擦副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但摩擦因数和磨损系数高;喷钼环-缸套摩擦副物理化学性质不稳定,出现钼颗粒剥落和形成表面复合膜等现象,摩擦因数出现拐点,缸套和活塞环都具有最大的磨损系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活塞环的工作条件和各部分的名称,重点论述了活塞环的受力和活塞环与气缸的摩擦磨损情况,在探究了内燃机中最为关键的摩擦副之一的缸套活塞环摩擦副基础上,总结了这对摩擦副的摩擦磨损规律。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中的缸套和活塞环是柴油机中主要的摩擦学系统,其运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摩擦、磨损过程,其中磨损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也是车辆大修技术条件的重要指标。缸套和活塞环的磨损检测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汇总并分析讨论,对缸套-活塞环的磨损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其研究远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MWW-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内燃机缸套-活塞环的磨合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利用表面粗糙度仪、硬度仪、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缸套试样的表面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磨合载荷对改善摩擦副表面的品质非常有益;磨合油品对摩擦副表面的影响显著,含金属陶瓷添加剂(Al<,2O<,3粉末和化学耦合剂)润滑油能使磨合过程缸套的表面状况得到明显改观,并使缸套表面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5.
<正> 一、缸套熔着磨损的产生 当缸套、活塞环润滑油不足,缸套上的油膜中断或油膜不完整时,两个磨擦表面易被擦伤,被擦伤的表面易被燃气中的硫和酸性有害气体腐蚀,这种现象即腐蚀磨损。被磨下来的金属微粒、燃烧形成的残炭腐蚀生成物  相似文献   

6.
基于系统理论的缸套-活塞环摩擦副失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摩擦学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缸套-活塞环摩擦副表面磨损及失效机理,探讨了缸套-活塞环摩擦系统的相互关系,为提高其耐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由洛阳拖拉机研究所负责的“缸套-活塞环配对副的研究”科研课题,于1987年3月15日在洛阳通过技术评审。这次评审工作是由国家机械委工程农机局主持的。 这项成果的研究是将内燃机中两个互相摩擦磨损的基础件——缸套、活塞环做为一个整  相似文献   

8.
1.汽缸间隙过大而引起的敲击声。由于相互摩擦和高温、高压气体氧化、腐蚀而使缸套、活塞、活塞环磨损,造成气缸间隙过大,汽缸密封不良,产生敲击声,排除方法是:缸套与活塞磨损超过极限时,要搪缸,同时要换加大的活塞;活塞环失去弹性或开口间隙、侧间隙超限时,要更换活塞环。  相似文献   

9.
<正>(1)汽缸间隙过大而引起的敲击声。由于相互摩擦和高温、高压气体氧化、腐蚀而使缸套、活塞、活塞环磨损,造成汽缸间隙过大,汽缸密封不良,产生敲击声,排除方法是:缸套与活塞磨损超过极限时,要镗缸,同时要换加大的活塞;活塞环失去弹性或开口间隙、侧间隙超限时,要更换活塞环。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在使用中,常出现水温超过80~90℃,直至沸腾(水箱开锅)的异常现象.发动机一旦过热,将会导致缸套、活塞与活塞环变形,活塞环开口间隙顶死使活塞环翘曲引起活塞卡滞,致使缸塞无间隙摩擦,在高压下刮伤缸壁和增加缸壁磨损.润滑油因高温烧结,形成无润滑摩擦;同时积碳增多,产生炽热,使工作混合气燃烧过程失去控制,动力性明显下降;还伴有排气管冒黑烟、工作不稳、动力不足.此故障是因发动机过热引起的恶性循环,将严重损坏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缸套变形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的试验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机缸套的不均匀变形引起机油窜入燃烧室参与燃烧是造成颗粒物排放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以493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优化冷却水腔结构,均匀冷却介质流场及温度场分布.达到减小缸套变形、降低颗粒物排放的目的,并通过排放试验验证了减小缸套变形对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在采用其他方法机内降低颗粒物排放出现瓶颈时进一步降低颗粒物.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气缸套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柴油机气缸套热负荷的问题,根据实测的温度场数据对气缸套进行了边界条件计算,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数学模型和几何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柴油机标定功率工况下气缸套三堆温度场及热变形。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定工况下气缸套的工作温度最高达494 K,出现在缸套内壁面的上部区城。缸套内壁径向的最大变形量为0.246 mm,出现在缸套上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应变片测试技术,对自然吸气和增压中冷柴油机湿式缸套在外特性工况下工作时的周向应变进行了动态测试,拟合出缸套工作时的周向变形曲线,对比分析了不同机型湿式气缸套工作变形的特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转速的提高,自然吸气柴油机缸套主推力面应变随之增加,逐渐呈现一种振动特性;而转速提高对增压中冷柴油机缸套周向应变影响不明显,缸套主推力面应变最大值出现在各作用力对缸套壁面作功最多的额定扭矩工况。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湿式气缸套出现穴蚀这一缺陷进行描述,并对穴蚀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对湿式气缸套来说预防穴蚀产生的几条措施,目的为延长气缸套的使用寿命,即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气缸套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ASYS,对YZ4105QF柴油机气缸套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在考虑各组件接触关系的基础上,计算了气缸套在热-结构耦合作用下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分布情况,与试验结果良好吻合,为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柴油机气缸套的热负荷问题,在不同工况下采用热电偶法实测了4100QBZL柴油机湿式气缸套内壁面关键点的温度值,分析了气缸套的工作温度随发动机转速以及负荷的变化关系及其温度分布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各缸温度值随着负荷与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第3缸测点温度高于其它3缸温度;在最大转矩工况下气缸套的工作温度最高达120.2℃,位于在3缸气缸套内壁面的上部。  相似文献   

17.
汽缸套电镀层厚度精密测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以89C52单片机为控制芯片,电流分流器为信号采集元件。6个分流器分别采集6个汽缸套的电镀电压信号,经直流放大电路放大后,由多路模拟转换开关分时选通各汽缸套的电压信号,送入A/D转换电路,再将转变后的数字量送入单片机进行计算处理,实现了多汽缸套同时电镀时镀层厚度的单独测控,保证了电镀质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控精度高,多缸套电镀层厚度尺寸的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验证柴油机缸体加装工艺气缸盖预紧后珩磨加工湿式气缸套内孔工艺,能够提高柴油机装配气缸盖后的气缸套内孔圆柱度精度,提升柴油机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