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汽车的生命周期 汽车从"生"到"死",整个生命周期主要有设计、制造、新车销售、运行、维护保养、旧车交易、零配件供应、报废回收、旧车拆解等环节.  相似文献   

2.
以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目点,建立了半车三自由度汽车转向与主动悬架的综合模型,采用基于小波理论的最小均方(LMS)算法对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进行控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LMS控制的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使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比被动系统明显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综合性能;同时LMS能自动调整权系数,且控制算法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汽车零配件分拣中,用机械手来辅助分拣和搬运,可以极大化的减少人力使用,全面提高成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的分拣强度、保证安全。文章通过对机械手在汽车零配件生产线上成品分拣中的应用分析,重点分析汽车零配件成品分拣的检测、分拣机械手的结构、分拣机械手的PLC控制、分拣机械手电动机的选择等,希望可以提高汽车零配件成品分拣的生产效率,帮助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快速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4.
侯建 《湖南农机》2016,(10):35-36
文章应用系统动态学对汽车产品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及再利用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利用过程分析,确立了汽车再生资源利用系统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建立了报废汽车动态模型,利用系统动态学方法建立了汽车再生资源因果关系图和流量存量图;根据模型对报废汽车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合报废汽车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汽车报废量的七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中的继动阀具有互锁的功能,进而可以实现多个油路之间的互锁。该互锁特性即为具有继动阀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的一种优越特性。利用AMESim软件对一种具有继动阀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并对其各路执行油压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6.
神经网络技术在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车各总成中,自动变速器因其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拆装难度大、工作影响因素多,而成为汽车故障诊断的重点和难点。神经网络由大量简单的非线性处理单元高度并联、互联而成,具有对大脑某些基本特性简单的数学模拟能力。应用神经网络处理信息,不需要开发算法和规则,能极大地减少软件工作量。将神经网络引入到汽车故障诊断系统,利用神经网络建立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模型,能更快更准确地分析和排除疑难故障。  相似文献   

7.
针对汽车驱动桥总成生产中在线检测手段落后的现状,研制了QZS45型汽车驱动桥总成在线测试系统。该系统选用了隔离的静音检测室,采用计算机控制、变频调速电动机驱动;系统中的转矩转速、温度、噪声等测量信号通过板卡与计算机连接,通过编制控制软件,保证了在线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实现了自动采样、自动判断、自动汇总的功能,满足了汽车驱动桥总成在线检测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8.
汽车变速箱发展经历了100多年,从最初采用侧链传动到手动变速箱,及至液力自动变速箱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再到现在无级自动变速箱的普遍使用,在汽车工业技术不断前进的同时,变速箱也向着更平顺、更省油、更富驾驶乐趣的方向不断发展。直至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出现,将汽车带进了一个更加环保低碳的境界。本文通过对大众迈腾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介绍,让人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对植物进行三维重建通常利用立体视觉原理,由于立体匹配无法自动完成,加大了对植物构型时空变化的研究难度。根据体素颜色赋值法,设计了记录植物空间变化的体素三维重建系统,并利用其重建出植物点云数据,提出了针对植物体素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分类及提取植物构型信息的算法,基于OpenAlea利用植物构型信息,建立植物构型模型并实现可视化模拟。采用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枝条作为样本对该三维重建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自动重建枝条构型组织茎叶的点云,抽取植物构型信息的算法能快速正确得到枝  相似文献   

10.
正本世纪初,汽车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在刚性需求的支撑下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主机厂对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各大主机厂的开发体系和质量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外资企业自动化水平高,具备与主机厂同步开发的能力,对国有零配件企业冲击较大等。A公司是东风集团下一家中型汽车零配件企业,成立于2006年,为了实现各类资源、流程、信息的有机整合,从而使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快速发展基于集装性质的汽车配件物流是整合汽车配件物流资源的有效途径,并对汽车配件集装物流进行了初步构架设计。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肥一体化施肥机控制系统在交叉耦合、内外不确定条件下难以通过建立精确数学模型进行跟踪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EC和pH改进自抗扰解耦控制策略。利用六次多项式曲线拟合对系统阶跃响应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由面积法构建系统简化数学模型。选择静态解耦法实现系统解耦,对分解后的两个子系统分别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改进,给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率添加类积分项,并引入模糊控制理论实现其参数在线自整定。仿真结果表明,系统EC和pH的调节时间分别为44 s和39 s,超调量分别为5.5%和0.3%,输出绝对误差分别小于0.1 mS/cm和0.2,该控制器能够实现系统高精度独立调节,相比于线性自抗扰和PID控制器,响应速度更快,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更强。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调节误差与仿真结果吻合,并且能够使系统用水量、用肥量、用工量分别降低33.13%、35.75%、35.01%,作物产量提升15.16%,节水、节肥、节工和增产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零部件制造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部门,在新形势下发展汽车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巩固汽车零部件制造基础以适应国际化汽车行业发展的要求,进军全球的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平台,对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与此同时,在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存在很多弊端和缺陷,其中人才流失现象成为严重阻碍其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分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现状,探究人才缺失的根源,找出控制方法甚至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成形特点,设计了U形件多角拉弯成形试件和实时应变测试装置,对U形件进行了单角、双角和三角的实际拉弯试验,研究了不同弯角数拉弯成形时的应变分布规律及其对回弹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夏志华 《湖南农机》2013,(6):209-210
众所周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汽车产业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支柱性产业。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4亿量,这便将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给了汽车销售市场。我国大约有40多万家汽车修理厂,汽车配件流程企业不少于20万户,汽车美容企业与汽改装企业也有近万户。然而,许多汽车配件流通企业相继有"活不过五年"、"好不过三年"的不良状况出现,导致此类状况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最为主要的一项原因就是汽车配件流通企业所采用的营销模式无法适应市场变化。文章简要的研究了汽车配件流通企业的营销模式,希望有助于汽车配件企业管理及运营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对车内复杂功能和简单操作的需求矛盾造成车载人机界面产品普遍存在可用性问题。科学的可用性测试评估体系能帮助车载人机界面进行更人性化的设计和改进。本文研究了界面的可用性相关理论及多种可用性测试评估方法,结合车载人机界面本身特点,将可用性测试评估方法适当应用到车载人机界面的设计和改进流程中去,并针对目前市场上两类流行的车载人机界面设计进行评估,了解目前国内用户的需求与偏好。该测试评估可以帮助研发团队设计更为人性化、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车载人机界面类产品。  相似文献   

17.
刘磊  李黎  周鹏  赵博 《农业工程》2015,5(4):117-119
设计开发了一种田间作业机器人电动升降底盘,主要结构包括主机架及安装在主机架上的电源、控制器、行走机构、转向机构和升降机构。介绍了其主要组成和工作原理。该底盘可方便地实现车轮独立驱动、车轮独立转向、车轮距独立可调以及平台自动升降等功能,对我国田间作业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之下,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凭借着信息技术,农业生产逐渐实现集约化、高效化、智能化的发展。基于这种背景,设计了一种智能履带车驱动的长行程水肥一体喷洒装置,包含智能电机、梅花联轴器、支撑板、喷头、速度传感器等部件同时设计了高效控制系统,整个系统包括主页系统界面、监测系统界面、数据显示界面、实时参数界面等部分,并实时监测GPS、肥料EC值、PH值等信息,实时监控周围环境变化,同时将实时数据输送到控制终端,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通过控制系统,不断根据环境调整肥料配比及喷洒速度,使整个作物的生长一机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的制造业将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而材料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也必将在汽车领域有新的发展。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汽车内饰材料的选择、加工处理工艺等更加注重,传统的橡胶材料、发泡材料、皮革等常用的内饰材料。汽车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在汽车工业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通过学习和研究国外整车厂商和零部件厂商的运作模式,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特点,从存在形式、产权关系、技术交流关系、以整车为核心的整零关系框架等进行分析。探讨适合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的模式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