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新品种(系)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品种支撑,对从贵州省内外引进的8个马铃薯品种(系)在贵阳的适种田间性状、薯块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生育期为74~92d,均在当地无霜期之内,能够正常收获;09306-82、黔芋8号、中薯5号、龙薯6号、闽薯1号和09001-136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费乌瑞它),增幅为13.67%~68.60%;09306-82的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 238.06kg/667m2和21.2 mg/100g;09001-136的氨基酸总量及干物质、钙和锌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8.4g/kg、19.4%、140.0mg/kg和4.00mg/kg;龙薯6号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40%。据贵州消费习惯,初步筛选出适宜于贵阳种植的鲜食型马铃薯品种(系)4个(09306-82、黔芋8号、中薯5号和闽薯1号),高蛋白品种(系)1个(龙薯6号),高微量元素品种(系)1个(09001-136)。09001-136可作为特色品种(系)在贵州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宁德市冬季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解决宁德市马铃薯品种单一的问题,2015年宁德市农技站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了福建省新近审定通过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以"紫花851"为对照(CK),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薯5号"、"中薯9号"、"闽薯1号"鲜薯产量、外观品质、农艺性状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较适合宁德市冬季种植,可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罗平县冬季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选择11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较米拉(CK)增产的品种有7个,其中增产10%以上的品种有4个,分别是S05-53-275、S03-1452、青薯9号、宣薯2号;其中S05-53-275产量最高,平均单产52 412.4 kg/hm~2,较米拉(CK)增47.98%,居第1位;其他3个品种(系)增产14.84%~24.22%,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引进马铃薯品种产量和经济效益,2014年,对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云南等地引进和青海培育的11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田间小区比较试验,并通过市场调查,产量与产值比较,以期评价新品种(系)在大通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参选的12个品种(系)(含对照)中,产量以青薯9号最高,单位面积产量4194 kg/亩,较CK增产37.4%;产值以丽薯6号最高,单位面积产值4 087.6元/亩,较CK增收87.5%;青薯9号、丽薯6号和中薯18号三个品种高产、抗病、商品率和产值高。应在推广青薯9号的基础上,适当示范推广丽薯6号和中薯18号。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宁德市秋季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为秋种马铃薯品种在宁德市的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费乌瑞它为对照,2020年对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秋种田间比较试验,调查各品种的田间物候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结果表明,闽薯2号、青薯9号和闽薯1号的产量分别为42 172.5 kg/hm~2、36 802.5 kg/hm~2和34 702.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0.1%、13.5%和7.1%,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且商品薯率高、外观品质好,干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综上所述,闽薯2号、青薯9号和闽薯1号3个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较适合宁德市秋季种植,可进行配套栽培试验和扩大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试验研究,筛选适宜干旱半干旱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以晋薯7号、青薯9号、同薯23号、冀张薯8号、青薯168 5个品种性状表现最为优良,产量分别为6 7100、65 925、64 175、63 600、61 825 kg/hm2,较陇薯3号(CK)分别增产98.4%、94.9%、89.7%、88.0%、82.8%。  相似文献   

7.
在庄浪县北部山地梯田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9个,以当地主栽品种庄薯3号为对照,进行了马铃薯不同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5-5-21、0730-156、陇薯7号、陇薯10号4个品种(系)产量高,商品性好,植株田间生长健壮,均比庄薯3号(CK)增产,折合产量分别为61 463.6 kg/hm~2、50 505.8 kg/hm~2、46 399.8 kg/hm~2、46 334.8 kg/hm~2,可在庄浪县北部山地梯田及相同生态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8.
不同覆盖物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计4个马铃薯品种(荷兰14、闽薯1号、兴佳2号、青薯9号)与4种覆盖物(黑色农用膜、银灰色农用膜、白色农用膜、干稻草),研究不同覆盖物处理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各品种马铃薯适宜的覆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覆盖干稻草处理的青薯9号产量最高,其次为覆盖银灰色农用膜处理的闽薯1号和覆盖干稻草处理的闽薯1号,3个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马铃薯品种适宜的覆盖物不同,荷兰14适宜的覆盖物为银灰色农用膜和干稻草,青薯9号适宜的覆盖物为干稻草,兴佳2号适宜的覆盖物为黑色农用膜,闽薯1号适宜的覆盖物为银灰色农用膜和干稻草。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适宜广东地区种植的红皮马铃薯品种(系),丰富广东省马铃薯品种类型。【方法】以费乌瑞它为对照种,对引进的红皮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各品种(系)的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结果】参试品种在广州地区均能成熟,其中青薯9号、华薯1号、S14-1743、S14-1747较对照种费乌瑞它增产幅度较大,以青薯9号产量最高,为37 500.0 kg/hm~2,较对照种增产37.0%;其次是华薯1号,产量为35 912.7 kg/hm~2,较对照种增产31.2%;S14-1743居第3位,产量为34 722.2 kg/hm~2,较对照种增产26.8%;S14-1747居第4位,产量为33 333.3 kg/hm~2,较对照种增产21.7%。上述4个品种的田间病害发病率较低、生长势强、芽眼浅或中等、商品薯率高。【结论】青薯9号、华薯1号、S14-1743、S14-1747这4个品种(系)均表现出高产、抗病性好,建议进行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以确定其地域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为秦安县马铃薯品种更新提供参考,引进9个马铃薯新品种,以陇薯3号为对照,分析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9个新品种中,青薯9号生育期最长,为145d,皮色为红色,大中薯率为73.8%。青薯9号的产量最高,为42.84t/hm~2,比对照陇薯3号(CK)增产27.34%;陇薯12号次之,为41.05t/hm~2,比对照陇薯3号(CK)增产22.04%;冀张薯226号第3,为39.35t/hm~2,比对照陇薯3号(CK)增产16.98%。这3个品种产量高,薯块大,商品性能好,适宜在秦安县旱川地及半山区采取全膜覆盖、高垄种植的方式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将马铃薯品种(系)10-8-14、10-13-5、11-9-11、12-20-16与当地马铃薯品种合作88(CK)进行同田对比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系)10-13-5苗势强,结薯集中,大中薯率93.92%,田间评价好,小区平均产量46.63 kg,折合单产46656.65 kg·hm-2,产量居第1位,比合作88(CK)增产36.75%,综合性状好,适合剑川县种植推广。品种(系)12-20-16小区平均产量46.37 kg,折合单产46389.85 kg·hm-2,比合作88(CK)增产35.97%,苗势强,但结薯分散,居第2位,综合性状较好,适合剑川县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陇西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20引进马铃薯中晚熟新品种(系)48个,在陇西县柯寨镇刘家掌村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陇薯15号、陇薯22号、天14-22-28、L0109-4等5个品种(系)产量比陇薯10号(CK)增产30%以上,且薯型美观,商品率高,在后期降雨量多、土壤湿潮的环境中烂薯率低,薯块品质和抗病性方面均表现良好,适宜在陇西县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宜尼泊尔北部山区种植的优异马铃薯品种(系),引进‘陇薯7号’‘陇薯10号’‘陇薯14号’‘LK99’‘L0109-4’‘云薯105’‘云薯603’‘紫云1号’‘米拉’‘青薯9号’‘艾玛1号’‘艾玛2号’等12个马铃薯品种(系),以当地主栽品种‘Rosita’为对照(CK),于2019—2021年在尼泊尔北部山区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开展生育期、农艺性状、块茎性状、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测定口感评价、产量及产量性状等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13个供试品种(系)的综合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马铃薯品种(系)均能成熟。所有品种(系)均未发生花叶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云薯105’‘云薯603’和‘紫云1号’晚疫病病株率最低,病情指数均为0;‘云薯105’3年平均产量为23.94 t/hm2,较CK增产72.73%,‘青薯9号’3年平均产量为21.01 t/hm2,较CK增产51.59%;‘云薯105’蒸食口感得分82.6分,质地粉或糯,气味清香,接受度高、综合评价中上;块茎营养品质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名前4的依次为:‘艾玛1号’‘陇薯14号’‘陇薯7号’和‘云薯105’。综上,根据尼泊尔缺乏高产品种的现状,‘云薯105’可作为尼泊尔北部山区首选马铃薯推广品种,‘青薯9号’可作为高产备选推广品种,‘艾玛1号’‘陇薯14号’‘陇薯7号’可作为尼泊尔北部山区马铃薯生产中的优质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14.
榆阳区是陕西省马铃薯总产量第一大市,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开展性状比较试验对当地马铃薯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试验参试品种10个,以克新1号(CK)为对照,通过对丽薯6号、丽薯7号、希森6号、青薯5号、青薯9号、兴佳2号、中薯18号、冀张薯12号、陇薯13号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佳2号和希森6号表现较好,较对照品种增产超过45%,适宜作为主推品种在榆阳区推广种植;青薯9号、丽薯6号的产量也较对照克新1号增产10%以上,符合当前马铃薯市场需求,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5.
2018年笔者在远安县河口乡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系)大区对比试验并获得成功。从10个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中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高端消费特色品种(系)华彩1号、华薯4号、红岛,大众消费普通品种(系)华渝5号、华薯2号、华薯3号、华恩1号等。10个参试品种(系)产量915.8~2649.5kg/667 m~2,平均1941.4kg/667 m~2,华薯5号产量达2649.5kg/667 m~2,位居第一,华彩1号产量915.8kg/667m~2,位居第十名。  相似文献   

16.
以12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春作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凤薯9518产量居第1位,折合单产54 357.15 kg/hm2,比合作88(CK)增产11 335.65 kg/hm2,增幅为26.35%;凤薯3号、会薯16号、云薯109、凤薯4号、丽薯1105五个品种均比合作88(CK)增产,增幅达2.95%~23.49%;丽薯1307、云薯108、会薯13号、昭薯2号、昭薯4号产量极显著低于合作88(CK),应给予淘汰。  相似文献   

17.
潘贤  胡亮  林普  吴忠吉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5):1170-1173
品种单一、抗性和产量大幅下降,是象山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筛选出适应象山县的优质马铃薯品种,解决当地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老化、抗病性弱、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本研究以土岩2号为对照,对其他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土岩5号单薯重和每株产量与其他马铃薯品种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46和1.14 kg;在产量方面,土岩5号和K35-2-3鲜薯产量分别为38 174和18 752 kg·hm-2,较土岩2号(CK)显著增产22 770和3 348 kg·hm-2,增幅达到了147.82%和21.73%,其他品种马铃薯鲜薯产量均低于土岩2号(CK)。但仍需进一步试验确认推广价值,以期筛选出适宜象山县地区种植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在全膜双垄侧播栽培技术条件下,以陇薯7号为对照(CK),对引进的陇薯10号、青薯9号、大西洋、希生6号、10109-4、11149-2和新大坪等7个马铃薯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10号、青薯9号和希生6号等3个品种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达10 000 kg/hm~2以上、增幅均超过50%,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10109-4和11149-2两个品种比对照增产35%以上,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试南方冬作组马铃薯新品种在北海市种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综合性状,为丰富北海市冬作马铃薯品种、品种合理布局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引进“中薯566号”“桂农薯4号”“华渝5号”“泉农薯6号”“闽薯5号”“费乌瑞它”共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费乌瑞它”作为对照,调查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块茎性状和经济性状,并测定其产量。【结果】“桂农薯4号”“泉农薯6号”和“中薯566号”出苗率较高;“中薯566号”和“闽薯5号”产量分别达到3380.02 kg/667 m2、3288.24 kg/667 m2,分别比对照种增产32.94%和29.33%,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中薯566号”晚疫病发病率最低,高抗早疫病;“桂农薯4号”晚疫病发病率较低,高抗早疫病。【结论】结果表明“桂农薯4号”综合表现良好,建议在当地进一步试验示范,“中薯566号”产量是最高的,抗病性较强,但空心率偏多,也可适当种植。  相似文献   

20.
在庄浪县对10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晚疫病抗病性评价及产量鉴定,结果表明,98-10-2、96-1-18、陇薯5号、陇薯7号、99-2-1、ZY168成株期对晚疫病的抗性较对照品种青薯168好,98-10-2、96-1-18、陇薯5号、陇薯7号收获期块茎发病率为0。98-10-2、96-1-18、陇薯5号、ZY168、陇薯7号的折合产量分别为37 500、34 250、337 500、31 500、30 7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薯168分别增产27.6%、16.5%、14.8%、7.1%、4.6%。综合考虑认为,98-10-2、96-1-18、陇薯5号、陇薯7号4个品种(系)抗病性较好且产量高,可在庄浪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