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风味羊肚菌发酵饮料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几种果汁、蔬菜汁及中药材对两种不同培养条件下羊肚菌深层发酵体进行调配澄清等一系列工艺处理,制成色泽、口感、气味及体态俱佳,营养全面的风味羊肚菌饮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羊肚菌产业发展迅速,对羊肚菌优良种质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为筛选培育出在河南省适应性更好、产量更高的羊肚菌新品种,分别在郑州市荥阳市、平顶山市宝丰县、南阳市西峡县、洛阳市嵩县,对使用不同育种方式获得的12种羊肚菌优良菌株进行栽培试验,并对其培养性状和栽培特性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各菌株的培养性状均较佳,但在栽培特性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内共生化羊肚菌菌株和杂交融合羊肚菌菌株在产量方面表现优秀,野生驯化菌株也表现出较好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羊肚菌生态位及其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野生羊肚菌的形态、营养成分、种类构成和资源分布、生长条件、生态位及人工培养技术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羊肚菌开发利用的现状作了介绍,阐明了人工栽培研究羊肚菌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王仲勇  李彦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48-11949
[目的]为了开发和利用河北省燕山区羊肚菌资源。[方法]通过普查法对河北省燕山区羊肚菌的资源进行调查,并对野生羊肚菌进行菌种分离及原生地补菌试验。[结果]燕山区羊肚菌资源调查表明:燕山区目前存在3种野生羊肚菌,分别为羊肚菌、褐赭色羊肚菌及粗腿羊肚菌。3种羊肚菌多生长在杨树林、果园、草地、河滩、榆树林、槐树林及上述林边的路旁河边。单个或成片生长,土质一般为沙碱性或略偏碱性。一般5月上旬至6月上旬出菇较多,属于喜冷凉型食(药)用菌。野生羊肚菌的菌种分离,采用浓度为0.1%的升汞溶液浸泡,最佳消毒时间为60s。3种羊肚菌菌丝培养的最佳温度为26~30℃,补菌试验效果良好。[结论]为野生羊肚菌的半人工栽培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丽江当地羊肚菌干腐病的病原,为人工栽培羊肚菌干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丽江市永胜县人工栽培的羊肚菌干腐病进行普查和专项调查,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田间发病的羊肚菌进行分离培养及纯化,获得病原菌株,采用柯赫氏法则对羊肚菌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丽江市永胜县人工栽培的羊肚菌干腐病发生严重,平均干腐病发病率为24.51%,病情指数为19.30;危害羊肚菌的病原有长毛拟青霉(Paecilomyces penicillatus)、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和芬芳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s)。【结论】丽江市羊肚菌干腐病发病率高,病原菌是长毛拟青霉、燕麦镰刀菌和芬芳镰刀菌。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秦岭地区羊肚菌种质资源现状,调查了秦岭野生羊肚菌分布状况,分离获得了纯培养菌株115株,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粗腿羊肚菌、高羊肚菌、尖顶羊肚菌、梯棱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为秦岭羊肚菌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自甘南州的21株野生羊肚菌的分子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高寒阴湿温差大,土壤肥力高,适宜羊肚菌生长。经对采自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野生羊肚菌进行组织分离,获得21份菌丝培养物,并对其采用ITS、ef1-α、rpb1以及rpb2片段联合矩阵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表明,21个供试菌株均属黑色羊肚菌支系,其中19株为三地羊肚菌(Morchella eohespera),2株为羊肚菌属Mel-13,且这2种羊肚菌目前已实现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羊肚菌菌株,确定其生物多样性,对10个栽培羊肚菌和12个野生羊肚菌进行分析.通过对5个基因区域进行DNA测序,借助数据库检索、多序列比对和分子进化等方法进行分析,发现10种栽培样本属于3种已知物种: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七妹羊肚菌(...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人工栽培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现阶段羊肚菌人工栽培规模不断增加,相应的栽培技术也不断发展,但羊肚菌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还有待于提升。从羊肚菌品种选择、大棚搭建、整地、播种、营养袋投放、生态条件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羊肚菌加工保存等方面对羊肚菌大田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为羊肚菌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羊肚菌生产技术,包括母种活化、原种培养、栽培种培养、营养袋生产、生长条件、播前准备、生长期注意要点、采摘、干菇加工等内容,以期为羊肚菌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的工艺流程,指出了影响生物发酵舍内猪生长的环境因素,并提出了环境控制和设备控制措施,以期为生物发酵舍养猪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发酵工程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重点学科,是生物技术产品生产最主要的生产手段,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当前发酵工程在生物技术领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做了重点分析,提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其教学特点提出相应教学手段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猪粪厌氧发酵先产氢气后产甲烷的能源转换效率,以期提高传统厌氧发酵的能源转换效率。[方法]将发酵料液的p H调节至4.5~5.5,首先进行厌氧发酵产氢气,产氢结束后将产氢发酵液的p H调节至6.5~7.5进行厌氧发酵产甲烷。[结果]猪粪厌氧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的产能效率为44.06%,明显高于猪粪单独厌氧发酵产氢的产能效率(14.43%)以及猪粪单独厌氧发酵产甲烷的产能效率(32.80%)。[结论]厌氧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能有效提升传统厌氧发酵产能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茶叶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主的现代生物技术,目前在各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茶学领域中起步较晚,但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简述了在茶树育种、茶叶加工中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改良茶树品种或创造茶树优良新品种的应用情况和发前景.提出在茶叶加工环节中应用酶工程,利用酶的高效生物催化功能,促进茶叶内不利成分及无效成分有...  相似文献   

15.
张浩  莫海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13-4215,4218
苹果酸-乳酸发酵能专一地分解葡萄酒中的苹果酸,提高葡萄酒风味和适口性,并能提高葡萄酒生物稳定性。介绍了引起苹果酸-乳酸发酵的乳酸细菌种类,苹果酸-乳酸细菌的分离培养,生态学以及影响苹果酸-乳酸发酵的环境因素,并讨论了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在苹果酸-乳酸发酵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枯草芽孢杆菌BS501a代谢物生防效果与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枯草芽孢杆菌BS501a开发成生防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抑制试验,研究其发酵上清液对1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率,发现BS501a发酵上清液对稻瘟病菌等10种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在85%以上.在温室条件下研究其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发现BS501a发酵上清液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为63.8%.以体重20...  相似文献   

17.
姬松茸多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姬松茸是一种常见的大型药食两用真菌,其主要功能性成分为多糖.因其具有抗肿瘤、抗辐射等多种生理活性而受到重视.对姬松茸多糖的结构、深层发酵及生物学活性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姬松茸深层发酵工业化生产和利用姬松茸多糖开发保健食品等相关功能性食品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刘志勤  彭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53-21754,21837
[目的]优化棉籽粕微生物脱毒条件,降低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含量。[方法]利用米曲霉3042固态发酵降解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接菌量、发酵温度、料水比和发酵时间对棉籽粕脱毒的影响,确定棉籽粕微生物脱毒的最优脱毒条件。[结果]极差分析表明,影响发酵棉籽粕游离棉酚含量的4个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料水比〉发酵温度〉接菌量〉发酵时间。正交试验表明,棉籽粕微生物最优脱毒条件为:米曲霉3042接菌量5%,发酵底物添加0.5%尿素和1%蔗糖,料水比1∶0.83,5℃发酵48 h。在此条件下,游离棉酚含量降至117 mg/kg,降解率达到78.13%,发酵棉籽粕粗蛋白含量达到40.16%,较发酵前提高了12.87%。[结论]该研究为生产能够达到饲用标准的棉籽粕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钩状木霉Th12菌株最适的液体发酵条件,为研制和开发生物防治木霉制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稀释土壤平板法以及平板对峙法筛选、鉴定出钩状木霉Th12菌株,并考察了碳源、氮源、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pH、接菌量、装瓶量、摇床转速对木霉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结果]木霉Th12菌株的最适液体发酵条件为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发酵温度为25℃、初始pH为6、接菌量为0.8 ml、装瓶量为50 ml、摇床转速为180 r/min的培养液C中培养3 d,此时菌丝体产量最高。[结论]木霉Th12菌株在最佳液体培养条件中能最大限度地提供用于草坪镰孢枯萎病和褐斑病病害防治的菌丝体量。  相似文献   

20.
在烟草加工过程中烟叶发酵是改善烟草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微生物菌群则是影响烟草品质的主要生物因素,并且贯穿于整个烟叶发酵过程。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烟草发酵中微生物种类、动态变化、发酵机理以及应用研究作了简要概述,并指出了这些研究对烟草行业提高烟草品质的作用,为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