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利用鱼池,以水下养鱼为主,鱼鹅鸭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互相利用促进的一种高效养殖形式。绥滨县绥滨镇东生村养鱼承包者王其昌,利用鱼池0.42hm2的养鱼水面,饲养了1200只鹅、400只鸭,获得了鱼、鹅、鸭双丰收。据王某介绍说:“养鱼池内养鹅鸭,在不用增饲料和肥料前提下,每0.1hm^2的水面可多产鱼100~200kg。同时还得到了鹅鸭及其蛋产品,大大提高了养鱼池单一的养鱼经济效益。养鱼双养鹅鸭能充分利用水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一项立体养殖科学致富的好路子。现将王其昌养鱼又养鹅鸭的好处及饲养技术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鱼—鸭结合 ,就是把鸭圈养在池岸、池面的一个角落或水面上 ,以配合料养鸭 ,鸭粪和散落的饲料养鱼 ,进行双层次养殖 ,把养鸭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水体和水面空间 ,净化环境 ,进一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节约养殖成本 ,使传统单一的低效牧渔业向集约化复合的高效的生态牧渔业转化 ,提高养殖效益。近年来这一模式 ,已在我县得到一定的推广 ,并取得明显效果。我县专业户周东晶 1 999年养殖水面 0 .67公顷 ,每 0 .0 67公顷配套养白番鸭 1 0 0只 ,每批养 1 0 0 0只 ,全年养 5批共计 50 0 0只 ;鱼塘产量每 0 .0 67公顷达 550千克 ,产值 60 0…  相似文献   

3.
鱼、蚌、鳖混养,是在养蚌的基础上套养鱼和鳖的一种混养模式。我国江南地区池塘养蚌育珠的规模很大,但过去养殖大多较单一。经多年试验,在养蚌的池塘中套养鱼和鳖,结果不但不影响养蚌育珠,还可养成优质的鱼和鳖,特别是鳖的质量明显优于集约化养成的质量。可以取得高于单养蚌几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孙克年 《广东饲料》2000,9(5):35-37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鱼配合饲料利用率,降低鱼饵料系数,提高鱼生产性能,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为了提高鱼配合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可采取下列主要技术措施。   1 突出主养鱼 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食性鱼同池混养,应以一种鱼为主养鱼,适当配养另外 1~ 2种。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节省部分配合饲料。如鱼塘中的主鱼再配养鲤鱼,一般每 667平方米水面混养 50尾以下鲤鱼,以免影响主体鱼的生长,提高饲料系数。如果鱼鳖混养,此模式可充分利用水面与饲料,减少残饵沉积,改…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库丰富的水域资源和天然饵料生物实施鱼、鸭联养,是我国渔业综合经营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每亩(667平方米)水面增加收益30%左右。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认为,鱼鸭联养在北方地区大水面中是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也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年来,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以渔为主,种植(渔林、渔果、渔草、渔菜)、加工(主要为农副产品加工)、畜禽(渔鸭、渔鸡、渔猪、渔牛)相结合的立体养殖和综合经营体系,使单一渔业发展成为多元化养殖生产结构(以下简称多元化养殖),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如万亩鱼池建万头猪场;十万亩大水面与百万只鸡场结合;千亩水库养万只鸭;国有渔场办起养牛场、农副产品加工厂、大型林果园;水产养殖基地租赁大片土地种植青饲料等。 很多学者对这种综合性的“大杂烩”养殖模式给与很高评价,将其称为“复合生态养殖系统”。在理论上总结:为模拟生态学原理组建的一种立体生产系统,形  相似文献   

7.
科学利用养鱼池,以水下养鱼为主,水面及周边草地养鹅鸭为辅,鱼鹅鸭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的一种高效养殖形式。1养鱼又养鹅鸭的好处1.1增加鱼池水中氧气鹅鸭在鱼池水面不停地凫游、梳理、嬉水、钻水等游水活动能将新鲜空气搅入水中,有效的改善鱼池中、下层水面中溶氧状况。1.2增加鱼池饲料鹅鸭粪便排入水中,鹅鸭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据分析鹅鸭粪中有30%左右的粗蛋白,是鱼类上等饵料。同时由于鹅鸭不断的搅动鱼池水,能使鱼池底部沉积物分解浮游,为鱼类提供更多的饵料。1.3能防治鱼病鹅不食鱼,但鸭子食鱼,养鱼池中常有病死…  相似文献   

8.
哲里木盟是内蒙古自治区养鱼水面较集中的地区,拥有宜养水面近50万亩,占全区可养鱼水面的41.6%(1987)。其中水库宜养鱼水面28.4万亩,精养鱼池1550亩,鱼种池2949亩(1988)。鲤鱼是该地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养殖品种之一,无论是水库养殖还是池精养都把它做为重要放养对象。随着池塘精养鲤鱼面积的扩大,放养密度高,鱼种来源复杂,加上地区间的鱼类运输检疫制度尚不健全,致使该地区鱼病区系组成日趋复杂,一些危害较大的流行病已蔓延到我盟。据1990~1991年对全盟的16个养殖水体的11种  相似文献   

9.
鱼塘养鸭,鱼鸭结合(即水下养鱼、水面养鸭)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它主要有以下好处: (一)鱼塘养鸭可为鱼增氧 鱼类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鸭子好动,在水面不断浮游、梳洗、嬉戏,一方面能将空气直接压入水中,另一方面也可将上层饱和溶氧水搅入中下层,有利于改善鱼塘中、下层水中溶氧状况。这样,即可省去用活水或安装增氧机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鱼是将池塘密放精养技术运用到环境条件优越的较大水面而取得高产的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网箱养鱼能借助风浪、水流或鱼体运动等,使箱内外水体不断交换,箱内水质清新,保持充足的溶氧和铒料,以提供鱼类在小面积内高度密养的条件。鱼养在网箱里活动范围小,可以降低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1.
广东传统的水禽生产主要是与养鱼联合生产模式,是长期以来资源综合利用的最佳模式之一。但是这种模式不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并且会对水域造成污染。本文介绍了广东水禽传统养殖模式的优点及存在问题,并从环境保护和水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角度介绍了旱养、半旱养养殖模式,为探讨新的水禽养殖模式,减少水禽养殖传统模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物安全隐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鱼、猪、禽、草综合养殖是在塘里养鱼,堵面养鸭,塘梗或部分水面种植水生及优质牧草,然后用饲料喂猪,猪、鸭粪和牧草喂鱼,富含有机质的塘泥又回过头来肥草,这种良性循环的养殖模式,有利于生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养殖业的较好模式。我市现有鱼塘面积8000余亩,但大多数属人放天养的粗养塘,他浅水瘦,单产徘徊在10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低。为了探索新的生态养殖模式,建设“菜篮子”工程,笔者曾对童游、考事、将口等三个养殖户进行了调查。养殖户蒋墩水1995年未养猪,仅养鸭1200羽,1996年加养猪3头。杜昌雄1995年仅养猪8头,未养鸭,1…  相似文献   

13.
1 当前养鱼的一般情况 1.1 水源与水质状况(以湖北省为例) 湖北省历史上被称为千湖之省,水面积非常宽阔,又是长江流经之地,还有大量的人工建造的水库。对我们发展养鱼业,其水质条件都是很好的,完全符合开展淡水高产养鱼要求的水质标准。但全省有1000多万亩可养水面,每亩平均产量仅50多kg,所养殖品种80%是鲢鳙鱼,肉质差,市场价格低,渔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科学利用鱼池,以水下养鱼为主,鱼鹅鸭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互相利用促进的一种高效养殖形式。绥滨县绥滨镇东生村养鱼承包者王其昌,利用鱼池0.42hm2的养鱼水面,饲养了1200只鹅、400  相似文献   

15.
四、青虾的成虾养殖 目前青虾的养殖方法主要有池塘养虾、网箱养虾、稻田养虾和大水面养虾等,可以单养、轮养以及青虾与其它水产品混养。 (一)养殖条件 青虾为底栖动物,大部分时间在池底和池壁,以及攀附在网壁、水生植物上活动。青虾耗氧量高,无论何种养殖方式,都要求紧靠水源,水  相似文献   

16.
综合养鱼是一种节能、低耗、高产、高效的养鱼方法。即:围绕渔业发展农林牧工副业生产,利用其副产品或废弃物养鱼,达到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综合养鱼的关键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和有效配置。下面介绍四种综合养鱼模式。1.鱼-鸭结合:用旧网片遮拦部分水面养鸭。放鸭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3~4只。一只鸭年产粪40~50千克,可转化成3~5千克鱼。一般每公顷水面配养蛋鸭1500~3000只,或肉鸭1500~3000只,其粪便及溅落的饲料可生产鲜鱼4500~7500千克。2.鱼一猪结合:主要配置方式有塘边建猪舍和塘外集…  相似文献   

17.
综合养鱼的基本原理,是以生态经济学为基础,充分利用各种水域和陆地自然资源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良性循环,提高水产养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常见的综合养鱼生产方式:有水域综合利用型(类似于精养池塘的养殖模式)、渔农综合型(如鱼与陆生作物、鱼与水生作物、鱼草轮作)、渔牧综合型(如鱼与猪、鸡、鸭、牛等)、渔农牧工等类型。  相似文献   

18.
赵航 《山东饲料》2013,(17):253
近年来,随着小型水库水产养殖资金投入加大,水库养殖逐渐从人放天养转向半精养、精养,出现了水库养殖池塘化精养趋势,水库养殖和捕捞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鱼种放养密度、饲料肥料用量逐年提高;库湾养鱼、"三网"养鱼、鱼蟹混养、施肥种草养殖和立体综合养殖等技术逐渐被采用;"赶、拦、刺、张"联合捕捞、饲料诱捕、定置  相似文献   

19.
谢岳文 《饲料广角》2002,(23):32-33
农村养鱼一般产量在400~800kg/亩左右,收入不到500元,如何使养鱼获得高产高效呢?现将笔者和当地渔农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养鱼高产高效模式介绍给各地养殖户。一、主养鲫鱼高产高效模式(品种以彭泽鲫、高背鲫为主,适当搭配其它鱼,一般要肥水塘,适合钓鱼爱好者)1.池塘面积:5~10亩为宜,水深1.5~2.5m,水质要肥,最好注排水方便。2.鱼种的放养:(以667~700m~2为例)  相似文献   

20.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提高鱼用配合饲料的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1 突出主养鱼 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沿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食性鱼同池混养,应以一种鱼为主养鱼。为改善池塘水质,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可以适当配养其他鱼类,但要严格控制鲤鱼的配养数量,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混养50尾以下为宜,以免影响主体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