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叶小檗(Berberis amurensis Rupr)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在我国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在俄罗斯、朝鲜、日本亦有分布。大叶小檗主要含有生物碱类、苯丙素类、甾体、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在抗炎、抑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大叶小檗以根入药,小檗根为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本文通过查阅中外文献,对大叶小檗的本草考证、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大叶小檗及制定小檗根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Acanthclpanax senticosus(Rupr et Maxim)Harms,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是珍贵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日本、朝鲜也有分布。商品名为五加参,地方土名习称“老虎撩子”,在日本则称为虾夷五加,而在前苏联又称为西伯利亚人参。在《神农本草经》中,刺五加被列为上品,其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中药称其干燥的根及根茎的皮为五加皮.  相似文献   

3.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又名黄枝子、山栀子、红栀子等,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是生产“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龙胆泻肝丸”、“牛黄上清丸”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从成熟的栀子果实中,可提取5%~139/5的粉末状栀子黄色素,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色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类茶植物显齿蛇葡萄的研究利用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显齿蛇葡萄 (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是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1 ] ,是一种典型的类茶植物。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区 [2 ]。为粤蛇葡萄的变种 A· cantoniesis( H· et A· ) pl· var· grossedentataHand Mazz[4] 。我国广西、湖南等省区壮族和瑶族人民常用其幼嫩茎叶入茶 ,夏天泡茶数日不馊 ,有“神茶之称”,亦称“茅岩莓茶”、“藤茶”、“甘露茶”等 [3]。全株药用 ,味甘、淡、性凉 ,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等功效。民间将其嫩茎叶制成保健茶 ,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  相似文献   

5.
草苁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苁蓉(Boschniakia rossica Featsch etFlorov)系列当科草苁蓉属植物。是寄生于桦木科京杨属(Alnus)植物的根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内蒙古的高山上,吉林省长白山海拔1450-1800米的高山地带较多,系长白山珍奇植物之一,苏联、日本、朝鲜等国也有分布。目前它已被列入我国第二类保护植物。草苁蓉一般在7、8月间采集全草,除去杂质,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后备用均可。 草苁蓉具有补肾壮阳、润肠、止血之功效。主治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肠燥便秘、膀胱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长期服用能使人精气不衰延缓寿命,具有滋补保健功能。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它有补阳滋液的作用。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民间还将本品作为抗衰老药使用,故其有“不老草”之称。  相似文献   

6.
剌人参(Oplopanax clatus Nakai)系五加科植物,根及根茎具有滋补强壮、解热、镇咳和调节血压等作用。其叶主要成分为三萜皂甙,但其含量及含量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根据三萜皂甙与香草醛—浓硫酸反应显色的原理,用比色法测定了刺人参叶中皂甙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人参的新成分、新活性和质量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人参为五加科 (Araliaceae)人参属植物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人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是传统的名贵中药之一。我们对人参进行了植物化学 ,皂苷的碱降解 ,半合成 ,质量标准 ,部分皂苷的代谢化学、药理学和构效关系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 ,先后完成了五个国家课题。对人参根、根茎、茎叶及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得到 4 6个化合物 ,发现了 17种新化合物 ,其中 16种属新人参皂苷类。在新发现的人参皂苷中 ,有的含有特殊的结构母核 ,如人参皂苷 -La和人参皂苷 -Rh9有一七元醚环并合在母核的CD环上 ,有的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是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的干燥茎和根,别名:刺拐棒、刺老牙,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刺五加树皮作五加皮入药,叶也可作药用,民间多用根及根茎。对茎、叶、果实部分的研究证明都有医疗效果。根部含有多种甙类,五加甙B1,五加甙E1,β-谷甾醇葡萄糖甙,紫丁香甙,乙基半乳糖甙。近些年来研究证明,刺五加有类似人参的作用,属于“适应原”性药物。树皮味辛,性温,有祛风除湿、强筋骨功能;根及根茎有扶正固本、益智安神、健脾补肾等功效。用于脾肾阳虚,腰膝酸软,体虚无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症。刺五…  相似文献   

9.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五加科人参属植物)。panax意为长寿,包治百病。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对人参的药理学作用有这样的描述:“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因其具有神奇而广泛的药理学作用,在中药领域中享有“百草之王”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龙胆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龙胆草属龙胆科(Gentana),药材名简称龙胆。目前,栽培品种以粗糙龙胆(Gentana.ScabraBunge)为多,其根及根茎入药,用作苦味健味剂,治胃寒、消化不良等症,并有解热驱风、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显热等功效,系常用中药。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的增加,造成野生资源的过量采挖,为了发展和保护龙胆草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成本较低、易于推广的龙胆草野生变家植的栽培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山参的分类与鉴别至今仍主要凭借老药工的感官经验,这种经验倘若不经过反复实践,是难以掌握的。因为感官接纳的信息量是巨大的,相比之下,表达信息的术语却是很有限的。所以,实践中要多对比、多总结,且要深入研究,整理并甄别经验。在认真继承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文仅就各类山参的根茎形态变异与鉴别谈一谈。 人参的根茎部分,习称“芦头”或“芦”,根茎的先端生有芽胞,每年由芽胞生出地上茎,每年的地上茎枯萎后,留在根茎上一个残茎痕,称为“芦碗”。 野山参的芦是一段复杂多变的整体,“芦长碗密”是野山参的显著特征,而且典型野山参的“芦”常常可分为2段或3段,自下而上常常依次称为“圆芦”(又称“雁脖芦”)、“堆花芦”和“马牙芦”3部分。 紧接着主根的那段芦,习称为圆芦,又因宛如大雁的脖子又习称“雁脖芦”。“雁脖芦”这个术语常见于资料,但对其解释却常见不同。《中药大辞典》谓:野山参……根茎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较光滑,俗称“圆芦”。显然《中药大辞典》是把圆芦和雁脖芦说成是2个不同的部分。新近出版的《中国药材学》(上册)也有相似的记述:根茎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而下部靠近主根的一段则光滑(俗称圆芦)。有的资料把野山参的整个芦看  相似文献   

12.
根据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技术规范与要求,采用样地与样线调查法,对珠海市凤凰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科属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药用部位、药性、药味、药效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野生药用维管植物共有106科276属385种;药用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根及根茎类药物是该地药用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种数...  相似文献   

13.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其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柏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镇咳、降压以及增强免疫等。黄柏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其中小檗碱是含量最高的生物碱,可达1.4%~5.8%,另外药根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以及黄柏内酯、黄柏酮等活性成分也占有一定比重。综述了黄柏的药理作用及其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始载于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靖宇县是吉林长白山人参的重点产区之一,年留存面积300万㎡左右,目前所普遍采用的"伐林迹地栽参模式"既破坏了森林生态平衡又造成了水土流失,后果严重。为恢复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实现绿色  相似文献   

15.
赶黄草为虎耳草科扯根菜属(Penthorum chinense Pursh)的干燥全草植物,为古蔺县道地药材.分布于海拔1000m左右的乌蒙山麓原始森林。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它为“神仙草”。  相似文献   

16.
杏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又称刺芹侧耳。具有杏仁香味,菌肉肥厚似鲍鱼,因而得名杏鲍菇。日本称为“雪茸”。春末至夏初腐生兼寄生于伞形花科植物刺芹、阿魏拉瑟草等的根上和周围泥土中,其自然分布在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及中亚地区,在我国新疆和四川西部也有分布。近年来,我国已在杏鲍菇的生物学特征、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和栽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杏鲍菇菌种,大大丰富了我国的杏鲍菇种质资源,使杏鲍菇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现已在我国广泛栽培,其产品已销售海外,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食用菌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植物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在滋补强身与延年益寿方面的功效已被世人所承认,并被誉为“群药之首”、“百草之王”。  相似文献   

18.
类茶植物显具蛇葡萄的研究利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是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是一种典型的类茶植物,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区。为粤蛇葡萄的变种A.cantoniesis(H.etA.)pl.var.grossedentataHand-Mazz.我国广西,湖南等省区壮族和瑶族人民和其幼嫩茎叶入茶,夏天泡茶数日不馊,有“神茶之称”,亦称“茅岩莓茶”,“藤茶”“甘露茶”等,全株药用,味甘,淡,性凉,具有沮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等功效,民间将其嫩茎叶制成保健茶,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黄疸型肝为,疱 疖等症,已有数百年的使用历史,显具蛇葡萄主要分布于海拔400-1300m ,集中或散生在山坡的混杂林中,野生贮量大,分布和生长规律比较清晰,另之容易使野生家植,扩大资源量,为可以直接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回归大自然和绿色革命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从天然物质中找强身祛病的保健品,外对显齿蛇葡萄的研究逐渐活跃,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其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刺五加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庆武 《人参研究》2006,18(2):32-33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taceous(Rupr.Etaxim.)Harms]是五加科多年生落叶灌木:别名刺拐棒、刺老牙、老虎撩子。主产黑龙江小兴安岭,在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也有分布。树皮可作五加皮入药,民间多用根及根茎。另外,对茎、叶、果实部分的研究证明都有医疗效果。根部含有多种甙类,近些年来研究证明,刺五加有类似人参样作用,属于“适应原巩注药物。树皮昧辛,性温,有祛风除湿、强筋骨功能:根及根茎有扶正固本、益智安神、健脾补肾等功效。用于脾肾阳虚,腰膝酸软,体虚无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症。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区猕猴桃系落叶木质藤本植物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全球共有57种,其中中国产55种.它是具有重要经济和药用价值的特产,堪称我国绿色宝库中之“国宝”。猕猴桃用作中医药已有千年历史,据记载其根味苦涩寒,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祛风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