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种鸡种蛋孵化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正常受精率条件下,但是孵化率低的现象。本文从管理、营养、遗传和免疫四个方面总结了正常受精率条件下种蛋孵化率低的原因,并提出正常受精率条件下种蛋孵化率低的问题排查路径与解决方案。为在正常受精率情况下,稳定并提高肉种鸡孵化率和科学查找孵化率低的原因提供思路和可操作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马翠然 《中国家禽》1999,21(8):27-27
1造成种蛋受精率低的原因1.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种鸡的耐热性及对热应激的反应和受精率的高低不尽相同。比如:肉种鸡比蛋种鸡耐热性差,其受精率就低;同样是蛋种鸡,褐色蛋种鸡(或体重大)比白壳蛋种鸡(或体重小)耐热性差,其受精率下降的幅度就大;同品种鸡中,周...  相似文献   

3.
1 造成种蛋受精率低的原因 1.1 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种鸡的耐热性及对热应激的反应和受精率的高低不尽相同.肉种鸡比蛋种鸡耐热性差,其受精率就低;同样是蛋鸡,褐壳蛋(或体重大)种鸡比白壳蛋(或体重小)种鸡耐热性差,其受精率下降的幅度就大;同品种鸡中,周龄大的鸡比周龄小的鸡种蛋受精率下降幅度大.  相似文献   

4.
梁远东 《中国家禽》2007,29(13):33-34
种蛋受精率是肉种鸡生产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衡量肉种鸡繁殖力的一项技术指标.在笼养肉种鸡生产中不同肉种鸡场的种蛋受精率相差很明显,有的在96%以上,有的在86%以下,相差达10%.低受精率对种鸡生产的损失是很大的,如一个饲养10万套肉种鸡的鸡场,按照5%的相差计算,年受精蛋减少60万个以上,出壳雏鸡的经济损失不少于80万元.因此,加强肉种鸡的管理,提高肉种鸡的质量,获取高种蛋受精率,是优质鸡生产的重要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5.
1造成种蛋受精率低的原因1.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种鸡的耐热性及对热应激的反应和受精率的高低不尽相同。肉种鸡比蛋种鸡耐热性差,其受精率就低;同样是蛋鸡,褐壳蛋(或体重大)种鸡比白壳蛋(或体重小)种鸡耐热性差,其受精率下降的幅度就大;同品种鸡中,周龄大的鸡比周龄小的鸡种蛋受精率下降幅度大。1.2环境因素高温对公鸡的精液品质影响很大,致使受精率降低。环境温度在20℃时能促进睾丸发育与精子的生成,在30℃时对精子无不良影响,但温度达到38℃时就对精子有暂时性的抑制作用。同时,精液(应保持在10~25℃,2…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鸡自然交配的种蛋受精率王志伟(河南省汤阴肉用种鸡场456150)在现实生产中,种蛋受精率低会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已众所周知。为提高种蛋受精率,笔者在养鸡实践中发现,影响种蛋受精率有多种因素,只要克服了这些不良因素,种蛋受精率就会大大提高,所取得的...  相似文献   

7.
种蛋受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一个饲养1万套父母代肉种鸡场,种蛋受精率如提高5个百分点,年受精蛋增加6万个以上,年经济效益可增加10万元以上,因此提高种蛋受精率,是肉种鸡生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在养殖生产中,父母代肉种鸡主要有AA、罗斯308、科宝等品种。和蛋用鸡种相比较,它们的育成期长、产蛋期短、产蛋率低,且种苗价贵、采食量高。由于种蛋成本(1.5元/枚左右)是普通鸡蛋的3倍以上,若受精率低,产生的无精蛋转为商品蛋销售,会明显的影响养殖效益。所以探讨提高种蛋受精率的技术对于肉种鸡生产来说十分必要。种蛋受精率在孵化照蛋时可以精确计算出来。一般而言,种鸡26~30周龄,即开  相似文献   

9.
<正>父母代肉种鸡的管理中,种蛋受精率的高低是管理的关键。在以往的生产中产蛋高峰过后,种蛋的受精率降低普遍认为是合理现象,故而忽视。所以如何维持种蛋高峰受精率不下降,确保全期平均受精率,才是肉种鸡产蛋后期种公鸡管理的关键。在肉种鸡达到45周左右,受精率将会出现下降现象,所以在肉种鸡45周时淘汰部分种公鸡,补充部分30周的种公鸡就可以保持种蛋高峰受精率。具体方法如下:1选择淘汰种公鸡将选择淘汰的种公鸡加脚圈,做以标记。选择分2d进行,时  相似文献   

10.
肉鸡父母代种鸡群产蛋后期补充公鸡效果好王振中河南洛阳春都集团肉种鸡场(471131)一些肉种鸡场因鸡舍地板网不合要求、公母鸡没有采取分饲措施等造成种公鸡后期体重过大、脚病腿病增多,死淘率高而导致种蛋受精率过低(60%左右),种蛋利用价值低,经济效益严...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孵化率是所有孵化场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方面调查,发现鸡孵化率的高低与种蛋受精率、种蛋质量、孵化室的设计等诸多因素有关。一、提高种蛋受精率种蛋的受精率越高,入孵蛋孵化率就越高;反之种蛋受精率越低,孵化率也越低。提高种蛋受精率的措施如下。1.搞好种公鸡的选择要选择健康无病,体况发育良好,体型匀称,符合本品种要求,冠大、鲜红、直立、饱满,啼鸣长而洪亮,背腰宽平,性活动力强的作为种公鸡。2.公母比例要适当自然交配公母比以1:10为宜,地面散养时,种蛋受精率97%,高床网上平养种蛋受精率在95%…  相似文献   

12.
肉用种鸡体型笨重,行动迟缓,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将会引起种蛋受精率偏低,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探讨如何提高肉用种鸡受精率非常必要。在合理的饲养管理条件下,AA肉种鸡受精率可高达98%以上。受精率不理想的问题往往出现在开产最初的4-6周和产蛋后期。这两种情况都是由于对种鸡管理不当所引起的。肉种鸡开产初期种蛋受精率低,主要是由于公鸡在育成期间,尤其是18一23周龄期间,由于体重增加不足、不恒定或没有增重,甚至体重曾有下降;或者是由于光线刺激不足、不恒定或增加不足,使公鸡性成熟延迟。这些尚未达性成熟的公鸡往往有交配…  相似文献   

13.
确保平养肉种鸡的受精率■孔令武(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3)肉用种鸡的种蛋受精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孵化场及种禽场的经济效益,笼养肉种鸡可以通过一些人为操作措施的实施来保证及提高其受精率的水平,但平养肉种鸡要做到使受精率水平保持在高水平的状态则...  相似文献   

14.
人工授精技术不但可以提高鸭种蛋受精率,减少种蛋污染,充分利用种禽,而且操作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精密的仪器,养殖户方便利用,是养鸭场增加效益的有利保障措施。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的养殖场由于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的不同,种蛋受精率也差异很大,高者达90%左右,低的仅为70%。笔者认为,人工授精中造成种蛋受精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以伊莎B-380祖代褐壳蛋鸡作为试验材料,测定每批种蛋的受精率,比较不同季节的受精率数据。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季的种蛋受精率分别为88.40%,75.62%,77.48%和81.69%。经方差分析,不同季节间的种蛋受精率达到了差异极显著的水平,表明鸡的种蛋受精率受季节影响。春季的种蛋受精率最高,冬季次之,然后依次是秋季和夏季,夏季的受精率最低。气温是引起种蛋受精率出现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AA鸡种蛋受精率突然下降及应变措施■申春平(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3)某场自1991年建场以来,一直以饲养AA父母代肉种鸡为主。多年来,所养的AA肉种鸡生产性能一直很好,种蛋受精率都在85%—95%之间。1995年6月份引进的一批种鸡,育成率...  相似文献   

17.
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中,如果对育雏育成期和开产期问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常常会看到肉种鸡开产后种蛋上升期间的种蛋受精率不高。这时很多人会认为是种公鸡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但事实上,公鸡和母鸡对鸡群种蛋受精率的高低都有相互影响。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肉种鸡饲养管理实践,从肉种鸡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公鸡饲喂要求、光照计划、公母比例、公鸡体重与体况、疾病控制和合理用药等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提高肉种鸡产蛋上升期间的种蛋受精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肉种鸡使用公母分饲料罩经济效益分析肖丽生,蒋尔同(河南省郑州市肉鸡示范场)我场是一个存栏10万套向种鸡的大型集约化养鸡场,在实际生产中,受精率低一直是困扰向种鸡生产的一个主要问题。正常情况下,种鸡产蛋高峰期(28─40周龄),种蛋受精率比较高,一般在...  相似文献   

19.
王淑霞  许雷 《中国家禽》2005,27(5):24-24
受精率的高低是评价肉种鸡饲养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在产蛋后期,随着种鸡年龄的增长,种公鸡的性能会逐渐下降,种蛋的受精率也会随之下降,保持种蛋受精率较高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以青年公鸡来代替这些老年公鸡。本文所提到的肉鸡品种为从,鸡舍是全封闭式鸡舍,采用的是高低高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20.
种蛋贮存人们似乎对孵化蛋的最适贮存条件认识得不够。许多研究资料论述了商品蛋鸡孵化蛋的长期贮存,除了初产种鸡外,这些资料的意义不大。肉种鸡孵化蛋贮存的平均时间为4-5天,但入孵新鲜或存放8-10天的种蛋并不少见。临床资料表明,入孵新鲜种蛋(贮存短于2天)导致孵化率下降、出壳推迟及雏鸡质量降低。照蛋检查来航鸡受精率,种蛋贮存4天,受精率升高,但贮存约8天以后,受精率则下降。此图还标出准确的受精率。照蛋所得的受精率与准确的受精率的差异是由于胚胎的早期死亡。贮存时间短的种蛋的早期胚胎死亡原因被证明是其孵化初期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