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不同LED光源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组合光),以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但Vc含量最低。蓝光处理下番茄果实维生素C(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红蓝组合光处理番茄果实Vc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提高。红光和红蓝组合光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糖、酸含量;各处理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且红蓝组合光处理番茄果实的糖/酸值最高。红光和蓝光是影响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变化的主要光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红光与蓝光对日光温室结瓜期黄瓜光合速率及光合产物运输与分配的影响,采用室内张挂红光灯与蓝光灯等的方法,研究了补充红光与蓝光对结瓜期黄瓜叶片光合特性、叶绿体超微结构以及光合产物运输、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补充红光黄瓜叶片光合速率较高,促进了黄瓜叶片14CO2的同化作用,光合产物较多,加速了光合产物向其它器官的运输:单位细胞内的叶绿体数增加,叶绿体内淀粉粒数与基粒数较少,基粒的厚度增加.蓝光下叶片光合速率较对照增加,但不如红光下增加的多,光合产物的向外运输减少,大部分保留在叶片中:单位细胞内的叶绿体数明显较对照减少,叶绿体内淀粉粒数较红光与对照多.日光温室内补充红光促进了结瓜期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增加,光合产物向其它器官的运输与分配增加,减少了光合产物在光合器官的积累,为产量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光质对菠菜草酸、单宁及硝酸盐积累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彩色荧光灯得到红光、蓝光和黄光,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菠菜产量,草酸、单宁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的菠菜叶柄和叶片硝酸盐和草酸含量的变化不同,但地上部生长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叶片占植株地上部鲜质量的比例高于叶柄。不同处理叶片和叶柄鲜质量依次为白光(对照)>黄光>红光>蓝光。红光处理有利于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与积累。菠菜叶柄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叶片,是积累硝酸盐的主要场所,并且各处理间叶片硝酸盐和单宁含量的差异远大于叶柄。白光和黄光处理下,菠菜叶片草酸含量大于叶柄,而红光和蓝光处理则相反,其中红光处理草酸含量最低。菠菜在红光处理下生物量虽不高,但可极大地降低硝酸盐和草酸含量,提高菠菜品质。  相似文献   

4.
对大田栽培条件下人工模拟的UV-B辐射滤减环境对晚稻品种“协优432”的叶绿素含量、株高、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Zeatin)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日光处理组与UV-A滤光组之间叶绿素a含量变化显著;正常日光处理组与UV-A滤光组、UV-A UV-B滤光组之间株高无明显变化。UV-A UV-B滤光组IAA、GA3、Zeatin含量分别比正常日光处理组降低了40.42%、48.60%、36.21%;分别比UV-A滤光处理组降低了36.52%、70.94%、54.54%。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显示,UV-A UV-B滤光组与正常日光处理组之间IAA、GA3含量差异显著;UV-A UV-B滤光组与UV-A滤光处理组之间GA3、Zeatin含量差异显著。UV-A UV-B滤光组ABA含量比正常日光处理组降低了29.74%,比UV-A滤光处理组降低了5.19%,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枣产量和品质的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的水氮处理,通过水氮耦合模型建立与分析,研究了水、氮二因素对灰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水平范围内,增加土壤含水量会降低灰枣果实的单果重,而适量增施氮肥能提高灰枣产量;土壤中水分和氮素含量过高会降低灰枣果实还原糖与Vc含量,蛋白质的含量却随着土壤中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水、氮二因素对灰枣产量、糖度、Vc、蛋白质含量的作用顺序均为:施氮量〉灌水量,水氮对产量具有协同效应,对灰枣还原糖、Vc和蛋白质含量交互作用不明显;以产量和品质为目标,推荐灌水量和施氮量分别为:4 500~5 250m3/hm2和225~375kg/hm2。  相似文献   

6.
杨玉惠  杨思存  王成宝  霍琳 《土壤》2014,46(1):83-87
研究了连作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作条件下,农民传统施肥和不施肥均会造成黄瓜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合理施肥能够相对减小产量的降幅,提高黄瓜的品质。随着设施黄瓜连作年限的延长,农民传统施肥黄瓜产量、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均降低,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减施氮磷肥、增施钾肥有机肥及优化施肥黄瓜产量降低,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均升高,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综合产量和品质两个因素,优化施肥效果最佳,与农民传统施肥相比,产量降幅减小74.7%,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分别提高39.6%、17.7%、29.3%、53.0%、20.7%,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20.6%。  相似文献   

7.
LED光质对豌豆苗生长、光合色素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豌豆苗为材料,采用基质穴盘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LED光质处理(白光、红光、蓝光和红蓝光)对豌豆苗生长、光合色素(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营养品质(硝酸盐、维生素C、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蓝光与红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豌豆苗地上部生物量(P<0.05),而红光对豌豆苗地上部生物量无影响.不同光质处理在豌豆苗根系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指标上无显著差异.与白光处理相比,红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豌豆苗叶片中叶绿素a、b的含量(P<0.05),但对类胡萝卜素含量无影响.在4种处理中,红光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最低,而蓝光处理的叶绿素b最低.红光和蓝光处理茎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间无差异,均显著低于白光和红蓝光处理(P<0.05).红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豌豆苗叶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P<0.05),而红光和蓝光均无影响.不同光质处理的豌豆苗茎叶中硝酸盐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无差异.白光处理的豌豆苗茎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蓝光处理最低.总之,蓝光和红蓝光可促进豌豆苗地上部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a、b含量,红蓝光处理可提高豌豆苗叶片维生素C含量;白光和红蓝光处理下豌豆茎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白光处理的豌豆苗茎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说明蓝光和红蓝光有利于增加豌豆苗菜产量,而白光和红蓝光有利于提高豌豆苗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8.
氮对日光温室黄瓜呈味物质、硝酸盐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了探讨氮肥用量与日光温室黄瓜风味品质及产量的关系,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氮素水平对新泰密刺黄瓜主要呈味物质和硝酸盐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900.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和Vc含量逐渐降低,有机酸、单宁及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黄瓜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其叶片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Vc含量与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叶片SPS、APX和NR活性均显著大于果实的。不同氮水平下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差异较大,N300和N600显著高于N0,而N900则较明显低于N0。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不宜超过600.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夜间补光对黄瓜病害防控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UV-C(253.7 nm)、蓝光(460 nm)、蓝光/UV-C(复合光)及不补光(CK)4个处理,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病害防控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UV-C处理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蓝光/UV-C和蓝光,达到96.01%;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均不明显;UV-C 处理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而蓝光和蓝光/UV-C处理对上述指标无显著作用;各处理对黄瓜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温室黄瓜病害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红心火龙果品质和产量对有机肥料复配生物炭的响应,以5年生“台农二号”红心火龙果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稻壳有机肥施肥量和3个生物炭复配比例2个因素,调查了不同处理对火龙果全年6批次果实中4批次的还原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Vc)、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含量及可食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显著影响火龙果果肉可溶性蛋白、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食率(P<0.05);生物炭显著影响第一批火龙果果肉可溶性蛋白、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第二批的还原糖和Vc含量(P<0.05);有机肥和生物炭交互作用仅显著影响最后一批火龙果果肉的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花青素及Vc含量(P<0.05)。在相同的施肥量下,施用生物炭的火龙果果肉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和可食率较未施生物炭的显著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还原糖含量在低施肥量(22500 kg/hm2)下显著降低,而中施肥量(45000 kg/hm2)下显著增加(P<0.05)。在相同的施生物炭比例下,增加施肥量显著减少火龙果果肉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食率(P&l...  相似文献   

11.
喷施不同叶面肥对冬枣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沾化冬枣",在陕西省科学院大荔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露地栽培条件下,研究叶面喷施SOD,富硒肥和噻苯隆对冬枣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钼蓝比色法、氢氧化钠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测定不同处理之下果实品质指标。[结果](1)叶面喷SOD肥可显著提高冬枣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Vc和有机酸含量,降低采摘后15和30d的果实密度;显著提高了采摘期和采后24d的果实红色度,提早果实转色,促使冬枣提前上市,降低烂果率。(2)喷富硒叶面肥可显著提高果实中硒含量,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Vc和有机酸含量。(3)叶面喷施噻苯隆混合叶面肥,可提高冬枣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含量,降低采摘后15d的果实密度,但采摘后30d果实密度大于对照;推迟果实转色,促使冬枣延后上市,延长了冬枣市场供应期,降低烂果率,提高经济效益。[结论]叶面喷施SOD,富硒肥和噻苯隆对冬枣品质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果实品质,其中喷施富硒肥可以提高果实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喷施SOD和噻苯隆则分别利于果实的提前和延后上市,延长冬枣货架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周俊国  扈惠灵 《核农学报》2010,24(4):851-855
为了筛选黄瓜的耐盐砧木,采用营养液栽培,分别以前期试验筛选的耐盐性较强的中国南瓜360-3×112-2杂交种和黑籽南瓜为砧木,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接穗,研究了成株期不同砧木嫁接黄瓜在80mmol.L-1 NaCl胁迫和没有NaCl胁迫下的产量与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没有NaCl胁迫时,以360-3×112-2杂交种为砧木的嫁接黄瓜在产量指标上与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黄瓜相当,在果实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上则优于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黄瓜果实。NaCl胁迫时对嫁接黄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影响较大,单果重和单株产量降低,果实畸形率升高,风味变差,果实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果实含水量减少,而纤维素和可滴定酸含量升高,以360-3×112-2杂交种为砧木的嫁接黄瓜受NaCl胁迫影响较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黄瓜要小。因此,中国南瓜"360-3×112-2"杂交种具备黄瓜耐盐砧木品种的优良特性,可作为砧木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3.
LED红蓝弱光照射保持樱桃番茄冷库贮藏品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探究单色光对番茄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开发樱桃番茄保鲜新技术,以绿熟期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为试材,在4℃条件下分别采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红蓝单色弱光(30 lx)持续照射,研究LED红蓝单色弱光对樱桃番茄采后贮藏过程中感官和主要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LED试验装置稳定可靠,红蓝单色光的发射光谱稳定,不因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发生偏移。贮藏10 d以后LED红蓝光处理的樱桃番茄感官品质显著优于无光对照(P0.05),且LED红光处理好于蓝光处理(P0.05)。LED蓝光照射能较好地保持樱桃番茄维生素C含量(P0.05),但LED红光照射不利于维生素C含量的保持。LED红蓝单色弱光照射有利于促进樱桃番茄早期贮藏过程中的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积累,显著抑制贮藏后期糖含量的下降(P0.05)。LED红蓝单色弱光照射处理还能显著延缓樱桃番茄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下降(P0.05),提高樱桃番茄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其中LED红光处理显著高于蓝光处理(P0.05)。贮藏20 d时,红光照射可显著促进番茄红素的合成,但贮藏过程中LED蓝光照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与对照(CK)相比,LED红蓝弱光(30 lx)照射有利于樱桃番茄4℃贮藏过程中感官和营养价值的保持,其中LED红色弱光照射处理效果较好。作为一种简便可行的物理保鲜方法,LED红蓝弱光持续照射处理在樱桃番茄采后营养品质调控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高温逆境下嫁接番茄耐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赤茄、粘毛茄、北农茄砧和托鲁巴姆为砧木,研究了嫁接番茄对夏季高温的抵御能力,以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北农茄砧嫁接番茄叶片游离脯氨酸、蛋白质的含量均较番茄自根苗多,同时POD与APX活性较高,表现出较强的抗热能力;以赤茄为砧木嫁接番茄叶片POD与APX活性较低,叶片游离脯氨酸、蛋白质的含量减少,耐热性降低。嫁接显著地提高了番茄果实有机酸含量,降低了果实蛋白质含量。嫁接对果实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高温逆境下嫁接番茄耐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赤茄、粘毛茄、北农茄砧和托鲁巴姆为砧木,研究了嫁接番茄对夏季高温的抵御能力,以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北农茄砧嫁接番茄叶片游离脯氨酸、蛋白质的含量均较番茄自根苗多,同时POD与APX活性较高,表现出较强的抗热能力;以赤茄为砧木嫁接番茄叶片POD与APX活性较低,叶片游离脯氨酸、蛋白质的含量减少,耐热性降低。嫁接显著地提高了番茄果实有机酸含量,降低了果实蛋白质含量。嫁接对果实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LED光源R/B对叶用莴苣生理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红/蓝(R/B)光强配比对叶用莴苣(LactucasativaL.)生理性状及品质方面的影响,以便为新型人工光源在莴苣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利用波长为660nm(±20nm)红光与450nm(±20nm)蓝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作为人工光源,设置3个R/B试验处理,分别为LED1(R/B=10)、LED2(R/B=8)、LED3(R/B=6),以1个荧光灯处理为对照(CK),选用水耕栽培模式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培育叶用莴苣30d。结果表明:660nm红光和450nm蓝光组合可以有效提高莴苣的光能利用率,促进光合作用;适宜的红蓝光比例能有效增加植物Vc含量,并降低硝酸盐含量。其中,处理LED2(R/B=8)的叶用莴苣净光合速率及V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试验处理,而硝酸盐含量最低,表现出良好的生理和品质特性,因此,R/B=8相对更适宜叶用莴苣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地表覆盖对黄瓜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不仅能明显增加黄可溶性糖、Vc、可溶性蛋白、干物质含量及游离氨基酸总量,而且能提高黄瓜的水分利用效率,其中覆盖秸秆+地膜效果优于覆盖秸秆与覆盖地膜;同一处理下嫁接黄瓜处理优于非嫁接黄瓜.覆盖秸秆具有降低最高地温和提高最低地温的作用,使土壤温度保持相对稳定;覆盖地膜对最高地温的增幅最大,对最低地温的增幅最小,结果导致地温变幅最大;覆盖秸秆+地膜既增温又保温.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与5~10 cm地温日变化趋势一致,峰值出现在14:30左右,土壤呼吸速率与5~10 cm地温达极显著相关;地表覆盖的土壤呼吸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并以覆盖秸秆+地膜的土壤呼吸速率最高,覆盖地膜与覆盖秸秆次之.覆盖秸秆与覆盖秸秆+地膜处理使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极显著小于覆盖地膜与对照,覆盖地膜的土壤容重略小于对照,随着土层的加深,各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渐小.在覆盖秸秆与覆盖秸秆+地膜处理小区,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含量、速效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覆盖地膜处理,并以覆盖地膜处理最低.  相似文献   

18.
在大棚栽培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观测了太湖地区稻田改种大棚蔬菜的土壤上不同施氮量对一年中两季蔬菜番茄和黄瓜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氮量相比,减氮40%能保持番茄和黄瓜果实产量,习惯施氮反而有导致减产的趋势。减氮40%处理的氮肥当季利用率显著高于习惯施氮,并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和土壤供氮水平的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开始出现降低的趋势。番茄、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习惯施氮下番茄、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分别达406.1和328.8 mg/kg,其中,番茄硝酸盐含量已经临近我国蔬菜卫生安全标准。各处理中减氮20%~40%番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减氮40%黄瓜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氮肥用量继续增加,黄瓜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降低趋势。在太湖地区的大棚生产条件下,比习惯施氮量减氮20%~40%可以保证产量和较好的果实品质;大棚蔬菜生产采取节肥减氮措施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