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响水滩水库利用水库流水养鱼,1988年每平方米获53.63公斤。本文小结了流水池设计、鱼种放养、饲料配制及管理等技术经验,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草鱼在流水高密度条件下的饲养技术和效果。我们除于1975和1977两年进行了流水高密度培养草鱼鱼种的试验而外。1977年还进行了以草鱼为主、流水高密度条件下的成鱼混养试验。经三个月的饲养。平均每平方米净产23.61公斤。其中草鱼产量占93.4%。  相似文献   

3.
《水产科技情报》1976,(7):21-21
江西省上高县鱼种场是—个以繁殖四大家鱼和培育鱼种为主的养鱼场,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这个场的广大职工积极利用孵化池进行流水培育草鱼种,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水草型湖泊投放草鱼种应慎重我县金鸡湖面积近500亩,水草密布,是典型的浅水草型湖泊。一九九○年六月经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测定,水草生物量达每平方米10—12公斤,覆盖率约95%,1990年承包给个人,承包者当年投放草鱼种2400公斤,1991年...  相似文献   

5.
黑龙滩水库网箱养草鱼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5m^2网箱3个,每平方米放养平均体重39.7g的草鱼种155尾,投喂配合饲料,当年总产成鱼1257kg,每平方米净产量161.5kg。出箱平均个体重1138.5g,在率95.08%,群体增重26.3倍,个体平均增重27.7倍,饲料系数2.16。本文还对高产技术因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通城县界上大队地处山区,山溪流水源源不断,山上鲜草资源丰富。多年来当地群众就有养草鱼的习惯。1982年,我们选择了二种不同水源进行试验。一处是利用山溪流水,另一处是利用泉井流水。二个试验小塘均在社员房前屋后,管理十分方便。现将这两处的试验情况简介如下。一、山溪流水养草鱼试验塘位于某社员家门口,水面70平方米,水深0.9米,池塘旁边常年有山溪水流过。于1982年4月4日投放3-4寸鱼种790尾(其中草鱼种为60%,罗非鱼25%,鲢、鱼10%,其它还有少量的鳙、鲤鱼种)。经199天的饲养,10月12日由地、县、队三级人员干塘验收,产鱼313.4斤,平均每平方米水面产鱼4.48斤。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四川农民充分利用溪河、水库、渠道等水利资源、革新水产养殖方式,大力发展网箱、流水高密度集约化养鱼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眉山县农民刘定全去年利用网箱养成鱼12197公斤,每平方米净产85.7公斤,该县去年推广集约化养鱼面积13.38亩,产成鱼21万公斤,平均亩产1.57万公斤,亩均盈利2.7万元。今年四川省集约化养鱼面积已发展到8万平方米,每平方米最高净产已突破100公斤。此法有三大特点: 一是突破传统养殖方式,密放、精养、高产、经济效益显著。投放鱼种规格为100—250克之间,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公斤左右,投喂人工配合  相似文献   

8.
<正>技术简介:1.微流水+水葫芦(其他)+鱼模式水葫芦种植面积占水体1/3~1/4;每亩放养100g/p~150g/p的草鱼种150尾,每平米放养100g/p的鲟鱼种15尾;微流水养殖,鱼池采取机械增氧、鱼池中均匀分布若干曝气头。水葫芦充分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对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磷的去处效果显著,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体环境,保证鱼类  相似文献   

9.
网箱养鱼种是柴河水库放养鱼种的主要来源,占总投放量的70%。1981~1985年网箱生产鱼种8.05万公斤(其中鲢占90%、鳙10%),折合平均亩产1,784公斤。以鲢为主的网箱最高产量每平方米3.05公斤,规格11.6~12.6厘米,最低产量每平方米1.72公斤,规格为8~10厘米;以鳙为主的网箱产量每平方米1.16公斤,鱼种产量、规格质量(肥满度)变动幅度较大,经济效果不一。统计分析五年的生产情况表明,  相似文献   

10.
<正> 1980年我处工厂化养鱼车间,采用流水和淋水增氧的技术措施,在高寒地区试养罗非鱼——“大黑”,获得了每平方米净产商品鱼74斤的产量。试验是分二个阶段进行的:①从5月15日~7月2日为鱼种培育阶段。由北京昌平县小汤山水产养殖场运回“大黑”11,100尾,平均体重0.1两。经过45天培育体重平均增到0.62两。②7月2日~9月15日为养成阶段。在一个面积为14.5平方米、水深1米的鱼池内,投放以上鱼种7,395尾,密度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仙游县赖店乡溪埔村养鱼专业户郑宝森,发挥水源充足和管理方便的优势,利用边杂地,挖坑塘搞流水养鱼。1987年在房前水沟傍挖48平方米的小坑塘,坑塘深度1.4米,设置进、排水拦鱼设施,进行流水养鱼。三月份放养每尾200克和12厘米的两种草鱼种220尾,搭配少量鲤鱼,采取每天投草和定时进行消毒防病等管理措施。1987年11月20日。经市、县有关技术部门验收。  相似文献   

12.
黑鲷人工养殖技术讲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三讲 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1 鱼种培育 培育鱼种可采用苗种中间培育、鱼种单养、鱼种套养及混养等方法。1.1 苗种中间培育 培育池选用水深1米的室外水池,放苗种前彻底清池、消毒,全长30毫米左右的鱼苗,就可放入中间培育池进行培育,每平方米放养40~50尾,培育至  相似文献   

13.
网箱养鱼密度大,要事先落实足够的鱼种。养食用鲤,一般要求鱼种规格达50克/尾,最好是75—100克/尾,每平方米放养200—250尾,每只25平方米的网箱需要有上述规格的鱼种5000—6250尾。解决这么  相似文献   

14.
流水高密度培育鱼种的试验,在国内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至今尚未见以肥流水高密度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报道。我所于1981-1983年连续三年进行肥流水高密度培育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鲩(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相似文献   

15.
北山乡新华都无庙组16户农户,1995年利用晚稻秧田培育草鱼种,半个月左右时间,每户增收150元,即增加了收入,又解决了草鱼种长期欠缺的矛盾,可谓一举两得。1997年全组36户,除几户特殊情况未放养外,有31户利用晚稻秧田培育草鱼种,目前生长情况来势喜人,预计可出复花20万尾。现将他们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1晚稻秧田准备每年预留的晚稻秧田要将出水口堵好,并用棕片设置栏鱼栅,保持秧田20cm左右水深;在放苗前7—10天施50-100kg发酵后的粪肥。2利用流水,科学增氧草鱼天性喜活水,巧妙利用秧田与周围稻田的落差,用捕竹做一根长度不…  相似文献   

16.
大草,是指茎叶幼嫩、容易腐烂、没有毒性的陆草。一般艾、蒿、野菊花等均属优质大草。大草堆放水中容易腐烂,使水质变肥,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增加鱼苗鱼种食料。我省山坡沟旁,湖滩草地大草资源十分丰富,用大草培育鱼苗鱼种,饲料充足,可以节约精料,降低成本。采用大草培育鱼苗鱼种,一般在鱼苗鱼种下塘前十天左右投放大草,每亩投放500—600斤,二、三天后腐烂分解,水色呈褐色。鱼苗鱼种下塘前二、三天每亩再投大草200—300斤,做到肥水下塘。鱼苗鱼种下塘后,每隔3—4天投放一次,每次100—200  相似文献   

17.
我县万坳公社笆蕉水库的职工发扬敢闯敢干的精神,利用仅有的四口鱼池(面积共3亩6分)流水培育草、鲢水花210万尾(放养密度每亩达到58.3万尾),出池6分~2寸鱼种120万尾,出池率达到57.1%.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名优品种养殖迅猛发展,市场需求增加。尤其罗氏沼虾需求日趋增大。1998年,邯郸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鱼种池套养罗氏沼虾试验,收效甚佳。试验池面积0.67hm~2,养殖周期120d收获草、鲢鱼种2861kg(其中,草鱼种2142kg,鲢719kg),平均规格50g,罗氏沼虾525kg,平均规格38g,总产值达8872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网箱养草鱼投喂配合饲料与青饲料效益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草鱼养殖网箱的增多,有限的野草和种植的苏丹草等越来越不能满足草鱼网箱养殖的发展需要,因此,开发配合饲料喂草鱼势在必行。为了探讨配合饲料与青饲料喂草鱼的经济效益,1997年我们于湘江株洲段利用网箱进行了投喂配合饲料与青饲料的对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水域概况网箱设置水域避风向阳,微流水,水较深,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无污染。网箱结构与设置每口网箱体积为4米×2米×2.5米,目大为3厘米,采用网线3×2聚乙烯编织而成,双层封闭式结构,用毛竹和油桶作为框架固定。鱼种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无损伤,规格整齐的一龄草鱼种,鱼种规格在41…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区农村家庭利用溪水进行流水养鱼,一般户养鱼40~50尾,年产活鱼100多斤。农村流水养鱼投资少,收益大,管理简便,单产高。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年产活鱼20斤左右。现把我区农村流水养鱼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