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西瓜高质量基因组图谱的绘制,大量的功能基因被发现和鉴定,并开发了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从而应用于西瓜育种.通过对西瓜相关基因定位和连锁标记开发的总结,综述了分子标记在西瓜抗枯萎病、白粉病等抗病虫育种,糖度、硬度等品质性状改良育种和果实、植株、种子农艺性状改良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为西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  相似文献   

2.
菜心是华南地区的主要蔬菜,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发掘出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分子,不仅可以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进程,还可以定向地优化目标性状,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菜心品种。本研究选用148份来自宁夏银川和广东南沙田间种植的菜心种质材料,采集株高、株质量、薹高、薹质量和薹粗5个重要农艺性状的数据;利用SSR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开展农艺性状及SSR标记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菜心材料中,147个SSR标记共检测到252个变异位点,引物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526~0.5222,平均值为0.3793;群体结构分析将供试的菜心品种分为2个类群;银川和南沙两地菜心品种在农艺性状和SSR标记的关联分析中发现,有6个位点与相同性状存在仍显著关联(P<0.01)。这些标记能为菜心的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5,(6):21-25
为达到选育甜酸味品系、缩短育种周期、提高选择准确率的目的,本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SLAF-seq)的选择性基因型鉴定和集群分离分析(Super-BAS),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以‘风味4号’甜瓜F2群体甜味、酸味、不甜不酸3个极端表型群体为试验材料,精细定位甜瓜含糖量、酸度性状相关基因并开发功能性标记。结果显示:(1)将甜瓜含糖量、酸度性状定位在双亲基因组;(2)获得1个含糖量性状相关候选基因,3个酸度性状相关候选基因;(3)针对候选基因开发出1个含糖量性状相关基因功能性分子标记SLAF18745-S01和3个酸度性状相关基因功能性分子标记SLAF36334-S02、SLAF50072-S03和SLAF31212-S04。本研究开发的功能性分子标记为甜瓜品质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标记基础。  相似文献   

4.
辣椒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外对辣椒基因组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构建了一些分子连锁图谱,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子标记。本文综述近年来在辣椒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示辣椒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病基因定位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果树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理论基础、一般程序和方法,针对作图群体类型、群体大小的确定、分子标记技术的选择和偏分离标记位点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了质量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基因组比较作图、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定位克隆技术在果树分子遗传图谱上的应用及其所构建的分子遗传图谱,指出了今后果树分子遗传图谱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分子标记研究苹果资源与基因组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彩虹  束怀瑞 《果树学报》2001,18(2):104-109
苹果是近年来用分子标记研究较多的果树树种。从苹果品种的鉴定、亲子关系的确定、种质的遗传与变异、重要农艺性状的筛选或遗传机理的研究以及遗传图谱的构建几个方面概述了分子标记在苹果上的应用现状 ,并对进一步的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评价、种子纯度鉴定、基因定位、数量性状的QTL分析、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包括抗痛、性型分化及单性结实、品质及农艺性状和抗逆)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对我国黄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随着时代发展,分子技术应用越发广泛,其中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多、多态性高、快速、便捷等优点,能够在分子层面上对黄瓜的农艺性状进行准确快速的选择。在黄瓜遗传育种中,分子标记对育种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已得到充分证明,因此,综述了分子标记在黄瓜果实相关性状(果实苦味、果皮光泽、果皮颜色和果刺等)、抗病性(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等)、品种纯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黄瓜分子标记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黄瓜主要农艺性状分子标记开发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广西特色果树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库的设计目标、系统结构、果树形态特征分类模块设计、功能模块。录入了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收集保存的80种果树,600多个品种(系)的8个信息板块(基本信息、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状、抗病虫害性状、分子标记和照片影像资料)等主要性状特征描述800多项。该系统是2014年广西科技开发计划项目课题,旨在探索建立完善的广西热带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从基于集群分离分析法、杂交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功能基因分子标记4个方面对苹果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在辅助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苹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揭示重要性状的遗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成熟黄瓜果皮红色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成熟瓜红色果皮自交系‘NCG127’(P1)和成熟瓜黄色果皮自交系‘9930’(P2)为试验材料构建F2遗传群体,对成熟瓜红色果皮R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黄瓜成熟瓜红色果皮性状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以256株F2分离群体为试材,应用群体分离分析(BSA)法筛选得到与R基因连锁的20个多态性SSR标记,构建了R基因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将R基因定位到黄瓜4号染色体上,物理距离为213.4 kb的区段内,两侧翼标记为UW019319和UW019203,与R遗传距离分别为0.8 cM和0.7 cM。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区段存在30个预测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们对果实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品质性状基因的表达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品质育种的发展。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途径。根据有关文献结合作者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葫芦科作物果实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与定位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葫芦科果实品质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果实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梨果实酸/低酸性状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八月红(Pyrus communis L.‘Bayuehong')×砀山酥梨(P.× bretshneider‘Dangshansuli')F1代杂交分离群体(共118株)为试材,测定了成熟果实的酸含量,从表型上分析了梨果实含酸量的遗传规律.利用225对源自梨和苹果基因组的SSR引物,结合分离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  相似文献   

14.
梨果实褐皮性状的SSR标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伟  王彩虹  田义轲  田伟  殷豪 《园艺学报》2010,37(8):1325-1328
以梨品种‘黄金’(Pyrus pyrifolia Nakai‘Whangkeumbae’)与‘砀山酥’(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Dangshansu’)的F1代杂交分离群体为试材,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对果实褐皮性状进行了SSR分子标记研究。通过对源自梨和苹果基因组的281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与梨果实褐皮性状相连锁的SSR标记CH01c06和Hi20b03,遗传连锁距离分别为4.8 cM和12.0 cM,据此,将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定位在梨公共遗传图谱的LG8上。  相似文献   

15.
SRAP分子标记预测萝卜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应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萝卜亲本遗传距离从而预测F1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为萝卜杂交种亲本的性状改良及F1杂种优势选配提供参考。选择来源不同、农艺性状有差异的11个耐抽薹萝卜亲本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30个杂交组合,运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萝卜亲本遗传距离以及其和萝卜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通过运用327个多态性SRAP标记来计算11个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其范围在0.162~0.486,且平均为0.291。亲本间SRAP标记的遗传距离与F_1杂种表现既有相关显著,也有相关不显著;与各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相关达到极显著、显著相关或不显著相关水平,表明SRAP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强弱,但其相关程度还不能准确地预测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桃果实非酸/酸性状AFLP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桃果实的甜酸是影响其风味品质和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也是育种中的重要选择目标。筛选与桃果实非酸/酸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于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指导意义。试验以69株京玉、美味正反交F1代群体为试材,采用AFLP与BSA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与甜酸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64对AFLP引物组合在两分离集群间的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组合产生多态性。单株验证结果表明,只有2对引物组合E-TA/M-CTC、E-AT/M-CTA产生的多态性片段与果实酸性状连锁,片段大小约140、200 bp,连锁距离分别为1.47、2.99 cM。  相似文献   

17.
Seedlessness is a desirable trait in citrus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breeding objective. In this study, we employed the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technique to find molecular markers linked to the seedless trait in the Ponkan mandarin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After screening with 72 primer pairs, 5 AFLP markers were identified that put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arget trait. Their association was also tested by analyzing the AFLP profile from pooled individual accessions. The five fragments were cloned and sequenced, and BLAST searches showed that four of the markers had high homology to functional genes, providing some promising information that may aid in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eedlessness in citrus. Based on the sequence information, eight specific primers were designed and eventually fragments AFLP-2 and AFLP-5 were successfully converted into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SCAR) markers. Thus, the markers detected could be useful for accelerating citrus breeding programmes by enabling early screening for seedlessness mutations using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相似文献   

18.
19.
黄瓜果皮光泽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果皮有光泽自交系‘1101’(P1)为母本,以3 个无光泽自交 系‘1116’(P2)、‘9930’(P3)、‘1107’(P4)为父本,分别构建6 世代遗传群体,对黄瓜果皮光泽性状 进行遗传规律分析和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黄瓜果皮有光泽性状由显性单基因G 控制,有光泽对无 光泽为显性。利用‘1101’ב1116’的F2 群体,结合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 BSA)筛选得到了30 对与黄瓜果皮有光泽基因G 相关的SSR 标记,将该基因定位到黄瓜第5 染色体上, 侧翼标记为CS28 和SSR15818,遗传距离分别为2.0 cM 和6.4 cM。两侧翼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为454 kb, 在该区域中共预测了177 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