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筛选最适宜渭南市玉米 / 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种植的玉米品种,在 2 行玉米 4 行大豆种植模式下,以 9 个玉米品种(郑单 958、陕单 650、陕单 660、西蒙 168、金科玉 3306、中玉 303、东单 1331、陕单 630、黄金粮 MY73),大豆品种齐黄34 为试验材料,进行玉米品种的筛选,对 9 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陕单 650、西蒙 168、黄金粮 MY73 综合农艺性状好,生育期适宜,产量优势大,每 667m2 产量分别达 564.6kg、560.5kg、563.4kg,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纯经济效益可观,分别为 1395.7 元、1385.6 元、1392.8 元,可以作为陕西省渭南市玉米 / 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石河子地区麦后复播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复播和常规管理条件下的20份玉米品种的生物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调查,以筛选出高产优质复播青贮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在石河子地区,复播青贮玉米7月15日播种、10月15日收获时,新玉9号生物产量可达4 713.33 kg/667 m~2,蛋白质含量达7.4%。综合分析生物产量和农艺性状,新玉9号在参试品种中表现突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青贮玉米有整株青贮和粮饲兼用两种主要利用方式,一些通过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具有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均较高的特点,而实现经济效益最优最终决定青贮玉米的推广和应用价值。以京科青贮516和农大108两个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乳熟期整株产量、完熟期子粒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差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关的分析与研究,综合比较,整株青贮经济效益要高于收获子粒,京科青贮516在60000株/hm2密度乳熟期生物产量、成熟期子粒产量均最高,不同收获期的所有组合中经济效益居第1位和第2位,乳熟期效益为7113.9元/hm2,完熟期效益为6947.7元/hm2,对乳熟期和完熟期的经济效益值进行成对数据t测验,t=1.775,t0.05=2.571,t  相似文献   

4.
小麦—玉米周年生物节水栽培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小麦—玉米周年栽培中提高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于2008—2009年栽培季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当前胶东地区推广种植的13个小麦品种与14个玉米品种为供试作物进行小麦—玉米周年生物节水栽培品种筛选试验,以小麦全生育期不灌溉、拔节期灌溉1次与拔节、灌浆期灌溉2次3个水分供应水平、玉米全生育期不灌溉与开花期灌溉1次2个水分供应水平处理,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产量在5992.485kg/hm2~10045.500kg/hm2之间,水分利用效率(WUE)在14.314kg/(hm2·mm)~24.238kg/(hm2·mm)之间,玉米品种产量在7118.535kg/hm2~12220.700kg/hm2之间,WUE在13.467~26.124kg/(hm2·mm)之间,根据产量、耗水量、WUE、灌溉水生产效率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小麦品种分为5类,玉米品种分为4类。在小麦生育期内降水250mm、玉米生育期内降水460mm左右时,济麦21、青丰2号、济麦22、DH155等4个小麦品种与先玉335、鲁单981、登海3622、蠡玉16、丹玉86等5个玉米品种具有高产高WUE的特点,可作为小麦—玉米周年生物节水栽培中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5.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是农业生产上的一大优势作物.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要想把棉花种好,增加经济效益就必须掌握以下关键栽培技术。 1 选准良种 在棉花生产中,使用优良对路的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有了优良品种。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以获得较多的收成。不同的品种.产量质量表现不一样,高产优质的棉花良种.在同样的管理条件下,不仅产量得到提高.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田实验,研究了玉米在不同栽培模式奈件下对玉米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免耕秸秆覆盖栽培条件下产量达6969kg/hm^2,产值达9756.6元/hm^2,纯收入达4926.6元/hm^2,投入产出比1:2.02,与玉米翻犁不覆盖秸秆相比,产量和纯收入分别增加了13.5%和14%,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玉米免耕秸秆覆盖技术促进产量产值的增加,且具有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减轻病虫害和劳动强度等优点,充分体现了玉米免耕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2001—2002年研究了春玉米、夏玉米单株定向栽培有机生物复合肥不同底肥施用量对玉米生物学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就产量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产量≥550kg/667m^2,经济效益好的肥料用量区间为30.0245~96.68kg,其最高产量为604.81kg/667m^2,纯收入为348.3元/667m^2。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8.
选择8个玉米品种进行施用生物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氮肥、磷、钾肥及有机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玉米施用生物肥与不施用生物肥其经济性状、产量有明显差异,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济性状有明显差异;施用生物肥对不同玉米品种的经济性状、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品种与生物肥的互作亦达到极显著水平;施用生物肥对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且这种作用品种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砂薄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钾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砂质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钾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砂质潮土地冬小麦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钾量150kg/hm2(基肥:追肥=5:5)的经济效益最佳,增产822.7 kg/hm2,每公顷增收724.1元,产投比为2.42;玉米生产也以施钾量150kg/hm2分次施用为最佳,增产1368.4kg/hm2,每公顷增收1281.7元,产投比为2.5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施钾量为150 kg/hm2时,两季连续分次施用钾肥经济效益最佳,施钾量为300 kg/hm2时,小麦分次施用钾肥而玉米不施钾肥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7个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高油品种黑农41号在窄行密植条件下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以处理组合3效果最好,基本模式为行距28cm、保苗36万株、施二铵50kg、尿素5k、生物钾15kg/hm^2,试验获得产量4085.8kg/hm^2,增加经济效益2580.9元,为黑农41号高产优质节本高效施肥技术的最佳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1.
邓仕琴  邓毅 《耕作与栽培》2013,(5):39-40,28
为促进绥阳县玉米生产,进行了不同NPK用量对新中玉801、黔单100、金湘369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各施肥处理上黔单100的单产水平均高于新中玉801和金湘369,在施肥方面黔单100在施纯氮12kg/667m2、施P205量12kg/667m2、施K2O量20kg/667m2产量最高,适合在绥阳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寻求贵烟5号适宜施氮量,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贵烟5号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贵烟5号团棵期农艺性状和现蕾期总叶片数的影响不大,对现蕾期最大叶长宽影响较大,根、茎、叶干重分别在栽后50d、40d、30d之后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施氮量6.5kg/667m2和7.5kg/667m2均满足优质烟的要求;大田生育期、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施氮量6.5kg/667m2分别为138d、176.2kg/667m2,施氮量7.5kg/667m2较3.5kg/667m2长15d、高27 kg/667m2。而产值、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均价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最大均为施氮量6.5kg/667m2,分别为3760.3元/667m2、43.29%、86.69%、21.87元/kg,较其他处理高273.9~1041.3元/667m2、1.67%~16.6%、3.93%~19.04%、1.14~3.65元/kg;综合农艺性状和产质可知,6.5kg/667m2为贵烟5号的适宜施氮量。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兴农单1号育苗移栽最佳栽培密度,进行了2800株/667m2、3200株/667m2、3600株/667m2、4000株/667m2、4400株/667m2、4800株/667m2 6个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密度为4000株/667m2,单产最高,达823.8kg/667m2,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指导农户生产,进行了6个不同施肥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菜施肥量为清粪水1500kg/667m2,尿素20kg/667m2,普钙50kg/667m2,氯化钾13kg/667m2,单产高,经济效益好,可在遵义县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玉米施用沼液的效果,特设沼液喷施、尿素溶液喷施和清水喷施(ck)3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沼液喷施、尿素喷施与清水喷施下玉米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沼液喷施的平均增产62.9 kg/667m~2,增产率达13.2%,净增收56.1元/667m~2;尿素喷施则只增产不增收,平均增产为24.0 kg/667m~2,增产率达5.1%,但净增收出现了负值,为-52.8元/667m~2。试验表明合理的利用沼液,对玉米的增产增收有重要作用,应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绥阳县水稻施肥3414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稻施肥“3414”小区试验,经方差、多重比较,氮磷钾不同处理间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显著性,回归分析表明,在绥阳县水稻每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N)11.60kg、磷(P2O5)6.75kg、钾(K2O)7.49kg,水稻可获得最佳经济产量为:827.13kg/667 m2.  相似文献   

17.
以课题组前期从多个品(系)马铃薯中筛选出的钾高效马铃薯HKE-1和HKE-2为材料,与大豆进行套作试验,马铃薯/玉米套作,马铃薯、大豆、玉米净作为对照,研究马铃薯、大豆在行比为2:1和2:2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情况。通过对各种栽培模式下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薯/豆在行比为2:1栽培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较好,材料HKE-1的薯/豆套作纯收益为2546.79 元/667m2,HKE-2的薯/豆套作纯收益最高,为2678.11 元/667m2,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密度、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正大999和黔单100为试验材料,利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栽培密度中,以3168株/667m2产量最高,3669株/667m2次之,其后是2835株/667m2和2501株/667m2,以2168株/667m2最低。通过多重比较表明,3168株/667m2有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黔单100产量高于比正大999,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探讨不同氮肥水平对常规稻和杂交粳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于2008年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以辽星1号和辽优523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处理下供试品种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产幅度明显下降。氮肥施用量为15kgN/667m2,辽星1号和辽优5238的产量分别为636.7 kg/667m2和637.3 kg/667m2,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吸收氮素的总量提高,氮素生理利用率、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率和氮素稻谷生产率随之降低。在低氮水平下,辽优5238有较强的氮素吸收能力以及向籽粒转化运输的能力,并且同一产量水平下,辽优5238比辽星1号更省肥。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兴农单5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对玉米新品种兴农单5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兴义市兴农单5号单产达到688.15kg/667m~2以上产量的栽培方案为:种植密度4387~4546株/667m~2,氮肥26.08~29.33kg/667m~2,磷肥16.04~19.30kg/667m~2和钾肥7.12~8.79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