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海南岛槟榔种植地土壤质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对海南岛东部自然区不同种植年限的槟榔种植地土壤菌类和数量及其土壤养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槟榔种植地中土壤菌类区系发生变化、微生物活性降低和土壤地力发生退化。  相似文献   

2.
正蔬菜和食用菌同棚室生产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既科学又经济,不仅可使蔬菜和食用菌获得双高产,增加种植收入,而且可提高土地、光热等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改善和提高了生态环境和效益。这里介绍五种菜菌同棚高效生产模式,具体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棚室特点、种植季节、菜菌类型等情况灵活运用,合理  相似文献   

3.
<正>为加快农业物联网成熟应用模式的推广应用,近期农业部在重庆召开的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作交流会上推出了《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推介汇编2015》,集中发布了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综合5大类共116项可复制、可推广的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其中包括大田种植类14项。此次发布的14项大田种植类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囊括作物种类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果树、菌类等,应用模式包括智能灌溉、土壤墒情  相似文献   

4.
木腐菌与草腐菌宜分场所制种和种植。草腐菌类菇种的制种和栽培都需将培养料发酵处理,在发酵期间,病菌和蚊蝇害虫大量繁殖,同时木腐菌类菌种也处于制种发菌期,相互间在同一环境下操作。病虫害易交叉感染。只有分开场所,分别制种,才能保持木腐菌类菌种场和栽培场地的清洁卫生。  相似文献   

5.
蔬菜和食用菌同棚室生产,是一种新型的既科学又经济的种植方式,它不仅可使蔬菜和食用菌均获得高产,增加种植收入,而且可提高土地、光热等资源的利用率,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和效益.这里介绍菜菌同棚高效生产的5种好模式,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棚室特点、种植季节、菜菌类型等灵活运用,合理安排,定能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哈尔滨市呼兰区金桥材料厂始建于1998年,是黑龙江省大棚骨架生产较早的厂家之一,是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也是黑龙江省绿色科技研究会理事会员单位。经过15年的发展现有员工50多人。可年产大棚10000栋,"金果实"牌系列产品有热镀锌方管大棚、圆管单骨架大棚、双骨架钢架大棚、无机玻璃钢大棚,跨度从6米到12米,也可根据用户需求订做,产品适用于水稻育苗、蔬菜种植、菌类种植和保护地葡萄栽培。经过努力产品已销往吉林以及黑龙江各  相似文献   

7.
《油气储运》2007,(2):59-59
一、应用范围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简称纳米863)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食用菌、药用菌及珍稀菌类种植,包括平菇、香菇、木耳、草菇、金针菇、滑菇、灵芝、猴头菇、姬松茸等。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人都爱吃各种菌类食物,味美可口又极具营养价值,菌类含有多种维生素,铁、锌、铜、硒、铬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可补充微量元素的不足。菌类食物有哪些?吃菌类食物有什么好处?木耳:益智健脑,清肺益气,养胃通便木耳性平,味甘。具有益智健脑,清肺益气,养胃通便,活血化瘀等功效。中医临床用来治疗肠风、血痢、血淋、崩漏、痔  相似文献   

9.
<正>在山洞内种植食用菌能充分利用废弃空间,节省土地。洞内四季恒温,适宜菌类生长,节省了控温、控湿的设备成本。洞内种植的食用菌口感好、营养价值高。食用菌山洞种植模式克服了季节性种植集中上市的弊端,在销售上打好"反季牌",收入可观。本视频以秀珍菇为例介绍山洞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10.
白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菌类,随着白金针菇鲜销市场的开拓,白金针菇行情稳中有升,生物效率可与黄金针菇持平,而销售价格却比黄金针菇高20%~30%,从而激发了广大菇农的种植积极性。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用优良菌种菌株为F21,其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11.
张焕想 《河南农业》2009,(12):54-54
目前,在冬季大棚生产中,由于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及立体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等原因,影响了冬暖式大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平菇冬季生产则需要增温保湿,单纯种植成本高。为此,我们根据南乐县绿色植物与菌类异养生长的规律及特点,总结出了黄陬与平菇立体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日光温室多元立体复合间作套种,可以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冬暖大棚黄瓜与食用菌立体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冬季大棚生产中,由于存在着种植单一、复种指数及立体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等原因,影响了冬暖式大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食用菌冬季生产则需要增温保湿,单纯养殖成本高.为此,我们根据绿色植物与菌类异养生长的规律及特点,总结出了黄瓜与食用菌立体栽培模式,提高了大棚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河南南阳是食用菌适生区,当前主要种植草腐菌和木腐菌两大类.木腐菌以木材为主要营养源,如香菇、木耳、灵芝和猴头菇等.草腐菌类以吸收禾草秸秆(稻草、麦草等)腐草中的有机质作为主要营养来源的菌类,草腐菌栽培主要原料为作物秸秆,无需消耗林木资源,主要生产双孢菇、白灵菇、杏鲍菇、草菇、鸡腿菇等.南阳生产的木腐菌类香菇、木耳和猴头菇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而生产的草腐菌类比例较小,大量秸秆等原料得不到有效利用.如何快速发展草腐类食用菌,是摆在南阳市有关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四海集萃     
国际热带所试验用菌类治蝗虫(刘儒庭)设在尼日利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试验用菌类治蝗虫取得成功。这种菌类的学名叫metarhizium,对蝗虫的杀伤力很大。它的孢子附着到蝗虫身上之后会破坏这种昆虫的外皮,即它的外甲,然后侵入它的肌体,很快将其杀死。主持这项研究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的昆虫学家朗格·瓦尔德说,由于蝗虫吃同类的尸体,因而可大大减少使用这种菌类的数量,从而降低杀虫成本。据报道,使用这种菌类灭蝗每公顷大约成本为2万里拉(约合9美元),与使用化学杀虫剂的成本差不多,但这种菌类的有效期更长,而且它只作用于蝗…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2005,(5):26-26
种类: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按其作用机理可以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类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其中根瘤菌肥料又可分为慢生根瘤菌和快生根瘤菌;固氮菌类肥料又可分固氮根瘤菌和根际联合固氮菌;解磷菌类肥料有有机磷细菌和无机磷细菌。按其制品内含可以分为单纯的微生物肥料和复合(或混合)微生物肥料。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和液态两类。作用机理:1.增进土壤肥力施用固氮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解磷、解钾微生物肥料,可以将土壤中难溶的磷、钾分解出来,转变为作物能吸收利用的磷、钾化合物,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2.制…  相似文献   

16.
灵芝是喜阴耐热菌类,分布广,栽培技术易掌握,对土地要求不高,很适合在林下及大棚种植,房前屋后、闲散土地都可以建棚种植。灵芝的生长周期仅需3个月,采收后还可利用棚体栽培其他食用菌。目前,灵芝的市场前景不错,经济效益较好,每667平方米(1亩)约产干品220千克,收入可达4.5万元。一、建棚地点的选择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不同水分管理时期对稻田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的作用效应,利用长期定位监测试验比较分析单季稻不施肥、单季稻单施化肥、烟稻轮作 3种种植模式和淹水期、排干期 2种水分管理条件下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烟稻轮作模式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分别比单季稻模式提高了 32.88%~34.79%和 38.22%~44.39%。淹水期稻田土壤可溶性总氮以可溶性有机氮为主,占 56.06%~62.54%;排干期以硝态氮为主,占 62.34%~74.05%。烟稻轮作模式可显著提高淹水和排干条件下稻田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和铵态氮质量分数,但对硝态氮质量分数的影响不明显。相较单季稻处理,烟稻轮作模式提高了稻田细菌Sobs、Shannon和Ace指数。好氧或兼性厌氧的酸杆菌属、黄色杆菌属均是3种水稻种植模式的优势菌属。3种种植模式淹水条件下稻田脱硫弧菌属、互营杆菌属等硫酸盐还原菌类存在显著差异,排干条件下硝化螺旋菌属也存在显著差异。淹水条件下烟稻轮作模式稻田土壤甲烷氧化菌相关的甲烷氧化单加氧酶基因α-亚基(pomA)的绝对丰度比单季稻处理降低了18.45%~18.54%。可见,水稻种植的淹水期和排干期的土壤可溶性氮组成和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而烟稻轮作模式较单季稻模式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硫酸盐还原菌类细菌丰度,降低产甲烷菌相关的甲基辅酶M还原酶基因丰度。  相似文献   

18.
木垒县从2000年起,新建和改建了一批温室大棚,投产大棚748座;生产蔬菜可达2462吨,实现收入600余万元。在蔬菜、菌类大棚的种植中,每天卷放草帘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农活,木垒县农机局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积极开展了机械化卷帘技术推广,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鲍鱼菇别名台湾平菇,为担子菌类侧耳科侧耳属食用菇菌类,营养丰富,肉质肥厚,风味独特,是人们比较理想的菌类食品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季节安排。鲍鱼菇是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以20~33℃为宜,最适25~28℃。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2℃,最适宜27~28℃。25~30℃时能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适宜种植粮食和菌类的大田,推广粮菌共育创新技术,解决"三农"存在的观念、技术、基础、信息等问题,在生产实践中,探讨解决办法和对策,发展效益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