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蔬菜因复种指数偏高,其土传病害的发生日益严重,苦瓜的枯萎病更是普遍发生,给苦瓜生产带来毁灭性损失。苦瓜枯萎病一般发病率为10%~50%,有的田块甚至达到100%,严重影响其产量和收益,致使菜农种植积极性受挫,种植面积锐减。苦瓜嫁接栽培可从根本上克服重茬连作障碍,有效地防止枯萎病,一般种植667m^2增产20%-60%,而嫁接栽培死亡率仅为1%-3%。这一技术也可在其他蔬菜如西瓜、茄子、黄瓜等作物栽培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吕立新 《吉林蔬菜》2016,(11):19-20
近年来,蔬菜生产基地因常年复种蔬菜,其土传病害的发生日益严重,苦瓜的枯萎病更是普遍发生,常给蔬菜基地的苦瓜生产带来毁灭性损失.苦瓜枯萎病一般发病率为10%~50%,有的田块甚至达到100%,严重影响其产量和收益,致使农民种植积极性受挫,种植面积锐减.苦瓜嫁接栽培技术在生产上进行应用,一般嫁接栽培死亡率为1%~3%,从根本上克服了重茬连作障碍,有效地防止了枯萎病危害,一般种植亩增产20%~60%.  相似文献   

3.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是本地的瓜类主栽品种,由于多年连作引起枯萎病发生严重,产量逐年下降.1999年开始本市平和县山格镇以丝瓜为砧木进行反季节嫁接栽培,基本克服了枯萎病的发生,死亡率控制在1%~3%,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蔡甸区徐尹邓村苦瓜栽培历史悠久,面积近133.3 hm2.由于常年种植,近几年枯萎病发病严重,使苦瓜几乎绝收.2008年3月武汉维尔福种苗有限公司为蔡甸嫁接苦瓜苗6 000株,种植面积共2 hm2,在发病季节表现良好,100%抗枯萎病.现将嫁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福建西瓜、苦瓜嫁接栽培的发展过程及苦瓜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福建省西瓜、苦瓜嫁接栽培的发展过程,并对福建省各地苦瓜嫁接栽培技术经验进行了介绍,旨在普及瓜类枯萎病防治新技术和适宜的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蔡甸区徐尹邓村苦瓜栽培历史悠久,面积近133.3hm2。由于常年种植,近几年枯萎病发病严重,使苦瓜几乎绝收。2008年3月武汉维尔福种苗有限公司为蔡甸嫁接苦瓜苗6000株,种植面积共2hm2,在发病季节表现良好,100%抗枯萎病。现将嫁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苦瓜疫病是苦瓜连作重茬及轮作时间不够的保护地苦瓜栽培的重要病害,其田间发病率高达25%~35%,死株率亦超过10%.利用嫁接栽培和未嫁接栽培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对其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栽培极显著降低其发病率和死株率,在现实生产中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瓜种植轮作困难,出现了连作现象,导致枯萎病严重发生,阻碍了西瓜生产的发展。西瓜嫁接栽培是克服连作障碍,防止枯萎病发生的有效技术措施。西瓜嫁接栽培对比试验初试结果表明,用瓠瓜砧嫁接的西瓜对枯萎病防治效果好,产量高,品质无异常,口感与未嫁接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平和县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因常年复种蔬菜,苦瓜枯萎病发生严重,一般发病率12%~35%,严重影响产量及效益.1999-2002年3年来推广嫁接栽培技术,面积达667 hm2以上,一般死亡率在1%~3%,大大控制了死亡率,增产增收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西瓜连作 3~ 5年的瓜地枯萎病发生特别严重 ,采用换品种和药剂防治效果甚微 ,严重的制约了西瓜生产的发展 ,近年来 ,笔者在灌阳县合龙和大仁村进行了西瓜嫁接栽培试验和推广。1 西瓜嫁接栽培试验概况1 .1 不同砧、穗组合 ,对嫁接西瓜苗成活率的影响 为了摸索出最佳的砧、穗组合 ,笔者选用了细腰葫芦、大葫芦、长柄葫芦、南瓜四个砧木品种 ,以新红宝品种作接穗 ,采用顶插嫁接方法 ,进行了嫁接成活率的试验。其结果 ,嫁接成活率在 88.2 %~ 92 .6% ,尤以南瓜、长柄葫芦、细腰葫为优 ,但南瓜作砧木的嫁接西瓜易白心而影响品质 ,所以一般选…  相似文献   

11.
西瓜嫁接防病效果试验与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瓜种植轮作困难,出现了连作现象,导致枯萎病严重发生,阻碍了西瓜生产的发展。西瓜嫁接栽培是克服连作障碍,防止枯萎病发生的有效技术措施。西瓜嫁接栽培对比试验初试结果表明,用瓠瓜砧嫁接的西瓜对枯萎病防治效果好,产量高,品质无异常,口感与未嫁接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碧秀苦瓜嫁接网式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碧秀苦瓜在四川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我省重要的夏秋瓜类蔬菜,但由于复种指数增加,土传病害严重,特别是枯萎病,有的地块发病率达30%-50%,甚至100%,给碧秀苦瓜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目前还没有预防苦瓜枯萎病的有效药剂,嫁接是当前解决苦瓜枯萎病为害的有效方法之一。从2003年开始,我们专门对碧秀苦瓜进行了嫁接技术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孙永 《现代园艺》2010,(7):40-41
<正>黄瓜枯萎病,又叫萎蔫病,蔓割病,是设施栽培黄瓜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一般幼苗期发病较轻,当根瓜开始采摘时,如管理不当,发病逐渐加重,多年重茬的黄瓜棚很快会蔓延全棚,严重影响大棚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黄瓜嫁接,是预防枯萎病发生的最好方法。但近年来有许多菜农反应,黄瓜嫁接栽培枯萎病仍有零星发生,个别棚发生还很严重。通过走访农户,了解和掌握农户黄瓜嫁接育苗和栽培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嫁接黄瓜发生枯萎病的原因,提出如下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廷策 《广西园艺》2003,(3):32-32,J001
西瓜是广西邕宁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已由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的每年 0 6 6 7万hm2 左右 ,发展到 2 0 0 1年的 1 6 82万hm2 ,种植面积增长了2 5倍。西瓜枯萎病是西瓜主要的病害之一 ,对西瓜生产影响很大。笔者通过对比分析邕宁县近 12年(1990 2 0 0 2年 )来西瓜枯萎病发生变化与推广应用西瓜嫁接栽培的关系 ,证明西瓜嫁接栽培措施具有长远控制西瓜枯萎病发生的效果。结合西瓜无公害生产的发展要求 ,认为西瓜嫁接栽培将在今后的西瓜枯萎病防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 近年来西瓜枯萎病发生特点1 1 发生程度 依据邕宁近 12年来…  相似文献   

15.
培育薄皮甜瓜嫁接壮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皮甜瓜(CucumismeloL.var.makuwaMakino)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普遍栽培,近年来逐渐向保护地栽培发展,现已成为保护地内种植结构中效益最佳的作物之一.然而薄皮甜瓜重茬种植枯萎病发生严重,可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制约了薄皮甜瓜生产的发展,嫁接作为克服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在国外已成功应用,但在我国,薄皮甜瓜嫁接技术尚未普及,目前,如何培育薄皮甜瓜嫁接壮苗,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发生,已成为薄皮甜瓜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参照国内外在葫芦科植物属或种间嫁接防病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在西瓜、黄瓜嫁接防治土传病害的成功经验,对培育薄皮甜瓜嫁接壮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2015年江西省西瓜种植面积3万hm2,产值13.5亿。西瓜是近几年来江西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农民致富的首选作物之一。由于西瓜生产呈现的产区化生产特点,且受耕地面积的限制,不可避免地造成连茬种植,瓜区枯萎病发病率30%以上,造成西瓜减产乃至绝收,极大地阻碍了西瓜生产的稳步发展。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抗西瓜枯萎病的品种和防治枯萎病的特效药,大量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嫁接栽培是防治西瓜枯萎病最有效的措施。为提高瓜农的种植效益,本文介绍了适宜江西省推广的西瓜嫁接栽培新技术及其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西瓜连年种植容易发生严重枯萎病,而嫁接西瓜苗能很好地防止枯萎病的发生,并使其轮作年限缩短为1-2年,如果配合适当的土壤消毒和较好的清理残株工作,甚至可以连年种植。因此西瓜嫁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因管理技术不到位,使西瓜嫁接成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柳砧二号是以日本砧木品种A6为母本,当地野生番茄种K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的番茄砧木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根系发达,无限生长型,叶小,叶色浅绿,7~8节始花,果实圆球形,大红,平均单果质量17 g.嫁接亲和力强,耐热,耐湿,高抗青枯病,中抗枯萎病,嫁接栽培增产效果显著,增幅达25.9%~100%.适宜番茄产区特别是番茄青枯病发生区作砧木嫁接番茄栽培.  相似文献   

19.
<正>苦瓜嫁接栽培能有效防治枯萎病、疫病,发病率分别比实生苗降低91.6%和92.8%。嫁接时砧木保留1片子叶或不保留子叶可降低侧枝发生率,保留2片子叶可提高嫁接成活率,生产上可以根据劳动力是否充足选择适宜嫁接方法。近年来,随着苦瓜在市场上的销量逐年增加,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同时生产上也不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20.
西瓜嫁接栽培是防止西瓜发生枯萎病的有效栽培技术,且西瓜嫁接栽培可节约用肥25%左右,增产15%~20%。但对于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民来说,要建造规范化的嫁接西瓜设施是难以企及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开发出易于瓜农接受且效果显著,广大瓜农都能自己动手进行西瓜嫁接栽培的简易实用新技术。目前在浙江永嘉县各地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