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治水与兴林     
治水之根在治山,治山之本在兴林。经历了无数次洪灾之后,人们渐渐认识到,单纯就治水而治水,忽视治山,忽视森林的作用,水是治理不好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投入大量人财物力,修大小水库8万余座,堤防20余万km,改变了旧中国洪水肆虐、民不聊生的局面。但是灾后深思,为何治洪不断,洪灾频率反而加快,灾情加重?原因是重治水、轻治山,忽视森林的功能所致。l国外的治水经验日本、欧洲和北美国家,根治水患的共同措施是“治山”。日本人口密度大,山地占85%(我国占69%),治山是一个典型。特点是:历史…  相似文献   

2.
日本举国上下高度重视治山,认为一个国家“不能治山就不能治国”。 为什么给予治山事业这样高的评价呢?围绕着这个问题,代表团从本州的关东到关西,又跨越宗谷海峡遍访北海道各地,历时三周,考察了京都靠山的音羽谷,兵库县的六甲山,奈良县的十津川,青森县的衡立泽台地,胆振县的有珠山,札幌左近的羊蹄山,枥木县的足尾山和男体山等十多处治山场所。沿途广泛地与都、道、府、县、民间团体、大学和科研机关的治山专业人员接触交谈。耳濡目染,逐渐对日本称誉为治国大计的治山事业加深了理解。  相似文献   

3.
治水在治山治山在治林——邢台县西部山区洪水灾害考察报告许云龙毕君马增旺(河北省林科院石家庄050061)郝振祥尹春山(邢台市林业局)赵莲芝(邢台县林业局)1996年8月3日至4日邢台县西部山区发生特大洪灾,给山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县林业...  相似文献   

4.
今年四月,我随杨钟同志率领的中国林业代表团就日本国土绿化和林业问题进行了考察。人们都知道,二次大战期间及战后一段,从1939年至1949年,日本森林一直在过伐、乱伐,全国共采伐森林近800万公顷,由于更新造林未跟上,造成了150万公顷的迹地荒山,森林蓄积量只剩下18亿立方米,十年减少了10%。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主要致力于荒山造林绿化,恢复森林;六十年代至今,重点转向治山治水,全面治理和改善自然环境,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截止1984年,森  相似文献   

5.
治山是日本林业的一项主要任务,1960~1986年已完成6个治山五年计划,总投资达42 549亿日元,相当于同期治水总投资264 300亿日元的16.1%。据报道,第7个五年(1987~1991年)治山计划将超额完成。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消长量的大小与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以及危害程度有着十分明显的因果关系,在防灾减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我国西南特大旱灾,充分证明了"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在于兴林",通过阐述森林资源的消长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分析我国森林资源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与价值,得出:"必须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才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治水之本在于治山人们常用“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来描绘自然界山川秀美的景色。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无数例证,揭示了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治水必先治山,山青方能水秀”。反之,只能是“穷山恶水”。这里我们不妨引用科研数据进行论证。据四川省林科院多年...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自1897年以来日本治山治水的历史,介绍了治理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治水之本在治山白丁水──生命之源,你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天于地旱、洪涝灾害,不要怨天怨地,让我们反思一下,深刻认识林与水、治山与治水的辩证关系,才能根治洪魔旱鬼的侵袭,维护生态平衡,造福于人民。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0.
我们安徽省林业友好代表团一行于1997年1月赴日本高知县进行了山区林业综台开发考察,重点考察了林业组织机构、木材加工、林道建设、治山工事、森林保护、自然保护置建设等项目,其中不乏有借鉴之处,本文介绍林业组织机构中的一种——森林组合。  相似文献   

11.
应日本道路绿化保全协会会长前田光嘉先生邀请,我们对日本道路绿化、治山、治水、国土整治进行了考察,现就考察情况作一报告:(一)关于道路绿化 日本的道路绿化主要是指近30多年来高速么路及其配套的机动车道的绿化,做到了路修到那里,就绿化美化到那里.日本道路绿化具有高层次、高水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坚持山江湖林综合治理是根治长江洪灾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江湖林的关系十分密切,山是水土流失之源,湖是水沙之库,江是联结山湖的纽带,林是防灾减灾之本。森林植被减少造成山江湖关系失调是导致长江水灾频繁发生和损失日益加重的主要原因。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水之要在于还湖,治山、治江、治湖之道在于兴林。只有坚持山江湖林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山江湖关系,才能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业标语集锦森林像水库有利农林牧雨多它能蓄雨少它能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林业是水利的源泉治山治水治穷根植树造林是根本治穷之本在治山治山之本在兴林绿化祖国春常在改革自然抗灾害林茂才能粮丰山青才能水秀农业是基础水利是命脉林业是屏障森林是地球的保姆人类的益友财...  相似文献   

14.
林业谚语     
△山上开荒,平地遭殃。△山低一寸,河高一丈。△山上一片黄,山下泥泥浆;△山上一片绿,山下流水清。△山蓄水,水养林,林保士。△治田必治水,治水必治山,治山必造林。△山上没有树,水土保不往;山上栽了树,等于修水库。△一裸大树,蓄水千担;千亩森林,造福后代。林业谚语@邓呜$铜鼓县公安局三科~~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林业治山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国土面积小,山坡地又占了国土面积的大半,森林占的国土面积虽然比较大,但人均资源少,并且天然林多,人工林少,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和环境日益恶化等原因,所以日本历来重视防护林,把林业治山作为基本国策之一,特别是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和划定,与各类防护林的建设紧密相连。早在几百年前,日本便有了治山防灾理论。从1911年起,到1948年止,日本曾连续进行过两期有组织的森林治水工作。二战后头几年,由于乱伐森林,洪水、泥石流、崩塌等灾害频起,全国年均受灾损失额在2500亿日元。1953年,日本在内阁中成立了治山治水对…  相似文献   

16.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防灾减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998年我国大江南北的特大洪涝灾害,充分证明了“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道在于兴林”的科学道理。通过阐述森林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福建省森林防灾减灾的基本功能,提出森林防灾减灾的对策措施,旨在抛砖引玉,共商防灾减灾之大计。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作为承担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重要职能部门,包头市林草系统综合考虑全市生态建设布局和防沙治沙实际,精准安排部署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养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  相似文献   

18.
突泉县位于内蒙古兴安盟西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和科尔沁沙地过渡地带,属浅山丘陵区。长期以来,由于受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县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风、雹等自然灾害频繁。据1986年卫星遥感资料测算,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58万亩,占总面积的35.2%,森林覆盖率仅为7.2%。针对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状况,全县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逐步认识到治山治水,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加快流域治理,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治山治水,种树种…  相似文献   

19.
《湖南林业》2007,(8):37-37
湖南省林业厅接待第四届珠洽会广西政府代表团5 ̄13日,省林业厅工作组接待了广西区人民政府穆虹副主席一行,并陪同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珠洽会期间的所有主体活动和赴岳阳、张家界、衡阳的考察。省林业厅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优质服务奖"。  相似文献   

20.
由于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黑龙江省龙江县水蚀区面积已达554.5万亩。其中水土流失45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6%,流失耕地25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6%。形成侵蚀沟5,420条,总长1,7000公里,吞噬良田122万亩。 穷山必定恶水,山青方能水秀。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