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王富林 《甘肃林业科技》1997,22(3):66-66,68
苹果幼树抽条防治王富林(张掖市林业局张掖734000)苹果幼树越冬抽条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普遍发生的问题。抽条会造成树冠残缺、树形紊乱,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以至全园覆灭,严重影响着北方寒冷地区苹果的生产和发展。苹果幼树抽条是指幼树越冬后枝条失水干枯的...  相似文献   

2.
苹果幼树在冬春交替季节,由于水分的失调而致枝条抽干,这种现象叫“抽条”。北方地区,六、七年生以下的幼龄苹果树常常出现抽条现象,轻者抽干当年生枝的秋梢或部分春梢,重者部分或全部主枝抽干,甚至地上都全部死亡。特别是富士苹果幼树期不同程度的抽条现象较其它品种更为普通而且严重.为了探讨防御苹果幼树发生抽条的有效方法,我们从1994年秋开始,连续三年进行了防抽干的各项试验,现将试验和实践中摸索出的几项防抽干、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措施报道如下.以供参考.一、加强幼树的秋季管理,增加起冬前村体的立并贮备,把不耐寒力…  相似文献   

3.
红富士苹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果树栽培业的“拳头”产品,因此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其幼树在越冬过程中常常发生抽条现象,即幼树的枝干表面皱缩,呈淡黄绿色,木质部也变硬失去弹性而出现脱水状枯死。抽条严重的新建果园,其抽条率达50%以上。下面谈谈红富士幼树抽条的原因与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4.
乌盟察右后旗位于内蒙古高寒干旱地带。冬季严寒而漫长,春季干旱风大,气温剧变,苹果定植后1~3年连年抽条,重则全株死亡,轻则部分枝条抽干,严重影响着果树生产的发展。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后,减轻了幼树抽条现象。根据生产实践,初步提出高寒干旱地区预防苹果幼树抽...  相似文献   

5.
苹果幼树越冬抽条原因及防止措施赵维岐,马翠芬(迁西县林业局064300)苹果幼树抽条是一种枝条春天干皱枯死的现象,是果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对抗寒力差的品种更为严重。抽条的树长1、2年的枝或地上部全部干缩死亡,由基部重新长出旺枝,造成树形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前阿克苏地区大面积发展核桃,但新栽核桃幼树抽条现象时常发生,严重制约了地区核桃产业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核桃抽条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1核桃幼树管理 1.1土壤管理一般以夏季和秋季进行。夏季要进行浅锄,及时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深度不超过10cm,锄下的杂草在树下腐熟,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杂草争夺水分、养分,促进幼树的生长发育。秋季要深翻土壤,时间在树落叶后,土壤上冻前进行,浓度为25—40cm。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云南省马关县金城林场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营造的4年生幼林的生长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生苗造林幼树的树高、地径、生物量干重指标都大于扦插苗造林的幼树,且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实生苗造林幼树的地径变异系数是扦插苗造林幼树地径变异系数的1.1倍;扦插苗造林幼树树高变异系数是实生苗造林幼树树高变异系数的2.8倍。  相似文献   

9.
我省西北部深山区,1~2年生核桃幼树(或更大些),越冬后,地上部表皮皱缩干枯,通常称作“抽条”,成为当地幼树安全越冬的一大问题。经研究证明,“抽条”并非单纯病虫害直接造成,而是根系处于冻土层不能吸收水分,而地上枝条大量燕腾失水,形成生理干旱而造成抽条。具体防止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Li-640002B型光合仪对生长在不同光环境下的水曲柳幼树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幼树对低光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0.512μmol·m-2·s-1的条件下正常生活。幼树光合速率最高可达13.0μmol·m-2·s-1,光饱和点(LSP)1000μmol·m-2·s-1左右,适生光环境为800~1000μmol·m-2·s-1。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核桃幼树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核桃幼树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张文越,彭树勋,庞献伟,张继亮(泰安市林科所)王钧毅(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宫传国(东平县大羊林业站)我省现有核桃幼树300多万株,由于实生繁殖,粗放管理,产量低、品质差,平均每公顷产量仅450kg左右。为探索适合我省核桃幼...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硫铁矿尾矿砂、确立硫铁矿尾矿砂为主要成分的矿山废弃地的调控利用措施,以不同铜(Cu)、硫(S)处理土壤中栽植的1年生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土壤中的不同Cu、S含量对1年生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u含量为48.80mg/kg时,致使1年生苹果幼树死亡。当土壤有效S含量>1 006.0mg/kg时,1年生苹果幼树的生长开始受到抑制;土壤有效S含量>1 590.7mg/kg时,1年生苹果幼树新梢生长量呈现迅速下降趋势;土壤有效S含量为2 404.5mg/kg时,致使1年生苹果幼树死亡。粗根Cu含量≥9.64mg/kg,S含量≥3 060.2mg/kg,树干Cu含量≥4.74mg/kg,S含量≥2 629.6mg/kg,1年生苹果幼树就会受毒害死亡。1年生苹果幼树各器官Cu元素分布规律为:细根>叶片>粗根>新梢>树干,S元素分布规律为:叶片>细根>粗根>新梢>树干。利用尾矿砂垫地时,要将混合后的土壤含S量控制在1 500mg/kg以下,尾矿砂比例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核桃1~2a生幼树生长旺盛,枝条成熟度差,遇早春风大、空气干燥、温度低,极易抽条,在北方比较寒冷、干旱的地区容易遭受冻害,造成枝条干枯。因此,为保证幼树的正常生长,防止冻害,应加强冬季防寒工作,减轻危害。  相似文献   

14.
幼树的认定     
在办理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中,常常涉及林木的数量。认定林木的数量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计算立木蓄积,另一个通过计算幼树的株数。对于立木蓄积,可以通过林业技术手段作出认定,如量胸径、测根径、称重量等;对于幼树,由于方法不太统一,在实际操作中则较难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果树抽条现象的调查研究,阐明了果树抽条的症状及发病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利用切接与劈接、套袋保湿与绑带全封保湿的不同嫁接处理方法进行八角(Illicium verum)幼树换种研究,选取出以绑带全封保湿为最佳的换冠方案,同时对套袋与绑带全封保湿方式进行组合应用,比较不同树龄与树高的八角幼树对换冠的影响,确定造林1-3年、1.0m左右的幼树为最适换冠对象。  相似文献   

17.
抚顺地区板栗幼树防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地区发展板栗已有很久的历史 ,但始终没有形成规模。主要是幼树冻害问题始终没有很好得到解决 ,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可以说幼树冻害成为制约该地区板栗生产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保证板栗幼树安全越冬 ,介绍几种简易的方法。1 埋土法  在 11月中旬以前 (土壤未上冻时 ) ,将板栗幼树向山弯倒 (在靠上坡一面的根部先放一锹土 ,以免幼树以直角弯折断 ) ,压土 2 0cm厚 ,翌年 4月份将土撤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效果好。缺点是稍费工时。2 包扎法  在 11月中旬以后 ,估计不再会有降雨时 ,用稻草、薄膜、纸张等包扎、捆绑板栗幼树 ,翌…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国南方特大冰雪灾害对南岭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冰雪灾害4 a后通过对南岭树木园内不同群落类型林下幼树的调查,分析不同群落林下幼树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林下幼树胸径主要集中分布在0.61.8 cm间,使群落垂直分层现象更为明显;各群落林下幼树物种的丰富度(S)显著(P>0.05)大于乔木物种的,林下幼树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基本处于0.50.6间,与乔木层无显著差异,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度直接影响林下幼树的生物多样性指标;不同群落类型林下幼树数量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落叶阔叶林林下幼树株数平均8 870株·hm-2,常绿阔叶林林下幼树株数平均7 160株·hm-2,针阔混交林林下幼树株数平均5 920株·hm-2,其中,鸭公树幼树分别占30.0%,13.3%、9.5%。减去鸭公树种子萌发产生的幼树外,不同群落类型林下幼树株数差异并不显著(P>0.05),动物传播使外源性树种鸭公树的种子在不同群落间散布,而以南酸枣为主要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林能够引入更多的种子。不同群落林下幼树均呈现聚集分布,其中,大规模聚集的鸭公树和牛耳枫在落叶阔叶林中趋于Poisson分布,而群落内部乔木树种通过种子散布萌发和根蘖萌条产生的幼苗,聚集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核桃栽植过程中的有效整地方法,采用表土作埂和表土回填2种方式研究了整地过程中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对核桃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平均树高分别为106.8cm、63.6cm,平均单株长枝数量分别为10个、4个,均为表土回填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1a生核桃幼树平均基径分别为2.13cm、1.22cm,表土回填显著大于表土作埂的。在0~20cm土层中,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1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77.7条、45.3条,表土回填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1~3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0条、6条,表土回填是表土作埂的1.67倍。在20~40cm土层中,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1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26条、87.9条,3~5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3条、8条,均为表土回填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在40~60cm土层中,表土回填和表土作埂的核桃幼树≤1mm的根系数量分别为134条、75条,表土回填极显著高于表土作埂的。因此,在整地的过程中,采用表土回填的土壤利用方式有利于核桃幼树和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文冠果幼树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元凯  黄琳  高巍  李煜延 《经济林研究》2012,30(2):52-55,117
为了研究文冠果幼树各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对3年生文冠果幼树的地径(A)、树高(B)、1年生苗高生长量(C)、1年生处分枝数量(D)、2年生主梢基部直径(E)、2年生主梢高生长量(F)、2年生主梢分枝数量(G)、3年生主梢基部直径(H)、3年生主梢高生长量(I)等生长性状指标进行了测量,并对各生长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幼树各生长性状指标间均有较大的变幅,这种变幅说明了文冠果幼树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多数生长性状指标间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