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杨雪峰  王艳玲 《饲料工业》2004,25(12):34-36
栏舍利用率,在现代专业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实行仔猪3~4周龄断奶,即早期断奶。但早期断奶仔猪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断奶后腹泻。据报道,断奶后头7d腹泻率为0.6%,8~13d增到32%,14~17d增到41.4%,22~28d降到8.4%,断奶后死亡率高达20%~30%,存活下来的仔猪大多生长发育不良,总增重下降约33%,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降低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仍是当前养猪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加以介绍,以供参考。1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原因1.1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补充苯甲酸对感染细菌性腹泻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将21 d断奶、平均体重为(6.31±0.12)kg的684头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未感染细菌性腹泻),感染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在断奶后7 d接种大肠杆菌K88 105 CFU/头,苯甲酸组饲喂基础日粮+5 kg/t苯甲酸,在断奶后7 d接种大肠杆菌K88 105 CFU/头。结果:对照组仔猪断奶后21 d的体重、1~21 d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感染组和苯甲酸组(P<0.05),同时,1~21 d饲料报酬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对照组和苯甲酸组仔猪断奶后42 d体重、22~42 d和1~42 d日增重、饲料报酬均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与感染组相比,对照组和苯甲酸组仔猪断奶后1~42 d的腹泻率分别显著降低29.93%和17.70%(P<0.05)。甲酸组仔猪断奶后42 d空肠pH较感染组显著降低7.48%(P<0.05),同时回肠pH较对照组和感染组分别显著降低6.09%和5.67%(P<0.05)。感染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苯甲酸组(P<0.05)。苯甲酸组回肠隐窝深度较感染组显著提高16.89%(P<0.05),而绒毛高度较对照组和感染组分别显著提高12.63%和13.92%(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5 g/kg苯甲酸可以降低细菌性腹泻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负面作用和腹泻率,同时可以降低回肠pH,改善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 [关键词]苯甲酸|腹泻|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3.
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水肿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肠杆菌是引起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 ,hani等 (1976 )报道 ,在瑞士对 330 1头断奶仔猪死后剖检 ,发现 5 7%患断奶后大肠杆菌性腹泻 (PWECD)和 2 2 %为水肿病 (ED)。jahn等 (1987)报道 ,在前东德 75 0 0 0 0头母猪的仔猪中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后仔猪死亡率为 1.8% ,每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 5 0 0 0万东德马克。Svensmark等 (1989)在近 4 90 0 0头断奶仔猪调查 ,总体死亡率为 2 .4 % ,其中因大肠杆菌死亡约占 75 %。我国黄昌仁 (1995 )报告 ,四川 4 0~ 5 0日龄断奶仔猪 ,大肠杆菌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为 10 %~ …  相似文献   

4.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提高仔猪育成率和断奶窝威胁很大,是仔猪多活快长的大敌。哺乳仔猪有两个时期容易发生腹泻。第一次是3~5日龄;第二次是在2~3周龄。而断奶仔猪容易发生腹泻的时期为断奶后1~2周,即仔猪的5~6周龄。 1 病原微生物与仔猪腹泻的关系 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最主要的是病原性大肠杆菌。此外,轮状病毒亦能引起断奶后仔猪腹泻(Lecce等,1983)。 腹泻的临床表现及死亡是由于一种或多种毒素的作用,主要毒素有三个类型,即LT 1、STa、STb,它…  相似文献   

5.
腹泻通常发生在仔猪断奶后2星期内,造成的仔猪死亡率可达10%~20%。若发生腹泻,则死亡率在40%以上。腹泻是对早期断奶仔猪危害性较大的断奶后应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仔猪腹泻尤其是断奶仔猪的腹泻是造成养猪业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集约化生产中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占新生仔猪胃肠病的50%以上(于力等,1998)。目前,防治仔猪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的较有效手段是应用抗生素,但随着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寻找新的安全有效手段来防治仔猪腹泻已刻不容缓。本文综述了卵黄抗体在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大肠杆菌病有四个型,即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断奶前后仔猪水种和断奶仔猪腹泻。养猪户购买仔猪和我们买断奶仔猪做实验的饲养过程中,当刚购同的仔猪健康活泼,饲养数天内发生腹泻;用磺胺眯和氯霉素药可治愈。2003年4月,在忠厚乡某村先后有两群断奶十几天的仔猪暴发腹泻。畜主前来求治。我们经过现场临床症状调查、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  相似文献   

8.
浅论毒素与仔猪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养殖过程当中的仔猪腹泻是困扰养殖户及兽医工作者的主要问题之一,各个养殖场每年都会由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因腹泻造成的死亡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这一段时间,由该病引起的死亡率占11.5%~29.5%。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较多,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及营养不良性等多方面,由大肠杆菌引起仔猪腹泻的发病率为56.2%、死亡率高达24.7%。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是大肠杆菌的一种,其致病性并不是由于细菌本身对宿主细胞的侵害所引起的,而是由于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的毒素。肠毒素大肠杆菌致病因子包括:粘附素、肠毒素、水肿病毒素等,现将上述致病因子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仔猪腹泻尤其是断奶仔猪的腹泻是造成养猪业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集约化生产中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占新生仔猪胃肠病的50%以上(于力等,1998)。目前防治仔猪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的较有效手段是应用抗生素,但随着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寻找新的安全有效手段来防治仔猪腹泻已刻不容缓。本文综述了卵黄抗体在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国内规模化猪场已逐步采用仔猪超早期断奶(SEW)技术,有的甚至提前至10日龄。但仔猪早期断奶常出现腹泻、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和免疫力降低等早期断奶综合症。其中腹泻是最常见的也是对仔猪危害最大的问题。据报道,断奶后8~13d,仔猪腹泻率高达32%。14~17d增至41.4%,此后降,到22~28d降到8.4%,断奶后仔猪死亡率高达20%~30%(杨雪峰,2004)。如何降低断奶仔猪腹泻成为当前养猪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降低仔猪腹泻的营养调控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最近,养猪界的业内人士反映,现在养猪越来越不好养,尤其是早期断奶仔猪的腹泻问题。据我们调查,断奶仔猪的腹泻现象相当普遍,腹泻率一般在20%~30%左右,死亡率为2%~4%,但有些猪场,断奶后仔猪的腹泻率极高,甚至可达70%~80%,死亡率达15%~20%,给养猪生产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影响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凤莉 《中国饲料》2003,(14):28-29
1 仔猪断奶应激的发生机理仔猪断奶后 ,其食物由母乳转变为完全采食饲料 ,因此仔猪必须从饲料中获得全部营养。但仔猪断奶时其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会导致仔猪的各种应激反应 ,其中以腹泻为主。1 1 肠道微生物与断奶仔猪腹泻 断奶应激是仔猪腹泻的直接原因 ,微生物感染则是仔猪腹泻的继发性因素 ,其中以大肠杆菌为主。有报道表明 :仔猪断奶死亡率约为 2 4% ,其中约 70 %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张振斌、蒋宗勇等 ( 1 998)报道 ,断奶应激使仔猪胃内容物pH值升高 ,也使空肠内容物pH值升高 ,直至断奶后第 6天达到最高水平为 8 0 3。大…  相似文献   

13.
(一)分类新生仔猪腹泻:0~7日龄;仔猪腹泻:7日龄到断奶;断奶后腹泻。(二)流行病学病原为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如果产床、母猪皮肤感染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仔猪容易发生腹泻。母猪的初乳中缺乏抑制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特异抗体,会导致仔猪腹泻。一般3胎以内母猪多见。仔猪未吃到初乳或仔弱、母猪乳头不足或产后感染等,可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14.
<正> 仔猪断奶后腹泻,是养猪业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饲喂营养水平高的乳猪料时,发病率就更高。病死率10~20%,当腹泻呈水样便时,病死率可高达40%以上。本病发生于断奶后2~10天的仔猪,由于仔猪受断奶因素的应激,致使小肠机能紊乱,引起寄生在大肠内的大肠杆菌逆行至小肠,造成小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增殖,从而促使仔猪腹泻。 在预防本病的发生方面,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1)在断奶前5天,逐渐减少哺乳母猪的饲料喂量,至断奶时母猪料的喂量为日常喂量的2/3,促使母猪泌乳量减少,使仔猪多吃料,有利于仔猪增强胃  相似文献   

15.
养猪生产中,断奶仔猪腹泻的问题相当普遍,也令养殖户深感头痛。断奶仔猪腹泻率在20%~30%。一般情况下,断奶后3天~5天的腹泻率为0.6%;而8天~13天腹泻更加严重,腹泻率达32%左右。该病造成的死亡率可达10%~20%,即使病愈,其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推迟出栏  相似文献   

16.
日粮抗原过敏反应与仔猪断奶后腹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日粮抗原过敏反应与仔猪断奶后腹泻研究进展谯仕彦,李德发(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100094)仔猪断奶后腹泻,又称大肠杆菌性肠炎或叫断奶仔猪肠炎,其定义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炎症,此定义沿用致今。其实,该病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断奶应激与轮状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当前, 规模猪场新生仔猪腹泻(NNPD)的发生率很高,以母猪产后1~3 d 哺乳仔猪内腹泻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有些胎儿生下后表观很正常,但产后1~3 d 就出问题,特别是当仔猪出现黄色水样腹泻时死亡率几乎100%。也有相当一部分猪场的哺乳仔猪在出生后7~9 d 开始拉稀,有时不得不在15日龄断奶,断奶后腹泻即停止。  相似文献   

18.
断奶仔猪腹泻(PWD)是现代养猪生产中最普遍的一种疾病,尤其在早期断奶时更为常见,多发生于断奶后2~10d,是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从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感染三种情况阐述了断奶仔猪腹泻,为广大养殖户更好的预防断奶仔猪的腹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因各种因素影响,断奶仔猪腹泻的问题相当普遍,令养殖户深感头痛。断奶仔猪腹泻率一般为20%~30%。腹泻不仅影响到仔猪生长,而且极易造成死亡,死亡率可达10%~20%。即使是耐过的仔猪,也会造成发育不良,甚至形成僵猪,给养猪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要很好地控制仔猪腹泻,必须深入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宋秉生王兴亚(中国农科院兰州中兽医所730050)腹泻是引起哺乳及断奶仔猪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常由一般或多种传染性因素所致,但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断奶前后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大肠杆菌是仔猪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某些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