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青海省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抗体检测(摘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在青海省的流行状况。[方法]利用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抗体检测间接血凝试剂盒对青海各地区的208份山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山羊血清阳性率为16.3%,不同地区山羊的阳性率范围为6.7%~24.3%。[结论]青海地区的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的感染率较高,应该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江苏省泰州市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情况,利用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抗体检测间接血凝试剂盒对江苏省泰州各市(区)的1 157份山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发病场山羊Mccp、Mmc血清平均阳性率为51.85%、39.81%;未发病场Mccp、Mmc血清平均阳性率为10.52%、5.84%,合计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16.37%。由此可见,泰州市的山羊支原体性疫病的感染率较高,应该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韩赟  郭晗  逯忠新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25-325,327
为了解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在青海地区的流行状况,利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2007~2009年采自青海各地区的1 200份山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山羊血清的阳性率从5.0%~21.0%不等,平均阳性率为16.1%。从季节上看,冬春季节发病率要高于夏秋季节。青海地区的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感染率偏高,应该加强对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为确诊铜仁地区山羊肺炎病例病原,开展了山羊肺炎的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观察和血清抗体与病原核酸检测等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该病以2~3月龄山羊最为易感,秋冬两季多发;临床症状多为呼吸系统症状,病理变化主要是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绵羊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69.6%(78/112),病原核酸检出率为64.3%(9/14);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阳性率为8.0%(9/112),未检出其病原核酸。绵羊肺炎支原体是引起铜仁地区山羊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5.
从山羊中检测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Mccp)最早由MacOwan 和Minette于1976年分离,是引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ruopneumonia,CCPP)的病原体.~([1-2]).  相似文献   

6.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某地羊场发生严重呼吸道疾病,经初步诊断为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CPP)。将患病山羊肺组织提取基因组DNA,以此为模板根据OIE推荐的PCR-REA方法和Mccp-specific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这两种方法都得到了预期的片段。说明送检山羊肺组织中存在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也证实了国内Mccp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山羊场肺炎症状的发生原因.[方法]从安徽省某山羊场采集病料样品,从山羊肺脏组织中分离致病菌并进行刺化,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成功从患有肺炎的山羊肺脏组织中分离出致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PCR鉴定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结论]该研究可为安徽省山羊支原体肺炎的防控及病原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泰州市肉山羊养殖业时常发生山羊支原体性肺炎,基于临床上山羊支原体性肺炎病原的多样性以及支原体分离培养的困难性,以疑似山羊支原体肺炎病例肺组织、胸腔渗出液、心包液为病料,采用PCR技术检测并进行动物回归试验,首次证实泰州地区山羊支原体性肺炎病例中存在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病原,为当地临床防治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目前山羊养殖生产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条件性、接触性传染病,国内相关研究表明,主要致病原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和绵羊肺炎支原体Y98。其病原的分布往往因地域差异,其感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养羊生产中,山羊支原体作为一种条件性致病原,在羊群生体机能正常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绵羊肺炎支原体在青海省的流行状况。[方法]利用绵羊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2006-2008年采自青海各地区的965份绵羊血清和208份山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绵羊血清阳性率为30.4%,山羊血清阳性率为19.7%;不同地区绵羊的阳性率范围为19.7%-40.2%,山羊阳性率范围为6.6%-22.2%;从季节上看,冬春季节发病率要高于夏秋季节。[结论]青海地区的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较西部其他地区偏高,应该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福建羊支原体性肺炎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分子流行情况,于2014-2016年从福建省6个市采集到疑似羊支原体性肺炎或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61份,用支原体目引物、绵羊肺炎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精氨酸支原体、莱氏无胆甾原体和无乳支原体的特异引物,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挑取部分PCR阳性病料进行支原体分离和纯化,用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61份样品中检出绵羊肺炎支原体45份(73.77%),检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4份(6.56%),检出莱氏无胆甾原体4份(6.56%),检出精氨酸支原体2份(3.28%)。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发生的类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以绵羊肺炎支原体为主的羊支原体性肺炎,为福建省羊支原体性肺炎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石林县山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羊布氏杆菌病在石林县的流行状况。[方法]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于2006~2011年对石林县山羊血清进行布氏杆菌血清学检测。[结果]2006~2007年石林县山羊布氏杆菌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41%和3.51%。2009~2011年石林县山羊布氏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50%、0.28%和0.38%。[结论]石林县属于山羊布病控制区。  相似文献   

13.
徐仁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18-21020
[目的]研究了7种施肥处理对青海水地蚕豆产量、水稳性团聚体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方法]在青海西宁市城北区,采用连续3年的小区定位试验开展研究。[结果]与对照相比,施肥可提高水地蚕豆产量4.80%~37.19%,其中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蚕豆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肥对提高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显著作用,可较对照增加1.5~3.3倍,有机肥-无机肥连续配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土壤团粒,改善土壤结构;与对照相比,连续施肥可提高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14.19%~202.53%,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可增加10.92%~38.0%。[结论]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处理相对于其他施肥处理,各指标均有明显提升,有利于土壤肥力的增加和恢复。  相似文献   

14.
丁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66-4367
[目的]筛选对青海省草原蝗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方法]采用超低量喷雾方法,研究了虫毙净、黑克、印楝素3种药剂对青海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喷施4.5%虫毙净300 ml/hm2、20%黑克300 ml/hm2、0.3%印楝素乳油150 ml/hm2时对青海草原蝗虫的平均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88.59%、91.14%和86.90%,且三者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为青海省有效开展草原蝗虫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铜仁地区山羊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通过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12—2015年从铜仁地区8县2区54家养羊场采集的8 64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铜仁地区羊群中存在布鲁氏菌病的感染;2012—2015年的阳性率分别为3.56%、4.72%、11.25%和8.33%,春季平均阳性率为7.57%,秋季平均阳性率为6.18%。[结论]此次血清学调查结果为铜仁市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2种生物杀虫剂对青海省草原毛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茎叶常量喷雾施药方法,研究了1.8%阿维菌素和0.5%甲维盐对青海省草原毛虫的防治效果。[结果]选择在草原毛虫3龄期施药,1.8%阿维菌素和0.5%甲维盐的施用剂量均为150ml/hm2时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与对照药剂1.2%苦.烟乳油喷施剂量300 ml/hm2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且对牧草和益虫安全。[结论]1.8%阿维菌素和0.5%甲维盐均适宜在青海省大面积防治草原毛虫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生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74-12175,12183
[目的]为青海省设施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温室栽培。[方法]测定不同地区、种植年限设施土壤中全盐、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与露地土壤养分作对比。[结果]设施土壤平均含盐量达到了0.31%,是露地的4.2倍,次生盐渍化发生率达到了65%。而且随着温室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含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剖面土层的加深,盐分和养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盐分含量主要集中有表层,存在一定的表聚倾向。[结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已成为青海省设施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