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联式虾拖网特点的初步分析及其在我省引用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联式虾拖网(Twin trawls)是指用浮箱式网板(Dummy door)或撬板(Sled)将两张相同规格的拖网渔具“并联”起来,由三条曳纲(尾拖式,每船拖一套)或三条手纲连接后用单曳纲(舷拖式,每舷各拖一套)拖曳的专业捕虾工具。由于它与传统的单网式网板虾拖网相比,能较大幅度地减少渔具阻力,扩大网具规格,增加单位时间的扫海面积,  相似文献   

2.
小型渔船单拖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9KW以下小型渔船单拖网的网具设计,网板设计及捕捞 技术经验的总结,论 北方海域单拖的网具特点,网板参数选择,以及同双拖网生产对比情况,并提出了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海洋学院研制了一船拖三口网的捕虾系统,它主要由三口网具、二块网板和二块撬板组成。渔船的两舷各有一根支架伸出舷外。支架的顶端装有滑轮。两根曳纲分别通过两个滑轮后,再各分出两对手纲。两对手纲共拖带三口网具,其中左右两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南极磷虾拖网系统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于 2020 年 1—4 月随“龙发”轮在南极 48.2 亚区(45°W~48°W, 60°S~61°S)进行海上试验, 采集了拖速、曳纲长度、曳纲张力、网具和网板深度等信息, 分析了投放和收绞曳纲的速率对拖网渔具的动态特性影响规律, 以及在稳定拖曳状态下拖速和曳纲长度与网口高度、曳纲张力、网位的关系。结果表明: (1) 放网阶段平均拖速为(2.96±0.36) kn, 收网阶段平均拖速为(1.35±0.26) kn; (2) 网具自然沉降阶段曳纲投放速率为(54.1±5.9) m/min, 起网阶段曳纲收绞速率为(47.15±7.02) m/min; (3) 随着投放速率的增大, 曳纲张力逐渐减小, 网口高度增加; 投放速率与网位下沉速率成正比; (4) 收绞速率与曳纲张力呈负相关关系, 网具上调阶段的曳纲张力要比起网阶段的曳纲张力大。随着收绞速率的增加, 网口高度增加; (5) 稳定拖曳过程中, 拖速和曳纲长度对网口高度均产生显著影响(P<0.01), 随着拖速和曳纲长度的增加, 网口高度减小; (6) 在自然沉降阶段, 当投放速率过大, 网板带动网具急速下沉, 网板会出现“超调”现象。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南极磷虾拖网网位的有效调整, 提高拖网瞄准捕捞效率, 还可为验证中层拖网性能的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长臂拖网亦称双臂架拖网(Double rig trawl),即一船两网作业。和众所周知的桁拖、舷拖、尾拖、双沲一样,是底拖网作业的基本型式之一。这种作业在世界许多地区流行,常用于捕捞贴底栖息的虾类和底层鱼。其渔具渔法有一定的独到之处,生产效果较好,尤其在捕虾和鳎鱼时,效果优于其它拖网作业方式。使用这种作业船长应有较高的技术,并要求海底基本平坦、海面风浪不大。  相似文献   

6.
<正> 凡渔船,单一地进行各种拖网捕鱼,叫单拖。为了使被拖的网的网口能够达到水平方向张开,在船与网之间的曳纲上必须装有网板。网板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捕鱼效果,所以不少国家比较重视网板性能的研究,除传统的网板形式外,目前已出现了不少改进的新设计的网板形式。形形式式的网板设计,主要考虑如下各种性能:1.扩张性。是衡量网板优劣的基本指标。好的网板既对网口具有良好的扩张性能,又能节约拖曳功率。但要防止一味追求,要注意到网板扩张力、效率与网具相匹配。2.触底性,拖网时,因网板接触海底,会击起  相似文献   

7.
网.抽D绳zipper line 网囊上开闭取鱼口的绳索。 手纲sweep line 网板拖网中,连接网袖和网板的纲索。其中,双手纲式中位于上面的一根称上手纲,下面的一根称下手纲。 游纲pennant 网板拖网中,连接曳纲和手纲,便于收绞手纲操作的纲索。 曳纲warp 拖曳网具的纲索。 带网纲bush rope 束U网、张网作业时,连接网具和渔船的纲索. 侧纲side rope 装在网具侧缘的纲索。 浮标绳buoyrope 连接浮标和渔具的绳索。 底环绳purse ring bridle 有环围网中,连接底环和下纲的绳索。 网头绳bridxe 单船围网作业时,连接围网翼端和带网船(或带网浮标)的绳索。 跑…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北方沿海小型渔船单拖网发展很快。这种作业形式适应海洋渔业资源的变化特点,主捕地方性,区域性的小型海洋动物,比传统的双拖网作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40%以上,受到人们的瞩目。本文对该项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着重介绍网具主要参数、网型特点及网板结构形式等。  相似文献   

9.
胡彬麟 《海洋渔业》1983,5(4):153-158
<正>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变动和深海远洋渔业的发展,作业机动性强的单拖渔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单拖作业主要依赖海中曳行的两块网板使网具扩张。故网板张力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捕捞效果。七十年代以来,国内有关部门,如东海所、南海所、湛江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拖网作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减轻底层鱼类的捕捞压力,1996年福建省莆田市对原有的单拖作业进行渔具渔法改革,改单拖作业为兼作流目网对拖作业,改变原有的单拖作业单纯捕捞底层鱼类为兼捕中上层鱼类。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单拖作业渔具渔法改革技术介绍如下:一、改革规模改20艘单拖作业渔船为门对兼作对施作业船。兼作对拖作业渔船中2IOk。。的渔船6对,198kw的渔船2对,265kw的渔船2对。每对作业渔船配备相应的疏目拖网l-2张。二、渔具1、网具规格:11Oh。。的对拖作业渔船配备的网具网四周长为80二X3m…  相似文献   

11.
钟百灵 《水产学报》1993,17(3):209-215
作者根据中国沿海现有几十种较有代表性的底层有翼单囊拖网网具资料,统计了大量的网具设计参数,并根据拖网的结构特征和作业性能来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在中国沿海拖网渔业生产中,使用较多、效果良好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底层有翼单囊拖网的网型,主要有尾拖型、疏目型、改进疏目型和编结型四种,并认为这四种网型的作业性能可简单地归纳为:改进疏目型为高口中速;尾拖型为中口中速;编结型为中口高速;疏目型为低口快速。  相似文献   

12.
13.
底生贝类拖网根据魁蚶、红螺、栉江瑶等底生贝类生态习性,采用铁链下纲、长网袖、短网盖、大网目等措施,比原生产网增产贝类62.43%。推广4年共增加效益7481万元,节约成本320万元。1995年1月专家鉴定认为,本成果在拖网捕捞贝类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4.
底拖网作业捕捞努力量标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拖网网次渔获量的数学表达式入手,在假设捕捞效率与拖网作业宏观技术水平呈幂函数关系的情况下,推导出底拖网作业捕捞努力量和捕捞努力量指数的数学表达式。公式表明一个海域(或渔场)所投入(或所承受)的底拖网作业捕捞努力量不仅与单位渔船数量(决定渔具数量)和单位渔船主机功率有关,而且还与渔船类型(性能)、拖网网型、作业技术水平和作业时问有关。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各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可为底拖网作业的捕捞努力量标准化计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而且在进行不同底拖网网型捕捞努力量标准化的同时,也完成了其年间的标准化。因此,该公式能较全面、较真实地反映底拖网作业的捕捞努力量面貌,有助于较合面地描述和理解捕捞努力量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伏季休渔深圳海域渔业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深圳市2007年伏季休渔海洋渔业资源的动态变化规律,寻找恢复渔业资源的有效途径,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2007年5月和8月在深圳海域利用双拖网、掺缯网和拖虾网等3种渔具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对渔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休渔前后,在珠江口海域掺缯网作业的总渔获量增加了10.8倍,桁杆拖虾网作业的总渔获量增加了5.6倍,但在大鹏湾海域双拖网作业的总渔获量仅为休渔前的72.7%.  相似文献   

16.
强度相同条件下,聚酰胺(PA)单丝网衣的水阻力比聚乙烯(PE)捻线网衣的要小,所以在普通PE网衣拖网中,可以对部分网衣结构设计替换高强度PA单丝网衣,以降低拖网阻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以虾拖网为实物拖网,按照田内模型试验准则,设计改进型PA网衣的模型拖网,通过水槽模型试验,对比研究改进型PA网衣和传统PE网衣的拖网渔具性能和节能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拖速条件下,水平扩张比(L/S)为0.40、0.50、0.60时,改进型模型拖网比对照模型拖网所受阻力分别可降低12.14%、8.11%、6.00%,网口高度分别可提高20.00%、22.09%、25.64%,网口扩张系数分别可提高28.57%、27.27%、30.00%,能耗系数分别可减少30.61%、29.32%、29.18%。研究表明,高强度PA单丝网衣拖网能起到降低渔具阻力、提高拖网性能的作用,可在渔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8-2010年的单拖渔业监测资料及2001-2006年舟山市渔业调查数据,从单拖渔业的发展状况、经济效益、渔获组成及资源密度变化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并针对舟山市单拖作业存在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供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春季黄河口海域2种网具渔获物组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5月在黄河口海域弓子网和小型单船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2种网具的渔获物种类组成,并分别计算了Sorensen相似性指数(SS)、种类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弓子网和底拖网的SS指数为0.63,2种网具渔获物组成的相似性较差。弓子网和底拖网的R、H’、J’指数分别为3.61、2.28、0.64和3.55、2.40、0.72,底拖网渔获物多样性程度高于弓子网。分析结果表明,2种网具的单位功率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均不高,且存在选择性差和对幼体生物伤害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单船拖网网板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调查资料,结合研究开发及应用经验,着重介绍国内、外单船拖网网板的使用和研究开发现状,比较不同类型网板的结构型式和作业特点,并对6种具有代表性拖网网板的水动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根据国内、外拖网网板的发展趋势,提出今后网板研究、开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离底拖网对游泳动物的群落结构以及捕捞量的影响,于2019年9月和2020年9月在福建海域兄弟岛渔场开展了36网次的底拖网专项试验,通过调整曳纲长度控制底拖网作业过程中的网位变动,分别保持底拖网作业在贴底或离底1 m的状态,以物种组成、渔获量对数均值、优势度、多度谱、多样性等参数,分析和比较了贴底拖和离底拖的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显示:贴底拖和离底拖游泳动物的种类数分别为126种和79种,贴底拖游泳动物的总尾数和总体质量均为离底拖的3倍,贴底拖的渔获量对数均值比离底拖要高0.36,表明贴底拖网的渔获物以栖息于底层的游泳动物为主;贴底拖的游泳动物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分别为2.81、0.65和10.01,均高于离底拖(2.29、0.60和8.13),经济幼鱼的比例更高,说明贴底拖会对游泳动物的多样性以及幼鱼造成更大的损害;离底拖游泳动物的优势度指数为0.41,高于贴底拖的0.29,其多度谱曲线更陡,说明近底层游泳动物群落优势种分布更集中、数量分布不均匀。研究结果可以为底拖网渔业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