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坐果数对丝瓜杂交一代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丝瓜一代杂交种的制种产量 ,简化制种方法 ,笔者从 1998年起对丝瓜杂交一代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 ,现将丝瓜杂交一代制种时坐果数对种子产量的影响作一初报。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母本为本中心选育的咸宁肉丝瓜 89- 3- 5 ,父本为本中心选育的上海香丝瓜 89- 2 - 4。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本市向阳湖农场制种基地进行 ,土壤肥力中等。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设每株留果 1条 (N1)、2条 (N2 )、3条 (N3 )、4条 (N4 )、5条 (N5)等 5个处理。小区面积 12m2 。行距2 4m ,株距 0 5m ,每小区定植 10株。 3月 10日将…  相似文献   

2.
<正>江西省峡江县1992年从日本引进包心芥(高菜)栽培与加工,现年均生产规模已达到667hm2以上,辐射带动周边新余市330hm2。主栽品种为三池赤缩缅高菜,其次是柳川大叶缩缅高菜,2个品种均为常规品种,可自繁留种。由于高菜是一种包心型、大叶宽柄的叶用芥菜,异花授粉,对留种技术要求较高。为了规范高菜留种技术,解决常规留种品种退化明显、产  相似文献   

3.
高菜不同播种期及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三池高菜最佳播种期与栽培密度,降低种植风险,对三池高菜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栽培密度试验,对不同处理高菜受冻害情况、春后生长势、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和栽培密度对高菜产量的影响差异明显,浙东沿海地区三池高菜在10月10日左右播种、株行距40cm×40cm为宜。  相似文献   

4.
对杂交辣椒种子经变温处理后对其植株生物学性状及果实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变温处理杂交辣椒种子植株株高、株幅、最大叶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植株;第1雌花节位较对照降低;单果种子数、单株结果数、单株种子质量、小区种子产量和折667 m2的产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叶面喷施钾肥对杂交制种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无限生长型新组合09-12杂种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钾肥对杂交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钾肥的各处理,其平均结果数、单果重、单果种子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等指标均高于其它处理,当叶面喷施钾肥浓度为0.2%时,其产量最高,可达35.0kg/667m2,各处理对杂交番茄产量的影响效应为:A3>A4>A2>A5>A1。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小枣树营养生长、提高坐果及产量 ,采用复合液肥———万果宝喷施 ,经过对金丝小枣树应用试验 ,取得了明显效应 ,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试材与方法 试验药剂为广西桂灵实业开发总公司提供的“万果宝”复合液肥 ,试验处理为 30 0 0倍稀释液。对照药剂为天威复合液肥 10 0 0倍 ;迦姆丰收复合液肥 10 0 0倍 ;清水为对照。试验小区随机排列 ,以单枝为小区 ,枝龄 3~ 4年生 ,每小区固定 5 0个枣股为调查枝 ;重复 5次 ,同株上重复 1次。于 5月15日、6月 5日、6月 2 5日、8月 2 5日 ,各处理均喷药4次。枣吊长度、叶片数、叶面积于 6月 2 4…  相似文献   

7.
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5年在沧县进行。供试品种金丝小枣,供试药剂为上海天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天缘有机液肥。设3个处理:1)喷天缘有机液肥1000倍液;2)喷钛复合液肥1000倍液;3)对照(喷清水)。以单枝为小区,随机排列,重复5次。枝龄3~4年,每小区固定50个枣股为调查枝。处理日期为5月15日、6月5日、6月25日、8月25日。枣吊长度、叶片数、叶面积于6月24日调查,叶色于各次施药1周后调查,百吊坐果数于7月2日调查,9月下旬采收时调查产量。2结果与分析2.1喷天缘有机液肥对枣吊及叶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月15日、6月5日喷天缘有机液肥、钛复…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探讨了茄子杂种一代制种技术:不同栽培形式、种株不同留种部位、制种田管理对茄子杂种一代产量的影响。实践证明开展茄子杂种一代优势利用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前景十分广阔。 一、不同栽培形式对F1种子产量的影响 笔者在露地条件下进行茄子杂交制种,平均每666.7m2产15kg左右,而在保护地条件下制种,则平均每666.7m2产30kg左右,同时种子品质也有所改善。 二、种株不同留种部位对F1种子产量的影响 1987年笔者在1333m2大棚内选留种株不同部位的种果进行杂交制种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7.98m2,3个处理,即处理a:对茄…  相似文献   

9.
正1生产安排越冬辣椒育苗时间在9月上中旬,定植时间为11月中下旬,来年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上市,每亩产量5 500~7 000 kg,产值4.5万~6万元。与豆科、葫芦科等进行2年以上轮作。2种子选择培育优质蔬菜种苗,种子纯度、净度要高,发芽率高,生长势强。如良椒2313、满丰等。3种子处理将种子浸入70℃热水中1~2分钟并不断搅拌,加凉水将温度降至30℃后再浸泡6~8小  相似文献   

10.
以大型冬瓜一代杂种白星的父母本为试材,研究了人工授粉、留瓜节位、单株留瓜数、种瓜采收期和后熟期,以及种植密度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或第3雌花节位留种瓜较好,单株选留1个种瓜较为适宜;7:00~9:00每朵雄花授1~3朵雌花为较适宜的授粉量;授粉60 d后采收种瓜,并经过20 d的后熟期,种子成熟度好,发芽率高;每667 m2栽800~900株的定植密度可以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1.
播期和密度对茎瘤芥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茎瘤芥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提供依据,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茎瘤芥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期和密度对茎瘤芥瘤茎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效应明显。(2)播期对瘤茎的小区产量、横径有显著的正效应,对瘤茎的纵径、菜形指数有显著的负效应,对单株瘤茎产量有不明显负效应;密度对单株瘤茎重有显著的负效应,对瘤茎纵径有显著的正效应;对瘤茎小区产量、横径有不明显的负效应,对菜形指数有不明显的正效应。(3)播期和密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地影响瘤茎的小区产量、单株瘤茎重、瘤茎纵径,对横径和菜形指数影响也明显。据此,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比较研究了辣椒、茄子、番茄、黄瓜等茄果类蔬菜不同播期的产量和产值,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所设范围内,播期愈早,同种蔬菜作物产量产值就愈高。一般辣椒12月5日至翌年1月4日、茄子12月5日至翌年1月4日、番茄1月1~11日、黄瓜1月25日至2月14日为播种适期。  相似文献   

13.
播期及整枝方式对设施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瓜品种"一品天下208"为试材,春季在杨凌镇关村塑料大棚内进行了3个播期及3个不同整枝方式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播期及不同的整枝方式对甜瓜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厚皮甜瓜不同播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存在显著差异,与其它播期相比,以2月16日进行播种的处理各生长发育时期提前,以2月21日播种的小区产量100.3kg最高,且果实发育正常,商品性好。不同的整枝方式处理中,以双蔓整枝生长发育期提前,甜瓜单果重大,质优。  相似文献   

14.
 筛选适宜与大棚基质栽培番茄套作的大蒜品种和套播期,旨在为番茄/大蒜基质栽培高效模 式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迪芬尼’番茄于2011 年7 月31 日定植,其生长期间选用极早熟、早熟、中晚 熟大蒜品种‘正月早’、‘蔡家坡红皮’和‘改良蒜’,设3 个套播期,即9 月1 日、9 月21 日、10 月11 日,测定大蒜和春茬番茄(2012 年3 月30 日定植)生长量及产量。结果表明:9 月1 日套播的大蒜比9 月21 日和10 月11 日套播的出苗日期早,但出苗时间长;套播过早,大蒜受秋茬番茄遮阴造成的弱光胁 迫时间长,导致收获株率低;中晚熟大蒜品种‘改良蒜’的横径最大值、横径最小值、纵径、周长、单 头质量大于其它两个品种。套作大蒜对春茬番茄影响较大,与‘改良蒜’套作显著降低了番茄产量。9 月 21 日套播极早熟大蒜品种‘正月早’,净收益显著高于单作番茄。因此确定在陕西关中地区,适宜与大棚 基质培番茄套作的大蒜品种是‘正月早’,其适宜套播期为9 月21 日。  相似文献   

15.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在长沙地区进行春马铃薯不同播种时期的试验,以探讨不同播期对湖南春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湖南春马铃著不宜过早播种,早播易遭受晚霜危害.(2)湖南春马铃薯的适宜播期为12月中、下旬.此期播种的产量较高(1 396.8~1 661.6 kg/667m2,效益最好(1 ...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s of cutting date and position (apical, basal and central) on rooting ability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from Carignan (Vitis vinifera L.) shoot were determined. Root number and weight depended of the cutting date and position. Only in the case of the cutting in the basal position, there was a high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umber and percentage of roots (r = 0.95) during sampling date.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cutting date, the root number by cutting oscillated in a saw tooth. The root weight and percentage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for the three cutting positions and they increased with time. Cutting date and position had an irregularly effect on the contents of total lipid and different fatty acids. Independently of cutting position, the contents of oleic acid (C18:1) and palmitic acid (C16:0)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those of linoleic (C18:2) and linolenic acids (C18:3) during sampling date.  相似文献   

17.
Onion bulbs of 3 inbred lines were stored during the winter in 4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 regimes. Trait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seed production were studied the following summers. The inbred lines differed in their responses and many traits were affected by the storage treatments. The storage treatment of 10°C for 12 weeks followed by 2° C for 12 week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higher seed yield than did storage at 2° C throughout the entire period. Inbred 2399 had a higher seed yield than the other inbreds. Associated with high seed yields of 2399 was early flowering, a high number of leaves/bulb, tall seed stalks and a high number of florets/bulb.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猕猴桃种子,研究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用5~20℃变温处理比0~15℃变温处理种子萌发早,在处理后第18天开始萌发,第25天接近最大值,低变温处理在第37天开始萌发,第60天接近最大值;在猕猴桃种子适宜萌发的条件下,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尤其是发芽势明显增强,平均发芽数在播后第20天(发芽势记载日期)比对照高38.3%~80.1%,在播后第19天高67.2%~140.4%,同时萌发的时间缩短,比对照早2~4 d;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发芽率随着浓度的增加也有增效作用,浓度越大,发芽率越高,在播后第19天的发芽率在39.3%~56.5%之间,第24天的发芽率在94.3%~99%之间。  相似文献   

19.
品种和播种期对秋莴笋先期抽笋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 个秋莴笋品种的4 个播种期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先期抽笋与品种和播种期密切相关。阔圆叶品种最不易先期抽笋,长圆叶品种次之,尖叶品种最容易先期抽笋。秋莴笋合适的播种期在8 月中旬,合适的品种也比较多,若播种期提前到7 月中下旬,只能选用圆叶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特早熟松花菜新品种浙农松花50天在杭州地区的最佳播期和播种密度,设置6个不同播种期(6月24日、7月1日、7月5日、7月10日、7月15日、7月20日)和3个不同种植密度(30000、33000、36000株/h m2)复因子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播期与密度对植株性状、花球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浙农松花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