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汪新辉 《蜜蜂杂志》2010,30(8):28-29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中蜂蜂群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引起,传染快,容易造成地方性流行。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饲养中蜂的师傅,多有谈"中蜂囊状  相似文献   

2.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0,30(8):29-29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囊状幼虫病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蜂群感染后,群势下降快,严重时,中蜂常常飞逃,给蜂场造成损失。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平时的蜂  相似文献   

3.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囊状幼虫病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力,常造成大量的蜜蜂幼虫发病死亡,严重的威胁着中蜂的发展,给养蜂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中蜂囊状幼虫病自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国大面积暴发以来,迄今仍然有本病发生。据我们对饲养蜂群的多年观察,在中蜂的病毒性传染病中以本病危害最大。为养好中蜂,对本病必须认真防治,我们采取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说明了只要方法得当,措施正确、有力,是可以控制和扑灭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的。兹将我们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点滴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4.
多少年来,“中囊病”(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简称)一直困扰着中蜂的生存与发展,是养蜂者最感头痛的事,蜂群一旦染上“中囊病”,其来势凶猛,群势下降快,蜜蜂死的死,逃的逃,很快全群覆灭。养蜂者望蜂兴叹,后悔不已。  相似文献   

5.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目前危害中蜂较为严重的病害,对患有囊状幼虫病的蜂群补钙,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市定地养蜂多数是老式养蜂,用木桶或挖墙洞饲养,以饲养中蜂为主,少数用活框蜂箱饲养。但总的来说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高,蜂群发生病虫害后,90%以上的蜂农不知道怎么办,也不清楚是什么病,更不知道用什么药物治疗,最终导致蜂群死亡或整群飞逃,造成严重损失。危害中蜂严重的病害,主要有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其次是下痢病,还有敌害。现就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病害1.1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经试验查明,中囊病病毒,可使1~2日龄幼虫感染,潜伏期5~6天,感病幼虫在5~6日龄时大量死亡。有的子脾,挑开刚封盖的巢房,可以看…  相似文献   

7.
梅县石扇公社三坑大队养蜂场于去年11月份起,发现蜂群全部染上了囊状幼虫病。而且大多数蜂群病情都是比较严重,给养蜂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经过二个多月来不断的治疗,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蜂群已基本痊愈。现将我们在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措施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病毒性传染病,一经感染就迅速蔓延流行,造成蜂群的巨大损失。1974年中囊病源从外地传人四川都江堰市,当年就使6420群中蜂遭受危害,严重地影响了中蜂的发展。1987年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攻关试验,总结出中囊病防0治...  相似文献   

9.
在患病蜂群中,雄蜂幼虫与工蜂幼虫一样患病,且雄蜂幼虫成活率较低,只有39.5%,中蜂囊状幼虫病对工蜂寿命影响很大,在病情严重的蜂群内只有33%工蜂可活15天,3.8%的工蜂可30天;病情较轻的蜂群有54% 的工蜂要中活15天,22%的工蜂可 活30天。药物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治疗作用不大,抗病育种是防治中蜂囊状虫病一条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和“囊状蜂子”病,是阻碍中蜂生产的主要病害。囊状幼虫病是由一种过滤性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传染力。蜂群一旦感染,不用药物治疗很难自愈,给养蜂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尽快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我们对患病蜂群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根据发生原因采用中草药制剂防治。现将长白山区黄色蜂种发病原因和防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患囊状幼虫病的蜂群初期症状不明显,只是比健康的幼虫体表渗出液多,通过镜检可见流动的皮下渗出液。幼虫为5~6日龄,虫体前部边缘和顶部的表皮下…  相似文献   

11.
蒋德兴十年探索不寻常“蜂群生态平衡试验”获得效果本报讯遂宁市中区桂花镇养蜂专业户蒋德兴,从1979年以来坚持进行“蜂群生态平衡试验”,不用药物而用生态平衡的方法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获得成功,为发展养蜂事业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蒋德兴已养蜂20多年,在...  相似文献   

12.
户鼎荣 《蜜蜂杂志》1994,(10):25-26
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宁夏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宁夏固原地区养蜂试验站(756000)户鼎荣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是由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在宁夏暴发流行于70年代中期,它的暴发流行使85%以上的中蜂遭此病死亡。80年代中期和1992年春末...  相似文献   

13.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俗称"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烂子病"等,严重的可致规模化中蜂场的中蜂全部死亡,该病发病快,涉及面广,给蜂农造成极大损失。2014年3-4月,正安县境内安场镇、碧峰乡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据抽查几个蜂场统计显示,发病蜂群占饲养蜂群总数的81。5%。笔者采取控制中蜂场转移流动,加强饲养管理,清巢消毒,控制蜂王产卵,清除传染源,选育抗病蜂王繁育,结合中草药防治等方法,有效控制了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和蔓延,使中蜂资源得以保存、恢复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6,(7):38-39
中蜂囊状幼虫病对蜂群发展及生产危害很大,针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特点,采用暴晒、消毒注重饲喂等方法,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并药物治疗与断子治疗的方法进行试验。经过试验证实,该方法对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焦文安 《蜜蜂杂志》2010,30(3):31-31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是影响中蜂蜂群发展和生产的病害之一,一旦蔓延,轻则影响蜂群繁殖发展,重则造成群势严重削弱,甚至全场蜂群死亡。化学防治中囊病既费时、费力,又污  相似文献   

16.
选取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蜂群,通过拌糖水饲喂方式投给高、中、低三种浓度的LfcinB(4-9),给药后9天和18天,分别测定试验蜂群的发病率、幼虫死亡率等指标,以评价LfcinB(4-9)对中蜂的抗病效果。结果显示,隔天饲喂9天LfcinB(4-9)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抗病效果最高为59.84%;隔天饲喂18天低浓度的LfcinB(4-9)糖浆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抗病效果最高为72.02%。这提示LfcinB(4-9)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具有抗病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中蜂囊状幼虫病大暴发,我国中蜂损失惨重,老养蜂工作者记忆犹新。一般认为意蜂对该病的抵抗力强,轻者可自愈,所以至今未造成流行。1998年春季笔者接到不少蜂友打来电话,询问如何防治意蜂囊状幼虫病。来江苏溧水采油菜的浙江嵊州一蜂场,1个5吨车装的蜂...  相似文献   

18.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一经感染极易蔓延流行,导致蜂群遭受损失。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与气候、蜜源、饲料、蜂种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在防治上,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了避免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探讨用中药生物制剂在春繁或秋繁时结合奖励饲喂蜂群,通过扶正固本、调节蜜蜂机体免疫的策略,实现有病治疗、无病预防的效果,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良方针对中蜂囊状幼虫病(俗称烂子病)流行严重挫伤养蜂户积极性的实际情况,四川都江堰市养蜂协会的郭世崇同志经过多年探索,终于配成“紫半灵合剂”,后定名为“都江治囊灵”,施药第2天就脱完巢内烂子,10天内封盖痊愈。我地引进推广几年来反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9,(8):32-34
<正>随着蜜蜂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新型养蜂机械装备的研发应用,我国蜂场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养殖密度较高情况下,一旦有蜂群发生疾病,极易通过交哺行为、盗蜂以及养蜂者饲养管理过程等途径引起疫病在全场的快速传播流行,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近年来,我国中蜂囊状幼虫病、以色列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