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实证调研数据为基础,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支撑,建立农户禀赋、政策认知、预期收益等24项指标的影响因素集,运用有序Logit模型,对南京六合区横梁街道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农户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4.89%的农户愿意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都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户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预期提高收入、改善居住条件、改善出行交通、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国家政策鼓励、亲友支持,宅基地面积、文化程度、政策评价与执行效率均对农户意愿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建议将培训就业、农民安居融入到整理重要环节中,逐步提升农户行为态度与感知行为控制能力,合理发挥主观规范作用,提高农民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愿.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对象,于2016年3—9月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2份,采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人禀赋(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民族文化习惯、家乡经济条件)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家乡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对外出务工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男性外出务工的意愿强于女性,婚姻状态对外出务工意愿影响不显著,民族文化习惯对外出务工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有效引导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农户调查样本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郊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城郊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的意愿受家庭劳动力人数、土地被征用情况、专业技能培训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劳动力人数、专业技能培训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收入期望与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成正相关;土地被征用与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农户调查样本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郊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城郊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的意愿受家庭劳动力人数、土地被征用情况、专业技能培训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劳动力人数、专业技能培训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收入期望与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成正相关;土地被征用与农民参与就业素质培训意愿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从绝对收入、务工成本、社会保障权益3个方面探究维吾尔族农民工有序进城就业问题,以实地调研的605份问卷资料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新疆农村维族外出务工者进城非农就业的意愿强烈,对务工收入非常看重,尽管进城务工成本费用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并不会改变他们进城长期务工的意愿,他们最担忧的是进城务工面临的"劳动保险"和"人身安全保障冶问题。  相似文献   

6.
游钦  胡宇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49-4450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现实的经济社会问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说明只有将农民转移进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农民视为理性的经济人,分析其进城的成本与收益两个方面,来揭示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政策提供参考,基于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129户少数民族农民进城意愿的调查,构建二项Logistic模型分析少数民族农民进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区少数民族农民进城的意愿不强。少数民族农民家庭劳动力数越多、家庭在外务工人数越多、有子女在城镇上学,其进城的意愿越强烈;少数民族农民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家庭人口数越多、农业收入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越高、越不愿意与城里人交往、预期未来越晚进城定居,其进城的意愿越弱。应加强少数民族农村教育、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拓宽少数民族农民收入来源以及加强对少数民族农民进城改革的宣传,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278-280
以新疆农业大学农村本科毕业生就业意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基础数据,运用STATA软件对毕业生就业意愿进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获得了13项影响要素对于毕业生就业意愿的实际作用大小,其中影响城乡就业选择的有8项显著性要素。基于上述实证计量结果,从政府、高校、家庭及个人四个层面提出完善新疆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行为直接影响生猪健康状况和猪肉质量安全水平。改善养猪场户的质量安全行为,是从源头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根本途径。本研究基于山东省的588份调查问卷,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养猪场户质量安全行为改善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合作组织状况、残留危害认知、健康养殖认知、质量安全认知和产地检验对养猪场户质量安全行为改善意愿有显著影响,提出了强化养猪场户质量安全行为改善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哈密市伊州区6个乡镇485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农户风险规避态度对其农地转出行为及转出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信息识别能力、非农就业率、周围平级群体数量、转出户对交易对象的了解、家庭特殊事件经历等控制变量也有助于提高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质量和效率;由于拖欠土地租金、分期支付的出现使更多的农户对土地流转交易没有安全感,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增多,其土地转出意愿减弱。因此,加大农产品价格市场机制的形成力度,规范农地流转双方的保障项目,鼓励农地不集中、规模较小的农户从事非农生产是有效推进农地流转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户视角下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周丙娟  饶盼 《江西农业学报》2014,(4):121-124,128
以江西省5个县区314份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估计从农户视角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并重点分析了农户的宅基地产权认知因素。结果表明:在农户个体中,性别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有重要影响;农户家庭特征因素中家庭实际耕种和住房结构影响显著;此外欠发达地区农户的宅基地产权认知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力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7):201-204
农民工转户意愿是影响户籍制度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以对农民工转户意愿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为起点,通过构建转户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t模型,结合实证调查数据,得出如下结论:那些年纪越轻、受教育程度越高、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且家庭规模更大、且配偶同在城市打工、拥有耕地面积越少、居住在偏远农村地区的,以及工资水平更高,主要从事制造业以及工商业的,在城市拥有自有房屋(含公租房)的农民工的转户意愿更强烈。  相似文献   

13.
王梦珂  吴文婕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9):227-230+235
促进农村地区女性就业对增强女性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家庭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女性生存和发展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关注新疆南疆少数民族农村妇女,明确其弹性就业影响因素,旨在因地制宜开展并维持多元化弹性就业模式,提高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就业率,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借鉴计划行为理论,选取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开展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别从个人生理、心理、文化、家庭、产业特征等方面,分析当地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参与弹性就业意愿及就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结合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弹性就业,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维护就业脱贫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江西省5个县区314份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估计从农户视角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并重点分析了农户的宅基地产权认知因素。结果表明:在农户个体中,性别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有重要影响;农户家庭特征因素中家庭实际耕种和住房结构影响显著;此外欠发达地区农户的宅基地产权认知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意愿是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下各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积极性不高,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并不乐观。基于推拉理论,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采用二元 Logit 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探讨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总体较低,占比为48.91%,农业转移人口拥有承包地与宅基地的比例分别为61.40%和71.71%。土地资源禀赋显著抑制了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意愿,农业转移人口的身份认同、社会交往状况在土地资源禀赋影响进城落户意愿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效应,社会保障状况发挥着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将会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意愿。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设计,消除阻碍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体制障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土地为农业转移人口留条退路,增强社会结构的弹性,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田兢娜  李录堂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33-10135,10146
采用蒲城和户县4个村24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双层次Logit模型对农户采纳新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和成功采纳新技术概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是否为户主、受教育程度、职业、农业贷款、家庭劳动力数量、信息传播渠道与采纳技术的意愿呈正相关关系;非农就业比例、是否为村干部与其采纳新技术的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在农户成功采纳新技术概率的模型中,职业、农业贷款、农户种植面积、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与成功采纳新技术呈正相关关系;年龄、非农就业比例与成功采纳新技术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通过影响家庭劳动力的数量、非农就业比例、受教育程度、性别、是否为村干部等因素对农村科技推广工作产生消极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农户采纳新技术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城镇拉力视角,剖析农民进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合四川省1 523份调查问卷,采用PROBIT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基本生活条件、城镇生活适应性、技能获取、精神满足和对未来担忧等非经济因素对农民进城决策有显著影响,非经济因素对农民进城的作用依赖于农村家庭的个性特征,包括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主要劳动力受教育状况、平均年龄和现有职业。文章揭示了影响农民进城意愿的关键要素,可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通过实证分析就业质量对农民工落户意愿的影响,以期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助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法/过程】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运用二元Logit模型,研究就业质量对农民工落户意愿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就业质量会显著提高农民工的落户意愿;(2)工资收入、工作稳定性和社会保障会提高农民工的落户意愿,而工作时长会降低农民工的落户意愿;(3)就业质量对农民工落户意愿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与代际差异,对女性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意愿的影响更大。据此提出促进公共就业服务、重视工会等团体组织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性实施政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选择中西部地区农村300位代表性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的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归模型,分析当下农村妇女就业的影响因素,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农村留守妇女外出就业的意愿与学历、是否就近就业、收入、工作环境、是否需要照顾人、就业保障等呈显著正相关;农村留守妇女外出就业的意愿与工作时间呈无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情况,提出加强职业培训、完善立法、完善基础公共设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选取湖北省4市810名农村残疾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在个体内在影响因素中,个人就业意愿、身体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影响较大,其中个人就业意愿、身体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就业状况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社会歧视和就业途径对残疾人就业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农村残疾人就业意愿、降低社会歧视、拓展农村残疾人就业途径以及满足其康复需求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