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NaOH浓度(%)、壳聚糖浓度(%)及浸种时间的水平及其组合对柚木(Tectona grandis)种子发芽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动态变化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试验实施。分别于播种前(初始)和播种后7、14、21、28 d时测定以上2指标。结果,可溶性糖初始含量为1.39 mg·g-1,播种后4个阶段处理组合的可溶性糖分别为0.20~1.44、0.11~0.70、0.10~0.63和0.15~0.54 mg·g-1,播种后处理组合间可溶性糖含量呈现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28 d时)的差异。种子淀粉初始含量为0.41 mg·g-1,播种后4个阶段处理组合其含量分别为0.14~2.16、0.35~0.90、0.44~0.68和0.32~1.01 mg·g-1,处理组合间除21 d的外,淀粉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7 d时)的差异。壳聚糖浓度是影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毛竹笋干加工过程中,杀青方式(蒸汽和水煮)和时间对竹笋营养和风味物质的影响,为毛竹笋干加工过程中提高笋干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对经过蒸汽和水煮杀青0.0(对照)、0.5、1.0、1.5、2.0、3.0、4.0和5.0 h后的毛竹笋的蛋白质、草酸、单宁、可溶性糖和总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处理时间和处理方式对毛竹笋营养和风味物质的影响。蛋白质的检测采用二辛可宁酸法,草酸的检测使用靛酚蓝比色法,单宁的检测使用分光光度计直接检测法,可溶性糖的检测使用蒽酮比色法,总酸的测定按照国家标准GB 1245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执行,糖酸比的计算:糖酸比=糖/酸。【结果】经过杀青处理后,所有的样品蛋白质均有流失,其中水煮处理的笋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且与处理时间没有相关关系。蒸汽处理的笋草酸含量为0.8~1.0 mg·g-1,水煮处理的笋草酸含量均约为1.0 mg·g-1,对照含量约0.1 mg·g-1;蒸汽处理和水煮处理的笋单宁含量分别约为0.38 mg·g-1和0.4...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白皮松容器育苗最适施肥方案,该研究对1年生白皮松开展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测定株高、地径等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N︰P︰K=4︰2︰1施肥处理的苗木生长和生理指标均最好,与对照相比,苗高和地径相对生长量均最大,高径比降低,苗木鲜质量最高,叶绿素总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为21.32 mg·g-1、3.25 mg·g-1和2.13 mg·g-1·h-1。因此,确定N︰P︰K=4︰2︰1施肥处理是白皮松容器苗的最佳施肥方案,可以在今后的苗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省11个重要茶用菊花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后比较其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可溶性总糖以及维生素C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神农香菊’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滴定法等方法对11个茶用菊花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1个茶用菊花主要营养成分中,蛋白质5.307~10.983 mg·g-1,其中‘黄金菊’最高;游离氨基酸5.724~24.238 mg·g-1,其中‘神农香菊1’最高;还原糖49.659~142.406 mg·g-1,其中‘福白菊1’最高;可溶性总糖36.240~159.756 mg·g-1,其中‘黄金菊’最高;维生素C 2.087~4.001 mg·g-1,其中‘福白菊2’最高。所选的湖北11个重要茶用菊花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以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推荐菊花茶作为功能菊花饮品。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推进短小蛇根草Ophiorrhiza pumila在喜树碱产业上的应用,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加工方法(杀青、不杀青)及干燥方式(晒干、阴干、烘干、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对短小蛇根草中活性成分(喜树碱、总黄酮、粗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方法及干燥方式均对短小蛇根草活性成分影响较大,喜树碱在晒干后含量最高(1.90 mg·g-1),总黄酮含量在真空干燥后含量最高(1.38 mg·g-1),粗多糖在冷冻干燥后含量最高(50.01 mg·g-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杀青会导致喜树碱含量普遍降低,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粗多糖含量普遍降低。在实际生产中,以晒干作为短小蛇根草的首选干燥方式,干燥前不宜采取杀青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产地文冠果叶片黄酮类成分的差异,为挖掘黄酮类成分含量高的优良单株及茶用型文冠果种质资源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文冠果叶片黄酮类成分的技术体系,并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来自山东潍坊、宁夏吴忠和辽宁大连的共495株文冠果样树叶片的10种黄酮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山东潍坊文冠果叶片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为682.135~2 935.579μg·g-1;宁夏吴忠文冠果叶片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为267.897~4 899.386μg·g-1;辽宁大连文冠果叶片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为703.787~2 878.085μg·g-1。三产地黄酮类成分总含量高低顺序为:山东潍坊(1 451.666μg·g-1)>辽宁大连(1 425.822μg·g-1)>宁夏吴忠(1 235.374μg·g-1)。不同产地文冠果叶片各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及总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中,山东潍坊文冠果叶...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深入挖掘辽西地区沙棘种质资源,筛选出果实品质好的沙棘优良单株,为沙棘野外选种及果实加工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辽西地区18个优良沙棘单株为原材料,对其果实的百果质量、横径、纵径、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E含量等14个主要性状及成分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8个优株的百果质量为11.38~26.99 g,横径长为6.21~8.35 mm,纵径长为5.46~7.91 mm,两径均值为5.84~7.85 mm,果柄长度为1.39~2.24 mm,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4.07~21.27、1.04~13.70和36.82~78.65 mg·g-1 FW,维生素E含量为42.43~145.61μg·g-1 FW,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83%~18.23%FW,总酚含量为5.07~10.74 mg·g-1 FW,可滴定酸含量为1.65%~3.63%FW,类胡萝卜素含量为0.08~0.36 mg·g-1 FW,总黄酮含量为1.59~11.07 ...  相似文献   

8.
外来入侵物种在异质性环境下产生可塑性反应是生态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为了揭示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在盐胁迫下的适应特点,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银胶菊在盐胁迫环境下的生理适应性特点.盐处理浓度分为5个水平,分别为0.00、0.02、0.05、0.10、0.15 mol/L NaCl.处理15天后,测定银胶菊叶片中脯氨酸、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及POD、SOD和CAT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银胶菊叶片中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NaCl浓度为0.02 moL/L时最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NaCl浓度为0.15 mol/L时达到最高值.POD活性与SOD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下降,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上升,在NaCl浓度为0.05 mot/L时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不同竹种对采煤沉陷区土壤环境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采煤沉陷区百竹园4个竹种的根系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率和速效钾含量均与根长密度、根表面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根组织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pH值、有机质含量与比根长、比表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根组织密度、平均根直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2)淡竹竹根系总根长密度(737.784 m·m-3)、根表面积密度(1.121 m2·m-3)均为最大,表明淡竹吸收养分与水分的能力最强;金镶玉竹根系的比根长(5.213 m·g-1)与比表面积(66.214 cm2·g-1)最大,表明其资源获取速率最强;其中淡竹通过高根组织密度和低比根长获取资源的策略适应土壤环境。(3)根系生物量与根长密度、根表面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淡竹根系总生物量显著大于其他竹种,可见淡竹通过增加根系生物量和密集鞭根网络系统可抑制采煤沉陷区土壤侵...  相似文献   

10.
以福州滨海沙地厚荚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林龄(5年生、9年生)厚荚相思鲜叶、凋落叶和表层土壤(0~20 cm)的N、P浓度、内吸收率及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厚荚相思鲜叶N、P含量分别为14.26~19.68 mg·g-1、0.66~0.88 mg·g-1;凋落叶N、P含量分别为11.58~12.69 mg·g-1、0.32 mg·g-1;土壤全N、全P含量分别为0.13~0.23 mg·g-1、0.19~0.25 mg·g-1。鲜叶N、P含量显著高于土壤。不同林龄间鲜叶和土壤的N、P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鲜叶、凋落叶、土壤的N∶P值在不同林龄间差异显著(P<0.05),N∶P值大小排序为凋落叶>鲜叶>土壤。厚荚相思N、P内吸收率分别为27.16%、58.08%,且鲜叶平均N∶P为22.88。表明该地区厚荚相思的生长可能受到P的限制,研究结果可为沿海沙地人工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湿地松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模拟环境条件下,以硝普钠(SNP)为NO供体,试验研究了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湿地松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温(16~25℃)对照处理相比,在低温(4~10℃)处理下,苗木高径生长增量显著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H2O2含量及SOD、POD、CAT活性明显升高。低温下幼苗叶面喷施0~800μmol·L-1SNP,3周后表现为随着SNP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SOD、POD、CAT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H2O2含量则逐渐增加。利用苗高增量、地径增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等5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数和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法对供试不同浓度NO处理下的幼苗耐低温能力评价结果即SNP浓度(μmol·L-1)为:400>800>200>100>0;外源NO对湿地松幼苗耐低温性具有低促高抑作用,最佳使用浓...  相似文献   

12.
以台湾地区的牛樟和福建省的沉水樟根、茎、叶为材料,使用水蒸气法提取各器官的精油,结合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沉水樟的精油平均含量为1.11 mg·g-1,牛樟的精油平均含量为2.78 mg·g-1;沉水樟与牛樟根的精油含量分别为2.46 mg·g-1和2.72 mg·g-1,两者差异较小,主要成分均为黄樟油素。沉水樟与牛樟茎、叶的精油含量与化学成分差异均明显,牛樟的茎、叶精油含量分别为沉水樟的12.00、8.32倍;牛樟茎、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均以含氧单萜为主,主要成分为桉叶油素;沉水樟茎、叶的精油含量极低,化学成分以碳氢倍半萜为主,无明显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3.
喷施壳聚糖对核桃抗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核桃枝条短期低温胁迫研究,探讨低温胁迫条件下核桃枝条内的生化代谢过程与树体抗冻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离体香玲核桃枝条以—2、0、4℃低温处理,并在处理后不同时间测定相关酶活性与抗冻蛋白含量,分析低温胁迫后树体抗冻相关酶活性和蛋白含量。研究结果发现,在—24℃的低温胁迫均能够显著提高核桃枝条内SOD、CAT、POD酶的活性,同时脯氨酸的含量在04℃的低温胁迫均能够显著提高核桃枝条内SOD、CAT、POD酶的活性,同时脯氨酸的含量在04℃的低温胁迫下也有显著增加。说明SOD、CAT、POD和脯氨酸参与了核桃树体的抗冻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柯柯牙城郊防护林工程不同造林类型对土壤的影响,选取新疆杨林、苹果林、核桃林、葡萄林、香梨林、红枣林、沙枣+新疆杨混交林等7种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分对土壤pH、全盐、Na+、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林对土壤pH的改良作用最明显,核桃林对土壤全盐改良效果最好,降低了土壤66.7%的全盐含量。造林增加了土壤肥力,不同林分的土壤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地(裸露沙地)(P<0.05),葡萄林样地土壤有机质(16.51±0.87 g·kg-1)含量和速效钾(736.3±20.7 mg·kg-1)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是对照样地同层土壤的17.20倍和5.67倍;香梨林的土壤速效磷(60.50±3.61 g·kg-1)含量最高,是对照样地的126倍。不同林分下植被的差异和不同强度的人工活动造成了不同林分土壤养分的差异性。土壤速效磷与土壤盐分及pH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不存在显著性相关。盐碱地土壤中盐分含量和土壤pH值高,造成...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茉莉酸甲酯(MJ)对东京野茉莉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积累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揭示东京野茉莉种子发育规律并确定最佳MJ处理浓度,设置了对照(CK)、MJ10、MJ50、MJ200和MJ500(MJ浓度分别为0、10、50、200和500μmol·L-1) 5种处理对10年生东京野茉莉结实母树进行喷施。以不同发育阶段的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种子粗脂肪、可溶性糖(SS)、淀粉、可溶性蛋白(SP)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花后50 d,MJ50处理的东京野茉莉种子粗脂肪和SS含量显著高于CK;花后100 d,MJ200处理则显著提高了东京野茉莉种子SS、SP及淀粉含量;花后130 d,MJ200处理的东京野茉莉种子POD活性最高,为CK的两倍多;MJ10处理的SOD活性最高,为223.87 U·g-1·min-1,是CK的两倍多。不同浓度的MJ处理在不同的花后时间促进了东京野茉莉种子粗脂肪、SS和SP等营养物质的积累。花后130 d,MJ10处理的东京野茉莉种子...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具有较好抗旱效果的木霉菌株,了解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以拟康宁木霉、绿木霉、螺旋木霉和长枝木霉4种马尾松内生木霉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聚乙二醇6 000 (PEG-6 000)模拟干旱对4种木霉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对PEG-6 000胁迫适应能力较强菌株的抗性生理响应。结果表明:4种木霉中长枝木霉对PEG-6 000胁迫具有更强的抗性,其菌丝和孢子生长受PEG-6 000胁迫的影响较小。随着PEG-6 000浓度升高,长枝木霉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PEG-6 000浓度为200和300 g·L-1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达到峰值,分别为0.922、98.136和4.516 U·g-1;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也随着PEG-6 000浓度升高而升高,在PEG-6 000浓度为200和300 g·L-1处理下,长枝木霉的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分别达到峰值,分别为35.317和29.554 mg·g-1,在不同PEG-6 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喷施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核桃抗寒指标的影响情况,为核桃抗寒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2年生核桃幼树为试验材料,于核桃生长期,对盆栽核桃叶片分别喷施不同浓度(5、10、15、20 mmol·L-1)的K2SO4和Ca Cl2溶液,然后采集喷施后的核桃叶片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了喷施不同浓度的K2SO4和Ca Cl2溶液后核桃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叶片中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等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对各个抗寒指标的影响情况;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核桃的抗寒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在低温胁迫下,随着K2SO4和Ca Cl2浓度的增加,核桃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均低于对照的;除了喷施5 mmol·L-1的K2SO4溶液的核桃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略...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松材线虫侵染对寄主植物生理生化物质代谢的影响,以黑松和马尾松4 5年生苗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接种松材线虫对2种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规律。结果显示:接种松材线虫初期,黑松和马尾松的总糖含量均较高,随接种时间的延长,总糖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黑松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马尾松的可溶性糖含量在侵染前期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而15 d后快速降低;黑松和马尾松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侵染前期均低于对照,后升高,再降低;黑松的单宁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马尾松的单宁含量接种第1天略低于对照,第3天后开始升高;黑松和马尾松的总酚含量均在侵染前期高于对照,而后降低。这些物质的变化趋势显示松材线虫侵染不同寄主植物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9.
选取黑林1号杨树内10种次生代谢物质,制成半人工饲料对青杨天牛幼虫进行饲喂,调查幼虫死亡率,同时测定幼虫体内3种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和α-乙酸萘酯酶)和2种保护酶(SOD,CAT)的活力指标。结果表明:饲喂2.00,20.00mg·g-1的丁香酸,16.00mg·g-1的苯酚,8.00mg·g-1的肉桂酸,50.00mg·g-1的对羟基苯甲酸和4.00mg·g-1的绿原酸对青杨天牛幼虫的死亡有显著影响。经次生代谢物质饲喂后,幼虫体内保护酶SOD活性显著升高,而不同次生代谢物质对虫体CAT活性无显著影响,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较对照提高不显著,单宁饲喂后,幼虫体内α-乙酸萘酯酶的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以马尾松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脉冲前沿宽度和处理时间的磁场处理,观察了马尾松愈伤组织在磁场处理后的生长变化,探讨了磁场处理对马尾松愈伤组织外部形态、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保护酶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脉冲磁场处理后,马尾松愈伤组织的鲜质量生长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增加,其趋势为先缓慢上升,再急速下降;(2)脉冲磁场处理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与对照相比都有增加的趋势,当脉冲前沿宽度为5 ms、处理时间为8 h时,马尾松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到峰值;(3)脉冲磁场处理后,与对照相比,由POD、SOD、CAT构成的保护酶系统的活性随脉冲前沿宽度、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在脉冲前沿宽度为5 ms、处理时间为8 h时,三种酶活性达到一定的峰值后又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4)在一定的脉冲前沿宽度和处理时间内,马尾松愈伤组织细胞膜仍可保持较强的稳定性,马尾松愈伤组织细胞对脉冲磁场具有一定的抗性和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