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猪RN基因及其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善猪肉的品质和均匀度已经成为世界养猪业的一个主要目标。在猪肉的品质上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低系水力 ,由于它会降低加工肉和可售肉的产量 ,并降低肉的食用品质 ,因此在商业上就显得极为重要。导致猪肉系水力降低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氟烷基因 ,近 30年来人们对这一基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发现这个影响猪肉质的基因对生长速度和胴体性状也有影响。最近 ,有研究结果表明另一个单基因对猪的肉质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这就是所谓的 RN基因。养猪业最早对 RN基因的认识是在 80年代后期到 90年代初 ,欧洲学者在对汉普夏猪群进行研究时发现…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 ,由于遗传改良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猪的胴体瘦肉率 ,提高了生长速度 ,改善了饲料转化率 ,满足了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伴随着瘦肉率的提高 ,肉的品质下降 ,集中表现为肉色变白 ,pH值快速降低 ,系水力下降。研究表明 ,包括遗传、营养、饲喂制度和屠宰前后的处理都影响猪肉的品质。本文对影响猪肉品质的生化机制进行探讨 ,对其中有关在短期 (上市前一段时间 )提高猪肉品质的添加物作一介绍。1 影响猪肉品质的生化机制猪肉品质的指标主要包括肉色、pH值、系水力、嫩度和风味。当猪被屠宰时 ,其肌肉就发生了一系列的生化反应 …  相似文献   

3.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猪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是改善猪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综述了猪肌内脂肪的形成以及营养和基因对其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猪肌内脂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猪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是改善猪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综述了猪肌内脂肪的形成以及营养和基因对其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还与肉品的风味品质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该文首先介绍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其次,再从基因水平阐述各种基因对肌内脂肪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通过调控肌内脂肪含量获得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6.
徐丽 《中国猪业》2020,15(4):35-38
猪肉消费在我国居民的肉类消费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猪肉品质受遗传、营养、饲养管理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常用肉色、pH值、肌内脂肪、滴水损失、嫩度和风味等指标表示。许多研究表明,硒能有效提高猪的生长发育性能和繁殖能力,改善育肥猪肉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育肥猪的肉色、pH值及系水力等指标,提高育肥猪肉的品质。本文综述了硒对猪生长发育和胴体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日粮中添加茶多酚对肥育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体重约28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50头,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10头。通过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对100kg左右猪胴体眼肌肉样做肉质常规和生化指标测定,研究日粮中茶多酚不同添加水平对肥育猪肉品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猪肉货架期,茶多酚添加剂有稳定猪肉色、提高猪肌肉抗氧化和系水力的作用;本研究得出,饲粮中添加茶多酚有利于提高猪肌肉品质,其中以每千克饲料添加400mg茶多酚效果较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PRKAG3在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及与胴体品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KAG3是编码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γ3亚基的基因,是近年来确定的一个影响猪肉pH值、肉色以及系水力的主效基因,其突变R200Q与过量肌糖原含量有关,被认为是汉普夏猪发生RN-突变的根本原因。本研究以-βactin作为内参,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雅南猪和杜×长×大三元杂交猪(DLY猪)PRKAG3基因在心脏、肝脏、肾和骨骼肌中表达差异,并测定猪胴体品质。结果表明,PRKAG3主要在骨骼肌中表达,在心脏中有少量表达,而在肝脏和肾中未见表达,在不同品种的骨骼肌中,雅南猪PRKAG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DLY猪(P=0.07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与屠宰率、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关系不大,而与肌内脂肪含量成正相关(r=0.832)。  相似文献   

9.
肌内脂肪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风味和多汁性。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因素较复杂,主要受品种、年龄、性别、营养、基因等多个因素影响。文章介绍了猪肌内脂肪的来源及其含量与猪肉嫩度、系水力、风味3个肉质性状的关联性,证实肌内脂肪与肉品质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简述了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品种、体重、性别和日粮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等相关营养水平,脂肪酸合酶、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脂联素等几个关键基因;初步阐释了这些因素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及脂肪代谢机理,总结影响因素与肌内脂肪之间的规律;分析发现育种、候选基因和营养调控是改善肌内脂肪含量最有效的方法,将肉质更优的本土猪与外来猪进行杂交或对本土猪进行基因改良可能是未来较为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猪肉一直是我国最受欢迎的肉类消费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猪肉品质。系水力是评价猪肉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肉类水分流失会带来营养物质流失和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饲养管理、饲料、肌肉结构等方面对系水力造成的影响,以及系水力的检测方法、受调控的分子机制等,以期为提高猪肉系水力、改良猪肉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肌内脂肪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风味和多汁性。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因素较复杂,主要受品种、年龄、性别、营养、基因等多个因素影响。文章介绍了猪肌内脂肪的来源及其含量与猪肉嫩度、系水力、风味3个肉质性状的关联性,证实肌内脂肪与肉品质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简述了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品种、体重、性别和日粮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等相关营养水平,脂肪酸合酶、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脂联素等几个关键基因;初步阐释了这些因素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及脂肪代谢机理,总结影响因素与肌内脂肪之间的规律;分析发现育种、候选基因和营养调控是改善肌内脂肪含量最有效的方法,将肉质更优的本土猪与外来猪进行杂交或对本土猪进行基因改良可能是未来较为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猪肉品质的评定指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猪肉品质变劣已成为当今世界养猪界专家共同关心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猪肉品质包括肌肉的质量(外观、颜色、系水力)、背膘的质量(外观、脂肪的硬度、脂肪酸组成)和食用质量(大理石纹理、嫩度、多汁性、气味或滋味、污染异味等)。猪肉pH值是猪肉质量的综合反映,pH值超出正常范围猪肉质量就会出现PSE肉(苍白、松软和水分渗出)、DFD肉(深色、硬实和干燥)以及酸肉等问题。李加琪等(1999)报道,目前的研究表明PSE肉、酸肉分别受一对常染色体主基因影响,DFD肉则由环境因素影响所致,而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近几年来关于影响猪…  相似文献   

13.
黄微 《中国猪业》2011,6(11):39-40
肌肉的组织结构对猪肉风味品质有重要的影响,肌纤维粗细、肌纤维密度、肌节长度、肌纤维类型与猪肉嫩度、系水力、劣质肉有显著的相关,结缔组织含量直接影响猪肉的嫩度和系水力,含量适宜而分布均匀的脂肪能产生理想的口感。  相似文献   

14.
猪肉品质及其影响因素(Ⅱ)——影响猪肉品质的环境因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 营养因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有许多营养学方法可用于提高肉色、系水力、猪肉口感等。这些因素包括 :饲料配方、饲养水平、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比等。1 1 维生素与矿物质抗氧化剂 ,特别是 (VE)对肌肉颜色、系水力有一定影响。脂肪氧化将导致猪肉产生难以接受的气味 ,降低产品的新鲜度。此外 ,在细胞膜上磷脂的氧化 ,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 ,增加水分的流失。Buckley等 (1995 )得出结论[1] ,日粮中的VE 可减少脂肪的氧化 ,增加肉色和系水力。在日粮中添加10 0 0mg/kgVE,饲养 46d可以显著地减少Ca2 的过度释放和防止PSE…  相似文献   

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以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ign, SNPs)作为分子遗传标记,筛选出与数量性状相关的SNP、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和候选基因的有效手段。猪肉品质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与人们的肉食营养、肉食品加工和养猪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GWAS在猪肉质性状的研究应用展开论述,以期为通过GWAS鉴别影响猪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来改善猪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影响猪肉质性状遗传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遗传因素和遗传因素对猪肉质性状均有影响。前者包括饲养条件、转运、屠宰等众多因素。后者即遗传因素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控制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沉积的主效基因MI基因,候选基因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 FABP)基因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 FABP)基因;MyoD基因家族是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又一个遗传因素;此外还有氟烷基因、RN基因(rendement napole,RN)等。作者就影响猪肉品质的遗传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猪肉品质问题是目前我国养猪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如何在保证猪肉产量的同时改善猪肉品质是目前养猪业研究的热点之一。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的同分异构体,在调节糖脂代谢、影响免疫反应、预防疾病以及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CLA可以调控肉色、嫩度、风味、大理石纹、系水力和脂肪酸组成等肉质指标,进而影响猪肉品质。本文主要在阐述CLA生理功能的基础上,重点综述CLA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分子机制,为CLA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及猪肉品质形成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高水分玉米发酵后制作配合饲料对民猪生长及肉质的影响,试验以发酵玉米替代常规饲料中干玉米生产猪配合饲料,研究其对民猪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玉米配方饲料能显著提高民猪生长性能、日采食量、日增重(P0.05),且改善猪肉的肉色、系水力、嫩度、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9.
猪肉品质是影响养猪产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提高产肉性能的同时,确保肉质性状遗传改良是当今全世界猪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丰富,具有优良的肉质特性,在生猪养殖中利用我国地方猪种开展杂交生产或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实现猪肉品质遗传改良,是提高猪肉品质的重要途径。该文总结了我国代表性地方猪种的肉质特性,并对其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饲料中营养物质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友明 《饲料研究》2001,(8):17-18,20
猪肉品质主要是指感官品质、深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卫生品质等4个方面,其中最容易引起消费重视的是感官品质,如肌肉的颜色、系水力、嫩度、大理石纹、香味等,而营养对猪肉的调控也主要发挥在这几方面。影响猪肉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有:①肌肉脂肪的含量;②机体中风味物质,如肌苷酸、谷氨酸、脂肪酸的含量与类型;③肌肉嫩度的影响物质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④肌肉脂质的氧化和系水力;⑤肌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等。只要我们通过营养调控就能改变这些影响因子的含量,不同程度地提高猪肉品质。1氨基酸1.1甜菜碱 甜菜碱又称甘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