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水资源视角下的新疆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1-2014年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进行耦合协调性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4年新疆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中的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效益指数极速增长,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效益指数平稳波动;全系统耦合度整体处于颉顽阶段,耦合协调性整体属于勉强协调型,其中耦合度指数值略高于耦合协调度值,并且呈现耦合系统越多,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越低态势。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主客观综合权重法赋权后,对2000—2011年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进行定量评价并分析其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1年,贵州省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系统虽然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但已对水资源系统产生胁迫。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较小,波动幅度也较小,但耦合度普遍高于协调度。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的耦合度处于较低水平耦合阶段和颉颃阶段。协调度全部处于低度协调的耦合阶段,而且各子系统的协调度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水资源与经济要素时空协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为研究区域,选取GDP、人口、土地面积3个经济发展要素,建立协调度评价模型分别计算经济发展要素与水资源总量和水资源使用量的协调度,分析两者空间协调特征。结果表明:(1)以水资源总量为评价指标时,水资源丰富地区,协调状况好;(2)以水资源使用量为评价指标时,经济发达地区,协调状况好。分别计算2个水资源指标与各经济要素的基尼系数,分析其时间协调特征,结果表明:水资源总量和水资源使用量与各经济要素的协调状况在2008-2015年间总体波动不大。水资源总量与土地协调性好,而水资源使用量与人口和GDP协调性好。  相似文献   

4.
复合系统普遍是由具有统一发展目标的不同属性、不同功能的系统通过结构化整合而形成的相对较复杂的系统,其内部结构具有动态性及相互矛盾性。以黑龙江省地区为例,将水资源系统与地区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相结合,综合分析复合系统协调度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评价的过程中,分别将3个子系统作为独立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适用于多元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模型,经计算得到黑龙江省多年内水资源-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度的演变规律和省内各市(地区)之间的差异状况,并依据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差异,并通过差异化对比总结了5个不同的协调发展类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灌区用水结构特点,综合考虑水资源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联系,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条件下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为例,得出现状年及规划年灌区水资源系统能够支撑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利用相对承载指数和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评价了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现状供水相当充裕,水资源综合承载指数大于1,水资源承载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用水总量控制条件下,规划年水资源综合承载指数小于1,灌区水资源不足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用水优化配置方案下,水资源承载力有所增强,表明农业用水优化配置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有效手段。在实现农业用水优化配置及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条件下,灌区水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度达到0.99以上,真正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复合系统普遍是由具有统一发展目标的不同属性、不同功能的系统通过结构化整合而形成的相对较复杂的系统,其内部结构具有动态性及相互矛盾性。以黑龙江省地区为例,将水资源系统与地区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相结合,综合分析复合系统协调度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评价的过程中,分别将3个子系统作为独立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适用于多元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模型,经计算得到黑龙江省多年内水资源-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度的演变规律和省内各市(地区)之间的差异状况,并依据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差异,并通过差异化对比总结了5个不同的协调发展类型。  相似文献   

7.
基于宁夏水资源系统与社会适应能力系统分析,筛选评价指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年-2017年宁夏水资源脆弱性和社会适应能力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2010-2017年宁夏水资源脆弱性有降低的趋势;2017年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评价值最大,2012年最小;(2)2010-2017年宁夏水资源脆弱性与社会适应能力协调度基本上处于优质耦合、良好耦合、中级耦合、初级耦合4个状态;(3)2010-2017年宁夏水资源脆弱性与社会适应能力耦合协调度处于优质耦合协调发展、良好耦合协调发展、中级耦合协调发展、初级耦合协调发展、勉强耦合协调发展、濒临失调衰退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并评价当前国内区域间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空间异质性变化特征,首先分别构建了农业机械化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了农业机械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及两者的协调度模型。根据分析结果得知: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较好的地区仍以华东、华北、东北和华中地区居多,华南地区有少数省份;协调性较差的省份仍以青藏、西北、西南地区居多;整体来看,东、中、西部的协调性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且协调性优劣与区域经济和农业发展速度基本对应。  相似文献   

9.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用水效率-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6年间的湖北省面板数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湖北省用水效率-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6年,湖北省用水效率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式递增的趋势,经济发展则呈良好的上升态势。湖北省用水效率-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度一直接近拐点值0.5,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虽不断增加,但总体上较低,2016年也仅达到初级协调水平,处于向协调发展过渡的阶段。湖北省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经济发展转型方面仍需做出更多努力,以实现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的优质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云南省特殊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特点,遵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和原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基于系统协调性的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以水资源及供需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综合性协调系统作为评价准则,既反映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和驱动主导因素,又可以体现水资源复杂系统及影响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影响的协调状况,为科学、合理地进行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子牙河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人口、开发利用、社会经济以及植被状况等资料分析,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次,形成了流域和县市2级分辨率的评价单元,并分别构建子牙河流域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ossel评分标准,综合评价流域层面的生态系统演变格局,以及县市层面的生态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近几十年来,子牙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和水资源子系统的评价值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评价值则呈明显上升趋势,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值减小;现状年子牙河流域生态系统格局西北部山区较西南部平原区好,位于流域西北部的五台县生态系统格局最好,位于流域东部的冀州市最差。评价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该研究结论将为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求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协调关系。【方法】选取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相关指标,构建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分析流域2011—2015年的压力指数、承载力指数、协调指数、水资源承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并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对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利用提取出的主要因子构建水资源承载力驱动力模型,识别出影响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结果】滇池流域2011—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呈上升趋势;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有人类活动因素和自然因素,包括城镇化率、经济发展因素以及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人均GDP和年降水量属于正向驱动因子,城镇化率和年均气温是负向驱动力。【结论】基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应加大外流域向滇池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形成多水源联合调水的格局,同时在保证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控制人口数量,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系统多水源供水的水资源高效配置与统一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农业机械化系统与区域农村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协调度模型,计算并评价了2010年广东省各地级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结果显示:广东省各地级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与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空间上看,2010年广东省农业机械化与区域农村经济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存在明显的地带性差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协调度普遍高于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的协调度,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各地区尤其是资源高强度流动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压力。为缓解地区内的资源压力,需要综合了解WEF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以便更好地发挥资源间的协同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WEF系统的安全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WEF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综合评价了京津冀地区WEF系统的发展水平,并测算了三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WEF系统综合评价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耦合协调度历经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三种类型向良好协调类型演进,总体上升空间较大。建议应针对地区情况,提高滞后系统的发展水平,加强跨部门合作,以实现WEF系统的资源安全及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滩区是一个复杂的互馈系统,系统的安全及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为科学评价黄河下游典型滩区社会经济-防洪安全-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安全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明确影响其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针对黄河下游兰东滩区的区域特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防洪安全、生态环境对滩区发展的影响,遵循指标选取的诸多原则,通过组合权重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构建了黄河下游兰东滩2001-2020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1)黄河下游兰东滩区社会经济-防洪安全-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相互作用明显,但整体协调耦合发展程度不高,距离优质协调还有一定的差距;(2)综合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拟合优度较好,均在0.9以上,且其趋势线与防洪安全评价指数趋势较为接近,表明防洪安全对综合系统的影响较大;(3)组合权重占比较大的主要是防洪安全方面的指标,其次是社会经济,最后是生态环境,表明兰东滩安全发展与环境友好的前提就是保障最基本的防洪安全;(4)3个子系统的安全评价指数在近20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社会经济子系统安全评价指数稳定上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防洪与生态,防洪安全与生态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湖北省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提出合理建议。【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湖北省2006-2017年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时序特征。【结果】2006-2017年,湖北省水资源环境综合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呈线性增长趋势。湖北省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表现为线性增长趋势,且具有阶段性,2006-2010年和2011-2017年分别为经济发展滞后于水资源环境水平的过渡发展阶段和水资源环境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阶段,2017年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达到良好耦合协调。【结论】为实现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优质耦合协调发展,湖北省重视经济转型升级和城镇生活污水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从“水资源系统发展水平”,“水资源与社会协调水平”,“水资源与经济协调水平”,“水资源与环境协调水平”4个方面确定了黑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33个初选指标,提出了聚类分析-熵权法的指标筛选方法,通过系统聚类消除指标间相关性的同时,利用熵权法得到熵权值最大的指标,从33个初始指标中筛选得到12个指标,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黑龙江2003-2010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与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果进行比较,其结论对区域水资源的调控具有切实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协调度模型分析计算经济系统与水环境系统耦合程度,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构造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投入产出函数,并对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以北京为例,测算经济系统与水环境系统的耦合状态和耦合效果。结果表明,1997-2014年共18 a,北京市经济系统与水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从基本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和完美协调4个阶段;经济系统与水环境系统的耦合度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基本保持一致,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水资源利用效率随着系统间耦合度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吐鲁番地区水资源-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吐鲁番地区为例,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了2001-2013年该地区的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表明: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吐鲁番地区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也向着优质耦合的方向发展;22001-2006年吐鲁番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但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较高,2006-2008年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能与经济较为协调,2009-2013,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水给水资源供应造成了一定压力:3从2001-2013年,该地区的水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说明在该地区,水资源和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有很大空间的。但近年来,水资源形势比较严峻,建议应提高整体污水处理,提高用水效率,加大中水回用力度,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短缺将成为21世纪的重大问题,缺水不仅影响正常的生产与生活,还会影响到人类生存。根据1996-2015年乌鲁木齐县人口、经济和水资源方面的相关数据,构建乌鲁木齐县人口-经济-水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人口、经济、水资源的综合评价指数及其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指数,并分析其相关性,从而得到乌鲁木齐县20年来的人口-经济-水资源发展趋势、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5年乌鲁木齐县人口-经济-水资源综合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呈现波动状态,相比1996年,2015年略有所降低,下降幅度为0.112;(2)1996-2015年,乌鲁木齐县人口-经济-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度的变化格局如同字母"W",呈现波动式递减的趋势;(3)综合指数(T)与经济(U2)和水资源(U3)呈现强的正相关(p0.01),与人口(U1)成正相关,但是不显著(p0.05)。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十九大"有关内容,并根据乌鲁木齐县自身的条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