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花培新品种龙粳10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龙粳10号(原代号龙花91-340)是继龙粳9号(龙粳长粒香)之后,该所成功选育的又一个长粒型优质水稻新品种,也是继龙粳8号(龙选948)之后,又一个运用综合育种技术育成的水稻花培新品种.其表现为米质优良、抗病突出、丰产稳产、耐寒抗倒、熟期适中、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云粳25是用优质长粒具香味的云粳优2号为母本,高产耐寒的云粳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5年10代选育而成。具有米质好(国标一级米)、高产、耐寒性强、高抗稻瘟病的特点,食味品质好,米饭香味浓郁、冷不回生,2007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稻米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近年来,我所选育成一批抗病优质稻新品种,现介绍如下: 象牙1号为粳型白香糯,系苏资2号与螃蟹谷(两个亲本均来自云南)杂交后代选育而成。全生育期148天左右,属早熟晚粳,株高106厘米,茎秆粗壮,分蘖力偏弱,为大穗大粒型,每穗总粒数为130粒左右,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30克左右。  相似文献   

4.
莲稻2号原代号莲粳0909,是由虎林市绿都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莲粳种业有限公司联合于2002年以莎莎妮为母本,绥粳3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长粒型水稻新品种。2015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品种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5009 。  相似文献   

5.
三系杂交粳稻常优3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优3号是常熟市农科所用武运粳七号A与恢复系R192配组选育的杂交晚粳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该组合在生产上表现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6.
惠建  吕学莲  白海波  李树华 《种子》2019,(1):123-123
宁粳56号水稻品种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宁夏鹏丰种业有限公司以宁粳23号/普通野生稻杂交后,经过定向选育而成。2018年9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宁审稻20180002)。1特征特性宁粳56号(原名SD-9),全生育期154d,比对照宁粳41号晚3d,属晚熟品种。幼叶直立,主茎14~15片叶,半散穗型,株高99.6cm,收获穗35万/667m2,穗长18.0cm,千粒重25.7g,平均每穗总粒数131粒,实粒数117粒,结实率89.3%,籽粒长卵圆型,秆黄色,无芒。特点是耐冷、耐旱、耐盐碱,长势繁茂,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7.
<正>莲稻2号原代号莲粳0909,是由虎林市绿都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莲粳种业有限公司联合于2002年以莎莎妮为母本、绥粳3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长粒型水稻新品种。2015年5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稻2015009。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粳稻品种,在适应区域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d,需≥10℃活动积温2450℃。主茎12片叶,株高88cm,穗长19cm,着粒均匀,粒型为长粒,每穗粒  相似文献   

8.
云粳19号是常规优质粳稻新品种,杂交组合为云粳13号/云粳12号,经4年6代系统选育而成.从集团单株选拔开始,每年对系统材料进行严格的产量、品质、稻瘟病抗性和耐寒性四特性同步鉴定,确保了优良性状定向积累.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广适、多抗等特点.通过对云粳19号株型、穗型、米质以及产量性状等方面进行剖析,认为选育优质水稻品种,应加强优异稻种资源的收集、研究和利用,并开展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以及加强优质稻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嘉优8号是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的优质晚粳型恢复系嘉恢8号与粳型三系不育系嘉74A测配出的高产优质单季杂交晚粳新组合,2019年通过上海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基于2019-2020年在上海、浙江等地制种探索,根据嘉优8号亲本特性,主要从插播要点、水肥管理、赶粉去杂等方面阐述其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嘉优 9 号是浙江禾天下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不育系嘉 66A 和大穗型恢复系嘉恢 9 号配组育成的优质、抗病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母本嘉 66A 为自主选育的矮秆、柱头外露的 BT 型早熟晚粳不育系,父本为自主选育的高秆、穗大粒多、外观品质优、抗稻瘟病粳型恢复系。该组合 2021 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沪审稻 2021002。为加快该组合大面积推广应用,总结了该组合父母本特性及其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新品种盐粳5号盐粳5号系江苏省盐城稻麦育种试验站以盐粳2号与苏协粳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适合不同耕作制度栽培(如抛秧、直播)的中粳新品种。1997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盐粳5号幼苗矮壮.直立.叶片较挺,叶色淡绿,...  相似文献   

12.
利用引进的农家品种籼型胭脂稻特种资源,与吉林省当地创新的粳型特种稻龙锦1号、红香1号、巨胚清香糯、红糯等杂交,采用系谱选择的方法,选育出创新的适合于北方寒地种植的粳型胭脂稻新种质资源:黏型巨胚胭脂稻、糯型巨胚胭脂稻和普通胭脂稻。结果表明:创新的胭脂稻新种质明显改进了原有农家品种的一些不良性状,具有产量高,不落粒,种皮颜色均匀一致,有香味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特种稻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晚籼赣晚籼20赣晚籼20系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用汕优2号与双抗3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全生育期130天,株高90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25万,每穗80~125粒,结实率80.7%~88%,千粒重24克左右,熟期秆色好,稳产性强,产量高,一般...  相似文献   

14.
豫粳6号(原名新稻90247)系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以新稻85-12为母本、郑粳8175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5年6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5年12月获第2届中国杨陵农业科技博览会新品种及优质米两项金奖;1996年被指定为河南...  相似文献   

15.
寒地早熟香稻龙粳香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兰民 《作物杂志》2012,28(1):147-148,5
香稻是一种珍贵的具有天然香味的功能稻和特种稻。龙粳香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花培技术选育的首个长粒、清香型早熟香稻品种,具有品质优良、熟期早、稳产高产、抗稻瘟病、耐寒、活秆成熟的特点。龙粳香1号适合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区三江平原种植。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绍兴市农科所以(绍紫9012/绍糯45//绍间9)F1为母本与绍糯119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晚粳糯新品种绍糯9714,2002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作连晚栽培,全生育期132.3天,比秀水63长1.3天,属中熟晚粳糯类型。株  相似文献   

17.
北方粳稻新品种豫粳五号豫粳五号(原代号D2)系焦作农科所和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合作,采用[(台中31×郑粳12)A×36天]F1经快中子辐射选育而成。1994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1990~1991年参加河南省水稻中晚粳组区...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绍兴市农科所以优质晚糯绍糯 119为母本与引自日本的优质中粳越光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晚粳稻新品种越粳 2号 ,2 0 0 0年 4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它作连晚栽培 ,株高 80 cm。半矮生型。叶下禾。剑叶挺直。叶色淡绿。分蘖力中等 ,一般亩有效穗 2 5万  相似文献   

19.
杨庆 《中国种业》2021,(1):112-113
龙粳152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交06-1115为母本、绥粳4号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长粒香稻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200073。对龙粳1525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等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其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刘贺梅 《中国种业》2017,(12):69-70
新稻69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科研团队于2005年以新稻18号为母本、苏北9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为常规粳稻,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弹性强,分蘖力中等,株高105 cm,穗长18.1cm,穗粒数148.8粒/穗,千粒重25.5g,综合性状优良。于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稻区种植,是河南省自2012年启动豫南粳稻品种试验以来第1个通过审定的适宜豫南"籼改粳"种植的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