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犊牛新蛔虫病,也就是牛的蛔虫病。为什么新生的犊牛就得蛔虫病,主要是放牧或舍饲时.母牛采食了水草上沾有感染性的蛔虫卵后,经胎盘垂直感染了胎儿,所以新生犊牛一生下来就染有蛔虫病。称为犊牛新蛔虫病。主要寄生于1-3月龄的犊牛。犊牛以严重下痢、消瘦和贫血为特点,大量感染寄生虫时.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死牛。发病率高,损失大。应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犊牛新蛔虫病是由犊弓首蛔虫寄生于犊牛消化道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是由于放牧或舍饲时,母牛采食了水草上沾有感染性的蛔虫卵后,经胎盘垂直感染了胎儿,所以新生犊一生下来就染有蛔虫病,称为犊牛新蛔虫病,该病主要危害0.5—3月龄的犊牛,产后两周的被感染犊牛症状最为严重。犊牛精神沉郁、嗜睡、吮乳无力或停止吮奶。腹胀、排出稀糊样,灰白色腥臭粪便。有时腹痛、血便,口腔发出刺鼻的酸味。患新蛔虫病的犊牛死亡率很高,对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影响。目前国内治疗犊牛蛔虫的药物主要有左咪唑、丙硫苯咪唑和非外用的伊维菌素等。伊维菌素是广谱抗线虫、节肢动物药物。许多研究者的实验结果证实,其对多种寄生虫病有高效,是目前兽医临床使用的首选抗寄生虫药物之一,为了进一步验证伊维菌素片剂对犊牛新蛔虫病的疗效,我们进行了本项实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蛔虫病是蛔虫科的牛新蛔虫寄生于出生半月至三月内的犊牛小肠内引起严重下痢和消瘦,甚至是导致死亡的一种线虫病.本病主要是通过自然感染和胎盘感染两种途径对犊牛感染,是杂交水犊牛常见而多发的疾病.该病在盈江县分布广,不论山区和坝区均有发生.本文就近几年来治疗杂交水牛犊新蛔虫病的方法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犊牛新蛔虫病的病原体为弓首科弓首属的牛弓首蛔虫,寄生于初生犊牛的小肠内引起的线虫病。犊牛临床上以腹部膨大、腹痛、肠炎、下泻等为特征。本病分布很广,遍及世界各地。新生犊牛大量感染时可出现死亡。1流行病学犊牛新蛔虫感染有胎内感染和乳汁感染两种方式。本病主要发生于5月龄以内的犊牛,在自然感染情况下,2周龄至4月龄的犊牛小肠中寄生有成虫。  相似文献   

5.
<正>犊新蛔虫病是无饰科犊牛新蛔虫寄生于初生犊牛(黄牛、奶牛、水牛)的小肠,引起肠炎、下痢、腹痛、腹部膨大等症状的一种线虫病。有资料介绍,我国南方各省犊牛多感本病,初生牛犊大量感染可引起死亡,对养牛业危害甚大。2013年9月份,黑龙江省讷河市学田镇合庆村三屯养牛户李某某家新生6日龄和11日龄2头犊牛发生犊新蛔虫病引起死亡,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学田镇合庆村三屯李某某多年养育肥牛,他经常是从外市县和本市各集市上购入改良牛进行繁殖育  相似文献   

6.
正犊牛新蛔虫病是由于感染牛新蛔虫而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也叫做牛蛔虫病。主要感染2~7月龄的犊牛,尤其是杂交水犊牛更易发病,虫体在小肠内寄生,引起食欲减退肠炎、下痢和死亡。犊牛可经环境感染和胎盘感染。1流行病学1.1病原体致病性新蛔虫呈黄白色,表皮半透明,体表光滑,如同蚯蚓状。雌虫长度为220~300mm,雄虫长度为150~250mm,直径均  相似文献   

7.
一养牛户犊牛出现下痢,排灰白色稀粪,引发1头犊牛死亡。经现场调查,观察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鲜粪检查等方法分析,确诊为牛群蛔虫感染,发生犊牛蛔虫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并对犊牛蛔虫病的预防、诊治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犊新蛔虫病是由牛新蛔虫寄生于犊牛的小肠内导致犊牛消化紊乱的寄生虫病,引起腹泻、腹痛、消瘦、贫血以及肺脏病变等.此虫仅寄生于6月龄前的犊牛,引起犊牛下痢,大量感染时可造成死亡.本病发病率水犊比黄犊高,奶犊更次之.笔者应用盐酸噻咪唑治疗犊新蛔虫病86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讷河市二里畜牧场2004年3月份在新生犊牛中发生了犊新蛔虫病。  相似文献   

10.
犊牛新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发生于1~6月龄的犊牛。患病牛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腹泻、贫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犊牛死亡,严重影响我国养牛业经济效益。为降低犊牛新蛔虫病的发病率,饲养人员需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及时清除舍内污染物,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另外,做好预防性驱虫工作,降低母牛、犊牛以及胚胎的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11.
犊牛蛔虫病的病原体为无饰科新蛔属的犊牛蛔虫,寄生于5月龄内的犊牛小肠而引起的疾病。笔者参加了南涧县公郎镇、南涧镇、宝华镇、无量山镇等地5月龄以内的水牛犊新蛔虫病感染情况抽样检查。共检查水牛犊96头,检出感染犊新蛔虫的水牛犊18头,感染率为18.75%,结果反映南涧县水牛犊新蛔虫病感染率高,由此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犊牛弓首蛔虫病的流行和防治报告@黄新成¥永福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犊牛弓首蛔虫病的流行和防治报告黄新成永福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41800犊牛弓首蛔虫病是由弓首蛔虫寄生在犊牛小肠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危害水牛(在本地黄牛未曾发现)。寄生蛔虫主要以夺取宿主...  相似文献   

13.
弓首蛔虫病是在胎儿时由母牛通过胎盘传染的。由于病犊大都出现腹泻 ,常被当作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感染来诊治 ,收不到明显效果。笔者在门诊中曾收治过 1 6例犊牛弓首蛔虫病 ,采用以下方法治疗 ,均得到明显效果。症状与诊断 犊牛出生后几个小时或几天就拉黄白色粘稠粪便 ,病犊消瘦 ,被毛松乱 ,无精打采 ,行走摇摆 ,尾根和肛门有黄白色的粪便粘着 ,食欲减退 ,体温 3 8~ 3 9℃ ,喜欢睡眠 ,睡时将两前肢向前伸展 ,头放于前肢上 ,此时如果有人惊动它 ,则张口发出尖叫声 ,这是犊牛弓首蛔虫病的主要症状。治疗 根据上述症状采用 :①按每千克体…  相似文献   

14.
10日龄犊牛是腹泻疾病高发期,特别是在季节交替阶段,该种疾病发病率更高。当犊牛出现该种疾病后通常会有消化不良及腹泻等表现,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加大其他疾病感染风险,甚至还会导致犊牛出现严重脱水,从而发生死亡。在新生犊牛中,腹泻发病概率超过80%,不仅严重影响犊牛的成活率,还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基于此,主要介绍了新生犊牛生理特点及腹泻病因,分析了新生犊牛腹泻症状,并提出了新生犊牛腹泻病的防治策略,希望可以为养殖人员防控新生犊牛腹泻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牛新蛔虫是由蛔虫科的牛新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主要侵害10~97日龄的犊牛而引起本病。呈现严重的下痢和消瘦,重者可导致死亡。近几年来,永建镇随着改良牛数量的增加,在水牛、肉牛、奶牛的犊牛新蛔虫病已成为常发病之一,现将2004年犊牛新蛔虫病的发病与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流  相似文献   

16.
<正>新生犊牛脐炎是指新生犊牛的脐带脉管和其周围的软组织所发生的炎症。此病症对犊牛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会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一定要加以重视。1病因一般来说,正常新生犊牛的脐带在其出生后3~7 d内就可自行干燥和坏死,并脱落,脐孔位置处会形成瘢痕和上皮。如果脐带在干燥脱落前受到污物感染等情况,就会发生脐带炎。接产人员在接产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脐带进行严格消毒或消毒不规范,导致脐带断端由于处理不妥  相似文献   

17.
新蛔虫病即牛的蛔虫病,是由牛新蛔虫寄生于6月龄前犊牛的小肠内导致犊牛消化紊乱,引起腹泻、腹痛、消瘦,贫血以及肺脏病变等,大量感染时可造成死亡。本病发病率水牛犊比黄牛犊高,奶牛犊次之。笔者应用盐酸噻咪唑治疗犊牛新蛔虫病86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病犊精神萎靡,食欲衰退或废绝;腹泻、排稀糊状灰白色粪便,腥臭味特浓,粪便表面有油状物,并附有血丝;呼出气体有异味,并伴有持续性腹胀和阵发性腹痛,粪便偶有虫体排出。患病后期则表现为四肢无力、体消瘦、肌肉驰缓,四肢下端和口鼻发凉,站立不稳,极度贫血,咳喘和呼吸困难,重者衰竭死亡。 2 诊断 见犊牛有下痢,用止泻、消炎药治疗无效。体质消瘦、贫血等症状,用粪便化验(盐水漂浮法)检出虫  相似文献   

18.
犊牛新蛔虫病是由大型线虫蛔虫寄生于4~5月龄以下牛犊小肠而引发胃肠症状的寄生虫病。应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对犊牛新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犊牛新蛔虫病又名犊牛弓首蛔虫病,俗称牛蛔虫病。是由弓首蛔虫主要寄生于2—5月龄犊牛小肠内而发生的疾病,引起犊牛的食欲不振,肠炎,下痢和死亡。犊牛弓首蛔虫呈淡黄色,体表光滑,表皮较薄半透明,形似蚯蚓,为前后两端略尖的大型圆柱状线虫。成虫长约20厘米。近...  相似文献   

20.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败血症、急性腹泻、快速脱水以及肠毒血症。通常是1~3日龄的新生犊牛容易感染发病,特别是7日龄以下且没有吮吸初乳的犊牛更易发生,而10日龄以上的犊牛较少发病。该病通常在冬春季节发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就会给广大养牛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概述犊牛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