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2年度引进7个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品种正德304、陇单4号株高适中,穗位合理,株型紧凑,活秆成熟,适宜青储,籽粒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粮饲兼用.平均产量分别为14163kg/hm2、13683kg/hm2,比对照品种富农1号平均产量12297kg/hm2,分别增产15.2%、11.3%,适宜庄浪县海拔1900m以下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2012年,庄浪县引进了7个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品种正德304植株生长健壮、整齐,综合性状优势明显,活秆成熟,适宜青储,籽粒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平均产量分别为14 456.25 kg/hm2,比对照品种富农1号平均产量10 767.6 kg/hm2增产34.26%。适宜庄浪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河西武威地区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河西武威地区引进的8个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饲宝1号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病虫害少,秸秆产量与秸秆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可在河西武威地区及气候相似的地区推广种植。中原单32籽粒产量比对照低1.21%,但全株产量高于对照9.56%,可做粮饲兼用玉米在河西武威地区及气候相似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在庄浪县旱作区对4个青贮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兴贮88、宁单31号出苗整齐,株型紧凑,长势强,抗逆、抗病,抗倒伏,生物产量分别达79 596.0、78 484.8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12.3%、10.7%;干物质产量分别达26 830.8、25 303.0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8.4%、2.2%;籽粒产量分别达12 550.5、12 702.0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8.8%、10.2%。建议将兴贮88、宁单31号作为庄浪县旱作区青贮或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适合会宁县旱作高海拔区种植的中早熟品种及饲用玉米品种,对引进的9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表现、生物性状、经济性状、鲜草量及籽粒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郑单958属全国高产创建推荐品种,在会宁县表现为早熟,株高、穗位、茎粗适中,果穗均匀,秃顶率低、穗粒数较多、籽粒饱满、百粒重高、株粒重与穗粒重较高。在干旱年份产量达到10 402.60 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21.00%,差异极显著,有较强的抗旱性与适应性,可作为主推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富农1号中早熟,产籽粒8 480.52 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减产1.36%,但产草量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19.73%,可作为粮饲兼用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引进观察了4个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在庄浪的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庄浪县海拔1 900m的川旱地成熟,籽粒产量较对照品种沈单16号增产9.26%~20.62%,鲜秸秆产量达24 657.14~41 135.71 kg/hm2,且田间生长势强,综合性状优良,青秆成熟,属粮饲兼用的优良品种.其中酒试20、金穗1号、富农998生育期较短,建议在庄浪县海拔1 500~1 700 m地区露地和海拔1 700~1 900 m的地区覆膜种植;东单60生育期较长,为保证籽粒的正常成熟,建议在海拔1 700 m以下地区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7.
衡饲1号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农家种大三变丑为母本、以冀谷31为父本,根据生物遗传规律和亲本优缺点互补的原则,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粮饲兼用型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籽粒高产、抗病性强、活秆成熟、适宜青贮、粮饲多用等突出优点,生物产量达到14 248 kg/hm2,其中籽粒产量达到5 080 kg/hm2;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华北夏谷区夏播或晚春播种植,生产中可与其他作物如小麦、油葵、绿豆、饲用黑麦组成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天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田间引种试验,比较了不同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在前期、中期、后期的生长性状表现和籽粒、新鲜秸秆产量性状表现及其适应性、丰产性、粮饲兼用的性能。结果表明,鲁单50和农大108两个品种粮饲兼用的综合性状好于其它品种,比较适合天津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9.
对引进的7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进行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沈单10高产、优质、籽粒产量较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8.97%,生物产量较对照增产30.98%;lim760,lim824和豫8703籽粒产量较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2.10%-15.40%,生物产量以豫8703最高,较对照品种增产81.24%,而且这3个品种秸秆带绿成熟,是粮饲兼用的优良品种,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秦安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玉米种植结构,缓解籽粒玉米结构过剩,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2020年秦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白银金穗种业引进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金穗1915与其他常种品种(金穗3号、登义2号、登海3721、豫玉22)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穗1915、登海3721籽粒产量高,分别为12 547.00kg/hm~2和12 429.37kg/hm~2;豫玉22、金穗1915鲜物质量最高,分别为72 450kg/hm~2和71 475kg/hm~2。结合籽粒产量和鲜物质量的综合表现,金穗1915表现优异,且籽粒品质优、口感佳,可作为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在秦安高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笔者分析了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存在区域布局、试点分布不合理,品种类型缺乏全面定位,育种水平不高等问题,指出青贮玉米品种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于粮饲兼用型是毋庸置疑的,但专用青贮玉米同样有其生存的空间。分析表明,应着力开展专用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合理布局,在条件成熟时可在普通玉米生产试验中发现青贮产量高的品种作为其特点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寒地青贮玉米高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4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为决策变量对寒地青贮玉米龙辐单208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模拟寻优确定了本地区种植该品种产量在63288.7kg/hm2以上的最佳肥密措施为:种植密度8.09~8.66万株/hm2,施氮肥339.81~364.48kg/hm2,磷肥150.96~170.82kg/hm2,钾肥96.44~110.25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分析了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存在区域布局、试点分布不合理,品种类型缺乏全面定位,育种水平不高等问题。指出青贮玉米品种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于粮饲兼用型是毋庸置疑的,但专用青贮玉米同样有其生存的空间。分析表明,应着力开展专用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合理布局,在条件成熟时可在普通玉米生产试验中发现青贮产量高的品种作为其特点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9846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9846是容县种子公司用自育强优势恢复系容恢9846与龙特浦A组配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广西早造感温迟熟组区域试种示范,均表现出株型适中,穗长粒重,后期转色好,结实率高,米质较好等特点。一般产量7860kg/hm^2~9416kg/hm^2,最高产量潜力9500kg/hm^2以上。2007年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对洛玉818群体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洛玉818适宜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产量结构为67068穗/hm2、穗行数15.6、行粒数35.8、千粒重326.5 g,群体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产量达11454.2 kg/hm2。适宜密度下,群体各项生理指标发展协调,叶面积指数(LAI)在吐丝期最大值达到5.72,且稳定期长,成熟时仍达3.19;光合势(LAD)总量达到356.91×104(m2·d)/hm2,在各生育时期的分配合理;净同化率(NAR)与叶面积持续期(LAD)协调较好;干物质积累总量25113.7 kg/hm2,其中吐丝期以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占全部积累量的60.9%;群体生长率(CGR)达256.7 kg/(hm2·d);灌浆速率始终保持在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利用香蕉叶生产青贮饲料,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叶青贮品质的影响,在香蕉叶青贮中以香蕉叶单独青贮为对照组,设置如下处理:添加2mL·kg-1绿汁发酵液(FGJ)组;分别添加0.05、0.15、0.25g·kg-1纤维素酶(CEL1、CEL2和CEL3)组;分别添加2mL·kg-1FGJ+0.05g·kg-1CEL、2mL·kg-1FGJ+0.15g·kg-1CEL和2mL·kg-1FGJ+0.25g·kg-1CEL混合(MIX1、MIX2和MIX3)组。每个处理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①较对照组,处理组的pH、气体损失率(GLR)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②较FGJ组,3个MIX组的干物质回收率(DMR)极显著升高(P<0.01);较CEL组,同纤维素酶水平的MIX组的DMR、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总氮(AN/TN)极显著降低(P<0.01);③在3个MIX组中,随纤维素酶添加水平升高,pH呈下降趋势,DMR、WSC呈递增趋势。结果表明,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都能显著改善香蕉叶青贮的品质,二者混合添加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2mL·kg-1FGJ+0.25g·kg-1CEL混合处理的青贮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7.
添加绿汁发酵液对不同含水率象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明绿汁发酵液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用3种预干程度不同的象草调制了青贮。每种象草均设对照(CON)、添加5 mL/kg绿汁发酵液(FGJ1)和添加10 mL/kg绿汁发酵液(FGJ2)3个处理。常温下贮存50 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绿汁发酵液可显著提高象草青贮品质;适当降低象草的含水率对于提高象草青贮品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抽雄期对穗上部进行不同层次的去茎叶处理,测量各处理获得的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带2叶去雄与CK相比差异显著,籽粒可增产532.5 kg.hm-2,增产显著,同时大约可获得352 kg.hm-2干物质,相当于2.84 hm2的玉米田就可生产出1 hm2羊草地提供的干物质,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带2叶去雄青贮可达到增产、增收,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田林县农民种田长期过量施用或偏施单一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作物产量低、品质下降等状况,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性状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N2P2K,增产效果最显著,产量高达6500.40kg/hm^2,比对照增产2535.15kg/hm^2,增产率为63.93%;以处理N2P2K1经济效益最好,扣除化肥成本后,净收益是13122.60元/hm^2,比对照增收4002.45元/hm^2。说明在晚稻生产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了化肥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增益、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2号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8年用“中心22号”作母本,“宁88-8-306”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5-2006年宁南山区区域试验中,2 a折合平均产量26 006.25 kg/hm^2,比对照品种宁薯8号增产12.79%;在2006年宁南山区生产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3 547.60 kg/hm^2,比对照宁薯8号增产16.77%。全生育期106 d,薯块圆形,薯皮和薯肉均为浅黄色,芽眼浅,块茎含干物质23.41%、淀粉14.90%、粗蛋白3.96%、还原糖0.3%、Vc 1.192μg/g。适宜宁南山区干旱、半干旱、阴湿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