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明确环境因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温度、酸碱度、光照、湿度对该病原菌菌落生长和菌核萌发的影响。[结果]菌落生长适宜条件为18.0℃、pH4.0~5.0、持续光照培养。12h黑暗12h光照、15.0~18.0℃、pH4.0~5.0条件下产菌核量最多。12.0~24.0℃、pH4.0~9.0、空气湿度100%以上条件下适合菌核萌发。菌丝和菌核的致死温度分别为45.0℃和50.0℃。[结论]环境因子与白腐病均生长密切相。  相似文献   

2.
广玉兰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青岛地区广玉兰黑斑病的病原菌从培养基种类、温度、光照、pH及不同N源等方面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PSA培养基;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 ℃;病原菌在pH3~11均能生长,而在pH7~8生长最好;病原菌对有机态氮和硝态氮利用较好,而铵态氮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 ℃,最适pH为6~7,在1%葡萄糖液、水中及广玉兰叶片浸渍液中萌发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度和不同光照条件下贡嘎蝠蛾幼虫拟青霉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0~35℃范围内均能生长,较适宜拟青霉生长的温度为15~25℃,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该菌在pH1~12都能生长, 生长最适pH为6;不同光照处理对该病原菌的生长产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山药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四川雅安山药根腐病主要致病菌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研究不同温度、pH、光照、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腐皮镰孢菌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30℃;适宜pH范围为4~1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且在连续光照条件下生长较佳。不同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产生作用不同,Mg2+有利于病菌产孢,Zn2+抑制菌落生长和产孢。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连续光照,分生孢子和菌丝的最低致死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10min。【结论】该病原菌对酸碱度不敏感,不同微量元素对病原菌生长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防治山药根腐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芒果叶斑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害,对云南红河地区的芒果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探讨不同温度、pH值、光照、碳氮比等条件对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系统掌握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芒果叶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云南红河地区芒果叶斑病病原菌是链格孢菌,其菌丝在10~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在pH值5~9之间菌丝均能生长,pH值为7时生长最好;在3种光照条件下菌丝均能扩展,最适光照为全黑暗环境;在碳氮比为3~7的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最适碳氮比为6.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对紫菀(Aster tataricus L.f.)根腐病病菌生长的影响,比较了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处理下紫菀根腐病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15~35℃病原菌均可以生长,较适宜生长的温度区间为20~30℃,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区间为25~30℃。不同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24 h连续黑暗处理的菌落生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结合形态学和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法分离鉴定出引起甘肃陇南花椒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不同光照、pH值、温度、培养基、碳源、氮源条件下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为后期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造成陇南花椒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光照条件对菌落的生长无明显差异,适宜菌落生长的pH值为5~7,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培养基为PDA,葡萄糖和乳糖为最佳碳源,硝酸钠为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鸢尾轮纹病(Alternaria iridicola(Ell.et Ev.)Elliott)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真菌引起。其病原菌菌丝在5~35℃均可生长,适温为15~30℃,25℃最适,低于15℃或高于35℃时生长速度下降,菌落异常。适于生长的pH值为5.0~7.0,最适pH值为6.0。病原菌孢子在5~35℃均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24h萌发率可达100%,10℃萌发率增长较慢,5℃孢子萌发受到抑制;光照条件有利于孢子萌发;pH值3.0~11.0范围内孢子均可正常萌发,最适pH值为6.0,而在过酸条件下分生孢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9.
剑麻斑马纹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试8株剑麻斑马纹病病原菌烟草疫霉菌在不同种类培养基,不同pH值、温度、湿度、光照的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菌株之间菌落、分生孢子形态及其大小总体变化幅度不大;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6-28℃,pH6.0~7.0,光照为24h/d,湿度为90%-95%,培养基为CA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菌株BJM-11的生态学特性,为其菌种的发酵生产及在生姜生产大田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落生长法和血球计数板孢子计量法,观测分析菌株BJM-11在不同温度、pH、碳源和氮源条件下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特性。【结果】菌株BJM-11在10~35℃、pH 4.0~12.0及24 h连续光照、24 h连续黑暗和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在25~30℃下菌落直径显著大于其他温度处理(P0.05,下同),在25℃下产孢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温度处理;在pH为5.0~6.0时的菌落直径显著大于其他pH处理,在pH为5.0、6.0和7.0时产孢量较大,且均显著大于其他pH处理;在24 h连续黑暗时菌落直径显著大于其他光照处理,在24 h连续光照时产孢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光照处理。菌株BJM-11能在8种碳源和11种氮源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其中碳源为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时菌落直径较大,碳源为甘露醇时产孢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碳源处理;氮源为酵母浸粉和蛋白胨时,菌落直径显著大于其他氮源处理,而氮源为蛋白胨时产孢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氮源处理。菌株BJM-11在PDA等5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在PDA和PSA培养基中菌落直径显著大于其他培养基,在PDA培养基中的产孢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培养基。【结论】菌株BJM-11在温度25~30℃、pH 5.0~6.0、连续黑暗及以葡萄糖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蛋白胨或酵母浸粉为氮源、培养基为PDA或PSA条件下菌落直径较大,菌丝生长状况较佳;在温度25~30℃、pH 5.0~7.0、连续光照及以甘露醇为碳源、以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为PDA条件下产孢量较大,可供开发利用BJM-11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