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磷(P)是家禽生长所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但是,家禽对植物饲料中所含的磷的利用率很低。因为在植物饲料中,大量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而植酸不易被单胃动物的内源酶消化。例如,大多数植物饲料中只有1/3的磷能被家禽有效地利用。而且不同的日粮配组也会影响家禽对磷的利用率。在不同的条件下,玉米中磷的利用率范围为12~53%。结果,植物饲料中所含大量的磷被排泄而浪费.为了满  相似文献   

2.
植酸酶制剂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猪禽等对植物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很低。原因之一是,其中大量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而植酸不易被单胃动物的内源酶所消化。从NRC标准中不难发现,对家禽,大多数植物饲料中仅有1/3的磷能被有效利用,而且不同的日粮配组也影响磷的利用率。如玉米在不同条件下磷的生物利用率范围为12%~53%(Cromwell和Coffey等,1991)。 植酸是由六个含磷基因与环己六醇链结合  相似文献   

3.
植酸酶利用前景李凯年吉林省畜牧局(130051)磷(P)是猪禽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元素。但是,家禽和猪等单胃动物对植物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很低。其主要原因是在植物饲料中,大量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而植酸不易为单胃动物的内源酶所消化。例如,大多数植物饲料中只...  相似文献   

4.
植酸(亦称六磷酸肌醇)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与磷结合为植酸磷。植酸磷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磷源,但难以被单胃动物利用。大部分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仅1/3能被家禽有效利用(Carter等,1991),且植酸盐能与不同的阳离子和蛋白质结合,降低了蛋白质及钙、锌、镁和铁等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Graf,1986),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因此,能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的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植酸酶包括植物本身的植酸酶和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外源性植酸酶。1植酸酶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效果1.1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许多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产生的植酸酶可以改善家…  相似文献   

5.
家禽日粮中应用植酸酶需考虑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酸(亦称六磷酸肌醇)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与磷结合为植酸磷。植酸磷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磷源,但难以被单胃动物利用。大部分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仅1/3能被家禽有效利用(Carter等,1991),且植酸盐能与不同的阳离子和蛋白质结合,降低了蛋白质及钙、锌、镁和铁等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Graf,1986),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因此,能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的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植酸酶包括植物本身的植酸酶和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外源性植酸酶。1植酸酶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效果1.1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许多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产生的植酸酶可以改善家…  相似文献   

6.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由于具有水解饲料中富磷及抗营养物质的植酸的独特功能而倍受瞩目。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研制并投入商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植酸即肌醇六磷酸是植物中磷的主要储存形式,植物饲料原料中(谷物籽实及其副产品)的60% ̄80%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家禽消化道缺乏水解植酸的酶,因而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不能被利用的植酸中的磷被直接排出体外,造成了土壤及水域的磷污染。另外,饲料中还必须添加无机磷(如磷酸氢钙)而增加饲料成本。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植酸酶能将植酸水解为肌醇和磷酸,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磷…  相似文献   

7.
植酸(亦称六磷酸肌醇)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与磷结合为植酸磷。植酸磷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磷源,但难以被单胃动物利用。大部分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仅1/3能被家禽有效利用(Carter等,1991),且植酸盐能与不同的阳离子和蛋白质结合,降低了蛋白质及钙、锌、镁和铁等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Graf,1986)。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因此.能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的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植酸酶包括植物本身的植酸酶和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外源性植酸酶。  相似文献   

8.
植酸磷的可用性及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目前猪及家禽饲粮中谷实类、饼粕类等植物性饲料占很大比例,在我国其中尚含有相当比例的糠麸类饲料。这些饲料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磷形式存在。长期以来,围绕猪和家禽对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及其中有效磷的评价,各国学者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但迄今尚未取得一致结论。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植酸磷利用率的研究,着重评述饲粮钙含量对植酸磷利用的影响。植酸磷及其可利用性植酸磷指植物性饲料中以植酸盐形式存在的有机磷。植酸盐即肌醇六磷酸盐,是存在  相似文献   

9.
1 问题以谷物、大豆、玉米等植物性原料为主的家禽饲料中,大部分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家禽不能充分吸收。植酸(肌醇六磷酸)能在胃中与阳离子(如铁、镁、钙、锌等)、蛋白质及氨基酸形成复合物,使家禽对它们的消化力降低。因此,植酸是一种会降低饲粮利用率的抗营养因子(ANF)。2 原因植物性原料为主的饲料中的磷,2/3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将磷酸盐从植酸中释放出来的可能性是在家禽中通过特殊的酶的作用即植酸酶(见下图),这些酶在植物性的饲料中会存在,但作用通常很低,猪及家禽事实上没有这种类型的酶。另一方面,各…  相似文献   

10.
植酸酶在家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其太 《中国家禽》2001,23(16):39-41
1 提高氮、磷利用率,减少氮、磷排泄,降低污染家禽对植酸磷的利用率非常有限,一般饲粮中60%~75%的磷不能被禽类消化,对饲粮所含植酸磷的利用率基本上为零,即使象小麦和大麦这类含有内源性植酸酶的饲料,其植酸磷的利用率也仅能达15%~30%。饲料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后,由于植酸酶可使谷类和油饼类等植物饲料中植酸磷所含的大部分磷释放出来,用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从而提高对磷的利用率,同时减少磷的排泄量。Nelson等(1968)首先报告了向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雏鸡对植酸磷的利用率(以体增重和骨灰分作为指标)。将无花果…  相似文献   

11.
引言家禽和猪对大多数植物来源的饲料原料中磷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这些原料中大部分磷含在植酸中,而植酸不能被单胃动物内源酶消化,这是低利用率的原因之一。根据1984年美国NRC资料,几种常用饲料原料中磷的利用率列于表1。通常笼统地说,家禽只能利用植物原料中三分之一的磷。且不同原料中磷的利用率不同,并受到日粮组成的影响。Cromwell和Coffey(1991年)在去年此专题讨论会上评述了这一论题。试验表明,玉米中磷的生物利用率变化范围为12%~53%。  相似文献   

12.
幼猪对植物磷的生物利用率,视谷物中植酸磷(六磷酸肌醇)和植酸酶的含量而定,一般谷物为15~50%,大豆饼粉为18~39%。在研究猪对磷的需要量时通常都是根据日粮的总磷量,而没有考虑不同饲料磷利用率的差异。许多  相似文献   

13.
<正>植酸酶(Phytase)即肌醇六磷酸水解酶(Myoinosi-tol hexaphosphate phosphohydrotase),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Ullah,1996)。在猪与家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使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60%,粪便中磷的排泄量减少4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植酸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是一类能将植酸分解为肌醇和无机磷的磷酸单脂水解酶.植酸酶在饲料中可以释放饲料中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的磷,不但能提高动物对植物磷的吸收利用率,而且可以降解植酸盐蛋白质络合物,减少植酸盐对微量元素的螯合,提高动物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及植物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动物排泄物中有机磷的含量和动物饲料中矿物质磷的添加量.文章就植酸酶在鸡生产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马玺  单安山 《广东饲料》2002,11(2):17-20
植物植酸酶不但能分解内源植酸磷,对外源植酸磷同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在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活性高的植物性饲料,可提高猪和家禽对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粪便中磷的排泄量,提高生产性能。麦类籽实中具有较高的天然植酸酶活性,发芽能显著提高种子中植酸酶的活性,因而有希望通过发芽提高麦类籽实中的植酸酶活性,经提纯浓缩后可达到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水平,从而减少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或价格昂贵的微生物植酸酶。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的生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宝林  高志璞 《饲料工业》2006,27(24):52-54
植酸是谷物、豆类、油籽和坚果中磷的主要贮存形式,其含量为1%~5%。饲料中总磷的1/3是可消化的无机磷,其余的2/3则以有机磷即菲丁的形式存在,菲丁是肌醇六磷酸钙镁盐的复合物,肌醇六磷酸又称植酸。植酸磷对于单胃动物来说是非常难以利用的,因为这些动物的胃肠道内不分泌或只分泌很少量的降解植酸的酶——植酸酶。由于植酸不能被消化利用,通常在猪及家禽饲料中添加无机磷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但是,未被利用的无机磷和饲料中的植酸磷被动物排出体外后,容易造成环境生态问题(富养化作用)。所以,应用植酸酶不仅可以提高磷的生物利用率,也可以…  相似文献   

17.
在大多数植物性饲料中植酸含量很高,有70%磷是以植酸的形式存在的,对于单胃动物来说因为消化道缺少分解植酸的酶类,无法利用植酸中的磷。目前多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以提高植物饲料磷的利用率。但种种原因导致植酸酶添加效果不够理想,目前大多观念认为植酸酶活性不同程度地受到饲料中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植酸,又称肌醇六磷酸,是植物籽实中磷的主要贮存形式,也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单胃动物消化道中由于缺乏植酸分解酶,使得饲料利用率非常低.  相似文献   

19.
植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大量存在于植物籽实中。在亚洲国家由于饲料大量使用籽实加工副产品,致使家禽日粮中植酸磷很高,如家禽日粮中10%的米糠可使日粮中植酸磷含量增至0.35%~0.40%.而米糠中的磷家禽完全不能吸收。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植酸酶成为可能。由于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可以产生大量的植酸酶,因而可以很好地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Reid等,1947),而猪和家禽等单胃动物由于肠道中植酸酶活性微弱,并且易被日粮中的某些成分(如钙)所抑制,因而不能有效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需要额外添加无机磷。因此,在猪和家禽的饲料中应用植酸酶以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日益引起重视,研究也不断深入。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国际家禽科学论坛上,植酸酶在肉鸡和蛋鸡日粮中添加的重要意义成为与会者探讨的中心话题。研究覆盖了添加的植酸酶与饲料中已经存在的植酸酶是如何发生反应的,在单一饲料和混合饲料中是如何反应的,不同商业植酸酶的作用如何等。现将主要内容编译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