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dahuricaFalk.寄生蜂共有13种,其中小蜂10种。采用投放糖水或蜂蜜溶液(1:10),落叶松鞘蛾幼虫及蛹体经研磨后过滤加蜂蜜(1:1),再稀释成1:10溶液的引诱物质以及保护蜜源植物等措施,可壮大寄生蜂种群,有效防治落叶松鞘蛾。7年实践证明,幼虫平均虫口密度由防治前的76头/100cm,下降至1.25—3头/100cm,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抚顺地区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dahuricaFikv有寄生蜂11种,其中9种为老熟幼虫和蛹期寄生蜂,2种为1~2龄幼虫期寄生蜂。该文报道了寄生蜂种群的林间分布与森林面积及林冠层的关系,并对各寄生蜂种群在林间的活动时间及在林间羽化的始见期,高峰期和末期进行了系统调查。  相似文献   

3.
抚顺土区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ikv有寄生蜂11种,其中9种为老熟幼虫和蛹期寄生蜂,2种为1-2龄幼虫期寄生蜂。该文报道了寄生蜂种群的林间分布与森林面积及林冠层的关系,并对各寄生蜂种群在林间的活动时间及在林间羽化的始见期,高峰期和末期进行了系统调查。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鞘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初步探讨汪丽,崔红(扎兰屯林业学校扎兰屯162650)(内蒙古林业勘察设计院)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laricella)属鳞翅目、鞘蛾科,是我区重要害虫,幼虫专食落叶松针叶的叶肉。近年来在大兴安岭林区和兴...  相似文献   

5.
应用林丹烟剂大面积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对其寄生蜂种群有显著的副作用,可以导致寄生蜂总寄生率下降65.4%。特别对小蜂类群影响最大,可减少小蜂类群数量的63.8%,放烟后第3年防治区鞘蛾种群数量即可回升到接近放烟前的水平,而寄生蜂的数量却不到放烟前的1/2。放烟不仅可以直接减少寄生蜂的数量,还可以大量杀伤其中间寄主而间接影响寄生蜂数量的回升。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辽宁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对兴安落叶松鞘蛾食叶量的测定研究结果看出,该鞘蛾一头越冬幼虫平均取食针叶长度为184mm,危害针叶数量为25枚;在危害期间不同时间段的食叶量和危害量各异,开始取食后的前10d危害最大,食叶量和危害量分别占整个危害期的86%和94%。针叶被害率与虫口密度密切相关,当虫口密度为2.9、5.8、8.7头/10cm和11.7头/10cm时,针叶被害率分别为25%、50%、7  相似文献   

7.
小窄径茧蜂Agathis pumila Ratzeburg是欧洲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ubner)的专性内寄生蜂。最适发育温度为#保怠妗玻怠妫罴鸭纳奔涫羌闹饔壮娴模绷渲泻笃诤停擦涑跗凇#保梗梗薄保梗梗年我们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释放,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C.dahurica。目前,小窄径茧蜂已在辽宁省大伙房实验林场定居,但数量较少,还没有达到控制住鞘蛾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鞘蛾 Coleophora laricella 是落叶松林的大害虫,为探讨寄生蜂对它的控制作用。笔者于1973—1985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和吉林省四平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内(面积约7000亩),对9种鞘蛾寄生蜂的发生、消长和寄生情况,做了初步观察,介绍如下:一、寄生蜂种类及寄生率常见的鞘蛾寄生蜂种类见表1。二、发生与消长情况春季落叶松林内气温12—19℃时,以鞘蛾金小蜂为首的幼虫期寄生蜂先后羽化,最先出现的是鞘蛾金小蜂和黑青小蜂,它们密度大,活动频繁,寄生率高。5月中、下旬金小蜂与沟姬蜂也相继羽化,密度不大,寄  相似文献   

9.
鞘峨(Coleophora spp.)隶鳞翅目(Lepidoptera),鞘蛾科(Coleophoridae Eupstidae),鞘蛾属(Coleophora Eupista);种类繁多,系一类重要的潜叶害虫。由于其幼虫负鞘潜食、生活隐蔽,防治难度较大。其中一些种类曾猖獗成灾。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ubner)曾在北美严重发生,经引进几种寄生蜂,终于成功地控制其危害。我国的落叶松鞘蛾,近20年来发生日趋严重,尤以东北的Coleophora dahurica Flkv.为著。天敌昆虫的引进及保护利用是值得重视的控制措施之一。鉴于国内尚乏鞘蛾天敌的系统报导,为此,提供64种鞘峨的寄生蜂目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林丹烟剂大面积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对其寄生蜂种群有显著的副作用,可以导致寄生蜂总寄生率下降65.4%。特别对小蜂类群影响最大,可减少小蜂类群数量的63.8%。放烟后第3年防治区鞘蛾种群数量即可回升到接近放烟前的水平,而寄生蜂的数量却不到放烟前的1/2。放烟不仅可以直接减少寄生蜂的数量,还可以大量杀伤其中间寄主而间接影响寄生蜂数量的回升。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浓度的威尔柏(0.5%、1%、5%、10%),对营造1~4a的华北落叶松幼树不加任何保护措施进行喷施,观测其药害情况,结果表明:在不保护幼树的条件下,喷施威尔柏使华北落叶松幼树产生药害,幼树死亡率达20.3%~100%,当年新梢生长量为0~14.8cm,低于对照(2.5~15.3cm)。  相似文献   

12.
西伯利亚落叶松扦插较难生根,1992~1993年在哈密林木良种基地进行了全光喷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锯末为扦插基质,用1.5a生西伯利亚落叶松嫩枝扦插,平均生根率达到80.39%;平均生根数量5.86条,每穗平均根长1.781cm。初步认为,提高西伯利亚落叶松幼龄母树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最佳组合是:锯末(基质),扦插密度2cm×4cm,生根粉(ABT)500μg/g,插条长度8~10cm。  相似文献   

13.
分月扇舟蛾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分月扇舟蛾越冬代、一代幼虫在幼龄林中的测报技术及防治指标。研究认为,该蛾当杨树花芽长1cm,鳞片稍裂,平均温度达5℃时,越冬幼虫即上树啃食芽苞。3年生树有卵块株率40%以上,每株平均有1.5块卵;5年生树有卵块株率40%以上,株均卵块4块以上时需要防治。当年一代幼虫实施防治指标,3年生以下树及5年生以上树由公式:实施防治指标=防治指标/(1-寄生率)计算。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鞘蛾生活习性观察于晓红,王文勋(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围场068466)落叶松是坝上地区森林的主要组成树种。落叶松鞘蛾是影响落叶松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我们于1994和1995两年,对落叶松鞘蛾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观察地带的气...  相似文献   

15.
林丹烟剂防治落叶松鞘蛾对寄生蜂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林丹烟剂大面积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对其寄生蜂种群有显著的副作用,可导致寄生蜂总寄生率下降63%,特别对小蜂类种群影响更大。试验结果看出,放烟后第3年,防治区鞘蛾种群数量可回升到接近放烟前的水平,而寄生蜂的种群数量却增长不到放烟前的50%。放烟不仅可以直接减少寄生蜂的数量,还可大量杀伤其中间寄主,进而直接影响寄生蜂数量的回升。  相似文献   

16.
小窄径茧蜂 Agathis pumila Ratzeburg是欧洲落叶松鞘蛾 Coleophora laricella(Hübner)的专性内寄生蜂。最适发育温度为 1 5℃~ 2 5℃ ,最佳寄生时间是寄主幼虫的 1龄中后期和 2龄初期。 1 991~ 1 994年我们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释放 ,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 C.dahurica Fikv。目前 ,小窄径茧蜂已在辽宁省大伙房实验林场定居 ,但数量较少 ,还没有达到控制住鞘蛾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1968年8月至1971年7月,我们在阿尔卑斯山脉对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的种群动态和复合寄生做了调查。其它学者在室外人工栽植的欧洲落叶松上也做了些类似的研究。种群动态的研究利用是生命表方法。在海拔高度与危害程度不同的三个地方,即Deutscheistrita Gaberl和Unterzeing对落叶松鞘蛾三个世代进行了调查。每一世代采6—7个样枝,每一样枝约30厘米长,约有150—200个枝梢。三年来,对种群的每年波动与消长都进行了描述。1968年至1971年,对越冬代的落叶松鞘蛾进行了调查,种群在上述三个地方分别增长了1.5、6和3倍。落叶松鞘蛾在施蒂里亚山脉的主要死亡因子有冬季鸟类的取食;近缘种类的鞘蛾同时取食针叶时的食物竟争;春天叶芽萌发与幼虫的取食不相吻合;恶劣的天气条件及一些通常不很重要的膜翅目寄生蜂的寄生。寄生落叶松鞘蛾的寄生蜂在阿尔卑斯山脉约20种,其中6种经常且有规律的出现,它们是Dicladocerus Westwoodjj,Chrysocharis,novellus Cirrospilus pictus,Diadcgma nana,Agathis pumila和Habrocytus semotus。有8种为奥地利的新纪录,在寄生落叶松鞘蛾上,首次记载了Teleopterus semotus。比较阿尔卑斯山脉、北欧和北美的寄生蜂组成,发现一些主要的寄生蜂在北欧人造落叶松林内数量稀少或没有,在一般情况下,寄生蜂在阿尔卑斯山脉的种类组成比在欧洲其它地方都要丰富。有些近似种也已适应被引进的寄主,从生存角度讲,它们在欧洲都是近缘种。Agathis pumila是所有寄生蜂种类中对落叶松鞘蛾显示出高度的专一性,而大多数种类确是寡食性或杂食性。落叶松鞘蛾的寄生与其密度呈反比,多数寄生蜂与它们的寄主在发育进度上是不吻合的。经普瓦松方法分析,Agathis pumila和Diadegma nana二者间无重寄生和复寄生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初步弄清了华北落叶松鞘蛾在关帝山林区的生物学特性,为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杀虫烟剂防治落叶松鞘蛾的常规方法是:在成虫羽化盛期产卵这前,放烟熏杀成虫,缺点晨:有效防治时间短;不同林份的防治电动机不一致,不利于大面积组织防治,一次性施药的有效杀虫率低,在鞘 蛾越冬幼虫期利用烟剂防治能克服以下缺点,且防治效果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据《释放引进的寄生蜂防治落叶松鞘蛾》一文报道,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从国外引进七种寄生蜂:小窄径茧蜂Agathis pumila(Ratz),落叶松潜叶虫姬小蜂Chrysocharis laricinell-ae(Ratz),威氏双枝角姬小蜂Diclaao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