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东黄杉大痣小蜂MegastigmushuangshanXu危害珍稀树种──华东黄杉PseudotsugagasseniiFlous的种子,在浙江省二年1代为主,少数一年1代或多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种子内越冬。清除树上和落在地上的受害球果,可有效地减少该虫危害。  相似文献   

2.
古树漫谈     
我国特有的古银杏,已被世界植物学界列为“足与长城、金字塔媲美的世界奇迹之一”。由此可知,沧桑古树的存在,将为探索植物王国的奥秘,为人类定好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提供“钥匙”和蓝本。大于世界,古树芸芸众生,育的能使一些学术问题迎刃而解。如著名植物学家胡先教授1946年在黄山发现一颗古黄杉,当时命名为“华东黄杉”。但黄山究竟星不是这种子遍植物的“老家”,单凭一颗例的存在很难定论。时隔30库后,在距黄山50公里的西天目山主侯拜原区上,人们再决发现20棵华东黄杉,树龄高达几日午召至上干年。这就亮分说明,黄山、西天…  相似文献   

3.
青冈齐盾蚧Chionaspis saitamensis Kuwans是板栗的重要害虫,在浙江余姚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板栗的1-2年生枝条上越冬。雄蚧大多危害板栗叶片,雌蚧在板栗叶片正面(赵冬代及第1代)与枝条上(第2代)危害。若虫孵化后24小时内就固定在寄主上,2龄若虫期在形态上出现雌雄分化。1龄若虫期用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2.5%敌杀死乳剂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黄蚜小蜂Aph  相似文献   

4.
柳蝙蛾Phassus excrescens Butler在哈尔滨市1年生发1代,危害杨、柳大苗树干中部和根。文中介绍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为生产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毛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毛切梢小蠹Tomicus pilifer Spessivtseff在河北省围场县燕柏林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该虫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大树及幼树枝梢,严重影响林木生长。清理林地,饵木诱杀及化学防治等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6.
德清真片胸叶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清真片胸叶蜂Eutomostethus deqingensis Xiao危害竹类,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变为预蛹越冬。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危害盛期,6月下旬幼虫陆续下竹入土,停止危害。  相似文献   

7.
云冷杉粉蝶尺蛾(Bupalusvestalisspp)危害云杉、冷杉,在松潘县两年完成1代,第一年以幼虫越冬,第二年以蛹越冬。本文简要叙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德清真片胸叶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清真片胸叶蜂EutomostethusdeqingensisXiao危害竹类,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变为预蛹越冬。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为危害盛期,6月下旬幼虫陆续下竹入土,停止危害  相似文献   

9.
关中东部枣叶瘿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叶瘿蚊(DasineuradatifoliaJiang)属双翅目(Diptera)瘿蚊科(Cecidomyidae),俗称枣蛆、卷叶蛆、枣芽蛆。该虫广泛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等各个枣区。1 发生危害该虫在陕西关中东部每年发生5~6代,以幼虫危害尚未完全展开的幼叶嫩芽。受害嫩叶呈浅红色或紫红色肿皱的筒状,不能伸展,质硬而脆,最后变黑枯萎脱落,一卷叶内常有数头甚至10余头幼虫。此虫第1代发生时正值枣树发芽展叶期,危害严重时,则影响结果枝抽生、展叶和开花结果。一般幼树、矮树和苗龄较大树、高树受害严重…  相似文献   

10.
柳毒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毒蛾Atilpnotia salicis(Linnaeus)是“三北”地区防护林杨柳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分布广,危害重。在内蒙古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2m以下树皮裂缝及根部杂草中越冬。  相似文献   

11.
明纹柏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纹柏松毛虫Dendrolimus suffuscus illustratus lajonquiere幼虫危害侧柏、油松和白皮松的针叶。在山西太原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3-5龄幼虫在树皮缝隙处越冬。建议灯光诱杀成虫或以毒绳及25%灭幼脲防治幼虫。  相似文献   

12.
红云翅斑螟Salebriasemirubela(Scpoli)在鲁东南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以幼虫危害柳梢,幼虫一生共转移危害3~4次,取食叶片60~80片。6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用25%灭幼脲Ⅲ号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柳毒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毒蛾Stilpotiasalicis(Linnaeus)是“三北”地区防护林杨柳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分布广,危害重。在内蒙古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2m以下树皮裂缝及根部杂草中越冬。  相似文献   

14.
明纹柏松毛虫Dendrolimussuffuscusillustratuslajonquiere幼虫危害侧柏、油松和白皮松的针叶。在山西太原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3-5龄幼虫在树皮缝隙处越冬。建议灯光诱杀成虫或以毒绳及25%灭幼脉防治幼虫。  相似文献   

15.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ulsky)分布于国内大部分省区。山东绝大多数个体(约占90%)1年1代,少量个体(约占10%)3年2代(即1年1代和2年1代交替进行),以卵、卵态幼虫和幼虫越冬。成虫有啃食嫩枝...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安排在来舟林业试验场的试验及调查材料,对杉木种源、家系、人工林、杂交F_1代中的灰杉、黄杉叶色类型比例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生长表现、木材物理力学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的叶色类型遗传可能是由基因组控制的;杉木种源的叶色比例与生态环境有关,同一种源或家系内的灰杉、黄杉在中心产区同类立地上生长差异不大;黄杉可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1991年福建省南靖县红锥Castanpsis hystrix A.DC.林中首次发生经锥毒蛾Lymantra sp.危害,并暴发成灾,该虫在国内尚示见报道过。红锥毒蛾在南靖一年1代,以卵块在树干上越冬,翌年四月上旬至六月中旬的幼虫发生危害期,本文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年生活史、与木毒蛾和舞毒蛾的比较、天敌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bifasciatus(Motschulsky)危害杉、柏树,是国家森检对象,是世界性虫害。在南阳市博物馆发现,危害古柏,威胁古文物的保护。南阳市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木质部边材内越冬。危害重,防治困难。采用涂干、注射、喷药、诱集等方法实行防治,取得较好效果,同时严把检疫关,防止扩散。  相似文献   

19.
黄色阿异Xiu生物学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阿异XiuAruanoideaflavescensChenetWang1所1代,7月以卵越夏,冬。翌年3月孵化开始为害,共6龄,5龄至成虫期最主要危害期,5月中旬以前是化防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0.
竹长尾小蜂Diomorusaiolomorphi,1年1代、4月下旬日均气温达20℃时羽化,雌虫产卵于竹广肩小蜂Aiolomorphusrhopaloides产过卵的嫩梢内,卵平均历期15d,以幼虫取食竹瘿内组织危害。经打孔注药防治试验,久效磷、氧化乐果药效优于其它药剂,用药时间以5月下旬~6月5日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