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篦舟蛾是危害竹林的主要害虫之一,2008年在株洲县首次暴发成灾。本文对竹篦舟蛾的生活习性、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竹篦舟蛾在株洲县1年发生3代;危害以7—8月最为严重;在防治中,应以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为主。在成虫高发期内,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可减少下代幼虫密度;危害严重时,用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
杨扇舟蛾又名白杨天社蛾、小叶杨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扁舟蛾属,是我国林木主要害虫之一。杨扇舟蛾是一种食叶性杨树害虫,取食树叶,严重影响杨树生长。该虫在澧县1年发生4代,对杨树危害很大。该虫以蛹在枯叶内、地被物、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为羽化高峰期,5月上甸第一代幼虫开始出现,至9月第四代幼虫期到来。10月底化蛹越冬。杨树叶全展开时,即为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3.
苦参碱烟碱乳油防治杨扇舟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扇舟蛾在安徽北部一般一年4代,以蛹在茧内过冬,越冬蛹一般5月份羽化出成虫,成虫羽化后不久交尾产卵.第一代幼虫6月份进入危害期,第二代幼虫7月份进入危害期,第三代幼虫8月份进入危害期,第四代幼虫9月份进入危害期,10月下旬老熟幼虫沿树干向下爬至地面寻找枯枝落叶吐丝缀叶化蛹越冬.随着杨树纯林面积的不断扩大,蒙城及周边地区杨扇舟蛾危害日显突出,杨树每年凶杨扇舟蛾危害,叶片被蚕食,光合作用降低,林木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林木生长量下降.为了有效控制杨扇舟蛾的危害,减少林农的经济损失,探索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的防治技术,蒙城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在省业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进行了应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防治杨扇舟蛾试验.  相似文献   

4.
分月扇舟蛾的越冬期防治钱玉德,刘国学,邢桂珍(长岑县前七号林场)分月扇舟蛾(Closteraanastomosis)又名银波天社蛾,国内外分布地域很广。在我省西部地区一年三代,出现四个幼虫危害期,三个成虫扩散期。主要危害杨、柳、桦的叶部,严重时可将成...  相似文献   

5.
杨扇舟蛾在浙江宁波1a发生5代,以蛹越冬.7~ 9月的第3代、第4代幼虫为害杨树最重.以生物农药为主、化学农药为辅、天敌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技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控制杨扇舟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杨树舟蛾类害虫包括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二尾蛾3种,共同危害杨树、柳树等,其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严重时把树叶吃光,危害性大,毁灭性强,极易成灾,为我国园林重要食叶害虫之一。杨树舟蛾类害虫在我国分布范围广,发生世代多,从北至南年发生2~3代至8~9代不等,容易造成世代重叠,给防治工作造成很大困难。特别是近几年,河北省邢台地区发展杨树纯林较多,更有利于害虫繁殖和生长。为科学防控舟蛾类害虫,保护绿化成果,维护生态安全,力促生态发展,我们不但要正确识别,还要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及危害特性,抓住防治的最好时机,把虫害降到最低,保证树木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7.
杨扇舟蛾发生及防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扇舟蛾以幼虫啃食杨树叶片,影响树木生长,经济损失巨大。该文综述了杨扇舟蛾的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分析了爆发成灾的原因,总结了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为今后杨扇舟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杨扇舟蛾人工饲养进行了观察及野外调查,分析了杨扇舟蛾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以及发生规律,摸清了杨扇舟蛾各代、各虫态的发育周期、越冬代成虫的平均产卵量、平均遗孵卵及平均孵化率等重要数据,为准确做好预测预报,更好地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几年杨扇舟蛾在兴化市常此起彼伏的爆发危害,为控制其危害,作者调查杨扇舟蛾发生、危害规律,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666.7m^2杨树林地释放5个周氏啮小蜂柞蚕蛹成品茧,自然羽化后可有效防治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危害,试验表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7.1%和34%。羽化后的啮小蜂在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蛹体上寄生率分别达到76.5%、38.5%。  相似文献   

11.
在多年调查监测的基础上,该文总结了杨扇舟蛾虫害在石家庄市的发生规律与危害现状,为减轻杨扇舟蛾的危害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竹镂舟蛾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探索竹镂舟蛾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和措施,使用森得保粉剂、苦参.烟碱烟剂和高渗苯氧威烟雾剂进行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均可达80%以上,可在竹镂舟蛾危害时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承德市栎纷舟蛾大面积发生危害,该研究在栎纷舟蛾成虫羽化盛期使用4种诱虫灯,采用不同诱虫方法诱杀成虫。发现相较于其他方法,利用高压钠灯诱杀栎纷舟蛾成虫,在承德地区的应用效果更好,可以有效降低虫口密度,节约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14.
通过饲喂观察.杨小舟蛾在本地区1年发生5代,其中第3到第5代为主要危害代。从4月上旬越冬羽化开始,到9月上旬以蛹越冬结束,在常温下平均历期1代19d、2代13.3d、3代13d,4代11.7d、5代11.8d。杨小舟蛾初孵幼虫群集危害。2龄后分散啃食叶片.在防治上应注意1代和第二代的防治.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宁虫素等药液1:(1500—2000)倍液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效果能够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杨树发生虫害比较普遍,针对杨白潜蛾和杨双尾舟蛾的危害症状及害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了解并掌握其生活史及习性,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应用白僵菌防治竹镂舟蛾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白僵菌对不同代数竹镂舟蛾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可作为福建省永春县一都镇竹镂舟蛾第1代和第3代的优良无公害生物防治药剂,其防治效果较好,尤其对第1代防治15 d后其校正死亡率最高可达95.52%,但第2代防治效果较差,可能与试验期间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有关,在防治时应考虑选择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17.
应用烟雾机防治杨扇舟蛾的药剂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us是杨树主要食叶害虫,在河北昌黎地区1 a发生4代,若在第1,2代发生期不加以控制,第3,4代极易暴发成灾,严重影响新植杨树的正常生长。为了控制杨扇舟蛾的发生与危害,解决树高林密、喷雾防治难等问题,2004年9月在杨扇舟蛾第4代发生期,进行了应用烟雾机喷烟防治片林害虫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宜的药剂与浓度。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昌黎县刘台镇大葛庄村,为3 a生杨树速生林,树高6~10 m,株行距2 m×3 m,幼虫2~3龄,有虫株率100%,虫口密度100~900头/株,面积为20 hm2。2材料与方法2·1材料6HYB-25型弯管烟雾机(南通…  相似文献   

18.
柳丽细蛾Caloptilia(Caloptilia)chryadampra(Meyrick)系我国大陆一个新记录虫种。在鲁南、苏北一年发生7—8代,以越冬型成虫在杂草、墙缝等处越冬。1—3龄幼虫潜叶危害,4—7龄卷叶危害,发生严重的片林柳条减产5—15%。天敌优势种为柳丽细蛾绒茧蜂Apanteles SP.寄生率有时高达86%以上。防治方法以天敌的保护利用为主,重发片可在一、二代潜叶幼虫转移前期常量喷洒灭幼脲,或在一、二代成虫盛发期喷洒灭杀毙、氧化乐果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中带齿舟蛾(Odontosia sieversii)是内蒙古地区危害白桦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之一。近年来,红花尔基林业局发生白桦树中带齿舟蛾重度灾害,给林业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损失。在该地区中带齿舟蛾虫口密度调查基础上,对其烟雾剂防治药剂和施药量进行了筛选,并进行了大面积生产防治。结果表明,1.2%苦参碱·烟碱烟剂,施药量7.50 kg·hm~(-2)能够有效控制中带齿舟蛾危害,其防治效果可达84.66%,是较为理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苏云金杆菌防治杨扇舟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是近年危害洞庭湖区杨树主要的食叶害虫之一,一年发生6~7代.本文采用生物药剂"林得保"(主要成分苏云金杆菌)粉剂防治杨扇舟蛾.试验表明:"林得保"粉剂在施药3 d后,开始显现明显的药理效果,最终防治率达到了95%以上,是一种在杨树食叶害虫防治上值得推广的无公害生物药剂.其喷粉浓度以药剂:填充剂=1:20的效果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