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珍稀树种香果树Emmenhenry opterysi的生根和移栽技术,以继代培养的香果树无根试管苗为材料,进行了试管内生根和试管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试管内生根用MS-B+IBA0.5mg·L-1+蔗糖20g·L-1+琼脂7g·L-1作培养基,培养20d其生根率达100%;试管外生根用20mg·L-1ABT生根粉处理10min,无根苗扦插成活率达84%.不同生根类型、不同生根时间、不同茎粗和不同炼苗时间的试管苗移栽试验结果显示,试管苗生根后20d左右,直径达0.15cm以上,炼苗3~5 d移栽效果最好.适宜的移栽基质是腐殖质土与珍珠岩按3:1混合,其移栽成活率达87%.  相似文献   

2.
利用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相结合获得脱毒姜试管苗 ,试管苗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 30~ 4 0天后 ,当根长 2~ 3cm时 ,移入温室炼苗并移栽。炼苗分瓶内炼苗和苗盘炼苗 2个阶段。结果表明 :瓶内炼苗最适宜的光照为 2× 10 4~ 2 8× 10 4lx。苗盘炼苗基质以自制营养土 (V细沙∶V腐殖土∶V粗沙 =1∶1∶1混匀 )最佳 ,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 70 % ,最适环境温度为 (2 5± 1)℃。  相似文献   

3.
提高亚麻变异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亚麻多倍体诱导变异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以形态变异亚麻试管苗为材料,系统研究了培养室不同炼苗时间,不同温度,不同根量,培养基质,温室,室外不同炼苗时间对形态变异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数为6~8根的试管苗,先在温度25℃的培养室炼苗7d,后移栽在黄土:细沙:炭化谷壳(5:3:2)的培养基质中,温室炼苗10d,室外炼苗6d,再移栽至大田,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初步探索出了一套简单易行、实用高效的试管苗优化配套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4.
过渡培养、炼苗处理和移栽基质对蝴蝶兰组培苗移栽成活影响很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激素和低蔗糖浓度10g/L的过渡培养基进行过渡培养能够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2.5个百分点;苔藓作为栽培基质移栽成活率最高;室内炼苗3d 室外炼苗3d这种方式更有利于移栽,移栽成活率达90.0%,不炼苗的移栽成活率较低,只有65.5%。  相似文献   

5.
以提高古蜡梅的组织培养和试管苗移栽及栽培效果为目的,用嘉定钱门塘的古蜡梅为起始材料,进行了无菌苗诱导、快速繁殖、生根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1/2MS作为基本培养基明显优于Read、WPM、N6;诱导培养基中添加2.0mg/L2iP、0.2mg/L IAA、0.5 mg/L GA3和1.5~5.0mg/L PVP可提高古蜡梅的繁殖系数和抑制外植体褐化;适当降低快繁培养基中的激素浓度可以防止玻璃苗的发生;添加0.5mg/L IBA和0.05mg/L NAA可使古蜡梅组培苗的生根率在75%左右.试管苗移栽前进行1~2d的炼苗和移栽后2周内保湿防晒可以提高成活率;抑制杂草可以促进试管苗健壮生长;控制地下水位可以提高试管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6.
试管苗快繁技术能通过脱毒,防止细菌病毒的感染,保持品种原有的优良特性及快速繁殖等特点已在葡萄栽培上得到了应用,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在室内通过组培繁殖的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低,成了影响葡萄苗大批量、高质量投放市场的主要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在葡萄试管苗的移栽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光培炼苗当试管苗生长接近瓶口,有3~4片正常叶片时,移至室内靠近窗口的培养架上,并揭去棉塞,使其接受自然光照射并适应室内的光照和温度的变化。经过3~5天后,大部分试管苗已基本伸出瓶口…  相似文献   

7.
研究北沙参试管繁殖的诱导、分化、生根、移栽等过程,筛选优良试管苗.以北沙参根茎为试材,通过筛选激素种类、浓度和光暗条件、基质等因素找到不定芽诱导、分化、生根及移栽的最佳条件.根茎不定芽分化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MS+NAA0.2mg/L+6-BA2.2mg/L~2.4mg/L+蔗糖30g/L+琼脂8 g/L,适宜北沙参不定芽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IBA0.2mg/U+蔗糖15 g/L+琼脂6 g/L,对不定芽带茎段切割可以显著提高转接芽的存活率,添加0.2 g/L活性炭有利于提高单株平均生根数,促进根毛发育.采用两步法半封闭炼苗{培养基覆沙法半封闭短期(2天)炼苗结合混合基质移栽长期(10天)半封闭炼苗}效果较好,适宜的移栽基质有两种,分别是:1/3园土+1/3草炭+1/3细沙和1/3园土+1/3草炭+1/3蛭石.  相似文献   

8.
对生长1个月左右的四倍体丹参试管苗炼苗后进行不同环境下的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将试管苗栽入盆中,无根苗可以生根且生长良好;试管苗移入土中2~3周后可度过缓苗期,1个月后可以忍受35℃左右的高温,3~4月份大田移栽比较适宜;试管苗以不同密度移栽到苗圃,对成活率有一定影响,在苗圃内移栽试管苗株行距保持在5~7 cm之间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挑选具有完整根系的瓦松试管苗进行炼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将瓦松试管苗置于室外,打开瓶口换气后,重新盖上,封口锻炼3 d;然后再次打开瓶盖进行开口炼苗5~9 d,移栽成活率明显较高,最低为95.5%。炼苗后的小苗栽于食用菌菌糠∶蛭石1∶1~1.5基质中,成活率达99.3%,苗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组培试管苗移栽不易成活的原因,指出提高生根试管苗的质量是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基础,针对组培试管苗移栽炼苗的炼苗基质的选择及预处理、组培苗移栽技术、栽后管理技术及成品苗培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叶海棠的最佳的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草炭:蛭石=1:2:1,大叶海棠成品苗栽培的最佳配方为园土:蛭石:椰糠=2:1:1。  相似文献   

11.
台湾大青枣试管苗入土移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健壮的台湾大青枣试管苗为移栽材料,选用蛭石、草炭 蛭石(1:1)、园田土 河沙(1:1)3种基质,且经过常规灭菌。自然光照下炼苗后,在不同时期分批入土移栽。结果表明:长势中等、苗高适中、茎半木质化的台湾大青枣试管苗有利于移栽成活。移栽基质应透气性良好,同时具有一定的保肥水能力。移栽前炼苗时间控制在15d,其中闭瓶炼苗12d。开瓶3d。移栽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温度20~25℃,台湾大青枣试管苗入土移栽成活率可达72.70%。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炼苗移栽过程中生根粉溶液浸根时间、营养液处理、开始通风时间及遮阴处理对无核葡萄胚挽救苗炼苗及移栽的影响,探索胚挽救试管苗炼苗移栽技术。【方法】以2011年与2012年无核葡萄胚挽救杂交育种后代试管苗为材料,研究生根粉溶液浸根时间、炼苗过程中是否添加营养液、揭开保湿罩时间以及移栽大田过程中遮阴对胚挽救苗炼苗及移栽的影响。【结果】1.0mg/L生根粉溶液浸泡根系3min时植株各项生理指标较好且成活率最高;移栽过程中添加1/8 MS营养液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植株的长势;炼苗初期保湿时间为4d时炼苗成活率最高;移栽至温室或大田中时一定程度的遮阴处理有利于移栽成活率的提高与植株的生长发育。【结论】无核葡萄胚挽救试管苗炼苗前生根粉浸根处理3min、炼苗时添加1/8MS营养液、炼苗后4d开始通风以及移栽时进行遮阴能提高胚挽救试管苗的生物积累量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正> 1 光培炼苗 当试管苗生长接近瓶口,有3~4片正常叶片时,移至室内靠近窗口的培养架上,并揭去棉塞,使其接受自然光照射并适应室内的光照和温度的变化。过3~5天后,大部分试管苗已伸出瓶口,此时再移至日光温室或大棚中培养5~7天。期间中午应避免强光照射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等试管苗基段转红后(有些品种仍呈绿色)即可出瓶进入沙床。  相似文献   

14.
栒子试管苗蛭石支撑生根培养及炼苗移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蛭石作培养基支撑物对栒子试管苗生根培养及炼苗移栽的影响。[方法]将栒子微茎置于蛭石支撑的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将培养成的栒子试管苗经开瓶炼苗2周后带坨移入营养钵中,观察移栽后的成活率,并观察开瓶炼苗期间栒子试管苗叶片气孔在黑暗条件下的开闭状况。[结果]栒子微茎在蛭石支撑的培养基中可形成正常的试管苗,其生根率达到88.3%,显著高于琼脂培养基(66.7%)。对栒子试管苗移栽前进行2周的开瓶炼苗,可使其叶片气孔的关闭功能得到明显恢复。栒子试管苗经炼苗带坨移栽后,在不喷雾、不覆膜及午后空气相对湿度低至60%的条件下成活率达到86.7%,显著高于常规移栽(31.7%)。[结论]该研究为完善栒子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姜试管苗温室移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度大姜试管苗为材料进行温室移栽试验,结果表明,较高的温度、适当的炼苗与保湿等措施可显著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以遮阴保湿10d,后期通风透光的处理试管苗成活率最高。适宜的株行距可获得较大的单株产量,以草炭+蛭石(1∶1)为基质栽培平度大姜试管苗,既节约成本又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欧李组培苗移栽成活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欧李组培快繁的炼苗移栽过程中相关影响因子对移栽成活的影响,为欧李工厂化育苗提供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农大欧李4号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研究6个影响因子对炼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培炼苗过程中,闭瓶炼苗10 d、开瓶炼苗3 d的移栽成活率最高,最适宜的光照强度为0.6~0.9万lx。(2)对试管生根苗采用0.1%多菌灵药液浸泡10 min、移栽基质采用化学灭菌或高温灭菌均可显著提高成活率;适宜炼苗基质类型为混合基质和原生土基质,其pH值为7.29~7.39,Ec值为0.30×103~0.36×103。(3)基质炼苗45~50 d时,进行营养钵二次移栽,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提高非洲菊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非洲菊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系统地研究了试管苗质量、炼苗时间、有效叶片数、移栽基质等几个因素对其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叶片数在6片以上,无污染或无缺根生长正常的试管苗,在8~28℃的环境中炼苗5天,移栽到草炭∶河沙∶花生壳=2∶1∶1的混合基质中,栽后1~15天内环境相对湿度保持95%,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芦笋优良雄株无性系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结果:①PP333诱导芦笋芽苗生根的效果与嘧啶醇近似,二者的生根率分别为85.0%和86.7%;PP333诱导芽苗生根的最佳浓度为1.0mg/l;②茎切段在含PP333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后,及时转培于无激素培养基是培养易移栽试管苗的基本技术程序;③将芦笋试管苗置5~10klx光强下闭瓶炼苗7~10天后,直接移栽于含黄绵土和细沙各50%的苗床,上覆塑料薄膜拱棚,平均移栽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19.
百合组培苗试管外生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宜昌百合鳞片为外植体,采用3种培养基诱导宜昌百合产生丛生苗,并诱导其试管外生根。结果表明,培养基Ap(MS+IBA 0.5 mg·L^-1+NAA 1 mg·L^-1+6-BAI 1 mg·L^-1+水解乳蛋白5 mg·L^-1+琼脂7 g·L^-1+蔗糖30 g·L^-1)诱导百合丛生苗的效果最好。百合组培苗不经过试管内生根培养,可直接分割在炼苗盘上生根,移栽成活率和试管内生根苗没有明显差异,移栽后幼苗生长情况优于试管内生根苗。影响百合试管外生根的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基质配方和炼苗盘的种类。这项技术使百合组培苗的生根与炼苗同时完成,既缩短组培苗培养时间,又降低了培养成本,为宜昌百合的快速繁殖及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本地的野生樱桃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着重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试管苗增殖、生根的影响,不同基质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MS+ 1.0 mg/L 6-BA+ 0.2 mg/LIAA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为4.42;1/2 MS+ 0.2 mg/L IBA+ 0.4 mg/L IAA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100%;1/3蛭石+1/3珍珠岩+1/3草炭为较好的炼苗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为6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