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姜玲 《江苏蚕业》1997,19(4):49-52
本文通过农村稚蚕人工饲料育的规模化饲养试验,较系统地介绍了饲育方法及技术处理规范,并与桑叶育的实绩作了对比分析,论证了实行人工饲料养稚蚕,对于合理调整养蚕布局,控制蚕病和农药、氟化物等中毒的发生,确保蚕茧生产的稳定高产、节省耕地,提高养蚕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用说,家蚕实用的天然饲料是桑叶,但最近新出现了蚕的人工饲料。因为人工饲料的技术,使蚕的营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与营养学发展同时,人工饲料的组成又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人工饲料育的技术体系。人工饲料的稚蚕饲育技术是使蚕茧生产现代化、合理化的革新技术,所以在人工饲料的实用化方面,现在正在推广适合稚蚕饲育室的人工饲料稚蚕共同饲育技术。此外,原蚕人工饲料育的推进,也正在探讨中。人工饲料的组成改善、饲料调制等已成为养蚕业的新领域;此外,人工饲料的养蚕技术、蚕病防治以及与此有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显著开展,对人工饲料的有效应用寄与很多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为规范小蚕(1~3龄)人工饲料共育技术,提高浙江省小蚕工厂化饲育水平和养蚕工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牵头,与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州市农科院等单位成立联合专家组,研究制定出《1~3龄小蚕人工饲料饲育技术规程》以指导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4.
家蚕人工饲料稚蚕饲育技术简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张亚平 《北方蚕业》2001,22(3):34-36
人工饲料养蚕是养蚕技术上的一项重大革新,是现代化蚕业的象征.稚蚕人工饲料育的意义在于:养蚕可以不受季节与自然条件的限制,可有效防止稚蚕期蚕病感染,提高共育质量,对调整养蚕布局、增加养蚕批次、减轻劳动强度、增产桑叶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研制成功家蚕人工饲料后,很快实现了产业化 ,在养蚕与蚕种生产中广泛应用.我国对家蚕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研究,也有近三十年历史 ,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预计在今后五至十年,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将在我省及全国得到不断推广,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蚕业的重要组成.结合我省四年来农村稚蚕人工饲料育中试实践,将现阶段饲育技术简介如下. 1 家蚕人工饲料的组成及加工调制 1.1 家蚕人工饲料主要由桑叶粉、脱脂大豆粉、玉米粉、桑绿枝粉、纤维素、成型剂、维生素类、防腐剂、无机盐等几十种成分,根据不同配方组成.人工饲料又分为稚蚕饲料、壮蚕饲料和原蚕饲料等.成品人工饲料形状有粉体、湿体、颗粒等,其中以粉体饲料使用最为广泛,运输及保存十分方便.人工饲料依据其中使用的不同成型剂,在饲料价格及特性上各有特点,如采用卡拉胶或琼脂作成型剂,饲料价格较贵,在采用条状饲料喂蚕时,可以采用机械方式切条,给饵工效很高,适合大批量稚蚕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以淀粉作成型剂低成本人工饲料,价格低廉,缺点是饲料发粘,切条、给饵操作较费时费力,在没有专用给饵机械时,只适合小批量饲育(批量不超过50张种为宜).我所研制出的含桑绿枝粉的稚蚕粉体人工饲料,就有上述两种类型.一种以淀粉为成型剂,5元/kg,另一种含卡拉胶,10元/kg. 经我省四年来大规模中试,上述含桑绿枝粉的稚蚕粉体人工饲料适宜蚕品种多,蚕儿发育较整齐,分到农户改喂桑叶后,饲育成绩良好.  相似文献   

5.
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的现状及我国的实用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外研究概况 有关家蚕人工饲料的探索,早在30年代就有报道,但直到1960年,日本的福田和伊藤才首次用人工饲料养蚕完成了一个世代,从而开创了养蚕史上的新纪元.用人工饲料养蚕与桑叶育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越性:首先,养蚕不受季节、气候和桑对生长的限制,可任意调整养蚕时间和全年连续养蚕,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蚕桑生产模式.其次,人工饲料营养均一,可使蚕获得同样的营养条件,饲料消毒无菌,有利于防病、防污染.更重要的是,人工饲料育便于实现饲料生产和养蚕生产的机械化、工厂化,简化生产环节,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是蚕业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技术革新.此外,人工饲料还是开展家蚕营养学、病理学等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在蚕的基因工程产业化等蚕业高新技术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世界各养蚕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自其诞生以来,已经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在推进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下,其人工饲料的研究远远走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前列,到1975年,日本已完成了稚蚕人工饲料育的实用化研究,1977年开始在生产上推广,普及率逐年提高,成为其蚕业生产的三大技术支柱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又培育成功广食性蚕品种,并开发出相应的低成本LP饲料、颗粒饲料及相应的饲育机械,可实现1~4龄用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5龄分户桑叶育的"蚕农一周养蚕"的蚕桑生产新模式.近来,日本由于高度工业化,传统农业包括养蚕业出现了极度萎缩的局面,为挽救其养蚕业,日本蚕业界结合家蚕新用途和新型蚕丝的开发,又进行了全龄一次给饵、一年饲养36批蚕的超省力全年连续无菌养蚕技术的研究,并进行了生产中试.  相似文献   

6.
《江苏蚕业》2013,(2):17
<正>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蚕桑生产技术制约了蚕桑产业的稳定与提高,人工饲料育养蚕技术可以实现蚕桑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高产、高效。如东县蚕桑站在国内率先开展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实用化研究与应用工作,人工饲料共育小蚕累计超过了7000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持制订了《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2012年省农委将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作为蚕桑主推技术。为了总结如东县推广小蚕人  相似文献   

7.
陈曦  金玥 《蚕桑通报》2023,(1):49-51
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使蚕桑生产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针对目前工厂化养蚕采用的人工饲料专用蚕品种“中2016×日2016”,通过多年的蚕种繁育实践,本文总结了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对该品种繁育过程的技术措施,并介绍了有关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繁育该品种的经验心得及成绩。  相似文献   

8.
谢广平 《蚕学通讯》2021,41(1):53-55
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具有不受季节性、气候条件限制和蚕体营养均一、可无菌饲育等优势,在改变传统养蚕模式,构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蚕桑生产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对家蚕品种的特殊要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所培育出适宜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的专用家蚕品种"中2016 ×日2016".该品种具有人工饲料适应性好、产量高、丝质优等特点,结茧率98% ~99%,张种平均产茧量达40 kg左右,单粒茧丝长1100 m ,可缫制5A级以上高品位生丝.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自2016年开始引进该品种进行繁育,经过了近5年的繁育实践,逐步摸清了该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无论是单产(克蚁制种量)或是无毒卵率都稳步提高.现将该品种繁育工作中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家蚕壮蚕人工饲料中桑绿枝粉不同添加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国内已在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日系原蚕稚蚕饲育及杂交率检验等方面得到大面积使用并取得良好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家蚕全部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在饲育技术及配套设施方面已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壮蚕期人工饲料的食下量张种在100kg左右(干量),特别是5龄蚕期要占全龄人工饲料食下量的85%左右,因此,饲料费用高,是制约家蚕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不影响饲育成绩的前提下,研制适合家蚕(现行品种)壮蚕用低成本人工饲料, 可大幅度降低饲育成本.根据壮蚕期的营养需求,在壮蚕用人工饲料中适量添加廉价的桑树绿枝粉,成为研制低成本饲料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 人工饲料导入稚蚕饲育,已历时10年以上,在稳定蚕作,省力化养蚕以及扩大饲育规模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为了确保今后蚕茧生产的基础,期望实现低成本养蚕,1—4龄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育等的新技术开发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江苏蚕业》2015,(2):2
<正>2010年以来,如东县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项目支持下,开始探索与示范家蚕人工饲料饲育技术。几年来,已累计实施人工饲料共育小蚕10699张、1~4龄人工饲料饲育2244张、全龄人工饲料养蚕50余张,人工饲料养蚕技术水平与实施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通过几年努力,初步改变了人们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认识,成功推广了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集成示范了精准高效养蚕技术,并在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养蚕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以来,如东县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项目支持下,开始探索与示范家蚕人工饲料饲育技术。几年来,已累计实施人工饲料共育小蚕10699张、1~4龄人工饲料饲育2244张、全龄人工饲料养蚕50余张,人工饲料养蚕技术水平与实施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通过几年努力,初步改变了人们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认识,成功推广了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集成示范了精准高效养蚕技术,并在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养蚕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如东县自2010年起开始探索人工饲料养蚕实用化技术,十年来,累计实施人工饲料共育小蚕12 291张、全龄人工饲料养蚕超过250张,建立了全国最为成熟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示范平台,形成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标准化体系,初步具备了实用化推广的条件。实施人工饲料规模化、工厂化养蚕,成为很多农民、新型生产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负责人)的广泛兴趣,纷纷要求加入到实施规模化饲料养蚕的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14.
人工饲料养蚕是养蚕技术的重大革新,不仅有利于蚕茧生产规模化和提高养蚕综合效益,而且能够应用为蚕的生理生化、蚕病防治、遗传学及蚕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对促进我国蚕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蚕桑产业的科技进步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从70年代初期开展人工饲料的研究工作,在许多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现将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研究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与蚕品种有关,不仅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在同一品种同一蛾区的个体之间,摄食性变化也很大。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进行…  相似文献   

15.
小蚕人工饲料育生产实用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稚蚕人工饲料育饲育式与小蚕生长发育的关系,探讨了生产上应用低成本人工饲料及1~2龄封闭饲育技术的养蚕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蚕的疏毛率、全龄发育经过及生命率等与全龄桑叶育无明显差异,蚕体重在人工饲料育期间不同程度的低于桑叶育,但后期生长加快、差距缩小。全茧量、张种产茧量比全龄桑叶育有所降低,但茧丝质量基本达到了全龄桑叶育水平。生产上应用该技术,小蚕饲养总费用可减少50%以上,养蚕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以  相似文献   

16.
桑前  李瑞 《江苏蚕业》1993,(3):11-15
试验认为,生产中稚蚕期采用人工饲料育,由于蚕儿摄食性、发育整齐度好,蚕体质强健、发病少,有利于共育;饲育成绩和茧丝质成绩与桑叶育无大差异。采用稚蚕期1~3龄一回平板下层给饵饲育,操作简单,劳动生产效率至少可以提高5倍以上。还可调整养蚕布局,不需配备稚蚕专用桑园,能提高桑园产叶量,扩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PY80型稚蚕饲育联合作业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稚蚕饲育联合作业机,是由送叶机、切桑机、给桑机、饲育架、升降操作台、除沙装置、撒粉器和蚕匾运转机构等枧具组成。全机已经达到风力送叶、自动挫桑、机械给桑、自动除沙、电磁振动撒粉和机械移动蚕匾等主要作业。在三年春、夏、秋十一次养蚕生产对比试验中,证明机械设计符合养蚕要求,达到养好稚蚕的目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6—10倍,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实行小蚕规模化饲育可有效解决小蚕饲养成绩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有利于推广养蚕省力化和专业化,对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有重要作用。在结合近几年江西蚕桑基地县实施的小蚕共育经营模式基础上,辅以应用新设施、新技术,从小蚕规模化饲育的含义、基础设施与设备、饲育技术、消毒防病技术及管理要求等方面,总结提出小蚕规模化饲育技术。  相似文献   

19.
姚祥 《江苏蚕业》1989,(4):60-61
<正> 目前,日本稚蚕人工饲料育约占总饲育量的40%,这对防止野外昆虫感染蚕病和安定蚕作具有重要作用,存在问题是饲料费较之桑叶育为高。可见开发低成本人工饲料对蚕病防治和低成本茧生产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一般的蚕几乎不摄食桑以外的植物,人工饲料中必须添加桑叶粉等成本较高的物质。本文报道利用能摄食苹果、甘蓝等桑以  相似文献   

20.
<正> 我所自1974年试验人工饲料养家蚕取得成功以来,研究了饲料理化因素对家蚕摄食和生长的影响,探索了营养条件对蚕儿成长的影响,同时对稚蚕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方法亦进行了研究。本文就有关稚蚕人工饲料育、壮蚕桑叶育饲养技术的一些试验结果和饲育成绩介绍如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