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2 年广东省甘薯种植面积居广东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第4 位,产量居广东主要农作物产量第5 位, 单产处于近5 年甘薯单产最高值,甘薯种植区域相对集中于粤西、粤东地区。2012 年广东省甘薯产业成本收益与 2011 年基本持平,预计2014 年广东省甘薯总体价格将呈稳中有升趋势。当前广东省在甘薯育种、资源鉴定等方面的 研究稳步推进,甘薯产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新普六是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普薯6号为母本、普薯17-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品质中上、薯形美观、耐贮藏、中抗薯瘟病、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06年1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建议广东各甘薯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食用型甘薯快速发展的需求,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通过制定合理的育种目标,选育出了甘薯新品种福薯21号。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产量较高、商品性好,食味优等特点,适应在我国南方薯区种植。2013年该品种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甘薯育成品种遗传背景与品种间亲缘关系,为甘薯育种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有 效配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 1978—2016 年广东省育成的通过国家鉴(认)定或省审定的 57 个甘薯品种基 本信息,分析广东省育成甘薯品种基本概况、亲本来源、系谱关系及衍生品种情况。【结果】广东甘薯育成品 种主要利用品种间定向杂交(59.6%)或集团杂交(29.8%)选育而成,育成品种类型以鲜食型和鲜食兼用型为主、 占 86.0%;57 个甘薯育成品种溯源直接亲本 61 个,原始亲本 42 个,其中禺北白、湛薯 75-57、普薯 3 号和新竹 头作为原始亲本,使用频数较高,衍生品种数 14 个以上;广东省甘薯育成品种系谱主要以地方品种或早期广东 省本地育成种及其衍生品种为骨干组成,可划分为 4 个脉系:湛薯 75-57 脉系、广揭脉系、广普脉系和其他脉系; 广东育成品种作为直接亲本已先后培育出 50 个甘薯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结论】广东甘薯育成品种所用 亲本呈现明显的“广东特色”,遗传基础较窄,为扩大甘薯品种遗传基础,在广泛引进收集国内外优异甘薯种 质资源拓宽亲本的同时,亟需对甘薯种质资源尤其是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精准鉴评以挖掘优异种质,培育优质亲本。  相似文献   

5.
普薯30是以揭薯16为母本与广紫薯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甘薯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于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各地夏秋薯种植。从育种实践提示,甘薯选育种必需重视杂交亲本的广适性。  相似文献   

6.
正甘薯是我国农业种植中比较常见的农作物类型,其在我国很多地区有有种植,具有适应性强等特点,而想要实现高产种植效果,还需要根基实际种植地点情况,把握好其栽培技术要点,而本文就主要以广东陆丰地区为例,来对秋季种植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1.选种在选种中,要尽可能的选择熟期早、结薯多、薯表皮光滑美观以及食味性好的甘薯品种,比较好的品种有广薯87和普薯32。广薯87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006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和国家品种鉴定的优质红薯品种,具有品质优良、稳定高产、抗病性强的特征,属于高产、高淀粉、香型红薯,具有  相似文献   

7.
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湛薯01-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湛薯01-2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指出湛薯01-2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低产、优质甘薯品种湛校84-27作为母本与湛薯93-16、广薯128、广薯111、湛薯96-24、湛薯761和天鹅薯等品种组成父本群进行放任集团杂交方法育成的甘薯新品种,具有优质、高干、抗薯瘟病和鲜食品质优等特点,适宜广东各地旱坡地及水旱轮作田种植,并于2008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广薯95-145是以广薯128为母本、广薯88-70为父本杂交后,通过系谱鉴定、广东省甘薯区试和国家甘薯品种区试(南方区)鉴定而育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表现生势强、短蔓多分枝,并具有食用品质优、高抗薯瘟病和高抗蔓割病等特点,目前已在广东省各甘薯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甘薯新品种冀薯99的选育及其高产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薯近缘野生种,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选育出甘薯新品种冀薯99。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年3月通过国家甘薯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宜在北方薯区种植。研究了冀薯99的高产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叶面积指数适中,T/R进展合理,净同化率和经济系数高,属早熟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四川甘薯绿色薯业进一步发展,对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在近5年(2014—2018年)甘薯产业上的主要科技创新进行总结与归纳,并提出未来5年(2019—2023年)的研究重点。结果表明:2014—2018年,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在优质专用型绵薯系列品种的选育与应用、甘薯高β-胡萝卜素生物强化育种与应用、优质专用甘薯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广方面取得较多的成果;2019—2023年将重点在优异种质利用与特色专用品种选育、生物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脱毒种薯技术研究与良繁体系、周年绿色生产技术体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体系、轻简化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调控块根萌芽特性的关键基因及主食化加工产品与加工新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不同抗性甘薯品种感染疮痂病后的细胞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薯疮痂病胁迫下,抗病性不同的甘薯品种金山1255(感病)和广薯8870(抗病)染病后,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最敏感的部位均是细胞膜;活性氧产生的两个主要部位(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攻击;感病品种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外膜外突成致密的小球,产生了大量的吞噬体,抗病品种则产生了大量用于修复细胞膜的高尔基小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甘薯的病毒种类比较多,不同的病毒感染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变化,田间自然发病的甘薯表型不一,这可能与病毒感染类型有关。论文旨在鉴定和研究甘薯中与不同甘薯病毒感染相关的microRNA(miRNA)。【方法】采用Illumina公司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来自福建泉州地区同一品种(龙薯9号)、具有不同症状的叶片样本(畸形黄化、疱疹、褪绿矮化和曲叶,样本编号分别为Fj01、Fj02、Fj03和1H)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和分析差异表达miRNA,并对差异miRNA和病毒表达进行PCR验证,鉴定基因和病毒在样本中表达情况,分析测序数据的可靠性,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miRNA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探究差异miRNA与病毒种类的相关性。【结果】通过与病毒数据库的比对,发现Fj01、Fj02、Fj03样本(除1H外)均感染了甘薯常见病毒,如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甘薯病毒2号(Sweet potato virus 2,SPV2)、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甘薯C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C,SPVC)等,但Fj01、Fj02和Fj03这3个样本的症状并不一致,样本之间只在甘薯不常见的病毒种类中有差异,通过PCR验证了SPFMV和SPVC病毒在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与测序数据基本一致。在4个样本中共鉴定出679个已知的miRNA和1 004个新的miRNA,通过配对比较分析,其中288个已知的miRNA和433个新的miRNA在4个样本之间有差异性表达,并且这些miRNAs,如miR-156、miR-157、miR-166等家族的成员在4个样本中表达模式各异。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几个差异miRNAs(如miR-156、novel-miR-40和miR-319m)在各个样本间的表达情况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另外,与脱毒苗样本进行比较,检测到3个miRNA(miR-160a、miR-2096和miR-5387b)在4个症状样本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证明miRNA的表达与植株的表型有关。通过对miRNA靶基因的预测与分析,发现这些差异miRNA的靶基因多数为转录调控因子,编码蛋白多含有ZFP、WD、Myb、SPL等功能区域,这些因子多参与调控植物的基因、代谢通路和抗原识别等来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和抗逆性,表明这些miRNA靶基因的功能多样性。【结论】不同病毒感染确实能够引起miRNA差异表达,并且这些miRNA通过其靶基因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抗胁迫性和防御。  相似文献   

13.
闽西北地区是福建省甘薯的特色产区,以连城红心地瓜干为龙头产业的区域甘薯产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同时,急需寻找出以优质、特色为重点的新的甘薯产业增长点,提升甘薯产业水平。当前,叶菜型甘薯和紫肉色甘薯在闽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发展规模,有望形成新的产业带。本文分析叶菜型甘薯和紫肉色甘薯的发展前景与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与推广,通过政府扶持、企业介入等综合措施,打造闽西北叶菜型和紫肉色甘薯产业带。这一产业带的建成将对调整福建省甘薯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方向做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甘薯水耕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水培甘薯的研究概况,揭示了水培甘薯的优势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对于将来甘薯应用水培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广薯87在蒸制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情况,为鲜食型甘薯风味物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对广薯87鲜薯及蒸薯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广薯87鲜薯检测出71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40.52%)、萜类(16.18%)、杂环类(15.17%)、醇类(11.59%)、酯类(7.94%)、芳烃类(4.49%)、酮类(1.62%)化合物等;蒸薯检测出69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47.36%)、芳烃类(21.39%)、萜类(10.33%)、卤代烃类(7.07%)、醇类(3.24%)、酮类(2.64%)、酯类(2.61%)化合物等.其中,鲜薯及蒸薯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物均为苯乙醛,含量分别为16.78%、19.92%,但蒸煮前后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对所检测出的挥发代谢物进行差异筛选,共筛选出47种差异明显的代谢产物.上调的代谢物有14种,下调的代谢物有33种,其中上调倍数最高的化合物为氯乙酸2-苯乙基酯,上调倍数为4.4;下调倍数最高的化合物为2-丙基-1H-咪唑,下调倍数高达13.49.[结论]结合相对含量及差异分析,广薯87蒸制后相对含量显著上升的主要挥发物成分为2,4-二叔丁基苯酚和氯乙酸2-苯乙基酯,是最有可能构成广薯87蒸薯特征风味的挥发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拔苗和剪苗对甘薯黑痣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甘薯黑痣病带病种薯育苗,比较拔苗和剪苗对甘薯黑痣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拔苗栽插会将黑痣病菌携带至大田引起发病,而剪苗则可以有效地阻隔黑痣病菌,防止黑痣病的传播蔓延。[结论]试验结果为控制黑痣病传播和推广剪苗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紫肉甘薯与普通甘薯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特征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紫肉甘薯和普通甘薯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的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紫肉甘薯群体的藤叶产量、单株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与普通甘薯差别不大,而鲜薯产量特别低,上薯率低,熟食品质差,藤蔓明显较长、薯块色素含量高.这些结果将为紫肉甘薯的进一步研究、育种、栽培与产业化开发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薯软糖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以甘薯、白糖、葡萄糖为主要原料的软糖制造工艺及配方进行了研究。经正交试验表明,产品的较佳配方为甘薯300g/kg,葡萄糖浆500g/kg,砂糖200g/kg,以琼脂15g/kg,卡拉胶10g/kg,明胶15g/kg作复合凝胶剂,所制得的软糖有良好的咀嚼性及口感,外观金黄透明,感官综合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9.
乌洋芋与紫薯外观颜色相近,参照国标及农业行业标准,采用凯氏定氮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氨基酸分析等方法对其水分、淀粉、粗蛋白质、粗脂肪、还原性糖、干物质、矿质元素、色素、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等营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紫薯所含的还原性糖、干物质、微量元素Zn,以及色素中的矢车菊素,芍药素和β-胡萝卜素均明显高于乌洋芋,且差异极显著(P0.01);而乌洋芋中的淀粉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紫薯。从氨基酸组成来看,紫薯中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与苦味氨基酸均极显著(P0.01)高于乌洋芋;但乌洋芋的氨基酸比值系数组成比较集中,部分比值系数也比紫薯略高。总体来看,紫薯色素含量高,味甜,微量元素锌和氨基酸含量均较高,而乌洋芋淀粉多,综合营养价值高,消费者可根据自己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