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台鹅耳枥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首次建立天台鹅耳枥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以其茎段、未萌发的新芽及萌发后的嫩芽、叶片等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以新生的嫩芽为外植体,成功诱导不定芽的分化与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 MS+6-BA 2.0 mg·L-1+NAA 0.2 mg·L-1+PVP 0.2%。壮苗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 0.5 mg·L-1+NAA 0.05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4 MS+IBA 1.0 mg·L-1+NAA 0.1 mg·L-1。  相似文献   

2.
以‘傲雪’金银木带腋芽的半木质化茎段为材料,研究外植体消毒方法、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继代增殖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先用75%的乙醇浸泡30 s,无菌水冲洗4 ~ 6次,然后加入0.1% HgCl2杀菌7 min,褐化与污染率较低;(2)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 6-BA 1.0 mg·L-1 + NAA 0.15 mg·L-1 + GA3 0.5 mg·L-1,增殖系数可达2.93;(3)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 IBA1.5 mg·L-1,生根率达93.9%。以上培养基均添加蔗糖30 g·L-1,琼脂7 g·L-1,pH值为6.0。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地区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为试验材料,MS培养基为基本的培养基,研究了在不同外植体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水平下对其愈伤形成率的影响和不同因素的抗氧化试验对其污染率与褐化率的影响,筛选出能稳定形成健康的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合掌叶覆盆子愈伤组织形成的外植体为腋芽;最佳外植体的表面灭菌条件为75 %乙醇溶液处理30 s和0.1 %HgCl2溶液处理8 min;最优掌叶覆盆子愈伤形成的培养基为MS + 5.0 g·L -1 PVP + 0.5 mg·L -1 6-BA + 0.1 mg·L -1 NAA + 0.5 mg·L -1 GA3 + 25 g·L -1蔗糖 + 6.0 g·L -1琼脂;最适合暗培养时间为7 d;最适合的抗氧化剂为PVP。在上述条件下,掌叶覆盆子的愈伤组织形成率为96.67%,且能基本抑制外植体的褐化现象。该研究结果为掌叶覆盆子的种苗快繁及后期开展覆盆子次生物质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成熟胚为试验材料,进行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松成熟胚外植体表面灭菌以75%的乙醇处理1 min,3%的次氯酸钠处理10 min为适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 + 1.0 mg·L-1 6-BA + 0.2 mg·L-1 NAA为最佳;适宜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DCR + 1.0 mg·L-1 6-BA + 0.05 mg·L-1 NAA;不定芽伸长以DCR + 0.1 mg·L-1 6-BA + 0.05 mg·L-1 NAA为适宜;生根培养基以1/2 DCR + 2.0 mg·L-1 IBA + 0.05 mg·L-1 NAA为适宜。建立的植株再生体系为黄山松种质资源的保存、遗传改良及优质种苗繁殖等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在金鱼草生长至第四或第五节位时取茎尖作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激素对金鱼草快繁及叶序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配方为MS+1 mg·L-1 6-BA+0.1 mg·L-1 NAA的增殖培养基能诱导出大量丛生芽;(2)在不添加激素的1/2MS培养基上,蔗糖浓度为20 g·L-1时,丛生芽的根系质量最好;(3)外源激素可以调控金鱼草对生叶原基转换为互生叶原基。  相似文献   

6.
725杨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美洲黑杨725杨树(Populus deltoides cl.‘725’)叶片为材料,对其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分化和生根苗对潮霉素B的浓度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最佳消毒体系为75%的酒精消毒时间8 s,0.1%的升汞消毒3 min,最佳诱导愈伤的培养基是MS+6-BA 0.2 mg·L-1+2,4-D 1.5 mg·L-1+蔗糖25 g·L-1+琼脂6 g·L-1;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3 mg·L-1+KT 0.3 mg·L-1+蔗糖25 g·L-1+琼脂6 g·L-1;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3 mg·L-1+ NAA 0.05 mg·L-1+蔗糖25 g·L-1+琼脂6 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01 mg·L-1+ IBA 0.7 mg·L-1+蔗糖20 g·L-1+琼脂6 g·L-1;对725杨叶片分化和不定芽生根进行了潮霉素B的敏感性试验,确定叶片分化的临界浓度为2.5 mg·L-1,生根的临界浓度为1.5 mg·L-1。  相似文献   

7.
以蕙兰种子无菌萌发的根状茎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以及不同的有机添加物,研究根状茎增殖和蕙兰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配方。研究结果表明:在蕙兰根状茎增殖的研究中添加100 g·L-1香蕉泥在增殖率、分支数以及增加长度上均优于添加100 g·L-1土豆泥;蕙兰根状茎出芽最佳的培养基:MS+2.0 mg·L-1 NAA+4.0 mg·L-1 6 BA+1.0 g·L-1酪蛋白+1.0 g·L-1蛋白胨+15 g·L-1蔗糖+15 g·L-1葡萄糖;诱导愈伤组织活力好并且诱导率高的培养基配方为MS+0.5 mg·L-1 2,4 D + 1.0 mg·L-1 NAA+1.0 mg·L-1 6 BA+100 g·L-1椰汁+30 g·L-1 蔗糖。  相似文献   

8.
筛选金钱松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和愈伤组织快速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以金钱松的叶原基、芽轴和芽为外植体,从不同激素配比、培养温度和光照时间等方面筛选出金钱松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条件。金钱松植物叶原基是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 BA1.0 mg·L-1+NAA0.5 mg·L-1,最适光照时间为每天12 h,最佳培养温度为25 ℃。  相似文献   

9.
邵登魁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12):125-130
对3种不同熟性甘蓝进行培养,以探讨品种不同熟性、不同外植体、不同培养基激素水平等因素对结球甘蓝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培养基中MS培养基最适于甘蓝组织培养,在MS培养基上京丰甘蓝的下胚轴在激素水平为NAA 0.45 mg·L-1和6 BA 3.0 mg·L-1时的不定芽分化率最高(76.7%),中甘十一的下胚轴和晚丰甘蓝带柄子叶在NAA 0.6 mg·L-1和6 BA 4.5 mg·L-1时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分别为83.3%和90%;京丰、晚丰和中甘十一的不定芽在激素分别为NAA 0.3 mg·L-1和 6 BA 7.5 mg·L-1、NAA 0.6 mg·L-1和6 BA 7.5 mg·L-1、NAA 0.3 mg·L-1和6 BA 1.5 mg·L-1时增殖系数分别达到3.69、4.125和3.45。可见,不同熟性甘蓝的不同部位组织不定芽的产生对基础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具有比较严格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优化‘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cv. Hongyang)组织培养育苗技术体系,采用‘红阳’猕猴桃无菌组培苗的茎尖和叶片为材料,以ZT 1.5 mg·L-1为外源激素,筛选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并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及组合对‘红阳’猕猴桃间接、直接器官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红阳’猕猴桃生长的基本培养基为OM。在OM + 2.0 mg·L-1 6-BA + 0.5 mg·L-1 NAA + 0.01 mg·L-1 2, 4-D培养基中,叶片愈伤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发生系数为3.68;而带叶茎尖在OM + 1.5 mg·L-1 6-BA + 0.5 mg·L-1 NAA + 1.0 mg·L-1 KT培养基中培养60 d后,通过直接器官产生基茎丛生芽,其增殖系数可达7.65。试管苗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OM + 0.5 mg·L-1 NAA,60 d后平均不定根数为4.87,驯化移栽后成活率为90%以上。选择出了适宜‘红阳’猕猴桃生长的基本培养基,解决了组培苗叶片黄化、植株矮小和畸形的问题,且大幅提高了增殖系数。优化了‘红阳’猕猴桃的人工快繁体系,可为猕猴桃其他品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红花长寿花茎段及叶片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红花长寿花茎段和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与快繁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和带叶柄的叶片可以直接诱导出芽;在MS+0.25mg·L-1NAA+1mg·L-1BA+2mg·L-1GA培养基上有利于腋芽诱导和丛生芽形成;在1/2MS+0.1mg·L-1NAA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豆蔻天竺葵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豆蔻天竺葵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试管培养.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 1.0 mg·L-1+NAA 0.2 mg·L-1最适于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茎段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2mg·L-1,最佳芽增殖及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2mg·L-1.快繁途径可选择以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获得丛生芽并进行增殖,最后获得大量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3.
‘皖马铃薯1号’和‘皖马铃薯2号’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团队选育,适宜安徽地区种植的早熟菜用马铃薯新品种。由于存在基因型差异,传统MS培养基所培养的试管苗较弱,不能满足后期进一步繁种的要求,为获得适宜两个新品种的壮苗培养基,以二者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比例α-萘乙酸(NAA)和6-苄氨基嘌呤 (6-BA), 进行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这两个马铃薯试管苗壮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皖马铃薯1号’和‘皖马铃薯2号’的试管苗壮苗培养基。结果表明,‘皖马铃薯1号’试管苗最适壮苗培养基是MS + 0.5 mg·L-1 NAA + 0.1 mg·L-1 6-BA;‘皖马铃薯2号’最适壮苗培养基是MS + 1.0 mg·L-1 NAA + 0.1 mg·L-1 6-BA。  相似文献   

14.
平托花生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平托花生叶片、茎段、带腋芽茎段离体组织培养的研究表明,茎段培养21 d后逐渐褐化、枯死;带腋芽茎段在MS + 0.5 mg·L-1 NAA + 3.0 mg·L-1 6-BA培养基上可直接诱导出丛生芽;叶片在MS + 0.5 mg·L-1 NAA+ 3.0 mg·L-16-BA培养基上可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 进而再生出众多的芽并进一步伸长.分离的正常幼芽在MS + 0.5 mg·L-1 NAA培养基上培养15 d后长出不定根,并长成正常的平托花生植株.  相似文献   

15.
红王子锦带茎段离体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王子锦带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 :红王子锦带的离体培养以MS、WPM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适当比例的细胞分裂素(0.1~1mg·L-16 -BA)和生长素(0.01~0.1mg·L-1NAA)为宜。本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筛选出红王子锦带各培养阶段最佳培养基分别为:(1)外植体诱导培养基(A2) :MS +6 -0.1mg·L -1BA +0.01mg·L -1NAA ;(2)分化及继代培养基(B3) :MS +0.5mg·L -16 -BA +0.05mg·L -1NAA ;(3)生根培养基(C2) :WPM +0.4mg·L -1NAA。  相似文献   

16.
以代表性乌龙茶品种铁观音成年新梢茎段为外植体,初步探讨了茶树成年茎段离体培养无菌系的建立.结果表明,外植体的适宜消毒方法为0.1%升汞浸泡11 min;适宜取材气候条件是连续晴天5 d以上;适宜取材部位是第二腋芽的茎段;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5 mg.L-1IAA+0.5 mg.L-1GA3.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13个啤酒花品种(品系)为试材,对其茎尖培养的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在增殖数目和嫩茎高度上均存在差异;啤酒花的茎尖培养要求基本培养基中高的无机盐含量,MS.Anderson 培养基适于啤酒花的茎尖培养。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浓度上,BA2.0mg·L-1为各品种所必需;而对于GA 及生长素的要求则因品种而异。卡斯凯特、簇生约基玛、巴卡、泰特纳吉不必添加IBA 和GA,8301,目标,布林、弗哥日需添加GA0.3mg·L-1,威拉梅特、美国大花、柯密特需添加IBA0.2mg·L-1,GA0.3mg·L-1,而赫斯布鲁克G 则要求添加IBA 2mg·L-1,GA0.3mg·L-1,青岛大花只需添加IBA2.0mg·L-1。使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取得良好结果。以微型扦插方式生根取得85%的生根株率,平均生根系数5,平均根长3.5cm,移栽成活率76%。  相似文献   

18.
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的发生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茎尖为外植体,在特定条件下诱导产生拟原球茎,进一步培养形成幼苗。结果表明:原球茎最优诱导培养基为1/2MS(Murashige and Skoog)+ 0.5 mg·L-1 6-苄基嘌呤(6-BA) + 0.05 mg· L-1萘乙酸(NAA) + 0.1 mg·L-1激动素(KT) + 1.0 g·L-1水解乳蛋白(LH)。复合添加物的试验表明,土豆汁对拟原球茎(PLBs)的增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的解剖学研究表明:拟原球茎是由位于顶端分生组织下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的胚性细胞发育而来。外植体接种后20 d左右外植体基部开始膨大,40 d左右出现肉眼可见的乳白色突起,这些突起逐渐增大,成为圆形至卵圆形的乳白色拟原球茎。在条件适宜的拟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拟原球茎边缘的薄壁细胞继续脱分化,进一步发育形成球形的细胞团,可继续形成突起,使拟原球茎不断增殖。图1表2参13  相似文献   

19.
以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带节茎段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消毒方法、培养基、激素、天然有机添加物对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了铁皮石斛茎段无性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为 75% C2H6O 30 s+0.1% HgCl28min,污染率为 24.45%,发芽率为 62.22%;诱导腋芽的最佳激素组合为 2.0 mg·L-16-BA+1.0 mg·L-1NAA,腋芽诱导系数为 1.65;最适合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 Hyponex2+1.5 mg·L-16-BA+0.5 mg·L-1 NAA+20%香蕉泥,增殖系数为 5.46;最佳生根激素组合为 1.0 mg·L-1NAA+1.0 mg·L-1IBA,生根率为 95%。  相似文献   

20.
以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 ,研究矮秆一串红的离体快繁技术 .结果表明 :附加 1.5 mg· L-1BA和0 .1mg· L-1NAA的 MS固体培养基可诱导腋芽萌发 ,诱导率达 90 %以上 ;附加 2 .0 mg· L-1BA和 0 .1mg·L-1NAA的 MS固体培养基为适宜的芽苗继代增殖培养基 ;在附加 1.5 mg· L-1NAA的 1/ 2 MS生根培养基上 ,芽苗 7d后即可生根 .幼苗移栽成活率在 85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