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沙枣果酒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沙枣果酒加工工艺。[方法]以沙枣为原料,经加水浸提后,调糖、调酸并添加酵母进行发酵;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二氧化硫的添加量、酵母用量、沙枣汁初始糖度及主发酵温度对发酵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沙枣果酒的主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SO2添加量为80 mg/L,主发酵温度在22.5℃,初始糖度18%,酵母接种量0.25%;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的沙枣酒酒度为10.0%(V/V)。[结论]该加工工艺研究为沙枣果酒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固定化酵母生产合水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果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以酒精度、感官评价、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初始糖度、二氧化硫添加量、固定化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对合水粉葛果酒生产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4%,二氧化硫添加量80 mg/L,固定化复合酵母以0.3%葡萄酒干酵母为主发酵菌种、配合0.04%生香干酵母和0.06%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 d。在此条件下,合水粉葛果酒的酒精度为13.3%,感官评分91分,总黄酮含量244.52 mg/L。  相似文献   

3.
以脐橙和石榴为原料,对脐橙-石榴复合果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脐橙-石榴果汁混合比、发酵温度、发酵初始糖度、发酵初始pH值、酵母接种量对脐橙-石榴复合果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脐橙-石榴复合果酒酿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脐橙、石榴体积比为1∶1,发酵初始糖度为20%,安琪酵母接种量为0.015%,发酵温度为20℃,发酵初始pH值为4.0。  相似文献   

4.
就番茄-西番莲复合果酒的工艺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以便能投放市场创出效益。以圣女番茄、西番莲为原料探讨复合果酒的发酵工艺,利用不同的果酒酵母对圣女番茄西番莲复合果酒发酵的影响选出最佳酵母,从而进一步优化发酵工艺,生产出优质的圣女番茄西番莲复合果酒。得出最佳酿酒酵母为农职3号酵母,圣女番茄与西番莲(15∶1)混合打浆,酵母接种量为10ml/L,pH4. 0,焦亚硫酸钾0. 015%,发酵液起始糖度28%,最优澄清剂为壳聚糖,添加量为0. 08g/100mL。发酵陈酿的复合果酒,酒精含量约12. 7%,拥有和谐的果香与酒香,入口清爽。  相似文献   

5.
黄夏  潘嫣丽  农志荣  黄卫萍  黄友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35-11037,11045
[目的]研究固定化酵母发酵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木瓜和西番莲果为原料,研究了初始加糖量、pH、固定化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对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残糖、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影响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发酵残糖、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为复合果汁初始加糖量,最佳发酵条件为混合果汁起始糖度28%、pH 4.5、酵母接种量0.015%、发酵温度25℃。[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获得色泽淡黄自然、拥有着和谐的果香与酒香、入口清爽、酒精含量约13.8%的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马家柚果酒的发酵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为马家柚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果汁初始糖度、酵母菌液添加量、焦亚硫酸钾(K2S2O5)添加量、果汁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马家柚果酒酒精度的影响,确定马家柚果酒最佳发酵工艺;对比分析马家柚果汁、马家柚果酒及添加马家柚叶芽的果酒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影响马家柚果酒酒精度的因素主次排序为:K2S2O5添加量>果汁初始pH>果汁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酵母菌液添加量.马家柚果酒最佳发酵工艺为果汁初始糖度22%、酵母菌液添加量2.0%、K2S2O5添加量120 mg/L、果汁初始pH 4.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8 d,根据此工艺进行发酵,马家柚果酒酒精度为14.3%vol.马家柚果汁、马家柚果酒及添加马家柚叶芽的果酒对O2- 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6.6%、34.5%和43.0%,对H2O2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1.7%、29.0%和37.6%.[结论]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发酵工艺能有效发酵马家柚果酒,添加马家柚叶芽可增强马家柚果酒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81-14983
[目的]探讨以南瓜为原料的发酵酒酿造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的酵母接种量、初始糖度、初始pH、主发酵温度对发酵南瓜酒乙醇含量的影响,再以乙醇含量、总糖度、澄清度、色泽、滋气味等因素的综合评分为依据,通过正交试验对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南瓜酒发酵的影响因素从主要到次要依次为酵母接种量、主发酵温度、初始pH、初始糖度;发酵的最佳条件是初始糖度20%、初始pH 3.5、主发酵温度21℃、酵母接种量6%,主发酵时间7 d。主发酵液离心取上清液经10 d后发酵处理,得到成品南瓜酒。南瓜酒的相关理化指标为:乙醇含量11.0%-12.0%(V/V),糖度4-5 g/L;得到的南瓜酒色泽呈浅橙黄色,酒中带有南瓜清香,甜酸协调适口,酒体透明、无沉淀。[结论]南瓜酒口感柔和,气味独具南瓜果味芬芳,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保健型果酒。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备辣木果酒的工艺条件,为辣木资源开发提供新途径.[方法]以高活性干酵母安琪171#为固定酵母载体,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辣木液初始糖度、发酵温度、焦亚硫酸钠用量和发酵pH等因素对辣木果酒酒精度形成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辣木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影响辣木果酒发酵工艺的因素排序为发酵温度>初始糖度>发酵pH>焦亚硫酸钠用量,发酵温度对辣木果酒酒精度有显著影响(P<0.05).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备辣木果酒的最佳工艺:初始糖度25%、发酵温度29℃、焦亚硫酸钠用量80 mg/L、发酵pH 4.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果酒酒精度达11.6%(v/v).[结论]利用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得的辣木果酒色泽淡黄、清澈稳定,具有淡雅的辣木清香,口感醇和,风味独特,研究工艺参数经济可行,可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果酒酵母菌株混合发酵对龙眼-菠萝复合果酒产品质量的影响,为龙眼-菠萝复合果酒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种果酒酵母菌株相混合对龙眼-菠萝复合汁液进行双酵母混合发酵试验。[结果]单因素试验发现,GJJM 1.69果酒酵母与GJJM 1.67果酒酵母相互混合比单一的GIM 2.92葡萄酒酵母或其他组合的双酵母酿出的龙眼-菠萝复合果酒色香味好,酒精生成量也较高。GJJM 1.69与GJJM 1.67在龙眼-菠萝复合果酒中的双酵母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6×103个/ml、亚硫酸氢钠添加量0.006 mg/L、发酵初始糖度26%、发酵pH 3.4。[结论]研究制得的龙眼-菠萝复合果酒口感较佳,且含丰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0.
为生产优质果酒,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的方法,以酒体感官评价为指标开展百香果树莓复合果酒的酿造工艺优化研究并测定其多酚含量,之后通过考查复合果酒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其还原力开展百香果树莓复合果酒的体外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果酒的最佳酿造工艺为百香果树莓果浆配比1:2(g·g-1)、初始糖度22.4 Brix、料水比1:1(g·mL-1)、发酵温度19 ℃、发酵时间11 d;与同多酚浓度的Vc相比,此果酒具有更高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7.8%、66.9%和47.4%,还原力可达29.2%。按照优化的工艺酿造的复合果酒酒度为12.3%(vol),多酚含量为353.9 mg·L-1,呈红宝石色,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有典型的百香果和树莓香气、丰满爽口有新鲜感,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家庭果树盆景中果树的种类及其观赏性、制作与日常管理、摆放等方面对家庭果树盆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指出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声光控制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精彩的果树盆景走向千家万户,以期为家庭果树盆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草莓不同组织RNA提取方法的改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一种适于草莓不同组织的RNA提取的改良方法。通过增加裂解液震荡强度、离心柱多次吸附、增加去蛋白液温育次数及漂洗次数等步骤对EASYspin RNA提取总RNA操作方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改良方法提取的草莓根、茎、叶、果实、花中的总RNA,电泳检测都出现清晰的28S和18S两条明显的条带,表明总RNA完整性较好;紫外分光计分析其OD260/OD280值在1.88至2.06之间,OD260/OD230值均大于2.0,RNA浓度含量为310~500μg/mL,表明提取的总RNA纯度好、含量高;基于RNA中mRNA反转录的RT-PCR扩增Actin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方法提取的草莓不同组织的总RNA质量高。总之,经过电泳、紫外、反转录分析结果证实,改良EASYspin适于草莓果实等不同组织总RNA的提取,是草莓类似果树种类总RNA提取的首选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南疆果树介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几年来对喀什果树上的介壳虫调查研究,明确了果园主要介壳虫有桑白盾蚧、橄榄片盾蚧、吐伦球坚蚧、糖槭蚧、枣球蜡蚧.经过调查,掌握了它们的生活史、发生规律和为害期,并采取刮皮涂药,枝条、枝干喷雾两种方法,以及介壳虫不同发育时期进行防治试验,筛选出防治果树介壳虫的最佳施药方法和最佳打药时间.此外,进行了相关的药效试验,结合农业技术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天敌等,从而提出一套果树介壳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特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15年生库尔勒香梨(Pyrus brestschneideri Rehd)为试材,研究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总糖、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以及6种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果实幼果期山梨醇为主要糖,占总糖中的比例50%以上,随着果实的发育,山梨醇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到果实成熟期,总糖中的比例降到24.7%。而在中后期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所占的比例缓慢上升,果糖含量超过山梨醇成为果实中的主要糖。成熟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6.16%,果糖、山梨醇、葡萄糖和蔗糖占可溶性总糖中的比例分别为38.7%、24.7%、 22.0%和14.4%。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在果实发育前期活性较弱,随着果实发育而逐渐增高。果实发育早期蔗糖合成酶(SS)活性随果实发育而下降,而后期则随果实发育而逐步增强。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随果实发育持续上升,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急剧升高,与蔗糖迅速积累的时期相一致。山梨醇脱氢酶(SHD)和山梨醇氧化酶(SOX)的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着果实的发育先降低后增高,但前者的变化幅度大,且其活性水平始终显著高于后者。【结论】在果实幼果期山梨醇为主要糖,而成熟期果糖含量超过山梨醇成为果实中的主要糖。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主要受山梨醇的影响,受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积累差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摘要:介绍“瑞卡”等4个北高丛蓝莓在南京的引种表现,重点介绍了各品种的亲本、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蓝莓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钙作为果树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果树的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和品质、抗寒性、抗旱性等都有重大影响。本文对氮、磷、钾、钙元素对果树生长的影响及各类元素的施用建议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果农科学有效施肥、提高果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库尔勒香梨种植栽培面积逐步增大,产量大幅度升高,脱萼果减少,果肉质地变硬,石细胞含量增多,可食比例减少,风味口感下降,品质明显下降, 严重影响香梨的销售情况。而影响‘库尔勒香梨’果萼发脱落或宿存的因素存在许多方面,本文主要从香梨萼片发育、生长素对香梨萼片脱落或宿存的影响以及从分子层面阐述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PIN蛋白和该蛋白如何调控生长素运输与脱落,为提高香梨果萼脱落率以及改善果实品质及外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5~6年生高接青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留果密度对青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10cm或15cm留1个果的处理效果较好,其果实纵、横径的发育速度和单果重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和每5cm留1个果的处理。10cm和15cm的处理间对照和5cm之间的果实纵横径及单果重无显著差异。叶果比以20~23∶1(每果占有面积约300c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应用发芽生理测定法分析了烟草品种NC 89的不同成熟度及淋雨果实采收自然风干后的种子活力状况.结果表明:黑果、黄果与1次淋雨果时期采收的种子之间的发芽活力差异不显著,青果和多次淋雨处理采收的果实种子活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