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临夏高寒阴湿区示范推广华协 1号地膜穴播制种的实践 ,从选好地快、安全隔离、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播前土壤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调节花期、人工辅助授粉、砍除父本、及时收获脱粒等方面提出了临夏高寒阴湿区油菜华协 1号地膜穴播较露地增产 4 5 0~ 6 0 0 kg/ hm2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由湖北省杂交油菜开发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古浪县农技推广中心联合 ,在古浪县二阴山旱地建立了双低油菜杂交制种示范基地 ,并进行了杂交制种油菜的覆膜栽培试验 ,结果覆膜种植制种油菜籽产量达 1312 5kg/hm2 ,较露地种植可增加制种油菜籽 2 85 0kg/hm2 ,增产率达 2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油—稻—稻"三熟制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开展了油菜育苗移栽、免耕撒播、免耕条播、免耕穴播4种栽培播种方式的对比试验,以探索不同播种方式对双季稻区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能显著提高油菜苗期叶片SPAD值和干物质积累,有利于改善油菜产量构成因素。4种不同播种方式的产量大小顺序为:育苗移栽免耕穴播免耕条播免耕撒播;免耕撒播、免耕条播、免耕穴播比育苗移栽分别增效2238.24元/hm~2、781.75元/hm~2、543.79元/hm~2。因此,可因地制宜地发展"油—稻—稻"三熟制油菜免耕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山丹县不同海拔条件,开展了油菜黑色全膜平铺适宜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我县海拔2 400 m左右地膜穴播栽培条件下,油菜播种适宜播种期为4月30日左右,此时产量为3 657 kg/hm2。  相似文献   

5.
在渭北山区种植冬小麦采用膜侧沟播、覆膜沟穴播、平膜穴播、露地条播的试验表明,4种方式的土壤含水量大小依次为膜侧沟播覆膜沟穴播平膜穴播露地条播植株株高、穗长、小穗数由大到小顺序为沟穴播、平膜穴播、膜侧沟播、露地条播;产量水平高低的次序为覆膜沟穴播、侧沟播、平膜穴播、露地条播。地膜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在干旱少雨的山区均有良好的增温保墒效应,小麦生育期缩短,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露地条播为对照,选择膜侧条播、地膜半覆盖穴播、地膜全覆盖穴播3种冬小麦不同覆膜与播种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冬小麦覆膜与播种方式均较对照显著增产,分别较对照增产37.10%、50.20%、53.50%,适宜在庄浪县山地梯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在景泰县喜泉镇陈庄村进行了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春小麦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及露地条播,折合产量8 657.41 kg/hm2,较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和露地条播分别增产7.40%、21.43%,纯收益18 158.53元/hm2,较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1 504.63、3 497.25元/hm2。  相似文献   

8.
山丹县春油菜地膜穴播栽培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春油菜华协1号地膜穴播栽培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华协1号地膜穴播栽培密度为每幅膜上种植7行,行距20 cm,穴距15 cm,保苗密度337 500穴/hm2(56 250株)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26.5%,较其他处理都有不同幅度的增产。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油菜亩产量,改善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我们于2012~2013年在城关、新城等乡镇进行了油菜黑膜覆土穴播试验,根据结果可知油菜黑膜覆土较露地油菜亩增产28%以上,增产显著。因此,膜具有很好的除草效果,因此总结出适宜我县油菜黑膜覆盖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冬油菜地膜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油菜地膜穴播是我县近年来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中被大力推广应用的增产增效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抗旱防冻、增产早熟的功效。地膜栽培油菜产量可达230~270 kg/667 m2,比露地油菜增产50~70 kg/667 m2,净增收100~200元/667 m2,并且比露地油菜早成熟5~8 d,有效错开收割油菜与收获小麦在农时上相互冲突的问题,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1.
临潭县旱区春小麦不同覆膜种植方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临潭县旱区对春小麦采用地膜沟穴播、平膜穴播、垄断侧沟播、露地条播(对照)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覆膜方式下的春小麦出苗期、成熟期均比露地条播提早,幼穗分化期延长,单株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经济性状比对照表现好,在3种覆膜方式中,以地膜沟穴播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33.3%;平膜穴播产量较高,比对照增产10.1%。以地膜沟穴播经济效益最好,纯收益为4250.3元/hm^2,比对照提高效益40.7%,比平膜穴播提高效益38.0%;平膜穴播经济效益次之,纯收益为3100.5元/hm^2,比对照提高效益2.7%。  相似文献   

12.
在古浪县半干旱地区对豌豆不同起垄覆膜方式的效果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全膜垄作穴播豌豆产量达1166.7kghm2,较露地平作穴播增产207.9%,增收2251.6元mm2。  相似文献   

13.
民乐县南部海拔2000m左右的浅山区,气候冷凉,而且天然隔离条件较好,是理想的杂交油菜制种基地。近年来,杂交油菜制种产业已在民乐县悄然兴起,并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年种植面积为350hm^2,一般产量可达2625kg/hm^2,产值19687.5元/hm^2,较大田种植油菜增收20%以上。由于杂交油菜制种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严格的工作,在生产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问题,影响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现就杂交油菜制种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我省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对大批量杂交种子生产的需求,培植做大全省规模化杂交油菜制种基地,根据前期试验及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制种规划,永平县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进行了杂交油菜制种的前期多点试验及制种探索,并取得了成功,这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用种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旱地谷子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榆中县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的谷子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谷子覆膜栽培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其中以地膜穴播种植的产量最高 ,为 5 1 4 9.2 5 kg/ hm2 ,较露地种植增产 1 6 2 6 .86 kg/ hm2 ,增产率达4 6 .1 9% ,新增纯收益 2 73 3元 / hm2 ;膜侧沟播种植的产量为 4 776 .1 2 kg/ hm2 ,较露地种植增产 1 2 5 3 .73 kg/ hm2 ,增产率 3 5 .5 9% ,新增纯收益 1 96 8元 / hm2。因此 ,地膜穴播和膜侧沟播技术是榆中干旱、半干旱山区及同类地区提高谷子产量、增加收入的一项旱作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地膜棉花原膜种植茴香是民勤县农技中心试验成功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对当年种植地膜棉花秆不拔除,待第二年春将棉花秆拔除后完整保留地膜,并灌足安种水,播种时在原棉花茬口行间用穴播机破膜种植茴香.据测产,采用该项技术种植的茴香平均产量3 600 kg/hm2,比露地种植的茴香增产600 kg/hm2,增收3 120元/hm2,同时节约成本1 500元/hm2,已发展成为民勤县种植茴香的新模式.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农博士包膜控释肥在固原市地膜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2种覆膜方式下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全膜双垄沟播和半膜平铺穴播2种方式下,以农博士包膜控释肥播前基施447 kg/hm~2、拔节期打孔追施240 kg/hm~2组合方式增收效益最明显,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纯收入达到14 049元/hm~2,在半膜平铺穴播条件下纯收入达到13 709元/hm~2,分别较当地习惯施肥增收24.3%和19.7%,适合在固原市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黑膜覆盖栽培条件下,播期对春油菜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的变化及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黑膜栽培模式下,与露地同期播种的春油菜在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均优于推迟播种,推迟播种不利于黑膜春油菜的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覆盖种植模式对春油菜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中国北方春油菜的抗旱、抗寒出苗能力,实现及早播种、培育壮苗,采用黑色和白色两种地膜与不同播种方式相结合,以甘蓝型油菜‘青杂5号’为供试品种,设计5种不同种植模式与传统常规露地条播进行比较,分析春油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筛选最有利于春油菜幼苗生长的覆盖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白膜平铺穴播种植方式下春油菜苗期叶片大,可用于壮苗培育;叶片光反应下叶绿素浓度高,暗反应下叶绿素浓度低,具有较高的光转化效率;蒸腾强度和气孔开放程度低,光合作用能力较强;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羧化效率、光能利用率和油菜籽产量均明显高于露地条播种植,也优于其他覆盖种植模式,是一种资源利用率较高的种植模式,可在北方春油菜产区作为抗旱、抗寒栽培的有效措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沟种移膜能提高5cm 土壤温度3~5℃和0~10cm 土壤含水量2.6%~6.0%,旱地棉花出苗率比平覆地膜、穴播、露地播种、水种包包播种和撵墒播种分别增加10.2%、20.0%、34.1%、39.2%和61.3%。病株率比平覆地膜、平覆沟种减少13.5%~20.3%,死苗率减少15.1%~21.0%.比露地、平覆地膜主根入土深20~30cm,侧根增加5~10条.地膜可连用2~3年,比一般覆膜亩节支17.6元,且减少残膜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