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包装材料对鲜切马铃薯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鲜切马铃薯的保鲜效果。[方法]马铃薯经挑选、去皮后切成1.5-2.0 cm厚的切片,用浓度1%的柠檬酸溶液浸泡护色3min后,放入塑料托盘中,分别用PE、PVDC和PP/PE保鲜膜或复合袋包装,放入5 ℃的冰柜里冷藏8d,当天及其后每2d检测1次样品。[结果]透气性差的PP/PE包装较其他材料更有利于延缓鲜切马铃薯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减少,抑制褐变,同时延缓组织内丙二醛(MDA)的积累和电解质渗出率的增加,从而延缓其衰老。[结论]不同包装材料对鲜切马铃薯的保鲜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鲜猪肉经保鲜液处理,采用7种材料包装,经真空和普通包装后,在室温下放置,结果表明,PE/PP/PET复合膜经真空包装效果最好,可在20~28 ℃下保存9 d;PA/PP/PET复合膜、铝箔袋和PE/NY保鲜膜在相同条件下可保存6 d。试验还表明,同种包装材料,采用普通和真空包装,以真空包装效果最好,比普通包装可延长2~3 d,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黄皮的适宜贮藏温度及MAP保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大鸡心黄皮、闽侯鸡心黄皮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皮贮藏期及主要品质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鸡心黄皮果实MAP保鲜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黄皮果实贮藏期短,常温贮藏3 d后,好果率低于75%;低温能明显延长果实的贮藏期,延缓果实的糖、酸和VC含量的下降;在2-12℃间,贮藏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4℃;采用MAP保鲜技术能延缓果实品质的下降,在2-4℃下大鸡心黄皮MAP保鲜的适宜条件是采用0.025 mm的PE膜包装,装果量为5.4 kg.m-2.  相似文献   

4.
为延长金鲳鱼货架期,以金鲳鱼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方式[样品置于PP托盘PE包装-1 ℃贮藏为对照组、样品置于PP托盘气调包装(55%O2+30%CO2+15%N2)-1 ℃贮藏为处理组A、样品置于PP托盘并复合保鲜抑菌衬垫处理PE包装-1 ℃贮藏为处理组B、复合抑菌保鲜衬垫协同气调包装(55%O2+30%CO2+15%N2)-1 ℃贮藏为协同组]对金鲳鱼进行低温贮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A、处理组B、协同组均可有效抑制金鲳鱼pH值、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及K值上升,同时,可显著延缓其盐溶性蛋白溶出比及总巯基含量下降(P<0.05);贮藏中后期(6~8 d),协同组效果显著优于处理组A、处理组B(P<0.05);贮藏末期(第8天),协同组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K值分别为11.76 mg/100g、3.74 lg CFU/g、14.81%,就上述3个指标而言,协同组较对照组可延长金鲳鱼货架期约4 d;相关性分析可知,pH值、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TBARS、K值呈高度正相关性,上述指标均与盐溶性蛋白溶出比及总巯基含量呈高度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金鲳鱼低温储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不同薄膜包装对鲜切芹菜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香芹(Apium graveolens L.)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厚度薄膜对鲜切芹菜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包装可延缓鲜切芹菜的失重、黄化等,其中P3薄膜效果最为理想。P3薄膜[32.7μm聚乙烯袋,CO2渗透系数31 616.57 m L/(m2·d),O2渗透系数4 329 m L/(m2·d)]包装可在包装袋内形成高浓度CO2、低浓度O2环境,提高芹菜贮藏品质。P3薄膜包装对鲜切芹菜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不同包装材料对鲜切哈密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包装材料对鲜切哈密瓜保鲜效果的影响,为鲜切果蔬产品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哈密瓜去皮切成2.0 cm×2.0 cm×2.0 cm大小的切片后,分别用PE保鲜膜(4μm)、LDPE保鲜膜(8μm)、LLDPE保鲜膜(5μm)、PVDC保鲜袋(9μm)包裹,然后放入5℃冰柜里冷藏10 d;从冷藏当天开始,每隔两天检测1次样品,共检测6次.[结果]透气性差的PVDC保鲜袋较其他包装材料更有利于缓解鲜切哈密瓜褐变,有效抑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降低维生素C损失,但不同包装材料对失重的影响不明显.[结论]保鲜膜包装材料对鲜切哈密瓜的保鲜效果有一定影响,生产中应选择透气性差包装材料作为鲜切果蔬的保鲜材料.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对木薯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热处理对木薯鲜薯储存后品质的影响,本文以华南9号木薯鲜薯为实验材料,将其分别置于50、60和70℃的热水中浸泡5 min后沥干,PE袋真空包装后置于4℃冷库中贮藏,每2 d测定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适当的热处理可抑制微生物繁殖、延缓褐变、保持鲜薯的感官品质,对鲜薯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其中60℃热水浸泡处理5 min对鲜薯的保鲜效果最好,其能在0~4℃冷库中贮藏10 d仍维持鲜薯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包装材料对鲜切哈密瓜保鲜效果的影响,为鲜切果蔬产品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哈密瓜去皮切成2.0 cm×2.0 cm×2.0 cm大小的切片后,分别用PE保鲜膜(4 μm)、LDPE保鲜膜(8 μm)、LLDPE保鲜膜(5 μm)、PVDC保鲜袋(9 μm)包裹,然后放入5℃冰柜里冷藏10 d;从冷藏当天开始,每隔两天检测1次样品,共检测6次。【结果】透气性差的PVDC保鲜袋较其他包装材料更有利于缓解鲜切哈密瓜褐变,有效抑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降低维生素C损失,但不同包装材料对失重的影响不明显。【结论】保鲜膜包装材料对鲜切哈密瓜的保鲜效果有一定影响,生产中应选择透气性差包装材料作为鲜切果蔬的保鲜材料。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0℃下自发气调贮藏保鲜青脆李的效果,结果表明,与聚乙烯(PE)打孔薄膜袋(对照)相比,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高渗出二氧化碳保鲜袋3种自发气调包装袋均可减缓青脆李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衰老。与聚氯乙烯、高渗出二氧化碳保鲜袋相比,0.02 mm厚的PE袋包装贮藏的青脆李保鲜效果较好,贮藏75 d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保鲜剂处理鲜切果蔗后,对果蔗的保鲜效果和相关生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蔗鲜切后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多酚氧化酶活性不断提高,还原糖、乙醇含量逐渐提高,而可溶性总糖、蔗糖和维生素C含量不断降低;保鲜剂处理可延缓上述过程,保鲜效果以壳聚糖+附加成分为好,在12℃下可保鲜15 d。  相似文献   

11.
缓释SO2的包装材料对‘玫瑰香’葡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葡萄保鲜时间短及保鲜后品质下降的问题,利用一种可以智能缓释杀菌剂的功能性包装材料在常温下保鲜‘玫瑰香’鲜食葡萄。对保鲜袋的顶空气体组成、葡萄的硬度、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测试,实验中采用2种具有不同透气性的功能性保鲜袋,1种普通聚乙烯包装袋(配市售纸质杀菌药包)与裸放葡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裸放的‘玫瑰香’葡萄在常温下的货架期为4天,在室内环境下(25℃)保存4天之后,葡萄就会损失水分发生明显的褐变。在普通的聚乙烯袋中配合市售常温保鲜纸质垫片,葡萄的货架期可以达到6天,在功能保鲜袋内‘玫瑰香’葡萄常温下货架期可以达到8天,且葡萄的风味纯正,品质保持很好。  相似文献   

12.
鲜肉保鲜技术的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鲜肉保鲜的研究的报道很多,出现了多种肉类保鲜技术,有低温保藏、真空包装、气调包装、脱氧剂、辐射、鲜肉有机酸及其盐的处理,乳酸菌和抑菌物质进行保鲜、超高压技术或上述方法的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鲜食玉米品种结构,筛选出优良品种,2019年、2020年对金银208、浙甜10号、金玉甜2号、浙糯玉16、钱江糯3号、浙凤糯3号6个鲜食玉米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对其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口感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浙甜10号产量高、外观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浙糯玉16产量高、穗型匀称,钱江糯3号口感好、生育期短,这3个品种2年试验表现都比较稳定,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南瓜香肠的研制。[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在传统香肠中添加新鲜南瓜,通过感官检验及理化指标的测定,确定南瓜香肠的最佳配方。[方法]最佳配方为猪肉100%(肥瘦比为2∶8),南瓜粒45%,大豆蛋白6%,白糖7%,食盐3.5%,香辛料1%,红曲红色素0.5%。[结论]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全面、风味独特的营养、保健、休闲为一体的南瓜香肠肉制品。  相似文献   

15.
鲜食大豆农艺性状与鲜荚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长江中下游气候条件下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方法]以江苏省南通市引进的7个推广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9个农艺性状与鲜荚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鲜食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单株荚数>主茎节数>生育期>分枝数>鲜百率重>株高>多荚百分率>标准荚数>出仁率。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是影响鲜食大豆鲜荚产量的主要因素,而出仁率、标准荚数、多荚百分率对产量影响则较小。[结论]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荚数、主茎节数、生育期对鲜荚产量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物保鲜膜低温贮藏龙眼及其保鲜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龙眼经生物保鲜膜,PE膜包装后,在低温(3℃)下60d的贮藏效果和保鲜机理,结果表明:经该膜保鲜后的龙眼,其好果率(88.89%)、失重率(2.03%)、褐变率均优于未经处理的,呼吸强度及营养成分变化也低于未经处理的,基本上防止了果皮失水、褐变,果肉长霉、腐烂变质,保持了龙眼的原有品质,延长了保鲜期和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青椒分别采取三种保鲜处理,1)用0.1%的多菌灵液浸泡后装袋.2)用0.1%的多菌灵液浸泡后加高锰酸钾砖块再装袋,3)用0.1%的多菌灵液浸泡后配合使碱石灰再装袋。贮藏温度平均为11℃。结果表明,经过55天的贮藏,1)、2)、3)三种处理的果实平均好果率为62%,67.5%,76.4%,转红率各为32.8%、24.2%、28.7%,而且果实的鲜度保持如初,呼吸类型是非跃变型的果实。  相似文献   

18.
徐华忠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126-127,91
本文研究了在室内环境下,用醋酸、蔗糖及CaCl2组配成不同保鲜剂对月季切花保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孙万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928-11929
[目的]通过添加功能性壳聚糖,优化新鲜软奶酪制作的.Y-艺条件。[方法]单因素试验确定壳聚糖的最佳溶解剂,正交试验确定鲜奶酪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乳酸作为壳聚糖的溶解剂,并确定了氯化钙浓度、壳聚糖浓度、凝乳温度作为最终影响奶酪得率的因素。新鲜奶酪的最佳制作工艺为氯化钙0.6mg/ral,溶于乳酸溶液的壳聚糖6me,/ml,凝乳温度为32℃。在此条件下的鲜奶酪得率最高,色泽和塑性最好。[结论]该研究为乳品企业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新鲜软奶酪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药剂对3种禾草及紫花苜蓿的喷施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药剂亩用量50g,原液稀释300倍,两次连续喷施的情况下,对所有参试草种仅有微弱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