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桃源县早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概括,阐述了项目实施措施目标以及效益, 以期为促进桃源县粮食高产优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桃源县水稻生产历程进行了概括,介绍了桃源县水稻主要栽培技术,阐述了"三一"粮食工程项目的项目目标、项目实施措施以及双超模式,以期为促进桃源县粮食高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桃源县早稻软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合适品种、软盘育秧、合理抛秧、科学管水、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桃源县粮食高产优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桃源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2.5万hm^2以上,居湖南省之首.也是双季稻的适宜区域。为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实现粮食超高产。2005~2011年,桃源县每年被国家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定为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随着双季稻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早稻单产、总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超级稻中早39是桃源县近4年双季早稻的主要推广品种,推广面积大。阐述了超级稻中早39在桃源县的种植表现及特征特性,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桃源县是全国油菜优势区域县,也是湖南省油菜产业大县之一。油菜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桃源县冬季农业开发的主要作物。近些年,随着农业部、省农业厅在桃源县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活动的开展,全县的油菜生产常年面积稳定在5.28万公顷左右,油菜籽总产10.29万吨左  相似文献   

7.
桃源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2.5万hm2以上,居湖南省之首,也是双季稻的适宜区域。为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实现粮食超高产。2005~2011年,桃源县每年被国家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定为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随着双季稻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早稻单产、总产不断提高,并为提高区域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桃源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2.5万hm2以上,居湖南省之首,也是双季稻的适宜区域。为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实现粮食超高产。2005~2011年,桃源县每年被国家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定为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随着双季稻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早稻单产、总产不断提高,并为提高区域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9.
桃源县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了主要耕地环境质量的调查任务。通过对桃源县主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农区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的现状调查和结果分析,对桃源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耕地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旨在合理利用桃源县土地资源,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大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桃源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2.5万公顷以上,居湖南省之首,也是双季稻的适宜区域.为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实现粮食超高产,2005年~2011年,桃源县每年被国家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定为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开展双季稻高产创建.随着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早稻单产、总产不断提高,并为提高区域面积产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全县早稻由2004年的种植面积2.96万公顷、总产稻谷13.7万吨、单产310公斤/亩,上升到2011年的种植面积4.9万公顷、总产稻谷26.39万吨、单产444.80公斤/亩,分别增加了1.94万公顷、12.63万吨、138.80公斤/亩.七年来,全县每年设立农业部、省农业厅双季早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个,形成了"稻稻油"优势产业带,示范片平均产量425.95公斤/亩,较示范片外平均产量351公斤/亩增产74.95公斤/亩,增产率达21.4%,现将桃源县双季稻高产创建早稻栽培配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该品种在桃源县种植的主要表现,并从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管水、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方面提出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刘茂秋,现任桃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36年,致力于维护当地粮食生产安全.他托起桃源县"三农"发展的希望,在科技兴农的大道上昂首阔步.2020年,他被评为"湖南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 从业多年,刘茂秋走遍全国主要稻作省份,学习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并在桃源县各乡镇开展试验,整理出了一套适合桃源县生态环境的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在不断求索和实践积累中,他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桃源是一个产粮大县,1998年开始示范推广超级稻,特别是2008年以来,以实施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和袁隆平院士"种三产四"等科技项目为支撑,水稻单产和总产一年一个新台阶。2008年~2011年,桃源县稻谷总产连续突破60万吨、70万吨、80万吨、90万吨,实现了历史性的大飞跃。  相似文献   

14.
加强粮食主产区功能建设是实现粮食生产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提升产能与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桃源县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主要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粮食产能建设五大主要途径,如高标准良田建设、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良种推广体系建设和设施化育秧项目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等,以期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徐薯22具有高产、高淀粉含量、口味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总结了其在桃源县的种植表现,介绍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与培育壮苗、适时早栽、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获得的基础数据,完成了桃源县耕地地力评价。以构成基础地力的地貌类型、地形部位、土体构型、障碍因素、排灌条件、土层厚度、坡度、年产量等为依据,将耕地分成高、中、低三等。通过分析高产农田的分布、条件与肥力特征,提出了关于高产水稻土、旱地、菜地、茶园和果园的培肥措施。旨在更好的保护耕地质量,减少肥料的浪费,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从而生产出更加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瓦儿岗七星椒是桃源县特色辣椒品种,该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瓦儿岗七星椒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桃源县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了主要耕地利用方式的调查任务。现阶段水田主要种植制度有油-稻-稻、稻-稻、油-稻、油-棉、稻-闲、瓜-稻、烟-稻等,旱土主要种植制度有油-棉、果园、茶园、麻、蔬菜、玉米、油-豆等。通过对桃源县主要耕地利用方式及效益分析,按照农业生产条件、生产特征的类似性、发展生产方向及增产途径的共同性,对桃源县土地进行了农业区划,有利于合理利用桃源县土地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桃源县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了主要耕地地力的调查任务。通过对桃源县主要耕地地力评价分级结果统计、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地力分级结果统计,掌握了各级耕地在全县的面积与分布,对各级耕地的基本属性、土壤肥力障碍因素等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合理的耕地地力改良利用措施,旨在合理利用桃源县土地资源,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大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桃源县是全国富硒农业大县,油菜是该县冬季农业开发的支柱产业,本文从品种选择、壮苗培育、规范移栽、大田培管、适时收割,特别是科学富硒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油菜稀植移栽富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