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乌兰察布市重点生态工程包括黄河上中游地区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公益林经营工程、其它生态工程。为明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生态效益,本文研究了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后,2005—2013年乌兰察布市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区植被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乌兰察布市重点生态工程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公益林经营工程、其他林业工程区平均植被指数每年增加0.017~0.020之间,而黄河上中游天保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平均植被指数每年仅仅增加0.014 3和0.013 2。从行政区上看,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察哈尔右翼后旗、化德县、卓资县、察哈尔右翼中旗平均植被指数增加0.20~0.25,而四子王旗、兴和县、商都县、凉城县、丰镇市植被指数增加仅仅在0.12~0.20之间。总之,大力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对乌兰察布市植被增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业科学》2021,57(4)
【目的】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尝试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绩效进行较为客观的跟踪评价,以期为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绩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从资源子系统、产业子系统、社会子系统3个方面建立"天保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以2000—2018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绩效进行评价。【结果】2000—2018年"天保工程"资源子系统绩效值、产业子系统绩效值、社会子系统绩效值及"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值分别在0.019 0~0.748 0、0.182 7~0.776 4、0.010 0~0.782 2和0.018 8~0.753 2之间,总体上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结论】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为例确定的"天保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熵权,客观地折射出以天然林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兼顾惠及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助力国有林区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天保工程"主要目标。与"天保工程一期"相比,"天保工程二期"的资源子系统绩效值、产业子系统绩效值、社会子系统绩效值及"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值均有较大提升,绩效等级水平都已实现由"变化不大"向"略有好转"再向"变得较好"的转变,截至2018年底,各绩效等级水平都已达到"变得较好",但离"变得很好"的绩效最好水平尚有"一个等级"差距。  相似文献   

3.
天然林禁伐以来,我国由以发展经济为主的传统林业向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重点、全面发挥森林效益的现代化林业转变,工作重点转向生态工程建设,转向恢复和发展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上来,效益有了明显改观。但由于各林区地处老少边穷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生活贫困,随着“天保”工程逐步推进和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矛盾逐渐暴露,“天保”工程难度逐渐增加,不稳定因素随之增多,必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林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探讨林业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内在关系。【方法】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为例,运用全局Moran指数验证林业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自关联效应,是否与劳动力、资本、森林管护、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空间交叉关联效应;运用局部Moran指数检验林业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集聚效应;运用空间回归模型检验林业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并探讨空间溢出效应的表现形式。【结果】劳动力投入增长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的全局Moran指数均值为负值,其他全局Moran指数均值为正值,并且整体上在0.10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局部Moran指数在0.10显著性水平上只有绥棱等8个林业局存在高增长集聚特征;空间回归模型显示劳动力投入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林业总产值、资本投入、森林管护、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空间杜宾固定效应模型的溢出效应均大于本地效应。【结论】要素投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开始形成空间集聚效应;要素投入驱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边际效应主要通过空间溢出效应表现出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本质上是知识溢出效应,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生产内容与经营模式的同化、要素配置结构的趋同、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步。  相似文献   

5.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后评价工作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要概述了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后评价的内涵, 综述了国内外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后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分别从内容、指标、方法体系3个方面论述了目前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后评价研究进展, 并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后评价工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林业六大生态工程之一。甘肃从2000年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其中2000~2010年为工程一期,已实施完毕;2011~2020年为二期,已实施4年。本文通过图表形式对2期工程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天保工程范围、管护面积、投资规模的变化;总结了参与天保工程复查的经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推动林业经济增长不仅依赖要素投入增加,还需要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为研究林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怎样的变化,要素投入能否通过生产效率和产业升级带动林业经济增长,以及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文中基于2011—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生产效率和产业升级在林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中介传递作用,要素投入、产业升级、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中国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主要源于劳动力的省际转移、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趋同效应和示范效应以及生产效率提升过程中的信息和技术传递。  相似文献   

8.
文中基于2004-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实证分析森林碳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面板数据灰色关联模型测算森林碳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研究发现:森林碳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呈“N”型曲线;从整体上看,各影响因素与森林碳汇的灰色关联度都较高,从大到小依次为劳动要素投入、造林面积、森林采伐、林业产业发展水平、营林固定资产投资、森林受灾程度;具体来看,全国4大林区森林碳汇与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具有差异性。建议提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完善森林碳汇市场,促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以助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自治区林业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以特色林果业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产业方兴未艾,特色林果业与自治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脱贫实现了紧密衔接,发展迅猛,效益显著,大大提升了林业的社会地位。继自治区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五大林业生态工程之后,以防沙治沙、荒漠化防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10.
天保工程是一项大规模的生态工程,自2000年全面启动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一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有必要对其综合效益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评估,从而为工程后续的实施和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本文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指标(LY/T 1795~2008)》为主要依据,通过分析影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从工程实施情况、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乌拉特中旗天保工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为加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启动了16个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全面科学地评估造林成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发了一套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利用专家咨询法设置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包括当年造林成效、造林保存成效、森林抚育成效、封山育林成效、"万村绿"大行动成效评价指标,实现了广东省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数据逻辑检查、造林成效评价和评价结果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森工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制定科学、细致、全面的整合调配方案。该文首先介绍了森工林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继而论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的任务及实施完成任务过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 ,工程监理制已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逐步推行实施 ,林业生态工程监理具有地域性、时序性、灵活性、不可逆性、可补救性、直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监理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以控制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质量和工期 ,取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最大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现代林业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培育新型务林人推进林业;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作者对现代林业的历史、内涵、特征和基本理论进行了评述。现代林业的基本理论包括:木材培育论或森林永续经营理论;近自然林业论;新林业理论;林业分工论;生态林业理论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作者建议:起草“山东省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借鉴“近自然林业”的森林培育理念与方法;处理好永续利用与分类经营的关系;选择适宜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要明确现代林业空间布局、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提出林权制度改革、生态补偿机制、科技创新体系等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纷纷探索应对策略,其中CDM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机制之一。作为CDM的子项目造林与再造林项目,以及未正式注册或批准的林业碳汇项目,不仅可以起到抑制全球变暖的作用,同时还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文中通过对我国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其在项目中解决困难与问题的对策以及项目管理与技术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初步掌握我国实施林业碳汇项目的可行性与潜力,为碳汇政策在全国更大范围推广提供有益借鉴,为促进我国林业碳汇项目更好实施给予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持续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林业系统在自然资源供给、生态功能服务及生态安全保障等领域具有显著影响。文中提出林业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对其基本内涵进行理论解构,并辨析其与我国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基于2008—2018年统计数据,通过构建林业系统生态承载力综合测度模型、GM(0,1)灰色预测模型以及障碍度评价模型,进一步探究中国林业系统生态承载力水平及变动趋势,识别制约林业系统生态承载力提升的障碍因子,以期为不断优化林业系统内在协调性、增强林业系统生态支持潜力、促进林业系统自身及其与其他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协同并进,继而有力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推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3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一系列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黄土丘陵区防护林综合配套技术构建的实践与探索,结合林业工程的生态公益性出发,以参与式PDCA项目周期管理方法为基础,创造性地引入培训(Train)这一环节,提出了增能扩效PTDCA项目周期管理模式。具体阐述了PTDCA的涵义,从制定计划、培训、项目实施、监测评估和完善改进5个方面介绍了PTDCA在防护林建设中的应用过程,指出了项目实施具有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增加林木生长量和加强培训效果4个方面的成效,最后对PTDCA项目周期管理模式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为林业相关项目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林业精细化管理工作中的资源变化小班定位、小班空间信息采集、资源变化图像档案更新等方面应用GIS技术,并结合遥感(R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外业生产、内业处理、成果展示等方面,可以改变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从而推动林业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