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黄化程度对杂柑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黄化程度对柑橘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黄果柑、不知火幼苗为材料,分析黄化苗、花叶苗和绿叶苗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黄化抑制了幼苗的正常生长,黄化苗的生长量显著低于绿叶苗;黄化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片黄化显著降低了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改变了叶绿素的组成比例。黄化苗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低于绿叶苗,导致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但花叶苗F_v/F_m下降程度较小。研究表明,叶片黄化抑制了黄果柑、不知火幼苗的正常生长,降低了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南宁常见的3种罗汉松植物贵妃罗汉松、海南罗汉松及本地罗汉松生理生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3种罗汉松生理生化指标因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渗透性调节物质变化中,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其均值表现为贵妃罗汉松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可溶性蛋白含量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其均值表现为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脯氨酸含量季节性变化规律贵妃罗汉松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且各季节间变化相对平缓,海南罗汉松及本地罗汉松均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且季节间变化差异明显。在酶保护系统中,3种罗汉松叶片SOD活性四季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POD活性四季变化顺序均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其中春季海南罗汉松POD活性最高;CAT活性季节变化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SOD、POD、CAT活性均表现为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在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中,叶绿素a含量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季节性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综上所述,季节更替对3种罗汉松生理生化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海南罗汉松的生理生化指标大于其他两个品种,说明在自然环境中海南罗汉松生长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生长在普通大棚内的18份青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Makino.)材料进行了光合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比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等5项指标差异显著。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成负相关,夏季和春季栽培材料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高于秋季材料,其余指标间无明显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份材料划分成3大分支,分别属于春季、夏季、秋季栽培3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作物秸秆在西瓜育苗中的利用价值,以西瓜品种‘甜王’为试材,利用分别腐熟的油菜、小麦、生姜秸秆各自与蛭石、珍珠岩按照一定的比例复配基质作处理,分别记为XM处理(小麦∶蛭石∶珍珠岩=2∶1∶1)、SJ处理(生姜∶蛭石∶珍珠岩=1∶1∶1)、YC处理(油菜∶蛭石∶珍珠岩=2∶1∶1),草炭∶蛭石∶珍珠岩=2∶1∶1作对照,研究不同作物秸秆复配基质对西瓜幼苗光合能力、壮苗指数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YC、SJ、XM处理下,西瓜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且以YC处理最大,较对照分别增加17.42%,25.00%,6.21%和28.57%,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净光合速率以YC处理下值最大,较对照提高39.85%,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不同复配基质处理下,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二者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呈现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负相关。CK处理下,西瓜幼苗叶片胞间CO2浓度值最大。西瓜幼苗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在YC处理下均高于对照,在SJ处理下均低于对照。总之,在YC处理下,西瓜幼苗光合能力最强,根系活力最高,壮苗指数值最大,完全可以利用油菜秸秆复配基质替代草炭基质进行西瓜育苗。  相似文献   

5.
孙志学 《新农业》2022,(5):25-26
通过研究不同季节辽东山区红松天然次生林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光合特征参数,反映红松光合生产能力和生长更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夏季红松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最高,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暗呼吸速率最低,光合生产能力最强,净光合速率可达18.81μmol·m-2·s-1.  相似文献   

6.
天然棕、绿彩色棉叶片光合色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彩色棉不同生育时期的单位重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单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对彩色棉的光合色素进行了UV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彩色棉叶片单位重量叶绿素a、b、(a b)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白色棉较为一致,其中棕色棉叶绿素a、b、(a b)含量与白色棉相接近,绿色棉叶绿素a、b、(a b)含量低,且差异显著.白色棉单叶片叶绿素总含量明显高于彩色棉,两彩色棉相接近.从幼苗期到盛花期叶绿素a/b都逐渐下降,其中绿色棉在初花期有一个小的高峰,从盛花期到吐絮期又逐渐升高,其中绿色棉上升最快,白色棉最低.两彩色棉光合色素的乙醇溶液UV光谱与白色棉一致,主要吸收峰在416 nm、462 nm和672 nm处.  相似文献   

7.
岳阳南湖水体中叶绿素a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岳阳南湖水环境中叶绿素a并同时分析其水质.结果表明:南湖水域叶绿素a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依次降低,麦子港水域叶绿素a含量大于湖心水域.叶绿素a含量与环境因子有关,即与水温、水质营养因子、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有关,南湖N,P满足藻类生长需要,春季总P对数值与夏季叶绿素a对数值呈线性关系,南湖叶绿素a含量变化在1.75~3.62mg/m^3,说明南湖水体处于中一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红蓝光对盐胁迫下葡萄幼苗光合色素、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钾钠离子含量的影响,为葡萄抗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赤霞珠和LN33盆栽葡萄幼苗为试验材料,在200 mmol/L NaCl处理下进行不同比例红蓝光3R∶7B、5R∶5B、7R∶3B照射,5 d后测定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钠钾离子含量。【结果】与对照(CK)相比,盐胁迫下2个品种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总量(Chla+b)和叶绿素a/b(Chla/b)显著降低;叶绿素初始荧光(F0)和热耗散量子比率(Phi_Do)显著升高,光化学反应效率(Phi_Eo)和单位反应中心电子传递能(ETo/RC)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显著降低;钠离子和钾离子含量分别显著升高和降低。与盐胁迫相比,3个红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品种Chla、Chlb、Chla+b、Chla/b,降低了...  相似文献   

9.
以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幼苗为材料,设置3个不同光强处理(分别为自然光的100%、80%和20%),测定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苗高、地径、冠幅及复叶数)、幼苗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80%光强最有利于苗高和冠幅生长,而100%光强则有利于地径和复叶数的增长;在20%光强下,幼苗生长指标均极低,表明降香黄檀不耐荫。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均逐渐增加,叶绿素a/b比值则下降。100%和80%光强处理下降香黄檀幼苗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明显高于20%光强处理,表明弱光极不利于降香黄檀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分别于2010年春季、夏季、秋季和2011年冬季对舟山东极岛海域进行4个航次的叶绿素a含量的初步调查,并对该海区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还探讨了叶绿素a含量的分布,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查结果表明,东极岛海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叶绿素a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450、3.697、2.699、2.143μL。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整个调查海区,叶绿素a的含量与海区水温、盐度、透明度、悬浮物、高锰酸钾指数、溶解无机氮、硅酸盐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双瓣茉莉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双瓣茉莉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全光照下双瓣茉莉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现1个明显低谷,在12:00达到最低值2.01 μmol/(m2·s),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遮阴条件下表现为单峰曲线,Pn最高值为5.65 μmol/(m2·s).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和气孔导度对Pn均有一定影响.遮光处理提高了双瓣茉莉叶绿素总含量,但叶绿素a/b的比值有所降低.3月龄叶片的Pn、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高于其他叶龄,1月龄叶片的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高于其他叶龄.10月龄叶片的Pn、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的比值最低.双瓣茉莉的光饱和点较高,光补偿点很低,表明双瓣茉莉为阳性耐阴植物,能够适应适度遮阴.  相似文献   

12.
不同形态氮素配施对娃娃菜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下娃娃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光合特性与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处理下娃娃菜叶片在苗期、莲座期、结球期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大于空白对照(CK1),并且各处理间存在较大差异,尤其表现在莲座期和结球期,硝铵比在7∶3和5∶5处理时娃娃菜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有利于叶绿素的积累;在硝铵比为7∶3和5∶5处理及当地施肥(CK2)处理下有利于光能的吸收和传递;二次多项式曲线回归分析说明了硝铵比与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净光合速率(Pn)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硝铵比在7∶3和5∶5处理时更有利于娃娃菜光能转化和CO2的固定。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叶面积指数对“黄果柑”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叶面积指数(LAI)对黄果柑光合作用能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果柑为试材,设置LAI为2.0、2.4、2.8、3.2和3.6共5个处理,对各处理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①随LAI降低,Pn、Gs和Tr年均值升高,Ci降低;②随LAI降低,F0、Fm和Fv/Fm显著升高,Fv/F0略有升高;③随LAI降低,单果重、横纵径、TSS、总糖和糖酸比显著升高,果形指数和Vc差异不显著,T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LAI的降低有利于黄果柑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提高,LAI=2.0条件下,黄果柑光合能力和光合潜力较好,果实品质最佳,是黄果柑适宜的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LI- 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嫁接苗Y3、Z2和自根苗(接穗)盛瓜期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嫁接苗和自根苗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并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黄瓜嫁接苗日均光合速率均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的光饱和点、光饱和光合速率显著高于自根苗,Y3的光补偿点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反映了Y3利用强、弱光的能力均较强.Z2的CO2饱和点显著高于自根苗,其利用高浓度CO2的能力较自根苗强.嫁接苗的CO2补偿点显著高于自根苗,Y3显著高于Z2.Y3的叶绿素a、叶绿素a+b含量显著高于自根苗;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Z2,反映了Y3的RuBP羧化酶含量高于Z2.嫁接苗Y3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两个处理,Z2显著高于自根苗.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素形态对枳橙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枳橙[Citrus.sinensis(L.)Osb×Poncirus trifoliate(L.)Raf]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配比营养液对枳橙幼苗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混合态氮素对植株地上部形态特征的影响好于单一态氮素,NO3-∶NH4+=5∶5处理更利于株高、茎粗和叶片数的增加;其次是NO_3~-∶NH_4~+=7∶3处理;单一态氮素形态处理中,全硝培养好于全铵培养。NO_3~-∶NH_4~+=5∶5处理促进了地下部主根的伸长和侧根的增加,却对主根粗度无明显影响。全铵培养对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均有抑制作用,甚至是毒害作用。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枳橙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混合态氮素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的促进好于单一态氮素,且当处理为NO_3~-∶NH_4~+=5∶5时叶绿素含量持续增加,并且更利于其积累;而全铵处理则不利于叶绿素的增加与积累。  相似文献   

16.
铜胁迫对白蜡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白蜡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铜胁迫对白蜡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质量分数的Cu2+(2.5×10-4)处理可提高白蜡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总量,与对照(不添加污染物的基质)相比分别增加了2.78%、2.13%、2.64%;随着Cu2+质量分数的增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总量逐渐下降,且胁迫对叶绿素b的影响高于对叶绿素a的影响。重金属Cu2+对白蜡幼苗的光合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当Cu2+质量分数小于2.5×10-4时,可提高白蜡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CO2浓度,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4.39%、37.16%、8.20%及2.53%;随着Cu2+质量分数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逐渐下降,但细胞间CO2浓度下降并不明显。说明低质量分数Cu2+处理可促进白蜡幼苗的光合作用,而高质量分数的Cu2+处理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秋季香樟幼苗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的香樟幼苗为试材,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用50,100,200 mmol·L-1的NaCl和Na2SO4处理,研究秋季香樟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系统及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程度的增加,香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值、SOD活性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降低,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升高;随Na2SO4胁迫程度的增加,植物体内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值、SOD活性和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胞间CO2浓度呈上升趋势。香樟幼苗对低浓度的盐胁迫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而NaCl胁迫对香樟幼苗的影响要高于Na2SO4。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发光二级管(LED)调制光质和光量,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叶用莴苣品种‘奶油生菜’和‘美国大速生’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LED光源光质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叶绿素a/b值,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奶油生菜’‘美国大速生’;光质对叶用莴苣幼苗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蓝光LED增大了叶片Gs,‘奶油生菜’以蓝光LED的光合速率最高,而‘美国大速生’以荧光灯处理最高;LED-红∶蓝下叶用莴苣各品种均具有最高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开放的PSII中心有效光化学转化效率、PSII的电子传递速率和叶片PSII潜在活性;与荧光灯相比,LED光源对提高叶用莴苣叶片光合能力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提高叶片的PSII活性和QA的还原速率.  相似文献   

19.
吴楚  孙海龙  王政权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28-2031
磷胁迫是森林树木常常遭遇到的逆境。在磷胁迫条件下森林树木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发生很大的变化。以一年生水曲柳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磷胁迫下的潜在光合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磷胁迫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均下降,叶片中总氮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下降。尽管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没有规律性,但水曲柳幼苗在磷胁迫下的潜在光合速率却随磷供给水平的下降而下降。潜在光合速率的下降与叶片氮向Rubisco中的分配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铜胁迫对黄瓜幼苗的影响,试验以‘鲁春32’黄瓜品种为试材,设置0,2,8,16,32μmol·L-15个铜梯度,通过日光温室沙培的方式对黄瓜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黄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保护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随铜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SOD、POD、CAT和APX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其中光合色素含量均于铜浓度2μmol·L-1时值达到最大值,而保护酶活性依次于8,8,2,8μmol·L-1时达到最大值;MDA含量则表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且在铜浓度2μmol·L-1时最低,较对照(0μmol·L-1)降低8.98%。综合而言,本试验所设的铜浓度梯度,2μmol·L-1处理对黄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细胞膜结构的稳定及保护酶活性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8μmol·L-1及以上的浓度处理均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